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上千辆坦克的残骸横七竖八地散落着,钢铁的躯壳在战火的炙烤下扭曲变形,还在不断冒着缕缕黑烟。

  战场上那经久不散的硝烟,如同一块沉重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朱可夫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透过满是灰尘的窗户,望着这一片惨烈的景象,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那叹息声中,饱含着失望、忧虑以及对这场战争超乎预期的复杂局面的感慨。

  他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推演这场战斗,预想过战斗会异常激烈,毕竟德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但他始终坚信,凭借苏军的强大实力,最终必然是以德军的惨败而告终。

  他这次亲自指挥,出动了三百万大军,在他看来,如此庞大的兵力投入,胜利本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果这样都打不赢,他甚至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祖国和人民,真的到了可以吞枪自杀以谢罪的地步。

  原本,朱可夫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他的目标是先包围德军的第三装甲集群,就像是斩断中央集团军群的一支臂膀。

  他想着,只要成功打掉这一支关键力量,后续的战斗将会变得容易许多,苏军便能在战场上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整个计划堪称优秀,正面由近卫第三装甲集团军全力攻破敌人的防线,同时配合大规模的炮火覆盖,天空中还有密集的空袭支援,地面部队则采用步坦协同作战的战术,按照这样的布局,重创德军第三装甲集团军甚至将其全歼,都是很有希望的。

  然而,战争的走向却总是充满了变数。

  战斗仅仅进行了没几天,就出现了许多让朱可夫意想不到的状况。

  正面的德军仿佛换了一种打法,根本不与苏军进行硬碰硬的对抗。

  他们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战线收缩,采用弹性防御作战策略,利用地形和工事巧妙地与苏军周旋;一边还时不时地集中优势兵力,对苏军突进的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将其一口吃掉。

  对于这些被吃掉的部队,朱可夫虽然心疼,但手里有着近三百万军队的他,觉得这点损失还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他想着,只要能实现战略目标,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可更让他头疼的是,德军似乎改变了以往的作战风格,一旦局势对他们不利,便立刻果断后撤,绝不拖泥带水。

  这使得苏军根本无法有效地捕捉到德军的主力部队。

  好不容易,苏军将第三装甲集团军群成功围住,就在朱可夫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一直没有出现的德军航空部队却神出鬼没地大规模现身。

  而且,这些德军战机竟然都是比之前还要先进的喷气式战机——me262喷气式战斗机。

  面对这种先进的战机,苏军航空部队一时间陷入了被动,不少战机在空战中被击毁,飞行员们血洒长空。

  面对这一系列的突发状况,朱可夫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撼所填满,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怒火。

  他觉得德军实在是欺人太甚,此时的苏军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两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挨打的军队。

  暴怒之下,朱可夫毫不犹豫地立刻下达了反击作战的命令。

  而最高领袖斯大林,得知战场局势后更是怒气冲冲,直接给朱可夫下达了严厉的反击战命令,同时颁布了严苛的战法:凡是后撤者,就地击毙。

  这道命令如同一声惊雷,在苏军内部炸响,所有指挥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在这股强大的压力与激励之下,前线的苏军士兵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一个个如同猛虎下山般拼命冲锋,喊杀声震彻天地。

  在士兵们的英勇奋战下,苏军很快就攻破了德军不少阵地,歼灭了大量德军。

  看着战场上暂时取得的优势,旁边的华西列夫元帅向朱可夫建议道:“元帅阁下,我们是否将目标转向别的集团军?”

  朱可夫有些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华西列夫元帅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看法:“既然第三装甲集群短时间无法歼灭,不如将主力转向第四集团军。这是一支由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军,相较于德军的装甲部队,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朱可夫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他心里明白,按照目前的战场形势,想要在短时间内全歼霍特集群确实已经不太可能。

  此时找个相对薄弱的目标,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像是在困境中寻找一个突破口。“你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拿第四集团军为突破口,不仅可以夺回斯摩棱斯克,还能兵压明斯克,从战略上看,这将是一个极大的胜利。”

  似乎是在说服自己,朱可夫又询问道:“草原方面军的兵力,以及武器弹药,都补充完毕了么?”

  华西列夫元帅连忙回应道:“一切作战所需要的军事物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朱可夫听后,果断下令:“既然如此,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下,让近卫第五、第六集团军,以及近卫第四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立刻对亚尔一带发起攻击。草原方面军,准备就绪之后,开始运动到斯摩棱斯克北部。另外,让西南方面军一定要拖住南方集团军群,不能给他们增援的机会。”

  此时的苏军,在战略布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他们不用再过多顾忌北线。

  因为北线的德军已经后撤到波罗的海三国,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姿态,根本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所以,朱可夫的这一战略调整有很大的成功机会。

  不过,他惟一担心的,就是德军的南方集团军会不会突然支援。

  但对于这一点,他也并不是特别担心。

  毕竟,在南线,不仅有新组建的西南集团军,还有顿河集团军群。

  虽然这两支集团军的战斗力可能比不上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但拖住对方,为苏军的主攻方向争取时间,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样等于是全线反击了?”华西列夫元帅有些担忧地说道。

  朱可夫意味深长地回应道:“不平息最高领袖的怒火,你以为这一场战斗能轻易结束?”

