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往来护驾吾为先,出入随朝吾居上!”

  萧辰见到南天门的这一幕,对卷帘大将的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卷帘大将,这位凌霄镇天绛阙将,九霄玉枢御前侍,名副其实。

  至于后来为何那些神仙见了卷帘大将,便没了先前的那份恭敬。

  这其实很好理解。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杀身之祸。”

  卷帘大将虽得玉帝信任,伴其左右,但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天颜,引来杀身之祸。

  卷帘大将最后的下场,可谓是凄凉至极:“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

  曾经那个威风凛凛、权倾一时的卷帘大将,一朝失势,便如大厦倾颓。

  他的官衔被无情剥夺,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官服也被强行脱下,还被从天庭的体系里面彻底踢了出去。

  这……其实就很现实了。

  卷帘大将一旦失势,没了那身象征着权力的官服,又没在天庭的体系之内。

  更可悲的是,卷帘大将还沦为了罪犯,成了劳改犯。

  试问,这样的卷帘大将,又有谁会敬重呢?

  说白了,群仙敬重你的,从来都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背后的那个位置,那身象征着权力的官服。

  当有一天你发现周围的人变得客气了,不是他们善良了,也不是素质提高了,而是你的实力变强了。

  ……

  西游世界之疆域,浩瀚无垠,其格局远超常人想象。

  除却那天地人三界之分,除了四大部洲,东南西北四大海,还有那那“十洲三岛”隐匿于云海雾霭之中,神秘莫测。

  西游世界中的三岛。

  其一,乃蓬莱仙岛,仙雾缭绕,“福星、禄星、寿星”三位仙人居于此间,掌管人间福禄寿数,庇佑苍生。

  其二,为方丈仙山,“东华帝君”端坐其间,执掌男仙名籍,威严赫赫。

  其三,便是那瀛洲海岛,“瀛洲九老”隐居于此,他们超凡脱俗,逍遥自在,为海外散仙。

  十洲,则为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

  “赤脚大仙”,这一位云游四海,行踪不定的散仙,可能也在十洲三岛居住。

  ……

  这十洲三岛究竟位于西游世界的何方天地呢?

  花果山,被誉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

  孙悟空求人参果树之时,曾道:“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孙悟空去十洲三岛也是,急纵筋斗云,别了五庄观,径上“东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电,疾如流星,早到蓬莱仙境。

  ……

  从这些叙述中,都可以看出“三岛”这片神秘区域的轮廓——它其实就隐匿于东胜神洲附近,亦即东海之畔,乃是地脉灵气汇聚的洞天福地。

  关于十洲,道教典籍《十洲记》有记载,十洲散布于八方巨海之中,远离尘世喧嚣,人迹罕至。

  通俗而言,十洲三岛便是那片距离陆地极遥远的海天仙境,它们矗立于人间与天界的交界之处,自成一方独立而特殊的存在。

  十洲三岛这些区域,皆以结界或折叠空间与凡俗世界相隔绝,唯有仙人接引,或腾云驾雾,方能抵达其境。

  十洲三岛乃海外仙山,其间居住着众多神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渴望长生不老,希望开创万世基业,以延续个人统治。

  后来,秦始皇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及工匠出海,去海外求仙,找长生不老药。

  其实就找的就是这些神仙。

  ……

  在三界之中,飞升入天庭的神仙,自然是由天庭管理。

  然三界浩瀚,总有些散仙不愿受天规拘束,或隐于海外仙山,或匿于洞天福地,自成一方天地。

  而这些不愿升天的散仙,则受“东华帝君”管理,长此以往,也是一波不容小觑的仙界势力。

  更贴切地来说。

  这十洲三岛之地有点像天界的“自治疆域”,一些海外散仙在这里修炼、论道、居住。

  这些海外散仙自己管理十洲三岛,有一定的自主权限。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纵是海外仙山,纵是海外散仙,亦需遵守天庭的规矩和天条,向天庭俯首称臣,纳贡朝拜,以表臣服。

