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制炉子和暖气的时候,李象也曾经考虑过。

  现如今无论这种炉子或者是暖气,都并不适合平民百姓使用,炉子倒是还好,但暖气实在是太贵了。

  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李象在心中琢磨了几个方案,都觉得不是很合适。

  现如今砍柴肯定是不太现实,毕竟长安附近的山比英国男人的脑袋都不毛之地。

  至于煤炭……想法倒是不错,只是想要把煤从煤矿运到城市当中,是一个大问题。

  煤炭本身并不贵,但加上运输成本后可就贵了许多。

  现如今取暖用炭,一般都是木炭,就是白居易《卖炭翁》中所说的“伐薪烧炭南山中”那个炭。

  很多人都误以为宋朝以前的人不怎么用煤炭,是因为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其实这个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在密闭空间,木炭同样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实际上隋唐不用煤炭的原因,一是因为制取木炭的技术十分成熟,二是因为煤炭不经过脱硫处理,烧出来的那个烟儿毒性是真的大。这样一对比之下,相对来说烟气不熏人的木炭就更容易受到追捧。

  而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宋朝才开始改善,因为森林都被唐朝几百年砍得差不多了,宋人没得选。

  说来也有趣,钢铁产量大提升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宋朝大规模利用煤炭。

  而人类史上第一个“勒是雾都”,并不是伦敦,而是汴梁。

  在宋史当中,便足足记载了三十三次蒙雾现象,多发生在北方的城市当中。

  如果不考虑这烟呛人的话,煤炭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算是贵,肯定也比木炭和木柴便宜。

  至于说环境污染和呛人,我特么都快冻死了,还考虑这个?

  烧煤炭也有好处,至少可以保证黄土高原的植被,免得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李象倒是听说过煤炭脱硫技术,到时候慢慢研究呗。

  这样思考着,李象带着人来到了立政殿。

  如果只是利用煤炭的话,总觉得不是很够的样子。

  李明达很是新奇地看着李象带来的暖气片,偏生还在矜持着姑姑的长辈架子,不好意思去问东问西。

  看到李象思索的样子,李明达坐在他身边关切地问道:“象儿,你在想什么?”

  “噢,哦。”李象回过神来,笑笑说道:“没什么。”

  李明达偏偏头,指着暖气问道:“这个‘暖气’颜色好奇怪,是铜做的吗?”

  “对,纯铜的。”李象意外地看了一眼李明达,姑姑竟然还认识铜?

  “哼,你可不要小瞧人。”李明达看出了李象眼中的意外,皱皱鼻子:“前阵子高阳姐姐送来的开元通宝,不就和这个颜色很像吗。”

  “姑姑慧眼如炬,侄儿佩服。”李象搞怪地夸了一句。

  说到这儿,李象忽然想起来道:“诶,高阳姑姑?”

  “是啊,高阳姐姐,你怎么了?”李明达警觉地抬起头。

  “唔,没什么,只是想和她说一说商队的事儿,在朔州会盟的时候,我在阿翁的首肯之下,准备牵头组建一个商队,正好高阳姑姑闲着没事儿做,这商队可以让她负责。”李象笑着说道。

  “为什么不找我。”李明达下唇嘟起。

  “高阳姑姑玲珑八面,适合负责商队。”李象笑道:“再说她也是个闲不住的,事情交给她正好,姑姑当然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呣,我有什么事情?”李明达哼哼了一声。

  “姑姑还要教我学书呢,若是照看商队,岂不是没时间陪着侄儿了?”李象的情商高极了。

  听到这话,李明达眉眼舒展开来。

  这个象儿啊,呼哼。

  “象儿组建的这个商队,可是要去草原各部通商?”李明达又问道。

  “对的,用丝绸茶叶等物,换取草原诸部的皮毛、牛羊……”

  说到此处,李象忽然灵光一闪。

  牛羊?

  对啊,卧槽。

  “牛羊……牛羊!”

  他霍地起身,双眼放光地看向李明达。

  “姑姑万岁!”他欢呼一声:“有办法了!”

