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七百零七章 可堪为鹣鲽

小说:红楼之扶摇河山 作者:沧海不笑 更新时间:2025-04-13 00:37:1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荣国府,荣庆堂。

  神京连下了几天夏雨,今日一早总算放晴,阳光明媚照耀,数日积郁的阴霾,一扫而空。

  黛玉、迎春等姊妹在房中已闷了几天,一早趁着好天气,在园子里闲逛说话,又结伴去荣庆堂给贾母问安。

  她们路过梨香院时,正遇上薛姨妈和宝钗出来走动,大家便结伴而行。

  薛姨妈对迎春笑道:“我这里有新糟的鹅掌鸭信,食用甚是爽口,等会你回去捎一些,给琮哥儿也尝个鲜。

  如今也愈发难见琮哥儿人影,我都有段时间没朝过面了。”

  迎春微笑道:“如今琮弟不像以前清净,要每日上早朝,天还半黑就要出府,日落才会下衙回府。

  别说姨妈少见到他,连我这个姐姐都少见他许多。”

  春闱之前,贾琮还不需上早朝,只去城外火器工坊上衙,偶尔入工部衙门办理司衙公事。

  因此每日早起时间宽裕,常会邀迎春等姊妹一起早食,也好彼此说笑作伴。

  如今每日天还没亮,他就早早起身,去午门赶每日宫中早朝。

  不仅少了和姊妹们共餐同食的乐趣,连日常见面都少了许多,迎春才会有此话语。

  薛姨妈笑道:“琮哥儿这叫能者多劳,只这点年纪,便是翰林学士,朝堂贵官。

  别人想这么劳碌,还没他这本事呢。

  他这年纪的哥儿,要是每日在府上晃悠,随便就能见到,那才叫糟糕呢。”

  薛姨妈虽只是随口而言,众姊妹不由联想到宝玉,听说宝玉这些天在东路院读书,听着倒也希罕……

  众人说着闲话,便一起进了荣庆堂。

  贾母素来喜欢热闹喜庆,见来了一大帮人,心中自是开怀。

  她和薛姨妈唠过家常,又和孙女说些衣食闲话,外头刚不过晴了半日,便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贾母笑道:“这雨下的倒是时候,这会子都不便回去,一起闲上半日,中午我这里摆饭,大家也热闹些。”