  寿星曾于蟠桃会上,目睹玉帝端坐凌霄宝殿,万仙朝拜。

  礼毕,又见如来佛祖驾临,寿星忙上前稽首,谢道:

  “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煅炼……小仙无甚宝物,惟具紫芝瑶草、碧藕金丹,聊表寸心。”

  言罢,寿星将十洲三岛的宝物奉上。

  玉帝含笑点头,寿星得座。

  而天庭的宴会,也会宴请十洲三岛的神仙。

  七仙女曾言:“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十洲三岛仙翁……”

  这些海外散仙虽自成势力,却仍需依附天庭,遵守天庭的规矩。

  然十洲三岛之内,暗流涌动。

  散仙们虽表面臣服,实则各有心思。

  或欲借天庭之势,护一方安宁;或暗中修炼,图谋长生;更有甚者,觊觎天庭权柄,欲借海外之地,积蓄力量,待时而动。

  十洲三岛,表面臣服,实则暗藏锋芒。

  若有一日,天庭势微,这些散仙,岂会甘心屈居人下?

  ……

  而天庭,亦在暗中警惕这些海外散仙,以防其成气候,威胁天庭正统。

  ……

  而东华帝君的全称,其实是叫“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

  正所谓:“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神仙在三界混,名字有叫错的,但“名号”是三界的神仙给的,不会错。

  从“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这个名号,就能看出来,东华帝君是三岛十洲的老大。

  与此同时。

  东华帝君的诗号:“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

  大帝君,官至极品也,其位极仙班。

  东华帝君统御十洲三岛,为“烟霞散仙”之祖。

  烟霞神仙,道家修炼之境,指云雾缭绕的仙山福地,如蓬莱、瀛洲、方丈等。

  “第一神仙”,即为神仙之首。

  ……

  东华帝君,如今为三界散仙之主,男仙之首,掌十洲三岛,统御海外诸仙。

  《上清灵宝大法》:称东华帝君为“众仙之长”,凡修仙者需先参拜。

  即成仙者,先拜东华帝君,再入天庭。

  东华帝君之地位,不可谓不高。

  ……

  这其实是天界历史留下来的问题。

  三界,曾有四位天庭之主。

  其一,东王公。其残魂转世为东华帝君。

  其二,东皇太一和帝俊。

  其三,玉帝。

  玉帝自然是三界正统。

  那东华帝君,这位“三界男仙之首”,这位接受了“第一任天庭之主东王公”遗泽的帝君,难道就不是三界正统吗?

  东王公,也曾经是“第一任天庭之主”啊。

  东皇太一和帝俊是亲兄弟,能共享天下。

  但玉帝不行,如今的天,天无二日,自然也无二主。

  对于东华帝君这种“前天庭之主”,玉帝能怎么处理?

  玉帝真不好处理。

  只能授予东华帝君高位,放置在天庭之外。

  ……

  古代最大的功,能一步登天的功,是什么功?

  看看“玄武门之变”就知道了。

  古代最大的功,一直都是“从龙之功!”

  从龙之臣,是一个集团的“原始股”啊。

  ……

  对于这些海外散仙来说,是现在加入天庭,积功德,从基层一步一步熬上去,慢慢等位置,获利最大?

  还是赌一把,拥护东华帝君“复辟”,立下“从龙之功”,一步高升,封疆裂土,获利最大?

  这不用多说。

  人生在世,要么苟一把,要么赌一把。

  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三界有稳扎稳打的修仙者,可也不乏想赌一把的修仙者。

  这些“稳扎稳打者”,自然都去了天庭,老老实实熬。

  而“豪赌从龙者”:

  “东华帝君乃东王公转世,若助其登天,便是从龙大功。”

  “届时裂土封疆,三界六道,新立天庭,何愁无富贵?”