  “什……什么办法?”李明达被他忽然间的一蹦弄得莫名其妙,脑袋上都冒出一个问号。

  李象兴奋地说道:“不瞒姑姑,方才侄儿还在想,如何让我大唐百姓冬天少受一些寒冷,多亏姑姑提起商队之事,才让我想起应该如何施为!”

  “是吗?”李明达眉眼弯弯的,只要能够帮助到李象,她就很开心。

  李象一直是说干就干的性格,他拔腿就要走:“我这就出宫,去找高阳姑姑!”

  却不想被李明达拽住袖子。

  “伱坐下,急什么。”李明达嗔道。

  “诶?能不急嘛……”李象挠着头道。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问题,当然要紧迫起来。

  李明达笑盈盈地说道:“今日是长乐姐姐和高阳姐姐进宫的日子,你呀,只需要在这里等着便好。”

  “喔。”李象恍然道:“原来如此……”

  除了羊毛,李象还打算再整点棉花。

  毛纺织和棉纺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仅高阳公主要参与进来,也得把长乐公主拴上去。

  征讨高句丽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如果把棉纺织和毛纺织开展起来,军队御寒的问题也能够缓解上许多。

  而且最重要的点在于,羊毛这一产业,无疑可以大大加强草原对于中原的依赖,在无形之中将两方的关系更加紧固。

  关系紧固倒是次要的,对于中原王朝的依赖才是主要的。

  小象出马,一个顶俩!

  在立政殿里闲坐了没多久,暖气便已经搭好,炉子烧起来后,暖气也逐渐上起了劲儿。

  等到高阳公主和长乐公主联袂而来的时候,屋子里已是温暖如春。

  “兕子,兕……诶?”

  李漱推开殿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阵热浪。

  真不夸张,因为殿门那一块儿加装了三块暖气片。

  “怎么这般温暖?”李漱将银狐披肩取下,递给一旁的绿萝。

  绿萝回答道:“回公主,是恒山郡王方才带来的‘暖气’,郡王说可以让殿内更加暖和。”

  “唔。”李漱颔首,回头对李丽质说道:“长乐姐姐,你快进来呀。”

  李丽质颔首,走进殿内,果然温度如李漱所说那般温暖。

  “果然是呢。”李丽质面色红润,完全不似之前那副病恹恹的样子。

  这位大唐最美丽的公主,而今终于恢复了原本那光艳动人的明媚。

  李漱走到侧殿,推门而入。

  “好呀,你们两个竟然藏在这里下棋!”李漱笑意嫣然地调笑道。

  “高阳姑姑,长乐姑唔……”

  李象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漱用手捧住脸蛋。

  手冰凉凉的,李象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先给姑母暖暖手。”李漱眉眼弯弯地看着李象,“方才听绿萝说那个暖气,花费如何?也帮姑母家里弄上两套。”

  “不是很贵,也就几百贯,主要是缺铜。”李象笑着说道。

  “昂,我当多贵呢。”李漱不在意地摆摆手,“还要麻烦象儿费心,让东宫匠人帮我打制两套。”

  李漱现在可是不同以往了,她能力优秀,西市的酒楼一个多月的时间,势头竟然压过了东市的酒楼,盈利竟然超过东市酒楼一截。

  酒楼当中也有她的三成份子,所以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房夫人逢人便夸,她家里这位公主是个旺家的女人。

  “好的姑母。”李象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也与我做两套,晚间回去我叫你姑父把钱送到东宫。”李丽质笑着说道。

  “嗨,既然是给二位姑母办事,侄儿怎么好意思收钱……”

  李象还想客气,长乐公主却说道:“你各方面都需要用钱,姑母当然体谅你的难处。”

  听到这话,李象也不再客气,颔首应下了这事儿。

  李漱又上下打量李象一番,满意地点头:“离开两个月,个子都长高了。”

  “是呀,咱们家象儿都是大小伙子了。”李丽质也在边上打趣道。

  李象:……

  不聊正事儿就打趣我是吧?

