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三接着说起三妹昏迷不醒的后续。

  由于王爷为了给三妹复仇,屠戮异族数万人,据说鲜血汇聚成了河流,血腥气三月不绝,残缺尸体和头颅堆叠成了小山。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长安,众多读书人口诛笔伐,只说王爷为了一己之私影响唐国太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当今礼部尚书的《告天子书》:我唐国建朝千年,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且边疆四邻无论部族血脉,都对我唐国心服口服,除去我唐国铁骑之盛,更因为我等和这些茹毛饮血的落后部族不同。唐,礼仪之邦,千年以来从未做株连无辜之事,因此才有太平不倒,才有四方来朝,尤其是当今天子圣明,继位以来虽偶有乱党,但尽皆收服,如天子继位三年,极东处数千异族袭击我唐国边陲,安史山将军奔袭千里,诛其首恶,残余族人并入军队,随安将军四处征战,屡建奇功。如今三王爷因一己之私,杀人万千,罄竹难书,消息已流传于唐国全境,众部族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此提出疑问,莫非唐国有诛灭异族之心?倘若有人借此振臂一呼,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妨殊死一搏,这岂不又是我唐国的大麻烦吗?我也知这些年来王爷为我唐国出生入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和我唐国的安定相比,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想我唐国自古以来就有舍身取义的人,无数先贤为此付出一切,难道说,那些过往先贤肯为我唐国繁荣献出一切,三王爷就不能这么做吗?若让天下人知道,悠悠之口,难免要说当今圣上的不是,世人都知太祖曾说民为贵的思想,陛下也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如今徇私,岂不违背了太祖的理念?

  这位礼部尚书的长篇大论,轰动一时,就连圣上也不得反驳,最后是王爷在朝堂上主动交出兵权。

  幸好,恭王府上两位姑爷都骁勇善战,有为帅的才干,因此兵权并未旁落。

  朱重三道:“如今安史山回京,王爷也一定会回来,我与你说这些,是希望你知道,我恭王府在朝堂上一直不曾亲近任何一个皇子,也从不结党营私,也不和朝臣交恶,唯有安史山,是不共戴天之仇。”

  一番话说完,脚下护城河大道的欢呼声忽然大作,张辰二人同时低头,只见安史山的队伍已经渐渐接近,盔甲之声在喧闹之中仍旧十分清晰,这是因为众将士的动作整齐划一,盔甲之间的撞击和步伐一致,绝不做任何杂音。

  就连朱重三也不得不说:“安史山,虽恨极了他,但在领兵方面,此人的确有一套。”

  张辰瞧着众将士头顶几乎凝结成实质的气运,点头道:“难得一见。”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军队正中,没想到,那位传说中的将军,不似传闻那些故事里的狠厉,从面相上看反而有几分温和。

  他的身材高大,脸颊圆润,双肩可挑山,八面威风,胯下异兽不是马驹,高近一丈,仅是鼻息已起了小小的旋涡,獠牙赛虎豹,双目仿铜钟,鬃毛轻拂如杨柳,四蹄落地有震动。

  随着一步步接近,安史山似有所觉,微微抬头,目光迎上朱重三,只微微停顿,忽地露出笑容,继而笑声大作,没来由一股子张狂。

  他的目光只在张辰的侧脸上一掠而过,便接着平视前方,昂首挺胸,受万人敬仰。

  欢呼声惊动了护城河的河面,无端端起了无数的涟漪,仿佛就连那些巨大巍峨的船舫都因此晃动,许多平日里不怎么露面的花魁现出真容,以琴萧做了背景,迎接这位神威大将军,以及这一支百战之师。

  张辰平静地瞧着这一幕,他的视线落在安史山胯下的异兽,觉得有些眼熟。

  朱重三注意到张辰的眼睛,以为张辰是对此好奇,解释道:“这异兽传闻为狴犴血脉,我曾见其在战场上的模样,见血发狂,可以一敌百,不愧凶兽之名。”

  张辰并不作声,他隐约想起了这股熟悉来自于哪里。

  当初他在北荒醒来,一路徒步时穿过一处深山,山林之中不见人烟,日出时分有咆哮声震彻四野,令地动山摇,当时他一时好奇,前去观望,便见一只异兽,和面前异兽虽有差别,但凶戾之气似同出一源。

  那异兽一开始看到张辰,想要一口吞下,谁知最后被摁着脑袋敲了足足三日,最后跪地悲泣,算是服了软。

  他心下刚刚想到这里,安史山终于到了阁楼的正下方,而狴犴血脉的异兽也恰巧抬头,目光从朱重三的脸上一掠而过,最后定格在张辰的身上。

  “嗷————”

  护城河的街头,忽然响起一道咆哮声,犹如从地面冲向天空的炸响,云朵儿碎成了鱼鳞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安有神仙,长安有神仙最新章节,长安有神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