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帐篷里的唐文邵抱着一本“孙子兵法”,看的直入神。

  “老唐,还没有睡呢??”

  帐篷被打开,一道人影钻了进来。

  一个搭着灰色军大衣,露出一颗星的将军走了进来。

  “怎么,还在这看你的兵书,我和你说,有些战争,看兵书也没有用,这场战争是以力取胜,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拳头大,就是真理!!”

  杨奇松扬了扬了左手攥好的拳头,一副“力量至上”的模样。

  “军队安排好了吗??”

  唐文邵放下“孙子”,抬头看着眼前这个体型足有一个半自己的杨奇松,唐文邵说话的时候,下意识是看了一眼对方差点将军用帐篷撑开的身高。

  “好了,就是罐头有些不好吃,这批罐头还是五年前的,妈的,这帮后勤部的王八蛋,给咱们就吃这个!!”

  “老子要是看到了他们,说不得拔枪打死几個。”

  杨奇松提起吃的罐头,就将火全部撒到了后勤部的头上,说话的时候,语气特别的冲,一点也不像个准将,倒像是一个“屠夫”。

  “罐头的保质期是七年,他们给咱们吃这批罐头也是对的,难不成等着过期吗??”

  唐文邵没有理会杨奇松的抱怨,说话的时候,明显带有对后勤部的偏袒。

  “我说老唐,你别因为你有一个后勤部任职的哥哥,你就袒护这帮混蛋,你知不知道,那味道是真的难吃,搞的老子让炊事兵后来用新鲜食材重做了。”

  杨奇松说到这里的时候,将肩膀上的足够包裹两个人的大衣脱了下来,随手扔到了唐文邵的“行军床”上。

  【一种两米长一米二宽的折叠铁丝床,士兵的一般都是睡袋。】

  唐文邵看了一眼扔在被子上的大衣,皱了皱眉头,随后开口:

  “明天早上就要开战了,还是早点回去睡,再过半个小时,我也该睡了。”

  唐文邵抬起右手戴的一块石英表,表圈上用汉字写着他妻子“谭雨桐”的名字,这是他八年前结婚时候买的一块价值七百华元的中档表,是他的新婚礼物,也算是定情信物。

  “哎,这不还有半个小时吗,不急,我坐下来,和你聊几句。”

  杨奇松一屁股坐在了帐篷的地毯上,没有一点将军的模样。

  “聊什么??”

  “聊战争啊,要不然聊什么,聊女人,你老婆知道了,不得弄死我!!”

  杨奇松的眼睛不断的往唐文邵的手表上瞅去,脸上露出滑稽的笑容。

  “既然伱要聊战争,那我问你,加拿大该怎么打??”

  “怎么打,那还不好办,按照指挥部的指令打呗,你别告诉我,打算玩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咱们都是职业军人,执行命令,是我们的原则!!”

  杨奇松说的有些激动。

  而在他对面的杨奇松则是一句:

  “你是要打一场漂亮的战争,还是丑陋的战争??”

  “当然是漂亮的,作为军人,我自然想打的漂亮些。”

  “那好,那就听我的,明天早上的炮战取消,直接进攻!!”

  “什么,你再说一遍??”

  杨奇松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明白这个“唐书呆”又在想些什么,但还没有等他反应,一本孙子兵法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回去睡觉,睡觉前把兵不厌诈看十遍,回去吧,我也要睡了。”

  “你,你什么意思??”

  杨奇松差点把“有病”两个字说了出来。

  “没什么,我困了,要睡了。”

  杨奇松看着眼前的唐文邵,有些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走了出去,只不过还没有走出帐篷,就听见身后:

  “哎,衣服拿走,我这不缺被子!!”

  回过头看着床上的足有被子一半大的大衣,杨奇松尴尬的笑了笑,随手一捞,披着大衣就出去了。

  而在帐篷内的唐文邵则是拿起一本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继续看了起来。——

  汉加边境,也叫汉英边境,整个边境的长度,如果按照直接接壤的面积,上千公里都不止,但如果按照实际有人居住的接壤的长度,可能最宽处也就几十公里,这个宽度,放在欧洲,都只是小国的水平。

  而最短的地方,比如靠近温哥华岛的地区,真正按照有人地区估计,也才不到十五公里,只不过这个十五公里,其实大多数都集中在温哥华岛附近的不到十二公里的区域,也就是加拿大第二大居住城市“温哥华市”。

  整个温哥华市其实就是一个以温哥华岛为核心的城市,城市的面积不大,总居住人口,按照去年的统计数字,也不超过十五万人,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城市。

  该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渔业,以及依托当地的“兽皮产业”,乃至因为靠近汉国而发展的进出口贸易。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当年英国和汉国交易“俄勒冈地区”,故意留了一手,这里早就应该是汉国的地盘了,但是哪怕是如此,汉国在当地依旧有很强大的影响力。

