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契苾何力叛逃”这个消息,老李第一反应是不信。

  作为大唐天可汗陛下最忠实的打手,契苾何力自然深受信重,李世民压根儿就没有哪怕一秒的怀疑。

  李象当然也想起来之前自己忘记了什么,这不就是贞观十六年十月著名的契苾何力被绑架一案吗?

  说起来也挺倒霉的,他的族人想要投靠薛延陀,但契苾何力不同意,于是族人就把他绑到薛延陀部落。

  契苾何力也是刚烈,用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发誓永远效忠大唐皇帝陛下。

  而李世民的表现也可谓是和契苾何力沾点双向奔赴,他力排众议,笃定地表示契苾何力绝不会背叛他。

  “不可能!”李世民立刻否定道:“契苾何力忠心于我,怎么可能叛逃?其中定有缘故!”

  李象也站出来,斩钉截铁地说道:“契苾何力心如铁石,必不会背叛阿翁!”

  李世民一哽,愣怔地看向李象。

  无他,因为李象把他想说的话给说了出来,甚至一字不差。

  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

  与此同时,老李的心中也升起了浓浓的欣慰。

  这孙子,不仅类朕,而且类朕啊!

  甚至能和朕想到一块儿去,这是什么?这是祖孙连心啊!

  既然朕的孙儿都这么想,那朕的判断更不会出错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契苾何力的信任更加坚定了。

  由于现在刚刚下朝没过多久,官员们尚且在朝中上值,老李沉吟片刻后,王德去将官员们召集到此处,共同商议应该如何应对。

  不多时,尚在上值的五品以上官员,便全部到齐。

  李象也没回去,老李让他留在身边,必要的时候也好表示祖孙一心。

  当然李象也没想走,毕竟不能让阿翁独自一人面对群臣的反对不是吗。

  到了两仪殿以后,李世民命令王德将那封加急文书在殿内宣读一遍。

  听说契苾何力“举族叛逃”的事儿之后,殿内群臣尽皆面面相觑。

  谁也没想到,一向自诩大唐皇帝忠犬的契苾何力,竟然会举族叛逃。

  原本属于突厥一系的将领,大气都不敢喘。

  这事儿心虚啊,契苾何力也是胡人,他们也是胡人。本来朝中众臣就对他们有些排挤,这时候站出来说话,那不就成了胡胡相护了吗?

  “朕以为,此事定不是契苾的本意。”李世民率先定下会议基调。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心里暗道:“人家都已经实锤举族叛变了,这可是八百里加急传递的消息,还能有假?”

  工部尚书张亮率先站出来,痛陈利害义正辞严地叱道:“陛下,这些戎狄之族臭味相投,契苾何力加盟薛延陀,可谓是如鱼得水,此事正是他之所欲,又怎会心念陛下之恩情?”

  “你……”同为‘戎狄之族’的阿史那社尔上前就要争辩,却被后面的执失思力拦了下来。

  这事儿说穿了,他们根本就不占理,还能多说什么呢。

  再说八百里加急定然不会有假,至少契苾何力和族人一起到了薛延陀这件事情绝对是实锤的,不然也不会通过这个渠道来传递消息。

  而举族一起到了薛延陀,除了去投靠人家,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阿史那社尔也在心里暗骂,他倒不是相信契苾何力会背叛,只是骂他没有脑子,竟然做出这种瓜田李下的事情。

  然而只有他相信是没有用的,现在几乎已经到了百口莫辩的地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世民怒气冲冲地看向张亮道:“契苾何力心如铁石,必定不会背叛于朕,他一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契苾何力之事,还望陛下早做决断。”众臣齐声说道。

  看到突厥一系的将领沉默,其余臣子都在请他早做决断,李世民忽然感觉好特么孤单。

  难道只有朕自己相信契苾何力吗?

