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正天中。

  文华殿中,气氛依旧十分焦灼。

  海瑞和王锡爵僵持不下。

  张居正转身掩面:“陛下在看着咱们呢,咆哮公堂,成何体统。将学士拖下去。”

  众人齐刷刷的看向海瑞。

  海瑞和张居正对视一眼,就当是看在陛下的面上。

  张居正带着一丝无可奈何。

  两个朝廷大员,居然在文华殿中,陛下面前打起来了。

  海瑞嫌弃的看着王锡爵,缓缓松手,被灵能锁喉王锡爵总算得以喘息。

  随后,王锡爵便被钦天监的修士贴上黄符,强迫性的拖走。

  含糊不清的咒骂声还在众人耳畔回响。

  众人只当看不见。

  实在是太不体面了啊。

  毕竟人家代表的是嘉靖,也就海瑞能随意践踏了。

  “继续廷议。”张居正面色如常的说道。

  随后王崇古提供的账簿发散给众人。

  往来明细,分门别类的陈列出来。

  谭纶伸手一翻,就忍不住要跳脚。

  “真是触目惊心啊。”

  这些东西送到蓟镇,也不至于有人被活活冻死。

  王崇古目不斜视,仿若无事发生。

  “带徐璠。”张居正下令吩咐道。

  被带到此地的徐璠,眼神呆滞,几乎就是问什么答什么。

  倒豆子一般将事情交代完毕,包括其一手操办的奴隶贸易。

  也不知道太医院的修士们究竟拿他做了什么。

  有人不忍直视,到底是同僚一场。

  但互相佐证下,众人再无疑虑。

  光是他们每年从朝廷偷走的税赋,就足够砍上十回也不止了。

  张居正躬身转向月台,朝着天子之剑请示:“人证物证俱在,请陛下裁断。”

  社稷坛中,朱翊钧看完了这一场好戏,恨不得拍手叫好。

  浩瀚的灵能之风吹拂到文华殿。

  朱翊钧飘渺的声音随风而至。

  “此事历历有据,朕已知悉。”

  “刑部尚书王崇古戴罪立功,暂不处置,以观后效。”

  “着兵部左侍郎汪道坤彻查山西之事,贪纵不法之徒,处以大辟之刑。”

  “着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巡视南直隶,彻查徐阶之事。”

  “着锦衣卫将衍圣公孔尚贤缉拿问罪。”

  “余者革职查办,发配辽东,不许签书公事。”

  朱翊钧的声音如同鸿蒙大钟,深深的印入众人脑海中。

  张居正顿了一下,又俯身道:“臣遵旨。”

  众人慢了一拍:“臣等遵旨。”

  无论如何,皇帝已经作出了决定。

  但能够执行多少,就看张居正的手段了。

  会议结束。

  文华殿外,阳光正盛。

  张居正是最后一个离开文华殿的。

  高拱就站在殿门口等候他。

  “太岳,你居然没有牵涉其中?”高拱终于还是忍不住追问。

  当时是嘉靖忽然驾崩、海瑞被关在诏狱、王明阳自我隐去,群龙无首的局面啊。

  大明三位天人皆无法主持大局。

  只需在遗诏上略微做些手脚,便能受用不尽。

  张居正居然能够忍住这诱惑。

  “这世道,不能老那么脏吧。”张居正有些轻松。

  不是修炼邪道法门的修士。

  终究是无法体会和大魔抗争的痛苦。

  无法忍受诱惑的话,他早就已经和嘉靖一同飞升天外。

  张居正走了,只留下一句话:“肃卿,这世上没有捷径,凡事皆有代价。”

  廷议在喧闹中结束了。

  但此事的余波才刚刚开始发散。

  先通过通政司将邸报抄送各大衙门。

  又通过钦天监发往各州县。

  烽火台的光辉照亮了整个京畿。

  社稷坛中的钦天监修士忙碌异常。

  大明的坤舆图摆放在祭坛正中。

  红色的点就是烽火台所在。

  沿着京杭大运河附近,烽火台密集分布。

  在帝国的边陲,则屈指可数。

  密密麻麻的蓝线就是各处烽火台的运行路线。

  如天罗地网一般,将大明化成星罗棋布的网格。

  朱翊钧坐镇于社稷坛,以此身为薪火,为各处提供无穷无尽的灵能。

  只需轻微牵动丝线。

  各处的信息便交相辉映,映射在朱翊钧脑海中。

  此时,潘季驯应邀而来,拱手行大礼参拜。

  “免礼。”朱翊钧立马说道:“赐座。”

