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回荡,天色在一片薄雾当中,渐渐明亮了起来。
喧闹了一宿的临汾城也总算是恢复了安静!
由几十名,哦,不可能那么少的,应该是上千名受辽人或是武好古指使的河西骑士所发起的叛乱,在郑枢相的镇定指挥和刘都统制、曹正将、王正将等河东军将领身先士卒,努力奋战之下,终于被基本平定了。而且还生擒活捉了贼首凤鸣山,斩获首级数百,缴获甲胄数十领。
辽人或是武好古谋夺河东,进而席卷河南的阴谋,已经被完全粉碎了!
不过城内的贼人虽然被灭,但是城外的贼人却是源源不断而来!上万具装甲骑,还不计其数的步兵(步兵当然只存在于奏章上),已经趁着临汾城内大乱的机会,自霍邑、洪洞南下,已经在临汾县城以北布阵。
小小的临汾城,现在已经袒露在了人山人海的攻城大军眼前了!
虽然这支大军来得非常匆忙,也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但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现在人心惶惶的临汾城是绝无可能在他们的刀锋之下幸存的。
此时此刻,在临汾城内的总领河东、河北、幽州军务衙门内,内厅之中,刘延庆、曹累、王渊等诸将,正在给早就急得团团转的郑居中出谋划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枢相,已经审问清楚了!那河西军大将凤鸣山本是辽人,乃是辽国南府宰相马人望的家臣。在数年前被马人望之侄,辽国辰州奉国军节度使马植所派,潜入了大教化团,获取了西北章宣帅的信任,不过暗中仍然在为辽国卖命!若不是枢相慧眼,及时识破其阴谋,整个河东恐怕都已经丢失了……”
刘延庆之子,总领三路军务司军机刘光世,这个时候急匆匆走进了内厅,大声向郑居中报告了审问凤鸣山的结果。
凤鸣山现在可是个杀不得的宝贝了!他是这场晋州之变的主谋之一,真相到底如何,就是他的两张嘴皮子怎么说了。杀人灭口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河西军和大教化团的老大是章援啊!那是凶人章惇的儿子,栽赃陷害,甩锅泼脏水的绝活儿,他会不如郑居中?而且章援在宫中还有后台,就是当今圣上最敬重的嫂子刘太后。另外还有一个奸猾异常的纪忆,是章援的侄女婿兼盟友。想要给章援扣个拥兵作乱的帽子,没有一点真凭实据能行吗?
所以在收复了可以用来砍脑壳的辕门外空地后,刘延庆也没让人把凤鸣山牵出去砍了,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好言审问”。
不过凤鸣山也是条汉子,怎么都不肯把脏水往章援身上泼,而是扛下了辽国奸细的罪名。
而且不是一般的奸细,而是大奸细!
郑居中和刘延庆都知道辽宋议和的事情,辽国很快就是上国友邦了,友邦奸细,也不是随便就能砍了的……
“枢相,”郑居中身边一个摇鹅毛扇子的机宜凑上来,低声道,“若是那姓凤的到了大理寺也这么说,您老最多海州走一遭。”
一旁的刘延庆也道:“枢相,现在还来得及,末将和犬子一起带兵护着枢相杀出城去!”
刘延庆也不是两手空空来河东上任的,两三百个好手还是拿得出来的。加上总领军务司内还有千余亲兵,只要豁出性命,还是可以护着郑居中跑路的。
只是他们一跑路,临汾城可就陷了。河东的局势,自然也是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不过对刘延庆而言,这个结果其实也不坏。河东丢在河西骑士勾结辽人作乱,刘延庆做为总领军务司都统制当然有失察之责,但是“贻误军机,不救太原”的罪名扣不上了。
现在太原城多半还没丢呢!