  说实在的,李象是真的佩服李世民,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能够相信契苾何力不会背叛。

  要知道,李象认为契苾何力不会背叛,是靠着先知先觉,知道契苾何力一直到死都是大唐的死忠。

  而李世民完全是凭借着个人的判断,这种程度的信任,恐怕在漫漫五千年都很难找到另一份儿出来。

  怪不得在老李过世的时候,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都哭着请求殉葬,这份人格魅力,还真不是盖的。

  “陛下。”李象忽然站出来说道,语气十分正式。

  “说。”李世民见李象站出来,知道他是要和自己站在一起,于是便沉声应道。

  “臣也认为,契苾何力定然不会背叛!”李象声音虽然稚嫩,可语气却是斩钉截铁,甚至比李世民的语气都要笃定。

  听了李象的话,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等人的眼中露出一抹希冀。

  郡王……郡王他……竟然肯相信我们这些胡人?

  “哦?”

  李世民定定地看着李象。

  方才私下里李象那么说,和现如今在群臣面前这样说,是两种概念。

  前一种情况,或许是在表明与自己相同的立场;但后一种情况,只可能是对契苾何力的信任,更是对他这位阿翁的支持。

  李象站得笔直,声音沉稳:“契苾何力身受陛下重恩,自贞观四年归顺大唐起,陛下便以厚恩遇之。攻伐吐谷浑,攻灭高昌国,契苾何力皆有大功于朝。且夫契苾何力此人,忠毅勇烈,必不会忘记圣人恩德!”

  “更何况大唐兵威日盛,薛延陀却日薄西山,自古以来,岂有弃明投暗之理?依孙儿之见,此事定有蹊跷!”

  李世民的眼中绽放出光彩,他看着面前的好孙儿,从未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满意。

  阿史那社尔与执失思力等人也是如此看着李象,虽然面前这位郡王身量还很矮小,可在他们的眼中,却是无比高大。

  “郡王此言差矣,夷狄者,禽兽也,人面兽心,不足为信!”张亮站出来反驳道。

  李象瞅了他一眼,心想你他妈这反骨仔,都不如人家契苾何力十分之一。

  你张亮晚年宠信术士,萌生异志,收有养子五百人。后来被人告发谋反,在西市处死,伱还有脸说人家人面兽心?

  你特么才是人面兽心的那一个。

  既然是张亮这个反骨仔,李象便不打算给他留面子,直接开怼就是了。

  “孔圣人作《春秋》,主张‘中华入夷狄者,则夷狄之;夷狄入中华者,则中华之’。”

  李象提前搬出了韩愈的言论,再搬出孔子这么个万金油牌坊:“无论是突厥,抑或是铁勒,只要归顺我中原,习我汉家习俗,便与我是一家人;若是有汉人叛逃至夷狄,若前汉韩王信、中行说、卫律等辈,则便是夷狄!”

  但某剃发易服的朝代不一样,他入了中华还是夷狄,毕竟他从未把自己当成一家人。

  大唐胸怀四海,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以汉人为主导的民族大融合时代。而大唐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前,政策都是以武力扩张,再以文化进行同化融合被征服地区。

  这就是一个自信且包容的时代。

  听着李象的话语,李世民的眼神越来越亮。

  好啊!好啊!象儿真是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中华入夷狄者,则夷狄之;夷狄入中华者,则中华之……

  当真是金句也!

  阿史那社尔与执失思力等胡人将领,尽皆转向李象。

  他们完全没想到,李象竟然会帮他们说话,而且说到了他们的心坎当中。

  然而李象的话,也只是说动了李世民,还有一班胡人将领而已。

  “陛下,臣认为郡王之言虽然不无道理,但契苾何力挟部族反叛,却是既定的事实。”

  张亮依旧坚持己见,在李世民面前痛陈利害。

  有张亮打了先锋,群臣自然也要跟着附和,更何况在他们眼中,契苾何力必反。

  李世民见群臣依旧坚持意见,便下命令道:“传朕旨意,令人前往薛延陀,打探一番消息,再做定夺!”

