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现在好歹还是院长,手上的公事还是一大堆的,有很多文件必须要有他这个一把手签字。

  再加上各个科室的人还要来汇报工作,无论是真有事,还是假有事,肯定需要来领导面前晃荡一下。

  所以这样一来二去,林三七一上午就轻易过去了,一直到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才停。

  毕兴龙看了看手表提醒道:

  “林头,这都12点了,我们去食堂吃饭吧?今天特意让食堂做了红烧肉。”

  林三七在京城的时候,传染病医院食堂天天能吃到肉,毕竟“运输采购”方便嘛。

  但是林三七不在京城的时候,除了粮食能绝对保证供应,其他肉类和蔬菜等副食品就没办法了,所以传染病院食堂又恢复了一周吃一次肉。

  今天院长回来,食堂特意想办法去弄了几斤猪肉来给院长接风。

  林三七伸了伸懒腰:“我师父他们有肉吗?”

  毕兴龙赶紧保证道:

  “林头您放心,您当初把自己所有国家补贴的钱和票据都让我保管,我完全按您的吩咐,餐餐都有肉,天天有牛奶,也没有让他们再从事临床工作。”

  林三七在京城的级别是正厅。

  这个级别除了每月有两百多元的现金,各种票证外,那就是有额外的物资补贴。

  比如市场上难以买到的猪牛肉、鸡蛋、牛奶、白糖、点心、食用油等等,都有后勤部门每月定期发放,足够一家人开销。

  林三七在离开京城前往宝安县之前,将自己11位师父安排到了东棉花胡同居住。(任应秋已经去世,少了一位)

  然后利用手中小小的职权,请了两位职工家属当保母,专门伺候这群老爷子,同时将自己的食品供应全部都留给了老爷子们。

  可以说这些老头收了林三七这个徒弟那是一点都不吃亏。

  虽然没有继承他们的衣钵,但好歹尽到了徒弟半个儿的本份。

  东棉花胡同。

  林三七敲了敲自家的大门,门一开,露出了“保姆”李嫂的身影。

  李嫂,当初在昌平农场的时候就开始照顾几位老爷子了,林三七私人出钱,给她一个月100元的工资+100斤大米。

  就这收入比一般的老医生还高,所以李嫂做事情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深受老爷子们的信任。

  “呀,林院长您回来了啦?”

  林三七笑呵呵道:“李嫂好。”

  “啊呀,快进来快进来,这京城今年的天气还是怪热的,林院长您赶紧进屋歇歇。”

  林三七从背包里取出两台手掌大小的收音机,送给了李嫂:

  “李嫂,这是我从香江带来的收音机,装电池的,是给你和小李的礼物,感谢你们一直替我照顾师父们。”

  小李,是另一个保姆,是李嫂的娘家侄女,因为是农村姑娘所以找不到工作。

  李嫂很聪明,她让侄女来城里照顾老爷子的起居,照顾得好了,林三七还不给她进医院安排好工作啊。

  “林院长,这怎么好意思呢,啊呀,您太客气了。”

  “行了,你就收着吧。对了,我师父们现在身体都还好吧?胃口怎么样?”

  李嫂一听要汇报工作了,赶紧认真道:

  “几位老爷子都是老神仙,平时有个头痛脑热,一个个都自己给治了,我和小李就负责给他们去中医院抓药就行。另外他们的胃口也好,我准备了不同的饭菜,保证每天不重样。”

  这时候已经是京城的八月了,热得很。

  林三七瞅了一眼院长,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小李在厨房忙活:

  “咦,李嫂,我师父他们人呢?”

  “呵呵,老爷子们都在正屋西房的空调间里乘凉呢。”

  林三七一听就高了:“好好好,他们没不舍得开空调吧?”

  老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节约,隔夜饭舍不得扔,几十年前的破衣服破被子都跟宝贝一样存着。

  夏天舍不得开空调,冬天舍不得用暖炉,宁可自己生病了去医院花钱。

  李嫂一听就笑了:

  “林院长您放心,您这几位师父想得通,不但白天开着空调,连晚上睡觉都不关,一个个直喊舒服。”

  其实林三七也不想想,这些老爷子在解放前那个都是全国名医,不差钱。

  空调虽然是稀罕物,但对有钱人来说,民国时期买台空调凉快凉快绝对不是问题,所以这些老中医们都是会享受的。

  从某种意义上比他林三七还会享受。

  至少这些老爷子个个都有几房姨太太,像韩老爷子光是姨太太就有8位,林三七这辈子可只有两个女人。

  东棉花胡同的林家,正房是五间。

  中间是客厅,西房和西耳房是书房休闲区,东房和东耳房是林三七和潘晔的卧室,所以没人去占有。

  林三七走进正屋推开门,一股子冷气就扑面而来,在这炎炎夏日特别舒服。

  11位老爷子有些人躺着在看书,有些人躺着在睡觉,也有些老爷子在下棋,旁边几个围观着。

  林三七一瞧就乐了,喊道:

  “师父们,领导来看望你们了。”

  韩老爷子正在睡觉,被林三七一声吼吓了一跳:

  “谁?卧糟,是你臭小子,你吼什么,当心老子给你吃几根飞针。”

  韩老爷子解放前可是用飞针杀死过一位日军大佐的,手上是有真功夫的,林三七赶紧抱拳道:

  “韩师父,是我的错,那您继续睡,继续睡。”

  “还睡个屁啊,咦,小晔子呢?”

  其他几个老头一看林三七回来了,一个个都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打起了招呼。

  林三七一一见礼:

  “施师父、萧师父、陆师父……”

  “小晔子没回来,她在香江养胎呢,不过她长得小巧,所以肚子不是很显怀,我呀,真是担心不己。”

  蒋老爷子是妇科老中医,估计年龄大了,也有侧隐之心:

  “小晔子长得小巧,骨架子也小,而且以前家里条件差,身体亏空得厉害,生小孩对她来说的确是个难关,我也担心啊。”

  林三七脱掉鞋子,一屁股坐到了炕上。

  “蒋师傅,担心是好事呀,担心您得付之行动呀。现在您几位身边可没几个徒弟了,哪怕有徒弟在京城的,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像我跟小晔子,我们这徒弟好吧?”

  施老爷子笑骂道:

  “好个屁,让你多学中医,多看古籍,你呢?整天跟孙猴子似的跑得没踪影,后来干脆搞西医去了。你小子可知道当年想拜入我们门下的全国学子有多多少?”

  陆老爷子一提当年也来精神来,一下子爬了起来:

  “当年那狗日的刘秀岩想拜我为师,但我当时还正壮年,一来不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二来刘秀岩是从陕省跑来的,不知根知底的,哪敢教呀,所以我不收。

  后来你们猜怎么着?这家伙就在我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那可是大雪天呀,我的天,陆门跪雪了,哪怕我再是铁石心肠,那种情况下也只能收下。”

  陆老爷子本来是想说拜入自己门下的徒弟有多么不容易。

  结果林三七还真知道这刘秀岩,要说这人医术没得说,但就是人品不行,解放前做了大汉贱,成为了汪伪的卫生部长。

  鬼子投降后,自知没好果子吃的刘秀岩后来干脆跑到曰本,去那边行医了。

  被国内杏林所不耻。

  “陆师父,您老还好意思说刘秀岩,你敢说是您徒弟,我可不承认是我师兄。要说当年您也是眼神不好,能在大雪天跪三天三夜的,这种人多狠啊。

  舍得对自己狠心,那对别人就更狠了,您瞅瞅您,收了这么个徒弟,落得现在全家妻离子散,还不全部都是被他给害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