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638章地宫毁,天象变

小说:泼刀行 作者:张老西 更新时间:2025-04-08 00:57:2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轰!

  武巴的虎蹲炮轰然炸响。

  在青城山时,虎蹲炮已经过改造。

  原先样式,是炮口前方浮雕猛虎吞口,下方有两足作为支撑。

  毕竟,这玩意儿威力太大,而且还用了新式火药。

  设计之初,就没想过用作单兵武器。

  原本此事没可能,但因为开窖大会,青城山上汇聚了神州众多法脉修士,其中不乏炼器大师,几人合力下,将虎蹲炮重新改造。

  猛虎吞口不变,前方两兽足改变弧度,成为双手持握,而后方则增加了垫肩,开火时可卡在肩膀上,将力道分散,部分向后,部分向下。

  即便如此,也只有武巴这种怪力才能承受。

  随着炮声轰鸣,他身后炮筒尾部一百零八个气孔内,喷射出大量白气,使得身后尘土飞扬,同时恐怖的力道向下传递。

  咔嚓!

  武巴脚下地面,瞬间出现蛛网状裂痕。

  虽动静太大,但终究是稳稳站在了地面。

  真正恐怖的,是其威力。

  武巴用的并非散弹,而是一整颗铅丸,且经过沙里飞改造,又在里面填充了大量磷火和新式火药,一旦击中目标,就会爆炸。

  瞬间,炮火如赤龙贯入地宫洞口。

  后方追击的五色尸蛛,陶棺全部如纸糊般被扯碎。

  乱石泥土掉落,淹没巨大腐烂的虫肢,地道口也被封堵。

  轰隆隆!

  不等众人喘口气,地脉深处便传来闷雷般轰鸣。

  正是虎蹲炮弹丸在地下爆炸。

  但这一切,还没停歇。

  仿佛巨兽垂死挣扎,岩层崩裂的“咔嚓”声连绵不绝。

  裂缝如蛛网般从洞口向四周蔓延。

  武巴张大了嘴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了看肩上虎蹲炮。

  “快退,是地宫塌陷了!”

  李衍高声提醒,指出了原因。

  却是这座秦时假阴司地宫,从一开始建造时,就被徐福留下破绽,六国魔军力量日夜侵染,加之年代久远,早已摇摇欲坠。

  武巴这一发火炮,算是彻底打破平衡。

  下方整个地宫开始塌陷,那高耸的假“罗酆山”,也在巨大落石中,半截山体塌陷,缓缓倾斜,上面的“罗酆六宫”,更是彻底崩坏。

  呼~

  狂风呼啸,黑雾翻涌。

  浓浊的黑色妖眚之炁,裹挟尘土喷涌而出。

  正是昔日被封镇的六国魔军。

  滚滚黑雾,空中凝成狰狞鬼面,向着上方冲击。

  而就在这时,“随侯蛇珠”却开始发威。

  正如阴九歌所言,秦宫这座假阴司,乃是以天地人三才布置,“地”位与“人”位都有缺陷,唯独这“天”位,完整且坚挺。

  上方二十八颗陨石形成的“二十八宿”,齐齐颤动。

  位于北辰的“随侯蛇珠”,此刻更是大放光明。

  李衍等人不知道的是,这“随侯蛇珠”的布置很有讲究。

  乃是以二十八颗陨石布下二十八宿大阵,接引整个邙山地脉之炁,甚至牵连中龙脉,以“随侯蛇珠”为阵眼,化作苍穹镇压。

  千年来,正是因为此阵,六国魔军才难以脱困。

  而“随侯蛇珠”同样不简单。

  此物已然通灵,镇压此阵的同时,千年受龙脉之炁侵染,已有化龙之象。

  随着六国魔军脱困,竟开始主动镇压。

  白色的先天罡气,自宝珠中喷涌而出,空中蜿蜒盘旋,在蛇珠白芒映衬下,好似云中神龙上下翻腾,与下方涌上的魔军黑雾碰撞在一起。

  妖眚之炁,乃异变的先天罡煞之炁。

  而“随侯蛇珠”,又吸收了大量神州龙脉炁息。

  虽然比不上九鼎,但也着实玄妙。

  两种力量碰撞,竟爆发出耀眼的血色光芒…

  轰隆隆!