  一场匆匆聚集起来的朝会不欢而散,皇帝信任契苾何力,而朝臣尽皆坚持契苾何力已经反叛。

  与此同时,两仪殿这次小朝会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整座长安城都知道了契苾何力率领部族反叛的事儿。

  一时之间,天下哗然。

  并且皇帝和恒山郡王信任契苾何力的事儿,也传了出来。

  所有人都在暗搓搓地感慨二人的天真,郡王一个孩子,天真倒也合乎情理,可皇帝毕竟是成年人,经历了风风雨雨……

  而郡王虽然英武聪慧,可是太过于义气用事了,太天真了,不知道世间人心的险恶。

  对于契苾何力的怀疑,甚至已经开始波及到了其他胡人。

  有人已经准备上疏,要求限制胡人当官。

  更有极端的人甚至打算奏请朝廷,想要将关内的胡人全部驱逐出去。

  这种情境之下,长安城内的胡人已经开始遭到嘲讽,更有甚者,商家甚至已经开始拒绝接待胡人。

  这种个别行为,已经被上升到了整个群体。

  只有李象的那两座酒楼,依旧在接待胡人入内,只是食客们对他们冷眼以待,有酒醉的食客还对胡人恶语相向。

  李景仁不得不出面开始维持秩序,并且三令五申,恒山郡王不允许食客在酒楼当中发生争执。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酒楼的食客一时之间客流量锐减,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何李象会坚持接待这些“人面兽心”的胡人。

  胡人们感激着李象的恩德,只有他们依旧还在给李象的酒楼捧场。

  与以往相比,略显冷清的酒楼当中,纨绔们正在闲坐聊天。

  “哎,兄长也真是的,为何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李欣感叹了一句,后面的话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谁都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

  “兄长不会有错。”程处弼闷声闷气地说道:“我相信他的判断!”

  “我当然也相信兄长的判断,只是毕竟长安城都是这般……”李欣搔搔头,神色有些感叹。

  正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喧闹的声音。

  原来是有人不敢在酒楼当中闹事,跑到外面去堵来酒楼的胡人食客。

  三五个壮汉把两个胡人围在中间,一边拳打脚踢,一边骂他们人面兽心。

  两个胡人窝在地上,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承受。

  差役早就来到了这边,却没有丝毫阻止的意思,只是象征性地呵斥几句,看他样子,若不是顾忌着身份,早就上去跟着他们暴打了。

  李景仁他们走出去的时候,恰巧李象也从外面赶来。

  看到围成一圈的人群,当中还有叫骂和踢打的声音,李象立刻命令侍卫,分开人群。

  等到人群分开以后,李象看着那五个壮汉,还有被殴打得鼻青脸肿的胡人,肃声问道:“怎么回事?”

  那五人也认识李象,只是叉手说道:“我等路见不平,教训一番这些个人面兽心的狗才,还望郡王恕罪。”

  李象看看那两个鼻青脸肿的胡人,又看看那五个意象轩骜,毫无认错神色的壮汉。

  这事儿,还真踏马棘手……

  他走到那两个胡人身边,好言抚慰两句后,抬头看向那五个壮汉。

  “五个人,殴打两个手无寸铁之人,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副样子,像极了当年突袭阴山生擒颉利的李卫公?”

  “本王告诉你们!弱者一怒,挥拳向更弱者!强者一怒,挥拳向更强者!你们殴打两个手无寸铁之人,非但不引以为耻,反而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像个英雄?”

  “若真是有本事,就去从军,去战场上,把和大唐作对的敌人全部杀死!这才是勇士所为!而不是在这里殴打两个手无寸铁的百姓!”

  听到李象的话,那几人还有些不服气。

  李象也没管他们,而是低头看向那两个鼻青脸肿的胡人,温声说道:“是朝廷屈待了你们,本王有愧。”

  “你们想要如何处置他们五个?本王定然会给你们做主!”

  那两个挨打的胡人本来心中还有怨气,听到李象的话,立刻就将那怨气抛到九霄云外。

  “郡王不愧是天可汗的子孙,拥有着和天空一样宽阔的胸怀!我等胡人在此立誓,誓死效忠天可汗!誓死效忠郡王!”

  “有郡王为我说话足矣,郡王不需要处置他们。他们是因为契苾何力之事才生气,是心怀正义的勇士。郡王切不可为了我,惩罚勇士,而伤了人心……”

  (抱歉,还有点宿醉,发蹿了内容……)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好圣孙!,大唐好圣孙!最新章节,大唐好圣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