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夷男的服软,李世民并不意外。

  按照这个架势,光是这些仆从军不断地骚扰薛延陀,就够他们呛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大唐在掠阵,若真是兴兵讨伐,薛延陀根本无法招架。

  对于薛延陀这么慢才迷途知返,老李实际上是有些不开心的。

  如果你们当初在朕派出使节的时候就倒戈卸甲,以礼来降,那仍不失封郡王之位。结果现在呢?轻飘飘的就打算让朕放过你们?

  要是这次放过你们,将来大家有样学样,那朕这个天可汗还要不要面子了?

  当大哥难,当一众国家当中的龙头老大更难。

  老李不是不想把这些国家全部纳入大唐统治之下,但现在毕竟时机未到,文化还没同化完呢,总归是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卿的悔过之心,朕可以感受得到。”李世民沉吟着说道:“这五万头牛、十万只羊的致歉,为了让卿部心安,朕就勉为其难收下了。”

  “谢过天可汗陛下!”夷男诚惶诚恐地抚胸致意。

  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了,李绩却忽然站出来说道:“陛下,薛延陀蔑视我大唐天威,竟敢擅自接纳叛逃大唐的契苾部,甚至扣押陛下的心腹爱将契苾何力。薛延陀身为我大唐藩属,将他们送还本是应有之义。”

  “而今我大唐劳师动众,薛延陀方才悔过,若只是轻轻揭过此事,只恐军心不服啊……”

  听到李绩的话语,夷男眼前一黑。

  亏了他刚才还以为李绩是好人,给他出主意说“若是可汗效仿负荆请罪故事,陛下一定放过可汗”,可没想到伱这浓眉大眼的,竟然……

  他还真是想多了,李绩只是单纯想给李世民整个活而已。

  夷男,给他整个活!

  “英国公所言,甚是有理。”李世民微微颔首,看向李绩道:“依卿之见,应当如何施为呢?”

  “出兵之时,正值秋收农忙季节。”李绩开始睁着眼睛编瞎话:“为了征讨薛延陀,所征之府兵不惜放下田中粮食,也要跟随陛下征讨不臣,而今薛延陀却想要将此事轻飘飘揭过,定然不可,总归是要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李绩的话很简单,你送来的牛羊,只是上一次的价格。

  既然上一次的价格你们不满意,那就再加一些喽,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他说的话也有问题,出兵的时候都十一月了,一般来说大唐是不在十一月收割庄稼的。

  但就算夷男知道,他也只能咬着牙装作不知道。

  在草原上,都是夷男从实力角度出发,去和别人谈问题。

  但是大唐呵呵一笑,没有人能从实力角度出发,和我哔哔赖赖。

  “卿之所言甚是有理。”李世民赞许地点头:“太史公有言,‘民以食为天’;《尚书》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是不能补偿将士们出征的损失,定然会使人心不服啊。”

  这话其实就……

  反正夷男是不信的。

  但不信也没辙,毕竟现如今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夷男红着眼眶,一咬牙一跺脚:“既如此,为了补偿大唐将士,以及协同大唐作战之友邦的损失,臣愿再出马五万匹,羊十万头!”

  “难为卿了。”李世民叹息道。

  “臣……不难!”夷男的心都快憋炸了。

  好言抚慰夷男几句之后,李世民便找个理由给他打发回去筹集牛羊去了。

  什么?你觉得你薛延陀可怜?

  我丢了一只耳朵的将军可怜不可怜啊?

  夷男走后,契苾何力走进了屋中。

  看到这位死忠于自己的将军回到身边,老李忍不住站起身,快步走下台阶。

  契苾何力看到天子降阶相迎,立刻滚在地上,膝行着爬到李世民的面前。

  “陛下!陛下!”他伏在地上高声喊着,发泄着这一个月来心中的郁结。

  李世民眼圈儿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

  “契苾,你这家伙,终于回来了!”他将契苾何力扶起来,称呼之间无比亲切。

  “陛下!”契苾何力铁打一样的汉子,已经哭成了泪人。

  老李伸手抚向契苾何力断耳的那一块,心疼地说道:“你说你啊,何苦如此?”