  众姊妹听了这话,都是笑意盈盈,各自都没有异议,只是往日可不会这般模样。

  以往姊妹们来给贾母请安,黛玉一般尽过礼数,多半找些托辞早些回东府。

  因每次姊妹们来荣庆堂,宝玉总要卡着时辰过来,也好和姊妹们说话凑热闹。

  对宝玉最要紧之事,就是和黛玉多些亲近,说几句贴心好话……

  但那次黛玉让袭人传话,宝玉借此在西府装疯卖傻,闹得天翻地覆。

  从此让黛玉对他越发嫌恶,唯恐避之不及。

  每次她来给贾母请安,宝玉依旧不顾脸皮,故作潇洒,好发大言。

  挖空心思,在她跟前说些散话,让她不厌其烦。

  虽说宝玉的玉已被舅父没收,再也玩不了砸玉把戏,

  但要是她心中不忿,拿话怼上几句,担心宝玉听了发癫,占着外祖母宠爱,当场又闹起来,大家都会难堪。

  所以黛玉能躲就躲,每次到西府都是来去匆匆,恍如蜻蜓点水,绝不多做逗留。

  迎春旁观者清,自然清楚黛玉心思,也知这表妹在自己兄弟心中,顶顶要紧,自然不好让她落单尴尬。

  经常黛玉找由头和贾母告退,施展退避三舍之计,迎春也会托辞东府管家事多,姊妹两个携手离开。

  大多时候就剩下探春、史湘云、惜春会多坐些时候。

  探春多会陪贾母说些闲话,惜春年龄稚嫩,只要有吃有玩就好。

  史湘云百无禁忌,高兴了就和宝玉胡扯几句,没兴致了就犯懒不理,倒是各人都有各人的模样。

  如今宝玉暂时搬去东路院,整个西府实在清净许多,黛玉自然没必要再做金蝉脱壳之事。

  ……

  贾母见自己这些得意孙女,今日都济济一堂,留下陪自己吃饭,心中十分受用。

  对薛姨妈笑道:“今日倒聚得齐全,除了凤丫头还在坐月子,不好多走动,不得便利过来。

  这里就缺了我的宝玉,他太太也不知怎么的,就心血来潮起来,叫他去东路院陪住几日。

  又说让他老爷顺便指点功课,他们这父子两个,就跟猫见耗子一般,哪有一日消停过的。

  等再熬上几日,我就把宝玉接回来,省的我提心吊胆的。”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也是太疼爱孙子,未免有些多虑了,宝玉今时不同往日,年底就要成亲立户之人。

  他可不再是以前的小孩子,我那姐夫虽性情严正,望子成龙,却是极重大体礼数之人。

  都快成家的儿子,不会像以前那样严厉,必定是有说有教,父子和睦,以后还等着宝玉开枝散叶呢。”

  贾母笑道:“姨太太说的倒是在理,可都要呈你吉言,父子和睦,开枝散叶。”

  薛姨妈又说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昨日去看凤丫头,她听说胡太医精通女科。

  本想请他来搭脉,开几贴产后温补的方子,可巧去请却没遇上。

  说胡太医去了东路院出诊,凤丫头只好请了其他大夫。

  我那姐姐一向身子康健,一向没有什么病灶,不知她哪里得了病症?”

  贾母听了有些担心,说道:“他们两个都快五十的人,上了年纪自然毛病也多些。

  也不听他们日常言语一声,都瞒着我这老东西,鸳鸯,你打发人过去问问,到底是哪个病了。”

  一旁史湘云听了这话,插嘴说道:“要说有人生病,袭人姐姐也在吃药,听说前几日雨天滑跤,摔到了地方。”

  袭人曾是贾母的丫鬟,服侍她不少年头,一向得贾母看重,听了心中吃惊,连忙多问了几句。

  史湘云只说袭人滑跤被雨伞膈到胸腹,她去看过说是没有大碍,躺上几日就没事。

  ……

  荣国府,宝玉院,袭人厢房。

  袭人那日被宝玉踢伤,虽已养了好几日,还是没见大好,脸色失了往日红润,多了一丝羸弱蜡黄。

  她正拖着疲软的身子,正在穿戴衣裳裙褂,房门这时被推开,麝月端着托盘,里面放了新煎熬的药汤。

  麝月见袭人起身穿衣,皱眉说道:“你又起来闹什么,躺着歇息就是,这会子穿什么衣服,又不是要出门。”

  袭人说道:“我养了几日,好了许多,想去东路院看看,前些日子二爷睡不安稳,不知有没有请大夫瞧过。”

  麝月听了这话,俏脸微沉,说道:“二爷在东路院有彩云和秋纹服侍,那边多少丫鬟婆子看着,哪里会有事。

  你都伤成这样,还在哪瞎操心,这会子还要起来走动,当真不惜自己的小命儿。

  前日大夫还说过,你这次伤的很重,五脏震损,肾阴血亏,前日还吐了一口淤血。

  你才多大年岁,居然就会咳血,这还能得了。

  大夫让你务必好生保养,要是一时大意留下病根,以后可能……可能会留不下子嗣。”

  袭人听了脸色苍白,一下坐到了床上。

  麝月眼圈微红,说道:“你已入了二爷房头,往后要没有子嗣,一辈子就是空头姨娘,大宅门里有你罪受。

  如今还管什么二爷晚上睡不好觉,还是管好自己的身子,别作出病根才是正经。”

  袭人听了心里抽搐的难受,自己苦楚麝月怎会知道,要是二爷的病治不好,自己身子再好,也不得有子嗣……

  笑着说道:“倒是我浮躁了,我躺着好好歇息就是,要不你叫小丫头去跑一趟,问个口讯回来也是好的。”

  麝月有些皱眉,说道:“我听你的,就打发人过去问,你安心躺着歇息。”

  ……

  荣国府,东路院。

  王夫人自接了宝玉回到东路院,宝玉的隐藏疾,即便是贾政都没告诉。

  她只想着偷偷治好儿子的毛病,在外人那里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至于知道详情的袭人和彩云,王夫人还是非常放心,毕竟她们都是宝玉的床头人。