  李衍等人飞速后退。

  直到离开北魏景陵所在区域,地裂才停止。

  抬眼望去,但见前方大片山坡都已塌陷,布满蛛网状裂缝。

  此情此景,着实令人震撼。

  众人半天说不出话。

  李衍也没想到,里面地宫塌陷,会弄出如此动静。

  “里面……”

  龙妍儿刚准备开口询问,便惊骇地瞪大了眼睛。

  但见那些裂缝之中,陡然冒起百丈血芒。

  此时距清明不过一日,虽然没有下雨,但天空却是浓云密布。

  被缝隙中射出的血芒照耀,半片天空都被染成了血色……

  …………

  地宫塌陷的影响,很多地方都已感受到。

  翠云峰,上清宫。

  这里是老子当年炼丹处,也是神州首座以“宫”命名的道观。

  大唐之时,还是皇家道观,可谓底蕴深厚。

  道观内红墙绿瓦,松柏成群,硕大的丹炉正缓缓冒着青烟。

  十几名道人围坐在丹炉旁,拂尘挥舞,掐诀念咒。

  或许是因为老子在此炼丹的原因,上清宫也是以炼丹闻名。

  他们不仅售卖普通丹药,也炼制玄门真丹。

  外丹求长生的路子,虽说已弄死很多皇帝,但仍有人前赴后继。

  这些道人惯会钻营,如今的朝堂局势,让他们又看到机会。

  当今大宣朝皇帝,自年轻时便英明神武,掌控朝堂,做下不少大事,使得大宣朝国力蒸蒸日上,又因为开海,迎来更进一步的机会。

  然而,人道变革已至,皇帝却已年迈。

  但有能力的人,最怕的就是“不甘”。

  不甘一生心血被毁,

  不甘在舞台辉煌时落寞离开。

  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当然,道人也没想着炼那些铅汞丸。

  只需延年益寿,维持气血精力,对他们来说就已然足够。

  这一炉丹,收集了不少天灵地宝,已持续炼制三月。

  只需满百日之数,便可炼出“地髓散”。

  这是当年“河上公”传下的方子。

  他们好不容易才凑足了灵材。

  就在这时,宫观檐角悬挂的镇魔铜铃,忽然无风自鸣。

  三清殿内的小道童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

  老君神像前供奉的“都天五雷符”,竟骤然龟裂!

  这可是当年张道陵传下,一直是上清宫镇宫之宝。

  而外面炼丹道人,同样心神震荡,口中齐齐喷血。

  上清宫的另一个宝贝,便是这口丹炉。

  传说也是老子当年传下,虽说事实并非如此,也是口宝炉。

  炼制丹药时,不仅成功率高,也效果惊人。

  而此时,道士们惊恐的发现,这口宝炉竟嗡嗡颤动。

  孔壁渗出黑水,一炉宝丹彻底报废。

  “是谁?!”

  为首的白须老道猛然起身,满脸气急败坏。

  还没等他找出原因,便看到远处天空布满血光。

  老道浑身一僵,迅速掐指推演,随即喃喃道:“糟了。”

  “师尊,那是什么?”旁边道人连忙询问。

  “那是‘赤眚’!”

  老道咬牙道:“《汉书·五行志》载:赤眚属火,主兵戈、血疫。”

  “那边怕是出了事,鸣钟,开坛!”

  ……

  洛阳城内,城隍庙。

  哗啦啦!

  庙中判官泥塑,忽然漆皮剥落,缝隙渗出血渍。

  而正殿的“鉴察善恶”匾额,也轰然坠落。

  呼~

  周围陡然阴风四起,隐藏在房梁上的纸钱,也密密麻麻如雪片洒落。

  洛阳城气运衰微,民生凋敝,城隍庙香火也不旺盛。

  即便如此,庙内也有不少百姓前来上香。

  他们都是外来的商客,因为清明时节无法回去祭扫,所以来城隍庙上香,寄托哀思节,祈求城隍老爷保佑。

  见此诡异情形,庙内百姓顿时吓得脸色惨白。

  他们想不通,判官神像为何会流血?

  更想不通,谁会把纸钱放在城隍庙横梁上?

  “诸位,城隍庙关闭,先请离开!”

  一名满脸阴沉的僧人和道人庙祝齐齐走入大殿。

  这些外来商客行走四方,一个比一个心眼多,瞧见不对,立刻低头离开。

  有的不想惹事,迅速赶往客栈。

  有的则跑往衙门口报官。

  很快,大殿内便安静下来。

  道人庙祝看着满地纸钱,猛然转身,沉声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说等过了清明,事情便会了结吗?怎么又弄出这烂摊子?”

  面色阴沉的僧人则看向邙山方向,“那里,怕是出事了…”

  话音古怪僵硬,又是来自东瀛的僧人。

  “哼!”

  道人庙祝一声冷笑,拿起地上纸钱,“这法子只能用一次,今晚城隍便会照常巡逻,反正你们的要求贫道已经做到,今日过后,再无瓜葛!”

