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胡惟庸便是翻开奏章,但自身的心思却完全不在奏章上面。

  吕家毕竟是江南士族,可吕家所犯诸罪,不诛九族,就已经法外开恩,皇恩浩荡了!

  但是现在这块烫手山芋,却是扔到了他胡惟庸的手中。

  这不就是逼着他胡惟庸对上江南士族?

  可胡惟庸又能有什么办法,若是不得罪江南士族,便是要得罪朱元璋?

  而得罪了江南士族,他胡惟庸还是右相国,但得罪了朱元璋,今日吕家之下场,便是他胡惟庸的下场。

  但同时,胡惟庸也是明白了朱元璋为什么将这块烫手山芋,交到他手上了。

  一来,吕本早年归附朱元璋,也算是从龙之臣。

  那即便是朱元璋想动手,也不能由朱元璋率先开口,毕竟不能寒了朝中臣子的心。

  二来,吕家谋害太子妃常清韵已经坐实,死罪更是已定,但这还是老朱的儿女亲家。

  所以朱元璋也不能做的太绝,那这个恶人,应该由谁来当呢?

  只能是他胡惟庸。

  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那便是朱元璋对他胡惟庸的信任。

  随后,胡惟庸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笑意。

  “启奏陛下,江南吕家,罔顾圣恩,意图加害太子妃为实,悖逆伦常理为先,动摇国本为罪!其罪滔天,不可赦!”

  “所以老臣恳请陛下,下旨诛杀吕家九族,同时布告天下,将江南吕家所犯恶行,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至于侧妃吕氏,出身江南,但却门风不正,毫无廉耻,又意图染指嫡裔,其罪唯诛。”

  “但念皇恩浩荡,陛下怜悯之情,所以老臣请陛下将其赐死!”

  而等胡惟庸翻阅完奏章以后,便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特别是“江南”这两个字,胡惟庸咬的极重,更是惹得江南文官一个个的面色铁青。

  毕竟他们这群文官又不是傻叉,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胡惟庸的意思?

  看似句句在说吕家,实则暗指江南,这胡惟庸真是其心可诛!

  还有公示天下,以儆效尤,那这对于江南士族的声望,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还有什么侧妃吕氏,出身江南,但却门风不正,毫无廉耻?

  可不仅仅是在骂吕氏了,而是将整座江南的姑娘全部骂了进去。

  所以胡惟庸真是要将江南士族,往死里得罪!

  那经此一役后,江南士族就算是与吕家撇清关系,朱元璋也很难再信任江南了。

  而这对于江南,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此时的大明天下,即便是没了江南士族,依旧可以有条不紊的转动。

  所以一旦朱元璋因为此事生出隔阂,江南士族不再受到重视,那走向没落,便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但江南士族的官员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胡惟庸的话,完全是含沙射影,句句都在吕家,而非江南。

  而提起江南,也仅仅是因为吕家出自江南。

  那若是以此为借口,开口抨击胡惟庸,明显属于不智之举。

  甚至还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至于胡惟庸这哥们,完全就是通透的典型,做事绝不拖泥带水。

  毕竟已经决定得罪江南士族了,那得罪的轻与得罪的重,又有什么区别?

  江南士族还能因为得罪的轻,从而不记胡惟庸的仇?

  别闹了,士族大家,哪个不是利欲熏心之徒?

  怎么可能会管你得罪的轻不轻,反正干死他胡惟庸就是对的。

  所以胡惟庸心中一发狠,便是决定硬刚江南士族,毕竟谁的身后没有靠山?

  而你江南的这三瓜俩枣,又岂能是淮西的对手?

  “自作聪明。”

  朱元璋冷冷的看向依旧叩首请旨的胡惟庸,心道。

  “允。”

  但瞬间,朱元璋脸上的阴郁便是一扫而空,方才看向胡惟庸点头道:“那这件差事,便交由相国办吧。”

  “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胡惟庸心中一凛,便又是连忙表忠心道。

  “以胡惟庸的性子,既然已经得罪了江南士族,就绝对不可能会让江南士族有翻身的可能。”

  “所以你们就尽情的狗咬狗吧,而也唯有这般,大明的摊丁入亩,才能更快实施。”

  念及此处,朱棡也是缓缓踏出一步,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陛下,儿臣有本请奏。”

  毕竟按照现阶段的剧情发展,也该由他朱棡出场了。

  “奏。”

  朱元璋仍是摆手道。

  “回禀陛下,昨夜太子皇兄查明真相,儿臣便已经带兵灭了吕家满门,而吕家上下,不论老幼,全诛。”

  朱棡又是想了想,方才看向朱元璋作揖道。

  话音落下,朱元璋便是将目光投向了朱标。

  “启奏陛下,儿臣不知。”

  对于朱元璋投来的目光,朱标心中微微一叹,便也是作揖道。

  至于朱标为何叹气?

  这是因为朱标本想自己背下,但朱棡却不同意,说是他自有主张。

  而朱标也是拗不过朱棡,便是无奈同意。

  “吕家之罪已经落实,其罪可诛,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对此,朱元璋佯装沉思直至片刻后,方才轻轻摆手。

  “谢陛下。”

  朱棡闻言,便是先行谢恩,但却并未退回偏侧,看来还有本奏。

  “胡相,既然吕已灭,你便不用再跑一趟了。”

  “然而,吕案虽结,背后之乱党犹存,不可小觑。”

  “所以继续深究其党,务须根除弊,以正朝纲。”

  随后,朱元璋又是看向胡惟庸轻声道。

  虽然朱元璋没弄明白,朱棡与朱标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今日胡惟庸必须与江南士族对上。

  “老臣领旨!”

  此言一出,胡惟庸眼中本来还升起的忧虑,瞬间化为一抹喜色,方才领旨道。

  毕竟刚刚朱棡开口,胡惟庸还以为无法对上江南士族了。

  而这对于已经将江南士族得罪死的胡惟庸,可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但现在好了,朱元璋果然对江南士族起了猜忌,并且将此事全权交由胡惟庸。

  那胡惟庸就可以正大光明对江南士族做文章了。

  “启奏陛下,儿臣请旨,重设检校,用以监察天下!”

  胡惟庸退回队列以后,朱棡又是看向朱元璋作揖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最新章节,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