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345章、官场剧变

小说: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更新时间:2024-10-17 18:10:1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腊月二十八这天,陈矩病得极重。

  兴许是之前朱常洛离了京,他从长陵那边回来后又耗尽了最后一些精力。

  朱常洛回京后他就一病不起,为此,这些天朱常洛都把他留在宫里的司礼监直房。

  看刘若愚红着眼睛报完消息,朱常洛放下了五相联署的那道奏疏。

  “朕去看看吧。”

  听说是精神好了些,但已经三天多不能进食了,显然是最后的回光。

  皇帝健朗,司礼监直房也不远。

  但太监弥留之际,皇帝竟然亲自来了,仍旧让王安极为震动。

  他,邹义,刘若愚……宫里不知多少太监受过陈矩的恩惠和训诫。眼见御驾来临,王安落下泪来:“陛下,干爹怕是不行了……”

  朱常洛点了点头,走到了陈矩的榻前。

  握着他干枯的手看了看,朱常洛眼前稍微恍惚:“还记得当年父皇怒极要斩朕,万化肉掌握住了利刃……”

  陈矩也很意外,现在迎着皇帝的眼神,他只是温和地微笑着。

  “可有记挂的家人?”

  朱常洛问完,陈矩又摇了摇头:“陛下……国事要紧……”

  “启禀陛下。干爹是奴婢等喊的,他老人家从不认,只当弟子看。”王安啜泣道,“干爹本就家贫,入宫之后也谨守宫规。他老人家就算掌了司礼监,也不曾接济家里。”

  朱常洛默默地看着他,过了一会之后说道:“王安,你回头派人去接过来吧,承德那边行宫将来需要用人。你们先下去。”

  “是,奴婢代干爹叩谢陛下隆恩!”

  等这小小直房里只有两人了,朱常洛一声轻叹:“你为父皇守陵许久,朕甚是感激。”

  陈矩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释然笑道:“陛下……天命所归……上无愧祖宗,下不负黎民……奴婢已经心安,陛下更无需……”

  两人说的,无非还是当年“宫变”。

  陈矩自然也算“帮凶”,这对一贯尊崇祖宗法度、圣贤道理的他来说是极大的折磨。

  他去守陵,不光是为他自己,也是为朱常洛。

  所以朱常洛说他感激。

  陈矩顿了顿之后,平缓了一下呼吸:“陛下,奴婢想求个恩典……”

  “你说。”

  “奴婢想用……立棺……”

  所谓立棺,就是竖葬。

  讲究里面,棺材竖起来,接地的面小了,地气自是难以吸收。因此,点穴引脉,找到最精准的风水宝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般平民是用不起这种法子的,非达官显贵不可,毕竟需要“高水平人士”来选准位置。所谓“先人竖着葬,后人一定旺”,前提得“站”的位置对。

  所以陈矩说是求个恩典。

  朱常洛也有些意外:“你家中……”

  陈矩摇了摇头:“奴婢无后,为的只是江山社稷……”

  随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朱常洛:“让奴婢继续守陵吧……”

  朱常洛明白了,看了他许久之后才点了点头:“朕答应你。”

  陈矩始终是没有完全心安的。

  竖葬这种法子,是“不为己”的。

  他没有后人,所以为的只是再“惩罚”自己,护佑大明——毕竟他相信死后是有灵的。

  “御极之初,幸赖你和万化。”朱常洛放下他的手站了起来,“你且安心,朕定然像你盼的那样,上无愧祖宗,下不负黎民!”

  来最后看看他,因为朱常洛并非冷漠之人,也并不把他们当做奴仆看待。

  田义和陈矩,都是很特别的太监。他们也许还有别的私心,但反倒在接受了教育之后更加珍惜自己已经是“文人”的这重身份,在许多大是大非上自有风骨。

  朱常洛提前登基了,要不然陈矩还有“更大的舞台”,在妖书案和楚宗案的党争过程里保护了不少人,死后百官吊唁送葬。

  现在他没这个发挥空间,却因为万历二十八年的那一次“不忠”而自责至今。

  朱翊钧已经死了,现在田义和陈矩相继而去,那场“立储内禅”风波的亲历者又少了一人。

  朱常洛随后去对李太后说了说,李太后也默不作声地赐了一卷经文,说陪葬陈矩。

  不知是镇压着他死后也别吐露秘密,还是谢他的公忠体国。

  泰昌八年就这样过去,辽东抚顺关东面界凡寨的战斗在腊月三十夜里开始,北京城里只在欢度佳节。

  而后泰昌九年的第一期《学用》朝报刊告天下,详细说了宣府镇、辽西镇、辽东镇的改动,承德府、辽宁省的设立。

  自这一年起,大明是两京一十四省了。

  但这只是开始,因为在制旨里,辽宁省、承德府的衙署安排与其余省府县大为不同。

  首先就是辽宁省没有了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而是设了治安司和法院。

  兵备方面,都由左军都督府统一安排,在辽宁省里则只有一个省军区,由参将、参谋管理境内驻军。

  就算承宣布政使司这个名字也不复存在,定名为辽宁省政府,其下却不同于中枢的施政院,所辖有农业、水利、工商、文教、交通、财政六厅。

  在辽宁省政府之外,却多出来一个辽宁省执政院,设总督辽宁政务一员,其下虽无专管衙署,却是实质上的一省之首。按例,由都察院外派。

  税政厅、治安司、理藩司,其首官在辽宁省都是只列席执政院会议,却并不受辽宁省政府那首官省令管辖。与他们同样列席执政院会议的,还有军区参谋,有辽宁都察司的首官辽宁巡抚,有吏部辽宁清吏司的首官、属侍郎衔总司辽宁。

  承德府也是差不多的架构,只不过再向上对北京负责——目前,南北两直隶的府州都是直接向中枢汇报。

  有心人自然看得出来,这只怕是风向。

  这意味着……中枢难道要多出税政、治安、理藩三事的三个相?

  而毫无疑问,至少吏部、都察院和户部里的一些清吏司,像是要缩减中枢京官人数,派出不少驻于地方了。省里是三品侍郎衔的总司,府里是五品郎中衔,县里则没有。

  越到县,越只是民政为重。

  但治安、都察两个是一插到底了,知府、知州、知县悉数都是都察院衔。

  大明的官场逻辑似乎将彻底改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光宗耀明,光宗耀明最新章节,光宗耀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