另外,刘延庆还奋力擒住了勾结辽寇的罪魁祸首凤鸣山,虽然不能完全抵过,但总能抵偿一部分吧?估计可以得个降几级和军前留用效力的处罚。
不仅脑袋丢不了,连家产都能保住!而且还由此成为了郑枢相的心腹,说不定日后还有大用的机会……
当然了,保住郑居中的性命,是重中之重。
“那厮去了大理寺也敢这么说吗?”郑居中皱着眉头问。
“敢!”一脸精明强干的刘光世答道,“下官已经和他说透了利害关系。他现在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而且他咬耶律延禧一口是最好的选择。耶律延禧不可能和他对峙,马人望和马植肯定也抓不到的……还不是咱们说什么是什么?而且朝廷现在正和辽国议和,不会杀他的。”
郑居中松了口气。刘光世这小子的确会办事啊!这锅甩得漂亮,而且还不得罪章援。只要章援不发力,他郑居中想要脱罪就不难了。因为他也是宫中有人的!赵佶最宠爱的郑贵妃和郑居中沾着那么一点远亲,论起辈份,他还是郑贵妃的从兄。虽然郑贵妃现在宠冠后宫,已经用不着郑居中了,但也不会让他在海州呆一辈子的……
“好!”郑居中不愧是统领三军的枢相,行事还是非常果决的,“刘都统制,你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
“回禀枢相,”刘延庆道,“他们随时可以护着枢相突围。”
“马上走!”郑居中顿了顿,“去个人叫上钱公载……半个时辰后出发!咱们移兵绛州,收拾兵马,再与贼战!”
“喏!”
厅中诸将,都大松口气,轰然应喏。
……
郑居中、钱盖、刘延庆等人的突围当然是非常顺利的。因为章倬、苏之涣没有攻城器械,兵力也不足一万(包括辅兵),根本奈何不了临汾的城墙。所以就采取了围三阙一加吓唬人的战术,把郑大枢密吓跑了拉倒。
郑居中一跑,临汾城内自然人心大乱,也没人有心思防守,全都争先恐后逃命。城池也就不战而破了!
“禀管军,教谕,郑居中和钱盖都跑了,晋州城现在是咱们的了,哈哈哈……”
大笑着报告的是韩世忠。另一个时空誓死捍卫大宋江山的忠勇之臣,现在成了个藩镇悍将了。
因为之前在临汾城下有功,所以得到了第一批入城的奖励。现在已经捞饱了战利品,出城来向章倬、苏之涣报告了。
章倬问:“找没找到凤管军?”
“未曾寻见,看来已经魂归天理了,杀生成仁了!”韩世忠又问,“教谕,俺们接下去该怎么办?是不是要一路杀进开封府?”
杀进开封府?章倬心想:去干什么呢?清君侧还是要一举夺了大宋江山?
好像都不容易吧?自家麾下毕竟只有5000铁骑,要入开封府还得打过不少州郡,还得过黄河。虽然开封府城空虚,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武力。但是昏君还可以从河北调兵勤王。
相州韩家还有几万可用之兵,一旦入了开封,那就是韩家主政,自家就替他人作嫁衣了。
另外,幽州的武好古实力也颇强。他早就图谋不轨,大约在盼着谁能先入开封府做这个乱臣贼子吧?
“不可!”章倬可不是政治低能儿,“俺们不是乱臣贼子,俺们只是反对割让河西。
现在既然已经讨了国贼,接下去就给官家上个奏章,表明心迹。而且咱们也该回转河西,去保卫家国了。”
他的野心也就是个河西王,拿下原属于西夏的地盘就心满意足了。入主中原,呵呵,得等天时地利啊!如果武好古能先按捺不住,他倒是很愿意当一回大宋忠臣的!
“回河西?”苏之涣却眉头大皱,“怎么回去呢?走关中吗?西军怕不让咱们过吧?现在西军又新编了六个将,都是征募的后备老兵,怕是不容易对付。”
“走麟府路吧。”章倬说,“出了麟府路就是朔方,朔方军和咱们关系好,应该不会阻拦的。”
河西、灵州、朔方三军,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而且朔方也在割让的清单上,朔方军上下自然愿意河西军出头闹事,把割让给搅黄了。
“那得过太原啊!”韩世忠道,“太原怎么过去?”
“闯过去!”章倬咬牙道,“咱们有5000铁骑,还怕不能从汾河西岸过吗?”
“也对!”苏之涣想了想,“洪洞县那边还有四个将,怎么办?”
洪洞县那边的四个将是由河东路都钤辖高世宣率领的,并没有出兵去和河西骑士交战,而是守着营垒当缩头乌龟。所以章倬、苏之涣也没理睬他们,只顾着去临汾县诛杀国贼了。
“高世宣看着不想和咱们打,咱们也不为难他。”章倬说,“他毕竟是高家的人,总要给点面子……另外,我给官家上的奏章,也可以让他帮着递上去。
咱们河西就反对国贼割地,不反对官家的。”
其实这两件事儿根本互相矛盾,想割地的国贼不就是赵佶吗?不过大宋的气数还没有尽,所以章倬也不敢去当董卓。
不过章倬、苏之涣的这个决定,很快就造成了另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让整个河东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喧闹了一宿的临汾城也总算是恢复了安静!