  要是宝玉的私隐露出口风,她们也会没脸做人……

  原本袭人从王熙凤那里问了张友士和胡太医的住址。

  这两位大夫相比之下,张友士在贾家名气更大些,治过贾母和宝玉的病症,连探春的手都是他治好的。

  但就因为他在西府经常走动,而且听说和贾琮颇有私交。

  即便张友士名头更响,王夫人也不敢请他给宝玉瞧病,就是担心他会走露风声。

  相比之下,这位胡太医就低调许多,虽也有在西府走动,但并没有张友士牵扯那么深,更容易堵住嘴巴。

  而且王夫人暗中打听,发现胡太医也名声在外,精通男女科生养之疾,正好对症宝玉的毛病。

  等那胡太医给宝玉看过搭脉问诊,只对王夫人说小世兄的病症,并不算罕见,他瞧过许多,也治好过不少。

  此症虽然能治,但不是旦夕之事,需用上等药材温补调理,假以时日,滋阴补阳,龙虎相济,定能痊愈。

  王夫人听了胡太医的诊断,心中大为振奋,对方可是太医院的正医,说的诊断之言,自然是不会错的。

  她心中不由生出满腹憧憬,似乎已看到儿子拖儿带女,二房子嗣繁盛的模样……

  等到胡太医煞有介事开出药方,王夫人见上头都用上等名贵药材,更觉得这药方大有讲究。

  她连忙让心腹婆子悄声行事,去外头药铺找上好药材配药。

  回头又亲手藏好药方,让彩云亲自看着煎药,用过的药渣都悄悄包好,不让他人沾手,不可谓不小心谨慎。

  好在宝玉服了几贴药下去,居然有些立竿见影,外头看精神健旺许多,每日里红光满面,步履轻快。

  王夫人见了不禁大喜,私下又问彩云房闱之事,彩云只红着脸说还是那样,只力气大了许多……

  王夫人虽有些失望,但想着服药不过数日,又不是老君的仙丹,不会这么快就药到病除。

  胡太医也曾说过,此症非旦夕之事,需要一些时日,安心调养,循序渐进,方可痊愈,不可操之过急。

  况且胡太医的药方,的确有奇效,只是服用了几贴,宝玉的身子已强健许多。

  ……

  这日王夫人叫了宝玉过来说话,见宝玉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看了也心中高兴。

  两母子正说些闲话,丫鬟玉钏进来传话,说老太太身边的张婆子,过来看望宝玉。

  王夫人知道张婆子有些来历,她的母亲是贾母陪嫁丫鬟,她也在贾府出生,是老太太的心腹奴才。

  王夫人自然不敢怠慢,让把人请进来说话。

  那张婆子虽有些资格,但还算是个本分人,不是巧舌如簧的油滑性子。

  她见了王夫人敬过礼数,说道:“今日姨太太和姑娘们来给太太请安,老太太在荣庆堂留了饭。

  因见着家里热闹,想着唯独少了宝二爷,让我来过来瞧瞧,问宝二爷书读得怎么样。

  二老爷要是公务繁忙,也要注意身子,不要过于操劳,给宝二爷留好功课就成,让二爷早些回西府说话。”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犯难,宝玉如今正治病,过几日胡大夫还来复诊,这个节骨眼哪能回西府。

  要是宝玉这样回去,胡大夫就要去西府看诊,老太太知道岂不要起疑,只要稍微问上几句,这事就难瞒得住。

  王夫人正心里思量,找些什么话头把事情搪塞过去。

  听见宝玉兴致勃勃问道:“张大娘,往日姊妹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都是稍微坐坐就散了。

  今日她们怎么这样好兴致,一直呆到老太太留饭,可是很久都没这样了。

  林妹妹是不是也一直都在,我也许久没见了,妹妹身体气色可好?”

