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晟上前一步,跪在地上,低头叩首道:“王上,既然军中的兄弟们,都要在王上正位之后受封,臣也应当与他们一同受封,而不能破例。”
“臣请王上,收回成命。”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是我在河北道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大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这个时候,给苏晟晋封,理由很简单,就是把军中一哥人选给定下来,让这个事情没有争议。
将来,哪怕其他人也跟着受封大将军,在职权上追上苏晟,但是在地位上,也会或多或少低苏晟一些。
苏晟还要说话,就听李云沉声道:“这个事情不用议,就这么定了,文书之类的,中书明天就会发下去。”
赵成也上前,跪地叩首行礼:“臣叩谢王上,臣一定尽力,完成王上交付的差事。”
李云“嗯”了一声,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反对,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开创之主的好处了。
尽管赵成以武将的身份任兵部主官这个事情,多少有一些争议,甚至是从文官集团里,掠夺走了相当一部分权力。
但是因为这个事情是李云定下来的,李云自己说出来的,在场一众文武官员,便没有一个人敢反对,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李云的不是。
毕竟,这个时候没有成例可言。
整个朝廷的规矩,乃至于后世的规矩,都是李某人自己定下来的。
见没有人反对,李云才扭头看着杜谦,开口笑道:“好了,咱们继续议事,接下来,杜相将会宣布一些,已经拟订好的新朝章程。”
“杜相念,诸位听,有什么觉得不对的地方,一会儿可以站出来,说明。”
“今天把该定的事情定下来,过了年关,便不能再改了。”
众人齐齐低头应是。
杜谦这才从自己的衣袖里,取出一份文书,他从第一条开始念,一直念到了第九条,才有人站出来发表了异议。
于是,众人开始围着这一条讨论。
等到把这一条确定下来,杜谦才继续往下念。
一直讨论到正午时分,李云下令让人把饭食端进太极宫里来,与众臣子分食。
李某人,也跟他们一起吃了这一顿“工作餐。”
吃完饭之后,众人休息了片刻,朝会继续。
而这个时候,李云就已经有些不怎么耐得住性子了,他站了起来,走到了杜谦旁边,咳嗽了一声:“受益兄,你在这里主持罢,我去歇一歇。”
杜谦回头看了看李云,瞪大了眼睛,李云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我有些不耐烦了,反正杜兄你在,你跟他们掰扯就是,我去歇息一会儿,等等就回来。”
说罢,他也不等杜谦说话,就直接背着手,从一旁的小门迈步离开。
众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突然见到李云走了,都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然后扭头看着杜谦。
杜谦苦笑了一声,挥手道:“继续,继续。”
…………
李云从太极宫里走出来之后,总算能呼吸到了几口新鲜空气,他在这座皇宫里走了走,突然抬头见到了一个熟人,他有些高兴,喊了一声:“杨喜,你几时回来的?”
远处正领着几个禁卫,在皇宫里走动的杨喜,听到了李云的声音之后,连忙一路小跑过来,到了李云面前之后,他才抱拳行礼,叫了一声上位。
“上位,我昨天回的洛阳。”
他挠了挠头,开口道:“听说这几天上位太忙,我就没有去见上位。”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咱们过命的交情,怎么生分了?”
“你在这皇宫里做甚?”
“上位。”
杨喜连忙说道:“上位一家,下个月就要搬进宫里来住,属下身为禁卫军的统领,对于皇城皇宫还不怎么熟悉,因此带着几个手下,熟悉熟悉这里,以免将来出什么差错。”
李云“啧”了一声,摇头笑道:“你心思倒是细腻了许多,李正应该也快回来了罢?”
杨喜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李云,李云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我最近实在是太忙,九司的消息,已经没有精力看完了。”
杨喜道了声上位辛苦,然后才开口说道:“李将军估计要年后才能回来了,剑南道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需要安排,尤其是吏部派遣过去的那些官员,没有李将军的助力,根本没有办法在当地行政。”
“陈大陈将军,还有余野,贺钧两个都尉,估计都要常驻剑南道一段时间,直到剑南道稳定下来。”
“不过李将军说,上位登基大典之前,他尽量赶回洛阳来。”
李云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苦笑道:“我这几日,被朝廷里的这些事情,弄得不胜其烦。”
“对了。”
他看着杨喜,开口笑道:“你那个羽林军,要抓紧时间赶紧弄起来了,记得,要查清楚背景来及以及出身,不要出什么差错。”
杨喜连忙点头。
李云想了想,又说道:“后面,一定会有不少我们江东军内部的将领,或者是高官,想要把自家的子侄辈,或者自家的兄弟,亲戚,安排到羽林军之中,他们都会去找你,你要酌情录用。”
杨喜一脸懵,问道:“上位,如何酌情录用?”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榆木脑袋。”
“假定你羽林军有两千人,可以分出两三百个名额给他们。”
“这两三百个人嘛,不必让他们去干要紧的差事,真正重要的差事,就让那些有本事的人去做,明白了吗?”