由几十名,哦,不可能那么少的,应该是上千名受辽人或是武好古指使的河西骑士所发起的叛乱,在郑枢相的镇定指挥和刘都统制、曹正将、王正将等河东军将领身先士卒,努力奋战之下,终于被基本平定了。而且还生擒活捉了贼首凤鸣山,斩获首级数百,缴获甲胄数十领。
辽人或是武好古谋夺河东,进而席卷河南的阴谋,已经被完全粉碎了!
不过城内的贼人虽然被灭,但是城外的贼人却是源源不断而来!上万具装甲骑,还不计其数的步兵(步兵当然只存在于奏章上),已经趁着临汾城内大乱的机会,自霍邑、洪洞南下,已经在临汾县城以北布阵。
小小的临汾城,现在已经袒露在了人山人海的攻城大军眼前了!
虽然这支大军来得非常匆忙,也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但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现在人心惶惶的临汾城是绝无可能在他们的刀锋之下幸存的。
此时此刻,在临汾城内的总领河东、河北、幽州军务衙门内,内厅之中,刘延庆、曹累、王渊等诸将,正在给早就急得团团转的郑居中出谋划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枢相,已经审问清楚了!那河西军大将凤鸣山本是辽人,乃是辽国南府宰相马人望的家臣。在数年前被马人望之侄,辽国辰州奉国军节度使马植所派,潜入了大教化团,获取了西北章宣帅的信任,不过暗中仍然在为辽国卖命!若不是枢相慧眼,及时识破其阴谋,整个河东恐怕都已经丢失了……”
刘延庆之子,总领三路军务司军机刘光世,这个时候急匆匆走进了内厅,大声向郑居中报告了审问凤鸣山的结果。
凤鸣山现在可是个杀不得的宝贝了!他是这场晋州之变的主谋之一,真相到底如何,就是他的两张嘴皮子怎么说了。杀人灭口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河西军和大教化团的老大是章援啊!那是凶人章惇的儿子,栽赃陷害,甩锅泼脏水的绝活儿,他会不如郑居中?而且章援在宫中还有后台,就是当今圣上最敬重的嫂子刘太后。另外还有一个奸猾异常的纪忆,是章援的侄女婿兼盟友。想要给章援扣个拥兵作乱的帽子,没有一点真凭实据能行吗?
所以在收复了可以用来砍脑壳的辕门外空地后,刘延庆也没让人把凤鸣山牵出去砍了,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好言审问”。
不过凤鸣山也是条汉子,怎么都不肯把脏水往章援身上泼,而是扛下了辽国奸细的罪名。
而且不是一般的奸细,而是大奸细!
郑居中和刘延庆都知道辽宋议和的事情,辽国很快就是上国友邦了,友邦奸细,也不是随便就能砍了的……
“枢相,”郑居中身边一个摇鹅毛扇子的机宜凑上来,低声道,“若是那姓凤的到了大理寺也这么说,您老最多海州走一遭。”
一旁的刘延庆也道:“枢相,现在还来得及,末将和犬子一起带兵护着枢相杀出城去!”
刘延庆也不是两手空空来河东上任的,两三百个好手还是拿得出来的。加上总领军务司内还有千余亲兵,只要豁出性命,还是可以护着郑居中跑路的。
只是他们一跑路,临汾城可就陷了。河东的局势,自然也是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不过对刘延庆而言,这个结果其实也不坏。河东丢在河西骑士勾结辽人作乱,刘延庆做为总领军务司都统制当然有失察之责,但是“贻误军机,不救太原”的罪名扣不上了。
现在太原城多半还没丢呢!
