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宜眯起眼睛,伸出一只手挡在额头,远处的青山染成了金红色,映红了半边天,不得不说这块地方还真美。

  远离繁闹的居住区,机器声一停,格外宁静。

  陆砚能想到选个这么美的地方,骨子里应该是浪漫的,她忍不住又问,“陆砚,你是怎么想到选这个地方的?”

  “根据地里环境和建造成本推算出来的!”陆砚如实回答道。

  沈清宜:!!!

  是她想多了。

  两人到家后,陆砚将沈清宜放在沙发上,直接去了房间,安安老实地跪在墙角边。

  苏洋坐在椅子上给安安讲着故事,见到陆砚松了一口气,“处罚到现在可以了吧,再跪下去脚都肿了。”

  陆砚没有说话,走到安安面前,安安很紧张,紧闭着唇,一言不发,没有求饶,也没有哭。

  陆砚将他一把抱起,眼神温柔坚定,“这种事不可以再发生第二次。”

  安安咬着下唇点了点头,小声问道:“妈妈回来了吗?”

  陆砚把安安抱到大厅后将他放下来,“去吧,去跟妈妈道歉。”

  安安跑到沈清宜面前,扑到她怀里,哭道:“妈妈!对不起!”

  沈清宜将儿子抱住,摸了摸他的头,温声道:“长记性了?”

  “嗯!”安安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沈清宜将儿子紧紧的抱在怀里,小声道:“好了,妈妈没有怪你了,往后再好奇也要注意安全。”

  “嗯!”

  陆砚看了看手表,“我去让人做饭过来。”

  说完返回房间问苏洋,“你要吃什么?”

  “红烧鱼、清蒸排骨,如果有鸡更好,没有的话就鸡蛋吧。”苏洋毫不客气。

  明明他可以随意点菜,每次就一个菜打发。

  他虽然在窗口也有特殊照顾,但没有随意点菜的待遇。

  “好!”陆砚出门。

  苏洋从房间里走出来,问候了沈清宜两句,又回房间了。

  沈清宜见安安终于平静下来,从包里拿出鞋垫。

  这双鞋垫在冯二秋拿出来的那一刹那,她就有一股熟悉之感,每条坚线上都纳了一个小小的四叶花做点缀。

  纳完后再继续走针。

  安安见妈妈拿着这双鞋垫发呆,问道:“妈妈,这个鞋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沈清宜知道儿子的记忆好,“你来观察观察。”

  安安凑近,接过沈清宜手上的鞋垫,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呀,和姥爷放在蓝色的斗柜的鞋垫一样。”

  听到这句话,沈清宜猛然一惊,急切的问道:“姥爷的那双鞋垫还在吗?”

  “斗柜你都没有搬到爸爸那边,如果你没扔应该还在的。”安安说。

  还好她没扔,父亲不是很在意的东西都会往那个蓝色的斗柜里随意一塞,如果母亲不收拾,他是绝不会想着再拿出来的。

  父亲的东西除了书和手稿,她都没带。

  京都根本没有见过这种鞋垫,所以母亲不可能给他买,而那双鞋垫必定是有人送给他的。

  能送鞋送这种东西一般也不会是男人。

  想到这里,她又对安安说道,“陪妈妈去一趟春妮家吧。”

  “好!”

  说着她立即从沙发上下来,走到房间对苏洋说道:“苏同志,我和安安去一趟朋友家里,如果陆砚回来问,就说那个朋友叫冯二秋。

  很快就回来。”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冯二秋抱着二丫,牵着春妮朝自家走来,春妮的手上还提了个篮子。

  “安安!沈阿姨!”春妮高兴的喊道。

  沈清宜将人迎进屋,又给冯二秋搬了把椅子。

  冯远秋看着窗明几净的屋子,电视、录音机、沙发,水壶一应俱全,一看就不是缺那几个鸡蛋的人,可她能拿着出的就只有这些。

  沈清宜看出她的窘迫,笑道:“坐吧,我正要去找你呢,现在过来也省得我跑一趟了。”

  冯二秋接过春妮手上的竹篮,放在桌上,“买了几个鸡蛋,拿给你补补身子,今天的事,我一直后悔不应该让春妮带你们去的。”

  “就算没有春妮,安安也要去的,他对那些东西好奇,当时他跑过去的时候,还是春妮提醒的,否则我都没有意识到,说起来我还应该感谢你。”

  冯二秋听到这句,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随后问道:“你刚刚说要去我家,是有什么事吗?”

  沈清宜连忙从包里拿出她绣的那双鞋垫,“你说你们村的媳妇都会绣这种鞋垫是吗?”

  冯二秋点了点头,“嗯!”

  “外村有没有?”

  “没有,只有嫁进来的媳妇才能学,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因为有了这种绣法,人家图个稀奇或是好看,会更好卖,毕竟普通的人人都会。

  正是因为有好卖,才怕人学去,都是婆婆传给媳妇,甚至连出嫁的姑娘都不传,怕带走这门手艺。”冯二秋如实的说道。

  沈清宜明白了,“那你们村有没有结过婚的媳妇去过京都?”

  说到这件事,冯二秋一脸的唏嘘,“有的,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她嫁给了咱们村的一个下乡知青,头两年过得挺好的,高考开放后,那青子疯了似的要参加高考,说等他考上大学,一定接他和孩子到城里享福,否则什么活也不干。

  她起初是不同意的,可女人哪里倔得过男人啊,最后依了他,节衣缩食地送他复读高考,第二年还真考上了,就是京都来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整个村子里都沸腾了,村支书和镇长都来了。

  知青带走了家里所有的钱财去了京都念书,她媳妇就在家里巴巴的等着,希望他能快点毕业,帮忙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

  说到这里冯二秋叹了一口气,没再继续往下说。

  “后来呢?”

  “后来那知青一进城,再也没有回来过了,写到京都的信全都石沉大海,当初那么多们夸她有远见送丈夫考大学的人全部都笑她傻。

  说那个青知上了大学就留在城里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到了第四年,有人和她说,趁他还没有毕业,能个具体的地方可以找,赶快带着孩子去京都找他,否则等毕了业再想找,就等于大海捞针了。”冯远秋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零养崽:清冷美人被科研大佬宠上天!,八零养崽:清冷美人被科研大佬宠上天!最新章节,八零养崽:清冷美人被科研大佬宠上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