杨喜低头抱拳,应了声是,不过他还有些不理解,看向李云道:“上位,我也不图他们的人情,也不想跟他们攀什么关系,不管谁来找我,我可以通通拒绝。”
李云看着他,反问道:“那当年缉盗队里的老兄弟来找你呢?”
杨喜愣住了,挠了挠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李云看着他,神色平静:“你看,你还是要给面子的。”
“所以,这东西防不住,而且,分出两三百人的空额。”
李某人背着手,看向远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反而可以很好的团结他们。”
“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
李云叮嘱道:“只是,谁有本事谁没本事,你这个统领,要自己分清楚,知道吗?”
杨喜挠了挠头,只觉得脑子有点过载了:“上位,您要不然给我派个帮手罢,我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这样。”
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回头,我让薛圭周洛两个人去你那里,在你手底下当差。”
“那这个靠关系进来的,就让薛圭周洛去管着他们。”
“靠关系,他们两个人关系都很硬。”
杨喜闻言大喜,立刻抱拳道:“属下遵命!”
两个人许久未见,李云又拉着杨喜,问了一些剑南道的事情,他们二人极其熟悉,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这会儿聊起天来,气氛很是融洽,让李某人觉得身心舒畅。
比起在太极宫里听那些人议事,不知道开心了多少。
就在李云聊的开心的时候,有宫人小心翼翼上前,对着李云低头行礼道:“王上,杜相公请您回去呢…”
李云看了看这个宫人,然后无奈道:“好,你去跟他说,我这就回去。”
说完这句话,他拍着杨喜的肩膀说道:“咱们今天就说到这,过几天过年了,你到我家去,咱们再好好说话。”
杨喜连忙点头,抱拳应了声好。
李云这才背着手,回到了大殿里,一进大殿,就听到他麾下的这些臣子们,正吵得不可开交。
等到李云走进来,这些人的声音才小了下来,李某人坐在主位上,问了杜谦几句,才知道他们是在讨论年号和国号的问题。
一众大臣们,正在为年号和国号,争论不休。
李云又询问了姚仲几句,然后他清了清嗓子。
大殿里所有人,立刻都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李云起身,背着手看向众人,淡淡的说道:“年号,我已经想的差不多了,就定为章武,过了这个年关,明年就是章武元年。”
“至于国号。”
李云看了一眼下面众人,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我们现在用的国号是吴,但是吴地专指东南,似乎不妥,我出身宣州,祖籍考为唐州,我的意思是。”
“定国号为宣,或唐。”
他看向群臣,问道。
“诸位选一个罢。”
“臣请王上,收回成命。”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是我在河北道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大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这个时候,给苏晟晋封,理由很简单,就是把军中一哥人选给定下来,让这个事情没有争议。
将来,哪怕其他人也跟着受封大将军,在职权上追上苏晟,但是在地位上,也会或多或少低苏晟一些。
苏晟还要说话,就听李云沉声道:“这个事情不用议,就这么定了,文书之类的,中书明天就会发下去。”
赵成也上前,跪地叩首行礼:“臣叩谢王上,臣一定尽力,完成王上交付的差事。”
李云“嗯”了一声,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反对,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开创之主的好处了。
尽管赵成以武将的身份任兵部主官这个事情,多少有一些争议,甚至是从文官集团里,掠夺走了相当一部分权力。
但是因为这个事情是李云定下来的,李云自己说出来的,在场一众文武官员,便没有一个人敢反对,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李云的不是。
毕竟,这个时候没有成例可言。
整个朝廷的规矩,乃至于后世的规矩,都是李某人自己定下来的。
见没有人反对,李云才扭头看着杜谦,开口笑道:“好了,咱们继续议事,接下来,杜相将会宣布一些,已经拟订好的新朝章程。”
“杜相念,诸位听,有什么觉得不对的地方,一会儿可以站出来,说明。”
“今天把该定的事情定下来,过了年关,便不能再改了。”
众人齐齐低头应是。
杜谦这才从自己的衣袖里,取出一份文书,他从第一条开始念,一直念到了第九条,才有人站出来发表了异议。
于是,众人开始围着这一条讨论。
等到把这一条确定下来,杜谦才继续往下念。
一直讨论到正午时分,李云下令让人把饭食端进太极宫里来,与众臣子分食。
李某人,也跟他们一起吃了这一顿“工作餐。”
吃完饭之后,众人休息了片刻,朝会继续。
而这个时候,李云就已经有些不怎么耐得住性子了,他站了起来,走到了杜谦旁边,咳嗽了一声:“受益兄,你在这里主持罢,我去歇一歇。”
杜谦回头看了看李云,瞪大了眼睛,李云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我有些不耐烦了,反正杜兄你在,你跟他们掰扯就是,我去歇息一会儿,等等就回来。”
说罢,他也不等杜谦说话,就直接背着手,从一旁的小门迈步离开。
众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突然见到李云走了,都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然后扭头看着杜谦。
杜谦苦笑了一声,挥手道:“继续,继续。”
…………
李云从太极宫里走出来之后,总算能呼吸到了几口新鲜空气,他在这座皇宫里走了走,突然抬头见到了一个熟人,他有些高兴,喊了一声:“杨喜,你几时回来的?”