  一个蒲团送到潘季驯足下。

  “臣领旨。”潘季驯不经意之间抬头来,惊鸿一瞥,发现了占据了祭坛上大部分空间的坤舆图。

  一个完美复刻了大明河山的沙盘。

  红蓝交织之处,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朱翊钧一边调控灵能的输出,维持沙盘,同时顺着钦天监的指引发送烽火,一边腾出部分思维和潘季驯交流。

  同时进行多线操作。

  这对于朱翊钧而言,已经是一种本能。

  潘季驯看着星罗棋布的堪舆图,目眩神迷。

  朱翊钧却视若不见,此国家重器,非玩乐之物,岂可轻易授予:“朕听说你有一个宏愿。”

  “此事不过臣的妄语。”潘季驯有些犹豫。

  “说说吧。”朱翊钧的声音如同恶魔,蛊惑着潘季驯将自己剖心剐腹。

  潘季驯抬头来,这位儒雅的文人此刻有些激动:“古人常说:圣人出黄河清,臣愿为大明理清黄河。”

  黄河自古以来,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都是人们赖以为生的根源。

  人们逐水草而居,水就是生命之源。

  朱翊钧的目光移向堪舆图,经过黄土高原,从河套地区开始泛滥的黄河也有理清的一天嘛。

  “爱卿,好志气。”

  潘季驯默然。

  也正因如此,朝廷上下无法接受这一项浩大漫长的治理方案。

  最后,他们选择将这位惊才艳艳的修士冷静一下。

  北边的绿寇还在逐年扩张。

  黄河泛滥的危害却不那么迫在眉睫。

  足矣吃掉整个国库的大计划,大明实在无力承担。

  朱翊钧仰望星空,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们不仅要理清黄河,还要理清天下。”

  潘季驯顿时来了兴趣,就连体内的灵能都活跃起来,如奔腾不息之长河。

  朱翊钧从蒲团上起身,走到他身侧。

  潘季驯连忙压低脑袋。

  朱翊钧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此之前,先生得耐心一点,就从海运开始做起如何?”

  “海运?”潘季驯疑惑不已。

  “大明每岁四百万石漕粮,今后都将通过海运抵达京师,这份重担,朕就交给你了。”朱翊钧笑眯眯的说道。

  大明的海上航线,可谓风大浪急,暗礁遍布。

  没有一个合适的地中海,安静的避风港。

  也是海运终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

  “治河,先治海啊。”朱翊钧说道。

  潘季驯愣了一下,皇帝的要求太高了。

  “怎么,做不到?”朱翊钧瞥了他一眼。

  潘季驯老老实实的将一切思绪压制下来:“臣,当尽力而为。”

  朱翊钧心满意足的飘过:“即日起,你就是海运总督,沿途各卫所、巡检司、地方各大港口,皆可随意调动。”

  潘季驯重振心情,起码不是被闲置。

  人最怕的,就是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落得一个碌碌无为的下场。

  送走了潘季驯,田义将一份弹劾的奏章交给朱翊钧。

  这泰州学派中,也不尽是好人。

  随他们一起到来的,不仅有人才还有人渣。

  就这样跟着焦竑李贽他们,白吃白喝,甚至是骗经费。

  被都察院的御史们抓到了把柄。

  田义说道:“皇爷,这些人如何处置?”

  朱翊钧摆摆手。

  “朕不在乎。”

  “甚至朕也不指望他们真心实意的做事,哪怕是装点门面,只要不要和朕明着作对,朝廷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

  “但朕不希望他们影响到计划,你明白吗?”

  田义心领神会:“臣明白,他们将会永远保持安静。”

  此刻,李贽还在思考。

  他做出了一个背弃祖宗的决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诡大明:灵能飞升,神诡大明:灵能飞升最新章节,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