  别的不说,当地的商品,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汉国,早期的时候,英汉关系还算和谐,所以当地和汉国的之间的贸易,大多数都是在边境的某几座城镇进行交易,但是自从第二次美洲战争结束后,英汉关系虽然没有马上完蛋,但是肉眼可见的看到英国人加强了边境的巡逻。

  最后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正式宣布禁止边境贸易,给出的理由是打击“偷渡”和“逃税”。

  而当汉国提出可以共同执法的时候,却是遭到英国的反对,甚至加强了对边境的监管。

  导致曾经繁荣二十多年的边境贸易陷入了“凋零”,最先反对的就是温哥华的当地人,他们高喊“大英帝国自由贸易”的口号,包围了当时的温哥华总督府,逼的总督不得不暂时放开了贸易。

  只是这个消息传到伦敦后,被当时的伦敦内阁视为无能和耻辱,甚至认为这背后有汉国人的阴谋,直接当场解除了当时温哥华总督塞尔温的职位,换了军人世家出身的高拉克担任新的温哥华总督。

  而在高拉克抵达当地后,立马对当地的官员队伍进行清理,本地化强的人都被踢了出去,留下的都是对伦敦无条件服从的应声虫。

  再后来又重新整合了当地的军队,成立了一支规模达到上千人的边境护卫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巡逻,对有交易,乃至偷渡行为的温哥华人毫不犹豫的发起打击。

  只不过虽然边境的问题解决了,但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地的边境贸易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市场上空缺的商品怎么办,要知道长达二十几年的岁月中,温哥华和汉国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你有原材料,我有工业品的交易模式,虽然总体来说,还是温哥华人吃亏,但是不要忘了,交易可以消失,对商品的需求却不会减少,甚至更加热烈了。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高拉克为主的殖民当局,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本土替代,其中首选的就是英国自己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但是等到第一批英国商品送过来的时候,本地人惊讶的发现,这些商品几乎比汉国人卖给他们的高了两倍,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有人反对,甚至要求重新放开贸易。

  但是当时的高拉克当局就是不管,甚至高拉克本人还曾说过一句:

  “买大英帝国的产品,才能证明你是英国人,不买自然就不是了!!”

  甚至最巅峰的时候,高拉克还曾组织人手监督每一家商店,检查他们是否卖的都是英国商品,甚至就连进口的其他欧洲商品都被勒令销毁,美其名曰“打击假冒伪劣”。

  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哥华人就这样一边忍受高额的本土商品,一边走上了“轰轰烈烈”的走私大潮中。

  其中走私最频繁的就是海贸,借助当地便捷的海运条件,疯狂的利用温哥华港从汉国的凉州地区,进行走私。

  而这个情况,甚至到后来被发现后,当地人直接改造了渔船,利用夹层运输商品,在这样的“全民走私”的热潮中,高拉克当局所谓的“本土化”迅速成为了一个笑话,加之封锁导致殖民当局的财政收入下降,导致当地殖民体系中的人员工资出现了问题,叠加当时英国内阁和议会正在为“殖民是不是鸡肋”的问题进行辩论,间接的导致了封锁战略彻底破产,只能被迫打开边境进行贸易。

  只不过在高拉克的授意下,当地的海关,对进口自汉国的商品展开了高昂的关税,希望借此打击当地人购买汉国商品的积极性。

  只不过这个战略,最后也玩不下去了,因为就算是这样,从英国本土运来的商品,依旧比汉国商品贵。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走投无路的高拉克竖起了另一面叫“本地化”“自力更生”的大旗,打出了温哥华人用温哥华商品的旗号,借助当地一部分希望摆脱汉国商品“倾销”的本地资本,搞起了影响整个温哥华发展史的工业建设浪潮。

  在这段时间内,当地的企业,借助英国本土廉价提供的技术,以及平价招募的人才,搞起来轰轰烈烈的工业化。

  只不过温哥华这个所谓的工业化,说是工业化,其实就是一些乡镇企业的城镇化罢了。

  受限于地理,乃至资源,当地的很多工业原材料都只能对外进口,但是因为当地发现的铁矿资源,以及温哥华本来就有的森林资源,将这两种资源相结合,最后搞出了当地独有的“重工业”。

  说是重工业,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木炭搞起来的小型钢铁产业,以及依靠钢铁制造出来的一部分工业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就是加拿大的其他地区,满足当地自身的需求。

  虽然这个产业,被汉国人蔑视为“矮子工业”,或者说是“瘸腿工业”,但不管怎么说温哥华地区确实搞出了一个独立于其他地区的工业,虽然这个工业是残缺的,是微小的,但是不要忘了,对于英国本土的那些战略家来说,这样的温哥华才有扶持的价值。

  所以在前些年,英国内阁宣布要将温哥华地区,晋升为市,看似只是一个殖民地地区的调整,但其实背后其实也表现出了英国本土对于温哥华的重视。

  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建市命令一同发布的还有成立“加拿大陆军”的命令,是的,加拿大陆军,而不是所谓的加拿大殖民团。