另外,刘延庆还奋力擒住了勾结辽寇的罪魁祸首凤鸣山,虽然不能完全抵过,但总能抵偿一部分吧?估计可以得个降几级和军前留用效力的处罚。
不仅脑袋丢不了,连家产都能保住!而且还由此成为了郑枢相的心腹,说不定日后还有大用的机会……
当然了,保住郑居中的性命,是重中之重。
“那厮去了大理寺也敢这么说吗?”郑居中皱着眉头问。
“敢!”一脸精明强干的刘光世答道,“下官已经和他说透了利害关系。他现在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而且他咬耶律延禧一口是最好的选择。耶律延禧不可能和他对峙,马人望和马植肯定也抓不到的……还不是咱们说什么是什么?而且朝廷现在正和辽国议和,不会杀他的。”
郑居中松了口气。刘光世这小子的确会办事啊!这锅甩得漂亮,而且还不得罪章援。只要章援不发力,他郑居中想要脱罪就不难了。因为他也是宫中有人的!赵佶最宠爱的郑贵妃和郑居中沾着那么一点远亲,论起辈份,他还是郑贵妃的从兄。虽然郑贵妃现在宠冠后宫,已经用不着郑居中了,但也不会让他在海州呆一辈子的……
“好!”郑居中不愧是统领三军的枢相,行事还是非常果决的,“刘都统制,你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
“回禀枢相,”刘延庆道,“他们随时可以护着枢相突围。”
“马上走!”郑居中顿了顿,“去个人叫上钱公载……半个时辰后出发!咱们移兵绛州,收拾兵马,再与贼战!”
“喏!”
厅中诸将,都大松口气,轰然应喏。
……
郑居中、钱盖、刘延庆等人的突围当然是非常顺利的。因为章倬、苏之涣没有攻城器械,兵力也不足一万(包括辅兵),根本奈何不了临汾的城墙。所以就采取了围三阙一加吓唬人的战术,把郑大枢密吓跑了拉倒。
郑居中一跑,临汾城内自然人心大乱,也没人有心思防守,全都争先恐后逃命。城池也就不战而破了!
“禀管军,教谕,郑居中和钱盖都跑了,晋州城现在是咱们的了,哈哈哈……”
大笑着报告的是韩世忠。另一个时空誓死捍卫大宋江山的忠勇之臣,现在成了个藩镇悍将了。
因为之前在临汾城下有功,所以得到了第一批入城的奖励。现在已经捞饱了战利品,出城来向章倬、苏之涣报告了。
章倬问:“找没找到凤管军?”
“未曾寻见,看来已经魂归天理了,杀生成仁了!”韩世忠又问,“教谕,俺们接下去该怎么办?是不是要一路杀进开封府?”
杀进开封府?章倬心想:去干什么呢?清君侧还是要一举夺了大宋江山?
好像都不容易吧?自家麾下毕竟只有5000铁骑,要入开封府还得打过不少州郡,还得过黄河。虽然开封府城空虚,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武力。但是昏君还可以从河北调兵勤王。
相州韩家还有几万可用之兵,一旦入了开封,那就是韩家主政,自家就替他人作嫁衣了。
另外,幽州的武好古实力也颇强。他早就图谋不轨,大约在盼着谁能先入开封府做这个乱臣贼子吧?
“不可!”章倬可不是政治低能儿,“俺们不是乱臣贼子,俺们只是反对割让河西。
现在既然已经讨了国贼,接下去就给官家上个奏章,表明心迹。而且咱们也该回转河西,去保卫家国了。”
他的野心也就是个河西王,拿下原属于西夏的地盘就心满意足了。入主中原,呵呵,得等天时地利啊!如果武好古能先按捺不住,他倒是很愿意当一回大宋忠臣的!
“回河西?”苏之涣却眉头大皱,“怎么回去呢?走关中吗?西军怕不让咱们过吧?现在西军又新编了六个将,都是征募的后备老兵,怕是不容易对付。”
“走麟府路吧。”章倬说,“出了麟府路就是朔方,朔方军和咱们关系好,应该不会阻拦的。”
河西、灵州、朔方三军,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而且朔方也在割让的清单上,朔方军上下自然愿意河西军出头闹事,把割让给搅黄了。
“那得过太原啊!”韩世忠道,“太原怎么过去?”
“闯过去!”章倬咬牙道,“咱们有5000铁骑,还怕不能从汾河西岸过吗?”
“也对!”苏之涣想了想,“洪洞县那边还有四个将,怎么办?”
洪洞县那边的四个将是由河东路都钤辖高世宣率领的,并没有出兵去和河西骑士交战,而是守着营垒当缩头乌龟。所以章倬、苏之涣也没理睬他们,只顾着去临汾县诛杀国贼了。
“高世宣看着不想和咱们打,咱们也不为难他。”章倬说,“他毕竟是高家的人,总要给点面子……另外,我给官家上的奏章,也可以让他帮着递上去。
咱们河西就反对国贼割地,不反对官家的。”
其实这两件事儿根本互相矛盾,想割地的国贼不就是赵佶吗?不过大宋的气数还没有尽,所以章倬也不敢去当董卓。
不过章倬、苏之涣的这个决定,很快就造成了另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让整个河东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