  “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契苾何力嘴笨,只能表着忠心。

  李世民感动不已,但也没忘了李象。

  “象儿,过来。”老李对着李象招招手。

  李象本来在瞅猛汉落泪,忽然看到李世民招呼自己,挠着头走了上前。

  “契苾,当时有人传来消息,说你举族叛逃,满朝文武都深信不疑,只有朕的孙儿,斩钉截铁地表示,他相信你永远不会叛朕。”

  李世民伸手揉揉李象的脑袋,笑着说道:“朕的孙儿和朕想到了一块儿,他说,‘契苾心如铁石,必不叛阿翁’,朕也是如此想。”

  契苾何力面色感动地看向李象,他真是万万没想到,除了天可汗,竟然还有人愿意去相信他。

  草原上的勇士只会尊重强者,而面前这位小小年纪的皇孙,契苾何力却真看到了天可汗的影子。

  而从李世民的话语中,契苾何力又想到了另一层含义。

  那就是天可汗的意思,是在确认李象继承人的身份。

  契苾何力对此当然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自认为没什么脑子,连他这种没脑子的人都能听出这种含义,那不就是板上钉钉了吗?

  “末将谢郡王厚爱!”契苾何力抚胸致意道。

  “将军不必多礼,我也是听闻将军当初征讨吐谷浑时的事迹,才断言将军一定不会背叛阿翁。”李象笑着说道。

  李世民笑着颔首,伸手抚摸了两下李象的脑袋,而后传旨道:“传旨,晋契苾何力为右骁卫大将军!”

  右骁卫大将军,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正三品,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掌宫禁宿卫。

  这就代表着李世民对契苾何力的信任,也是对他忠心耿耿的赏赐。

  “臣谢陛下赏赐!”契苾何力激动地谢恩道。

  而后他又道:“臣之部族,怀有二心,背叛大唐,还请陛下依法处置。”

  李世民沉吟片刻后,看向李象问道:“象儿,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不如将契苾部打散,分散至京畿道各村内,按照家庭编户,两三户分散至一村,由官府给予耕地,村民教其学会耕种,并赐予汉姓,阿翁以为如何?”李象说着自己的处理方式。

  实际上这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细化版本,按理来说应该是契苾部单独成一个村落。但李象考虑到的是想同化他们,把他们完全变成大唐人,把他们作为一个先行的小白……试点,所以才会提出这种建议。

  要说游牧民族能不能适应耕地……害,适应不了那也怪不了大唐啊,又不是朝廷不给你活路,你学不会耕种怪谁?

  再说了,这是惩罚,惩罚啊混账!

  至于说两三户的铁勒人会不会抱团和村民作对……那实在是想多了。

  不要以为宣传的什么“汉人温良恭俭让”,就把这事儿当真。实际上在汉唐时期,特么汉人武德充沛到爆棚,甚至到现在依旧有往日余晖。

  具体事例,可以搜索我国村战。

  那只是两个村的作战,两村村民在激战中,轮番使用了围点打援、穿插分割等战术,甚至还能熟练地步炮协同,令人瞠目结舌。

  事后总共缴获了四部炮车、土枪六十余支、炸药二百多公斤、土手雷二百余枚、导火索三百多米、雷管近两千六百发,管制刀具更是不计其数。

  放在霓虹战国,至少得是个合战级别。

  老李当然明白李象的意思,这种消化吞并的方式,说实话他还真没考虑过。

  一直以来,大唐对于臣服的外族,都是采取的羁縻政策,哪里用过这种方式?

  稍微一想,李世民觉得也比较合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试验一番。

  而今契苾部本就是犯了大罪,按照律法怎么处置都不为过,更何况是这种试验性的惩罚?