  【早期加拿大军队都是以民团为主要单位。】

  按照英国本土陆军的要求,整个加拿大陆军将划分为四个军,其中一个军就驻扎在温哥华当地,总编制在三万人左右。

  而整个加拿大陆军更是只有不到十一万人的编制,看起来和汉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要忘了,英国人从未想过用加拿大本地那点军队和汉国对抗,这些人的存在,本质上就是拖延时间。

  按照英国的计划,战争一旦开打,加拿大必定守不住,既然是守不住,那么干脆不守了,反正守了也是白守。

  但是不守归不守,战争还是要打下去的,也正是按照这种战略思维,英国的一位叫“德博拉”的上校提出了一个“毒丸计划”,所谓的毒丸更确切的说,不过是“刺猬计划”罢了。

  按照这位德博拉上校的估算,整个加拿大境内的人口大概是在一百三十万人左右,这部分人口多数集中在靠近美利坚纽约州的渥太华地区,以及安大略湖附近,这些人口大多数都是苏格兰裔和法裔,以及一部分主导当地走向的英格兰裔,这些人本身在当地就属于“不配合”的对象,战时拿来充军,再好不过。

  而且早期的时候,为了防范汉国和美利坚,所以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碉堡,乃至其他的防御设施,这些防御设施,后来经过修缮,补充了防御战车的炮击孔,以及建设了大量的地下防空洞。

  尤其是在地下防空洞内,存有大量的物资,甚至是大量的军事物资,按照英国军方统计,整个加拿大的地下防空洞内存有可以供几十万人吃一年半的罐头和粮食,以及上百万件各式武器,要知道虽然这些武器中有很多都是英国陆军淘汰下来的武器,但是不要忘了,哪怕是一杆老式的“来复枪”也是可以杀人的,更何况英国人在这里面存了大量类似地雷,毒气弹之类的阴险武器。

  除了这些,早在十年前的时候,英国内阁就秘密通过了一份名为“全面防御”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一旦加拿大地区受到攻击,将会立马转入地下,乃至城市状态,和汉国人打“无限制”的城市战和地下战,用当时制定这项计划的德博拉上校所说:

  “我们将在美洲制造一个克里米亚,一个属于汉国的克里米亚。”

  “他们将在我们防御战面前,撞破脑袋,直到皇家海军完成对汉国海军的收割!!”

  而这个计划也不是没有漏洞,最大的漏洞就是反应和人员的战斗意志。

  尤其是最后一项,最是让英国高层担忧,毕竟防御战,尤其是这种类似“民防工事”的生死搏斗。

  最怕的就是打仗的人士气不行了。

  毕竟战争是人打的,人没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把地下防空洞修的再好都没有用。

  要知道为了在整个加拿大建防空洞和防御设施,英国总计花费了七千万英镑,这笔钱别说早当时了,哪怕放在现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英国人就是做了,而且做的相当坚决!!

  由此可见加拿大这块偏居美洲的殖民地,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在对加拿大的需求推动下,英国颁布了殖民地防御法。

  按照该法案,任何一个合格的殖民地公民,在面临外敌,乃至本土战况的情况下,都必须要参加军队,保卫当地的殖民当局。

  当然,为了让当地人接受,英国又拿出了祖传的手艺。

  那就是“拉仇恨”,在英国人的宣传下,所谓的当地人“独立自主”被英国人形容成了背弃主流世界,自绝于文明。

  甚至英国人还拿出了其他国家殖民地人过的日子,最后对比在英国统治下的日子,最后得出:

  “大英帝国还是有良心啊!!”

  而在加拿大地区,同样使用了一样的宣传,在英国媒体的宣传下,那些汉国境内穷鬼白人的生活被无限放大。

  然后就是老一套的“异教徒”宣传。

  可能是搞完宣传洗脑后,英国本土的那些“恐汉者”们还是不放心,硬生生在当地驻扎了一支人数在三千最右的集团兵级别,甚至战役级别的宪兵队,负责对当地的军队,乃至重要的人物进行控制,以达到伦敦那群“国会老爷”心中的伦敦一个电报,加拿大血雨腥风的效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造下的加拿大,用德博拉的话说就是:

  “地雷这种武器,很没有骑士精神,因此在欧洲被很多国家嫌弃,但他们不明白,用最廉价的手段,杀伤更多的敌人,让对方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这本身就是战争的一部分,而加拿大,就是这样的一颗地雷,不,加拿大不只是地雷,而是一个地雷阵。”

  “而远在万里之外伦敦的我们,就是抓紧地雷引线的上帝,我们可以选择一百年不引爆,也可以选择下一秒爆炸,而这都取决于大英帝国是否会和汉国交恶。”

  “上帝保佑,目前两国关系还算正常!!”

  德博拉这句话说的时候,还是龙武三十年,那个时候,英汉关系,虽然有所分歧,但还算正常。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美洲日不落,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美洲日不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