远处正领着几个禁卫,在皇宫里走动的杨喜,听到了李云的声音之后,连忙一路小跑过来,到了李云面前之后,他才抱拳行礼,叫了一声上位。
“上位,我昨天回的洛阳。”
他挠了挠头,开口道:“听说这几天上位太忙,我就没有去见上位。”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咱们过命的交情,怎么生分了?”
“你在这皇宫里做甚?”
“上位。”
杨喜连忙说道:“上位一家,下个月就要搬进宫里来住,属下身为禁卫军的统领,对于皇城皇宫还不怎么熟悉,因此带着几个手下,熟悉熟悉这里,以免将来出什么差错。”
李云“啧”了一声,摇头笑道:“你心思倒是细腻了许多,李正应该也快回来了罢?”
杨喜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李云,李云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我最近实在是太忙,九司的消息,已经没有精力看完了。”
杨喜道了声上位辛苦,然后才开口说道:“李将军估计要年后才能回来了,剑南道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需要安排,尤其是吏部派遣过去的那些官员,没有李将军的助力,根本没有办法在当地行政。”
“陈大陈将军,还有余野,贺钧两个都尉,估计都要常驻剑南道一段时间,直到剑南道稳定下来。”
“不过李将军说,上位登基大典之前,他尽量赶回洛阳来。”
李云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苦笑道:“我这几日,被朝廷里的这些事情,弄得不胜其烦。”
“对了。”
他看着杨喜,开口笑道:“你那个羽林军,要抓紧时间赶紧弄起来了,记得,要查清楚背景来及以及出身,不要出什么差错。”
杨喜连忙点头。
李云想了想,又说道:“后面,一定会有不少我们江东军内部的将领,或者是高官,想要把自家的子侄辈,或者自家的兄弟,亲戚,安排到羽林军之中,他们都会去找你,你要酌情录用。”
杨喜一脸懵,问道:“上位,如何酌情录用?”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榆木脑袋。”
“假定你羽林军有两千人,可以分出两三百个名额给他们。”
“这两三百个人嘛,不必让他们去干要紧的差事,真正重要的差事,就让那些有本事的人去做,明白了吗?”
杨喜低头抱拳,应了声是,不过他还有些不理解,看向李云道:“上位,我也不图他们的人情,也不想跟他们攀什么关系,不管谁来找我,我可以通通拒绝。”
李云看着他,反问道:“那当年缉盗队里的老兄弟来找你呢?”
杨喜愣住了,挠了挠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李云看着他,神色平静:“你看,你还是要给面子的。”
“所以,这东西防不住,而且,分出两三百人的空额。”
李某人背着手,看向远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反而可以很好的团结他们。”
“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
李云叮嘱道:“只是,谁有本事谁没本事,你这个统领,要自己分清楚,知道吗?”
杨喜挠了挠头,只觉得脑子有点过载了:“上位,您要不然给我派个帮手罢,我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这样。”
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回头,我让薛圭周洛两个人去你那里,在你手底下当差。”
“那这个靠关系进来的,就让薛圭周洛去管着他们。”
“靠关系,他们两个人关系都很硬。”
杨喜闻言大喜,立刻抱拳道:“属下遵命!”
两个人许久未见,李云又拉着杨喜,问了一些剑南道的事情,他们二人极其熟悉,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这会儿聊起天来,气氛很是融洽,让李某人觉得身心舒畅。
比起在太极宫里听那些人议事,不知道开心了多少。
就在李云聊的开心的时候,有宫人小心翼翼上前,对着李云低头行礼道:“王上,杜相公请您回去呢…”
李云看了看这个宫人,然后无奈道:“好,你去跟他说,我这就回去。”
说完这句话,他拍着杨喜的肩膀说道:“咱们今天就说到这,过几天过年了,你到我家去,咱们再好好说话。”
杨喜连忙点头,抱拳应了声好。
李云这才背着手,回到了大殿里,一进大殿,就听到他麾下的这些臣子们,正吵得不可开交。
等到李云走进来,这些人的声音才小了下来,李某人坐在主位上,问了杜谦几句,才知道他们是在讨论年号和国号的问题。
一众大臣们,正在为年号和国号,争论不休。
李云又询问了姚仲几句,然后他清了清嗓子。
大殿里所有人,立刻都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李云起身,背着手看向众人,淡淡的说道:“年号,我已经想的差不多了,就定为章武,过了这个年关,明年就是章武元年。”
“至于国号。”
李云看了一眼下面众人,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我们现在用的国号是吴,但是吴地专指东南,似乎不妥,我出身宣州,祖籍考为唐州,我的意思是。”
“定国号为宣,或唐。”
他看向群臣,问道。
“诸位选一个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