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可还有转机?”

  魏长盛闻听此言,只是赧然一笑,仰头看上去:“连天都不助我,还有何转机。恐怕朝廷凋我异地为官的手谕已在路上了。”

  “那若是……魏大人治灾有功,活万民生计呢?可否功过相抵?”

  “你这话说的,今日那江南道的不是说了嘛,朝廷只看税收,能有钱给朝廷,一切便安好。”

  魏长盛此刻一言不发,而这会儿突然便有人说道:“诶,前些年我在江南道时,那里有个名头,就是叫散官勋爵,承诺捐献千石者授义赈郎,虽只是九品下散官,但若是有个官身,那是不是可以抵五年的税啊?”

  “对对对,有官身可抵税,孩子还能考功名。”

  下头七嘴八舌说了起来,就说前些年那江南道为了筹措镇抚钱款想出来的法子,虽是卖官鬻爵,但还真筹措了不少钱,后来听说朝廷要办这件事,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魏大人,您不如便效仿那江南道,也弄出来这个义赈郎的名头,到时即便追查下来,那也不是您先干的呐。”

  “对啊,魏大人。您可不能走啊,您一走,我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你们都别说那没用的了。”这会儿后头一个胖胖的富商走上前来:“魏大人,我郑某是个粗人,不说那许多了,我认捐一万两银子,两千担粮食!”

  魏长盛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不必了,杯水车薪,多谢诸位的好意了。”

  他这会儿还真是一副大势已去的死相,再一想到今日那夏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嚣张嘴脸,这些商人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竟纷纷开始认捐了起来。

  光是这些人,一夜之间便认捐了八十万两银子和近二十万担粮食,然而这还不够,他们觉得光是自己出钱不开心,非得篡唆着魏长盛弄一个什么功德碑,上头搞个排行榜,捐款最多的排在第一位,万世流芳。

  这人有了攀比,而且也有人认捐了,这会儿要是谁不从大流,那可就真的是要遭大排挤了,所以第二日一大早,桂州首府上下一片闹腾,那小车推得粮食在空场上堆成了山,而记录捐赠的人笔都写冒烟,嗓子都喊哑了。

  “张寿,认捐白银三千两,粮食五千担。”

  “徐涛,认捐白银五千两,粮食七千担。”

  这边唱着,那下头的可就吵闹起来了。

  “你凭什么比我多啊?显得你有能耐?我各加两千!”张寿愤怒的喊着冲到了记录的官吏面前:“给我各加两千!来人,跟我回家点粮!”

  最夸张的是城中两个顶级富豪这会儿为了那功德碑上的榜一大哥卯上劲了,大伙儿都是体面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顶点,本来他们也就是一万两银子一万担粮食的,但后来这两位大哥卯上劲之后,那可就发疯了。

  “都别活!”这桂州首富大手一拍:“纹银二十万,五十万担粮食,老子不过了,为我家儿子留个福源!”

  “你牛气什么?我早看不惯你了。”另外一个后起之秀也是满脸杀气:“高他五万两,再加城北大仓,我不要了,捐!我儿子福源必要超过你儿子。”

  而这会儿就在旁边小楼上的魏长盛放下帘子,侧过头看了一眼正在吃米糊糊的夏林:“夏公,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不赌他们善心大发,我赌他们恨我入骨。”夏林接了一碗温水喝了下去:“我就是要叫他们知道,若是你走了,他们别说好日子了,皮都的被我掀咯。”

  “呵……”魏长盛指着外头笑道:“这些人啊,卯上劲了。”

  “那是自然,能得一个岭南首善,你可知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到时我再叫工匠仿一个朝廷下来的首善牌匾,挂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大印,你猜猜他这买卖划算不?”

  “啊?”魏长盛一愣:“这……夏公,玉玺你也有啊?”

  “那玩意我没有,找个大萝卜雕出来就完事了。”

  “伪造……玉玺?”

  “上头追究的才是伪造的,上头不追究,那就是真的。”夏林把最后一口米糊糊吃下去之后一抹嘴:“这他妈真难吃,喂猪猪都要犹豫半天。今天下午就能吃上米饭了吧?”