  “嗯。”

  僧人点头答应,但低下头,眼中却满是杀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喧嚣声。

  道人庙祝连忙扭头,顿时看到远处天边血色。

  他先是吃惊,随后眼中闪过一次恐惧,同样掐诀推演,颤声道:“今年清明,‘紫微偏移’,邙山血芒直冲紫微垣,这是‘鬼亢犯紫微’的亡国凶兆,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此时的他,心中已升起寒意。

  洛阳城历史悠久,城隍庙虽然香火衰微,但豢养的社令兵马却实力雄厚,引得上清宫和白马寺争相抢夺控制权。

  正因如此,作为庙祝的他,才两头吃的满嘴流油。

  之前洛阳纸人案,就是因为他被要挟,社令兵马无法正常运转,才让纸人一次次在深夜行凶。

  原本以为又是佛道相争的戏码。

  但现在看来,恐怕远没那么简单。

  噗!

  正在他想转头询问时,忽然胸中一痛。

  道人口中喷血,低头查看,一把倭刀已从胸口穿出。

  身后的僧人,满脸阴森…

  …………

  洛阳城外,白马寺。

  这座禅宗名刹,同样出现异常。

  寺内藏经阁地窖内,瓦瓮碎裂声不断响起。

  哗啦啦!

  唐代高僧埋骨的“塔林”,也无故倾斜。

  僧人们蜂拥而出,看着眼前场景,不知所措。

  ……

  龙门客栈内,河洛马帮的人正在商议。

  祭河伯的仪式上,出现棺材纸人,着实不祥。

  所以说他们竭力压制此事,但商会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响。

  “掌柜的,掌柜的!”

  众人正一筹莫展,却见客栈的伙计疯了般闯进来。

  “小五,怎么这么没规矩?”

  裴娘子见状,立刻沉声训斥。

  看似严厉,实则在保护。

  毕竟她只是河洛商会舵主,而在座的也着实有几个难缠鬼。

  然而,伙计却根本不理会,指着外面急声道:

  “水上,水上又出事了!”

  众人闻言,连忙出去查看。

  但见伊河之上,咕噜噜不断冒着水泡。

  岸边已经围了很多人,他们分开人群,顿时大吃一惊。

  但见河中泥水翻涌,缓缓飘起一座沉船。

  这船年代古老,缝隙之中全是泥沙,船上布满枯骨,全以锁链捆绑。

  更诡异的是,船体是由很多木片拼接而成。

  河水冲掉表面泥沙,但见那些木片之上,皆刻着某某人之墓。

  整艘船,竟全是由墓碑牌位打造。

  “这…这是什么东西?”

  裴娘子只觉浑身汗毛倒竖,连忙询问。

  然而,周围人皆是摇头。

  “这是‘收魂船’!”

  就在这时,周围人群中响起个苍老的声音。

  但见一名瞎眼青衣老者,背着二胡从人群中走出。

  裴娘子眼前一亮,连忙拱手道:“可是‘地听弦’前辈?”

  来者,正是竹林六闲中“地听弦”岳三耳。

  从蜀中离开后,他便回了豫州。

  这位老者,在黄河沿岸玄门中名声不小,因此直接被认出。

  “敢问前辈,这‘收魂船’是何邪物?”

  岳三耳沉声道:“这东西,年轻时老夫帮人船葬时见过,还是一位前辈指点,才知晓其来历。”

  “北魏年间,有一外道邪门叫阴符宗,擅驱使阴兵之术。他们仿照秦沉璧镇水之法,将船沉于河底漩涡,一来借水脉养煞,二来收纳战死亡魂,战时唤醒冲击敌阵。”

  “当时‘河阴之变’,尔朱荣于洛阳河阴屠杀北魏朝臣两千余人,河水尽赤,阴符宗趁机炼制‘收魂船’,犯了众怒,被北朝玄门追杀,就此销声匿迹。”

  “若是阴雨夜,有人会偶尔见到,民间传为‘鬼船过境’。”

  “想必是当时的遗存,用桃木箭烧了即可,千万不要让其靠岸。”

  说着,转身抱拳道:“老夫受李衍小友之邀前来,但路上因为一些事耽搁了时间,路上有人说,他们在龙门客栈出现过,裴舵主可知道去向…”

  话未说完,周围便再次响起喧哗声。

  只见伊河水面上,咕噜噜冒着气泡,泥浆翻涌的面积不断扩大。

  而那诡异的“收魂船”,也一艘接着一艘浮起。

  就在众人目瞪口呆时,邙山方向天空,也变成了血色。

  裴娘子颤声道:“李衍他们,就在邙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泼刀行,泼刀行最新章节,泼刀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