  这都不能说是惩罚了,完全可以说是在奖励。

  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也无所谓,了不起被村民们团结起来打死呗。

  “好,就依象儿所言。”李世民颔首道。

  宣布完处理意见之后,契苾何力千恩万谢地对李世民和李象谢恩。

  毕竟也是自己的族人,就像萧瑀教育李象那般,契苾何力也不可能完全对族人绝情。

  这无意之中,契苾何力又欠了李象一个情。

  玄武门支线任务完成度+1(bushi)

  见这边事了,吐迷度忽然站出来说道:“天可汗陛下,臣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李世民颔首道:“卿但说无妨。”

  “臣以为,现如今薛延陀虚弱,我等为何不就此将其一举灭掉,以免日后产生祸端?”吐迷度义正辞严地说道。

  听到吐迷度的话语,契丹部落联盟的首领大贺窟哥也站出来说道:“吐蕃首领所言甚是有道理,天可汗陛下,俺也觉得应该一同出兵,灭掉薛延陀!”

  李世民又看向唐军方面,阿史那社尔同样说道:“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现如今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李绩也站出来说道。

  无论是殿内群臣,还有异族首领,几乎都在赞同着这个建议。

  毕竟薛延陀目前势大,万一日后卷土重来,那就未可知了。

  李世民沉吟着,还未等做出决断,却发现李象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不可。”李象提着反对的意见。

  李世民眉头一挑,出言问道:“恒山郡王何出此言?”

  “回陛下,大唐者,天朝上国也,对于藩属,首重信誉。”李象义正辞严地说道:“既然已经答应夷男就此罢兵,那双方都应当恪尽守则,暂息兵戈。”

  倒不是他迂腐,作为先知,他知道夷男活不长,很快就要病死了。

  等到夷男病死之后,夷男的两个儿子拔灼和曳莽突利失将陷入内斗之中,极大地损耗薛延陀的实力。

  按照历史,唐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内耗后的薛延陀一举拿下,可谓是捡了一个大漏。

  而现在和薛延陀开战的话,未必能够一战而定,毕竟现在正处于冬天,天气寒冷。

  且在高句丽,即将发生一件大事。若是不能够快速解决薛延陀,那么高句丽的问题就要一拖再拖,等到渊盖苏文整合了高句丽的力量之后,可就没那么容易打了。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一年发动一次灭国大战……别说是李世民了,就算再捆上一个文景之治,都有点够呛禁得住消耗。

  当然李象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是这件事你在心里知道就可以了,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不然的话,丑国就是下场。

  今天忽悠这个,明天骗骗那个,结果小弟都跟他离心离德。世纪之初以无敌姿态横行世间的丑国,到李象穿越的前夕,只能梗着脖子和人辩经“我真的登月了”。

  而且最大的原因在于薛延陀是大唐的藩属国,属于大唐的小弟范畴。你可以和敌国不讲信誉,但不能和小弟也是这般。小弟若是不讲江湖道义,大哥自然可以带着一群人,挟着道义去揍他一顿。但若是大哥不讲信誉,小弟可是一定会离心离德的。

  “恒山郡王所言甚是,朕身为天可汗,当注重信誉。”李世民当然也知道天可汗的偶像包袱有多重要,这可是各族团结在他手下当他忠实马仔的根本。

  更何况,薛延陀的情况他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也不急着去打薛延陀,等他自己慢慢乱起来之后,再坐取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李世民又道:“既然答应夷男,那就应当履约行事。”

  “天可汗胸襟广阔,重信重义,我等惭愧!”各部首领尽皆抚胸道。

  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若是大唐能对薛延陀出尔反尔,同样也能对他们这般。

  而李世民的及时刹车,让他们放下了这个心。

  李象趁机又道:“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阿翁何不趁着此时,会盟诸部,也见一见各部首领呢?”

  李世民听了,立刻就动了心。

  (三更送到……)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好圣孙!,大唐好圣孙!最新章节,大唐好圣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