  华西列夫元帅还是忧心忡忡,继续说道:“总感觉这不是一次好的反击时机,再等两个月就好了,到时候我们的实力会更强。”

  朱可夫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但德军的实力也会增强。”在这两难的抉择中,朱可夫深知,战争的时机稍纵即逝,不能因为等待而错失战机。

  ……

  另一边,刚刚组建的苏军西南集团军群,铁木辛哥依旧担任司令。

  不过这一次,铁木辛哥的脸色比以往更加阴沉。

  自从从莫斯科回来之后,他说过的话总共也没超过一百句,每一次回答都是简单的一个“嗯”字。

  一时间,整个指挥部里的众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只能闷着头,默默地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参谋拿着一封电报匆匆走过来,敬了个礼后说道:“司令官阁下,朱可夫元帅急电,命令你部立刻反击,一定要拖住德军,不给他们支援的机会。”

  铁木辛哥闻言,淡淡地点了点头。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低声说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可是清楚地记得最高领袖斯大林跟他说的话,如果这一次再失败,就不用回来了。

  这道命令,就像是一把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

  很快,早已经在心底憋足了劲的西南方面军开始大规模向对面的德军发起进攻。

  “苏军疯了???”收到消息的莫德尔一脸呆滞,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刚刚停歇了没多久,苏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击。

  他的部队还没来得及补充完兵员和物资,原本还以为能有一段喘息的时间,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彻底落空了。

  对于苏军如此大规模的和连续不断的反击,莫德尔感到十分震惊,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苏军会有如此坚决的行动。

  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莫德尔迅速冷静下来,他思考了一下,果断说道:“给统帅部发电,将这里的情况汇报一遍。命令各部队立刻还击,不准离开防线。”

  “是!”参谋们迅速领命而去,一场新的激战,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再次拉开了帷幕。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在不断地调整战略,试图找到对方的破绽,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每一次的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士兵的生命,也影响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苏军在朱可夫和铁木辛哥的指挥下,向着胜利发起了顽强的冲击;德军则在莫德尔等将领的带领下,坚守防线,试图抵挡苏军的进攻。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是苏军成功突破德军防线,实现战略目标,还是德军坚守阵地,挫败苏军的反击,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随着战斗的继续,苏军的各个部队按照朱可夫的命令,迅速展开行动。

  近卫第五、第六集团军如同两把锋利的匕首,直插亚尔一带的德军防线。

  士兵们高喊着口号,端着枪,奋勇向前冲锋。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仿佛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只要能为祖国赢得胜利,一切都值得。

  近卫第四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则在后面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履带在土地上碾压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一辆辆坦克喷吐着火舌,向着德军的阵地倾泻着炮弹,德军的防线在苏军的猛烈攻击下,开始出现了动摇。

  草原方面军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战前准备。士兵们忙碌地检查着武器装备,将一箱箱弹药搬上卡车。

  军官们则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他们深知,自己的任务至关重要,一旦到达斯摩棱斯克北部,将对德军形成强大的威慑,为整个战局的扭转发挥关键作用。

  而西南方面军这边,在铁木辛哥的指挥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苏军士兵们不顾德军的猛烈炮火,前赴后继地冲向德军阵地。

  他们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德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苏军的疯狂进攻下,防线也逐渐出现了漏洞。

  莫德尔在指挥部里,焦急地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他不断地调整着兵力部署,试图堵住防线的缺口。

  他知道,如果让苏军突破了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朱可夫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着各个战场的局势。他的目光在地图上不断移动,分析着每一个战场的动态。

  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

  他不断地与各个部队的指挥官进行沟通,下达着最新的作战指令。

  他的脸上虽然依然保持着镇定,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紧张和焦虑。

  毕竟,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而在德军统帅部,收到莫德尔的电报后,高层们也陷入了紧张的讨论之中。

  他们没想到苏军竟然接连发起如此大规模的反击,而且战术如此灵活多变。

  他们一方面命令莫德尔坚守防线,另一方面开始考虑是否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支援南线。

  但此时,德军在各个战场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兵力调配也变得十分困难。

  整个德军统帅部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双方都在为了胜利而竭尽全力。

  苏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德军则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战场上的硝烟越烧越浓,战争的残酷性也愈发凸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从团长开始,抗战从团长开始最新章节,抗战从团长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