  “可有中意的女子?姑母替你去提亲。”李漱拿过桌子上的柑橘,笑嘻嘻地问道。

  李象深吸一口气,打算不和女人一般见识。

  “好啦,高阳姐姐就不要拿象儿打趣了。”李明达笑着摇摇团扇:“象儿方才还与我说,和你有事情相商,若不是我喊住他,八成是要和你错过哩。”

  “象儿找我有事情?”李漱挑挑眉。

  “是,其实还有长乐姑姑。”李象笑着说道。

  李丽质坐在李象的身边,温温柔柔地问道:“不知象儿有什么事情,可是缺少用度?”

  长乐公主可是大唐知名的富婆,不止是长孙家有钱,她的嫁妆也是举世震惊的级别。

  “那倒不是,就是有几门生意,想要找二位姑姑一同做。”李象挠头说道。

  “哦?”李丽质一下就来了兴趣,她可是没少听李漱说酒楼有多挣钱。

  即便是富婆,也不会介意多攒点钱的,毕竟她还有两个儿子呢。

  对的,李丽质和长孙冲有俩儿子,分别是长孙延和长孙顼。

  很多都把表亲结婚妖魔化,实际上残障率也没那么夸张,的确是比无亲缘关系要高很多,但至少长孙延和长孙顼都是正常人。

  当然现代的确不提倡,这也是事实。

  这两个孩子,也是李丽质过世比较早的原因。一是生孩子太早,二是她本身就身患气疾,生孩子对身体损耗太大。

  李象组织一下语言后,说道:“前番在朔州与草原诸部会盟的时候,在阿翁的首肯之下,我提倡组建一个商队,在草原当中行商,以茶叶、丝绸等物,换取草原上的牛羊。”

  “这是好事儿啊,难道你打算让我们也参与?”李漱眼前一亮。

  “嗯……”李象想了一下说道:“其中有一个比较暴利的行业,不知道二位姑母有没有兴趣。”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心急的李漱催促道。

  李象挠头笑道:“草原上的人,肯定不会将牲畜全部卖出,但如果我们只收购羊毛的话,这种不用出售牲畜,还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意,他们肯定会对此极其感兴趣。”

  这次会盟,在朔州的时候,李象便在草原诸部送来的羊群当中,发现了绵羊的身影。

  绵羊并不是欧洲专有,实际上我国也是绵羊的产区,从河套地区到大兴安岭,都有蒙古绵羊的身影。

  鉴于这个年代蒙古还八字没有一撇,李象决定把它们称作北庭绵羊。

  “羊毛?”李丽质和李漱对视一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单独收购羊毛,难不成羊毛也能……卖?”

  “羊毛当然不值钱,但是侄儿可会一门手艺,可以将羊毛纺织成线……”

  李象说着,还用手比比划划地说道:“就像是丝绸一样,可以用来做衣服,做袜子……”

  听到此处,李漱一下就抓住了其中的要领。

  “我明白了!在草原上,番邦之人根本不知道羊毛能用来做什么,大唐之中也是如此,现如今,这个技术就垄断在你的手里,对不对?”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李象倒真是没想到,老李家竟然真有一个商业奇才。

  通过几句话,就能够分析出这么多消息……

  很好,果真是我需要的人才啊。

  “当然,”李象笑呵呵地说道:“要知道,一块茶砖,在草原就能换到一两头羊呢。”

  草原上的羊可不是小数目,这年头虽说畜牧业不发达,但草原人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光薛延陀部族内部的羊,就不止百万只。

  “若是换取羊毛的话,相信一块茶砖换上两百斤羊毛,他们都愿意做。”李漱感慨地说道:“若是将这些羊毛运回来,像象儿方才所说,编织成线,再织成毛衣……”

  “一块茶砖的价格,可以换取两百斤羊毛。”李丽质目光闪动,小脑袋在飞速计算:“就算十斤羊毛能出一件衣服,两百斤也足足有二十件;而一件衣服在大唐换上一块茶砖又是轻而易举……”

  (二更送到)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好圣孙!,大唐好圣孙!最新章节,大唐好圣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