  王夫人听了宝玉这话,不禁有些皱眉,宝玉的身子都成这样,怎么还这种兴头,老想这些没用的心思。

  ……

  张婆子笑道:“林姑娘也一直都在,倒是许久没这样了。

  这几日姑娘们在荣庆堂都呆的久,老太太已留过好几顿饭了,荣庆堂也比往日热闹许多。”

  宝玉听了心中大叫可惜,难免泛起深深后悔,自己怎偏偏就来东路院,白白错过和姊妹们相聚之时。

  姊妹们许久看不到我,必定也会多有思念,怎么能叫人忍心……

  张婆子继续笑道:“二爷问起林姑娘的身体,她气色极好,身体康健,想起往年的模样,实在不能相比。

  我听说三爷日常十分细心,每日下衙之后都会走动过问,林姑娘吃的丸药和饮食十分妥当。

  我们这些府上老人,私下都说林姑娘也、是个有福气的,她自小就这等多病,多亏了琮三爷一力操持。

  要不是三爷帮她找了上等名医,林姑娘的身子哪能如今这般爽利。”

  宝玉方才还满腔羡慕憧憬,想着等会儿就和太太讨情,早些回去西府,也好多和姊妹们一起。

  哪知张婆子后面说出这番鬼话,宝玉顿时脸色煞白,心中满腔愤怒悲伤。

  林妹妹身子养好也就罢了,关贾琮什么事情,他也配这般亲近林妹妹,当真是叫人作呕。

  难道他真的无法无天,敢对林妹妹居心不轨……

  ……

  张婆子见自己无心之言,宝二爷突然脸色变得难看,满脸悲愤之色

  她也是经历世故的老妇,平日又听多了宝玉的典故,只是稍微思量,便大致明白宝玉的心思。

  心中多少有些耻笑,她虽是家母的心腹婆子,但也不是事事和贾母相同心思。

  她也是有儿孙之人,心中对贾母偏宠宝玉,反而对能为出众的琮三爷,始终不太入心,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这是主家的私事,她没道理多嘴罢了,日常也只放在心里。

  其实自贾琮承袭荣国家业,贾家有她这等心思的老奴,也并不在少数。

  张婆子见宝玉愤愤不平,实在不愿多瞧,这宝二爷真给老太太宠惯了,这么大的人也没点眼力劲。

  自己都是定亲的人,人家姑娘和哥儿牵扯,又关他什么事情,也值得作出这副脸色。

  再说琮三爷这等人物,便是连公主都配的上,匹配林姑娘自然不在话下。

  这事只要明眼人,那个看不出点颜色,不过不敢多嘴说破。

  宝二爷年底就要成亲,还在痴心妄想,人家表哥表妹亲上亲,迟早做出好事,到时看他什么嘴脸。

  张婆子虽心中不屑,但清楚宝玉性子好发癫,担心招惹的他,惹自己一身不是。

  连忙顺势就住了口,又和王夫人客套几句,便利索的告辞离去。

  ……

  王夫人见张婆子只传话,并没有催宝玉回西府,倒是松了一口气,省的了她找托辞的力气。

  突然听宝玉说道:“太太,我也瞧过大夫了,药也吃了,这几日精神好了许多。

  我想着还是回西府去住,日常也好给老太太尽孝……”

  王夫人听了这话,不禁有些皱眉头,她可不信宝玉急着回西府,是为了给老太太尽孝。

  必定是方才张婆子说了姊妹的事,宝玉又动了动了什么心思。

  王夫人说道:“宝玉,你年底就要成亲,现下最要紧便是治毛病,将来好和夏姑娘开枝散叶。

  我也是快五十的人,就你这一个儿子,以后可都指望着你。

  你如今也要多警醒一些,不要老去想那些没用的事。”

  宝玉一听王夫人说开枝散叶,又说不要想没用的事,整个人像被梦中吓醒,悲痛欲绝,摇摇欲坠。

  不过如今老太太不再跟前,看时辰老爷也快下衙,总之是不得便利,他也不敢吵闹发作。

  王夫人又说道:“你要回西府我也不拦着,但胡太医就要去西府给你瞧病,彩云就要在西府给你进出煎药。

  老太太岂能不起疑心,她只要拘住胡太医问上几句,你的事情就瞒不住。

  到时姊妹们都会知道,以后如何做人,你自己想想其中厉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扶摇河山,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红楼之扶摇河山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