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旧的书房之中,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舞动着。

  王崇礼面色凝重,他整了整衣袍,随后神色恭敬地拱手作揖。

  只见王崇礼语气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钧重量。

  “大人,如今朝廷财政,恰似那破旧衣衫,已是捉襟见肘。

  而军饷之于边防,犹如泰山之重。

  关乎着万千将士的性命,维系着家国的安宁。

  然而现今这军饷差额竟如此巨大,实在难以不让人怀疑其中存在着‘吃空饷’,这般令人发指的恶行啊。”

  唐铎听闻此言,原本从容的脸色瞬间骤变。

  他手中的折扇下意识紧攥,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此时唐铎的心中暗忖不妙,思绪如乱麻般缠绕。

  在这官场的漩涡中沉浮多年,他太清楚此事的利害关系了。

  这些年唐铎小心翼翼地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可谓如履薄冰,只为保仕途顺遂。

  然而如今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怕是要打破他苦心经营的平衡。

  沉吟良久,唐铎缓缓开口,神色凝重得如同笼罩着一层阴霾。

  “崇礼,此事干系重大,容不得丝毫马虎啊。

  你可当真查得毫无疏漏?

  会不会其中有所误会?

  晋王殿下在山西经营多年,威望素著,深得民心。

  咱们冒然质疑,万一引发不必要的事端,那后果不堪设想。

  你再仔仔细细地思量思量,有无可能只是统计上出了差错?

  亦或是部分骑兵另有紧急调遣,只是尚未来得及记录在案呢?”

  唐铎表面上强装镇定,可内心早已如波涛翻涌。

  他生怕此事一旦失控,便会如晋王新发明的多米诺骨牌般,将自己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王崇礼赶忙躬身,态度愈发恭敬。

  他语气急切的说道:“大人,下官已反复详查。

  每一个细节都不曾放过,确无丝毫疏漏。

  且下官暗中多方打听,问遍了军中上下,并未听闻有大规模骑兵调遣之事。

  如今这差额竟达十万之巨,如此庞大的数目,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啊。”

  唐铎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如冰雪消融般敛去,面色一沉。

  紧接着他猛地一拍桌案,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哐当作响。

  只见唐铎怒目而视,眼神中透着威严与警告。

  “崇礼,休得胡言!

  晋王殿下为了山西的百姓,为了这一方水土,可谓是殚精竭虑。

  其苦心孤诣,岂是你能轻易揣度的?

  此中或许另有隐情,说不定乃是稳固山西局势的权宜之计。

  你怎能如此草率论断?

  如今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到时候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又该如何面对山西的百姓?”

  唐铎此举意在威慑王崇礼,稳住这岌岌可危的局面,以免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崇礼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一哆嗦,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仿佛被抽去了脊梁骨一般。

  他下意识低头,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衣角,指缝间都泛出了青白之色。

  现在王崇礼的内心之中,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天人交战。

  “难道我真错了?

  可这十万骑兵的差额铁证如山,若不揭露,百姓的血汗钱岂不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

  这些年,我亲眼目睹百姓在困苦中挣扎,难道此刻真的要选择缄默?

  然而唐大人极力维护晋王,晋王权势滔天。

  在这山西之地,可谓是只手遮天。

  若我执意追究,我与家人又该如何是好?

  究竟怎样才能既坚守心中的正义,又能保全家人不受牵连?”

  思索片刻,王崇礼缓缓抬头。

  他的眼中虽仍残留着一丝惧色,但更多了几分坚毅,仿佛是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微光。

  “大人,下官明白您维护晋王殿下或有您的考量。

  可这十万骑兵的差额,犹如巨石压在心头,实难忽视。

  下官亦非贸然行事,只是此事关乎朝廷纲纪,关乎万千百姓的生计,不得不慎重对待。

  如今陛下圣明,正严惩贪官污吏。

  若真有吃空饷之举,必定严惩不贷。”

  唐铎面色稍缓,却仍一脸肃然,犹如一座冷峻的冰山。

  “崇礼,你只看到了这表面的数字,却不知背后局势错综复杂。

  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稍有不慎,便会被网住难以脱身。

  山西乃战略要冲,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局势更是微妙至极。

  晋王殿下经营山西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早已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

  一旦晋王因这所谓的差额之事倒台,山西局势必将大乱,进而危及朝廷的安稳。

  我们这些在山西为官的,朝廷定会质疑我们治理不力,届时你我皆将陷入绝境。

  况且若此事被锦衣卫知晓,他们为了邀功请赏,必定会添油加醋地奏报陛下,届时引发的风波恐难以收拾。

  你想想隐龙卫此前一直负责山西的情报,若因晋王之事出差错,锦衣卫必定会趁机打压隐龙卫。

  咱们这些与隐龙卫有牵连的官员,也会受到牵连。

  如今朝廷内斗激烈,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切不可轻易授人以柄啊。”

  唐铎言辞间尽显对局势的忧虑,可实际上每一句话都在为自身的利益盘算。

  王崇礼闻言咬了咬牙,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大人,下官并非不知局势复杂,只是良心难安。

  难道就没有两全之策,既能查明真相,又能确保山西局势安稳?

  如今朝廷需要稳定,可真相亦不能被掩埋啊!

  百姓的期盼,朝廷的纲纪,都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

  二人正僵持不下,忽闻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笃,笃,笃!”

  声音虽轻,却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唐铎与王崇礼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王崇礼起身,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向门口,缓缓打开门。

  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身着普通布衫的中年男子,看似寻常百姓,可那目光深邃如渊,隐隐透着精明。

  中年男子迅速扫视屋内一圈,随后微微欠身。

  他低声道:“二位大人,叨扰了。

  小人受人所托,给二位带句话。

  京城近日对山西军马之事颇为关注,二位行事还望谨慎。”

  言罢未等两人回应,中年男子便如同鬼魅般匆匆离去,只留下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空气中回荡。

  唐铎与王崇礼面露惊愕,心中暗忖。

  这神秘的暗示,无疑证实了他们心中的担忧——京城恐已察觉山西军饷异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最新章节,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