  “能吃上了。”魏长盛再次撩开帘子看着空场上已经堆如山丘的米面:“他们囤了如此多的东西……”

  “大宗经营,囤货属实正常,他们没抬价往外卖只是不拿出来也说不上什么,无商不奸,只要趁着年景好的时候多囤一些,灾年就算不主动抬价,货物自然涨价他们也能赚上百万金的。”

  说完夏林起身:“好了,我去找萝卜刻章了。”

  魏长盛一句话没说,就这么看着夏林离开。

  夏林转身直接进了大营之中,上去就叫匠作营制作鎏金的牌匾,他们的框架都是现成的,有人模仿景泰帝的字体,有人模仿大印,甚至就连玉玺的模板都是现成的。

  用夏林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准备好了,临时临刻要用的时候也省得麻烦。

  两个时辰左右,牌匾就做好了,烫金的大字《岭南首善之家》下头还有景泰帝的亲笔签名以及那让人想都不敢想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不过这肯定也不能当时就送过去,那也太假了,最少也得等个十天半个月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粮食危机算是度过了,就这些粮食足够整个桂州啥也不干吃上半年,可想而知这帮商贾平时囤了多少东西。

  水位渐渐的退了下去,虽然这一片地区入目都是狼藉,但只要人还都活着,重建起来是很快的,生活也渐渐的恢复了到了正常的节奏,各地都在火急火燎的施工,到处都是大工地……

  而这会儿一路向西的景泰帝一行已经临近的桂州,这一路上他们可是把这辈子没吃过的苦都给吃了,金莲这会儿俨然是农妇打扮,景泰帝也不白了,成了个瘦黑的汉子,看着哪里还有什么风度翩翩,完全就是个逃荒的难民。

  反倒是李世民一如既往,这厮的耐受性简直非人类,啥苦都吃,吃完都不带嚎叫一声的,反正来来回回就一句“这跟我远征漠北比起来都不算事”。

  但这一路上对于景泰帝来说的确是一场见闻,他真切的体验了一把最底层百姓的逃荒之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现在总是闷声不做在那思考,果真不愧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陛下陛下,这个野果子好吃。”

  金莲在路边弄了两个野果子在身上擦了擦就递给了景泰帝,景泰帝瞥了李世民一眼,然后分给了金莲一个接着给了李世民一个。

  毕竟这一路上如果不是李世民的照顾,他死八十一回了。

  “哟,学会分东西了?”李世民照例调侃,那起果子吃了一口,然后口水便顺着嘴角流淌了出来并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妈的……没熟,麻嘴。”

  金莲赶紧把手中的果子扔了,景泰帝笑的都快没人样了。

  而就在他们快走到桂州府的时候,突然就见到官道上一路吹吹打打,回头看去就见到八个人抬着一个巨大的牌匾走了过来。

  那牌匾上鎏金大字岭南首善之家,下头还有景泰帝的签名和玉玺印章。

  “昂?”李世民仔细看了之后,回头看向了景泰帝。

  景泰帝试图凑到牌匾前看看清楚,但却被家丁给拦了下来:“御赐的宝贝,别给碰坏了,散开散开!”

  景泰帝啊了一声,当时心中那个气呢,这玩意可比假传圣旨性质还要恶劣,假传圣旨可都不敢往上加盖玉玺,除祀戎大事之外,这传国玉玺一般可不乱盖。

  “胡闹!乱来!”景泰帝肉眼可见的红温了:“要让朕知道是谁,我给他剥皮萱草!”

  李世民摸着下巴沉思片刻:“那让我们想想天底下谁有这个胆子呢?哎呀,好难猜哦!”

  但甭管景泰帝多么暴怒,这牌匾出现在城中的时候,那个热闹场景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捐了大仓的那位爷,一家老小一百五十七口子就跪在城门口迎接,脸上那叫一个喜笑颜开,而离不远处的榜二大哥捶足顿胸,抱着一棵树撼哭不止。

  要问这个牌匾值不值,那真的是太值了,倾家荡产都值。什么叫金字招牌,这就是金字招牌,甚至可以说是免死金牌,以后他在商场上只要亮出这块招牌,天底下就没有人会去为难他。

  岭南首善,还是御赐的,这什么概念懂不懂?

  “唉,问问啊。”景泰帝这会儿跟着牌匾也来到了城中,逮着个维护秩序的士兵就问了起来:“这牌匾是为什么就给他家了?”

  “皇恩浩荡呗。”

  “因为什么!”景泰帝感觉自己血管突突的跳:“皇恩再浩荡也不可能随便给人吧?”

  那士兵张嘴就要骂,景泰帝一指不远的白帽子:“你骂出来试试,我告白帽子去了啊。”

  “嘿嘿……别啊。”那士兵一看遇到个懂行的,立刻就换了嘴脸:“这位爷,息怒息怒……这家在水灾的时候捐了一个大仓的粮食,还有多少两银子来着?五万?对,好像是五万两。”

  “一个大仓?”景泰帝听了都咋舌:“多少斤?”

  “不知道啊,我又不识数,反正那粮食都堆的像山一样了。”

  而这会儿李世民在旁边是咂摸出味来了:“哦!这个法子好哇!学到了。”

  景泰帝皱着眉头说道:“走,随朕去找魏长盛去。”

  “为何不找夏道生?”

  “你找得着才有鬼呢。”景泰帝摆了摆手:“他一定不在这里了,先找魏长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