  这部分神仙自然都聚集在三岛十洲之地。

  而如今,十洲三岛,和天庭的关系很微妙。

  三界,暗流涌动。

  玉帝高居九重天,统御万灵。

  然东华帝君之势,如日东升。

  天有二帝,一在天庭,二在十洲三岛。

  无数海外散仙聚于十洲三岛,与东华帝君议三界大势。

  是为:“旧天帝和新天帝之争。”

  天、地、人三界大战,也不过是在顷刻之间。

  这“从龙之功”,也就在眼前。

  ……

  昔年洪荒天地中。

  “东王公”与东皇太一、帝俊共“争天帝之位”,一战惊天地,惜乎东王公道消身殒,残魂遁入轮回,转世为“东华帝君”。

  东王公是先天神名,东华帝君是转世后的尊号。

  东王公因争天帝而死,其“争天帝的执念”也带到了东华帝君的身上。

  玉帝是三界正统。

  那我东华帝君,我这位“男仙之首”,我这位接受了“第一任天庭之主东王公”遗泽的帝君,难道就不是三界正统吗?

  我东帝就不是帝吗?

  换句话说:

  “玉帝,那本该是我的位置。”

  “朕承东王公遗志,掌万仙籍录,岂是玉帝可匹?那灵霄宝座,本就该高悬‘东华’二字!”

  东华帝君虽承东王公“男仙之首”尊号,掌十洲三岛,然每望天庭,犹闻上古洪荒天庭之金戈铁马之声。

  其心中执念,如蓬莱仙岛之罡风,千年不灭。

  正是东王公那“争天帝的执念”。

  ……

  方丈仙山,实乃十洲三岛之枢纽所在,其势磅礴,气象万千。

  山巅之上,太元天宫巍峨耸立,金碧辉煌,犹如玉京金阙,直插云霄。

  宫前九十五阶昆仑玉梯,暗合“九五至尊”之数,象征着无上的尊贵与权威。

  玉阶之上,黄金为瓦,在阳光与灵气的交织下,紫光流转不息,宛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实为天地灵气汇聚之圣地。

  殿前云海翻涌,如波涛汹涌,时而有仙禽振翅高飞,掠过天际,留下一道道绚烂的七彩尾痕,美不胜收。

  紫霄殿,乃东华帝君之寝宫,幽静而庄严。

  此刻,帝君高坐于云床之上,头戴白玉簪冠,仙风道骨,气宇轩昂。

  东华帝君的指尖轻抚案上阵图,图卷泛黄,却透出灼灼金光,正是上古东王公遗留的——“先天纯阳剑阵”。

  此“先天纯阳剑阵”乃上古东王公之遗物,乃先天阳气凝聚而成,内藏周天星辰之奥秘,既能化作诛仙灭神的杀阵,亦可汇聚天地阳气,滋养万物。

  一旁,东方朔恭敬侍立,见帝君取出此图,心中一动,不禁开口询问道:

  “帝君,此阵图……莫非与天庭新政有所关联?”

  东华帝君闻言,目光如电扫过殿外翻涌的云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

  “玉帝欲将十洲三岛直接尽数纳入天庭版图,收编十洲三岛之散仙,蚕食东王公之基业。”

  “岂不知此天界根基乃东王公所立?”

  “此东王公遗图,便是朕之回应。”

  “让他知晓,这天地间,并非唯有他玉帝独尊。”

  ……

  “咚、咚、咚!”

  殿外骤然响起叩门之声,清脆而急切。

  一男子立于门外,抬手轻叩,恭声道:

  “师尊,弟子有要事相禀!”

  殿内,东华帝君轻挥衣袖,将那“先天纯阳剑阵”缓缓收起,目光温和,开口道:

  “丙儿,且进来吧。”

  这时,殿门轻启,一位蓝发龙角、身着银白长袍的翩翩公子缓步踏入殿中。

  其眉目如画,清秀俊逸,气质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宛若谪仙。

  其发丝幽蓝,深邃如海之波涛,随风轻扬。头戴东海龙太子冠冕,冠上飘带由鲛绡织就,随风轻舞,宛如流云。身披龙鳞软甲,更显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此公子,正是东海龙王第三子——“敖丙”。

  敖丙本该死了,但他其实没死。

  回溯往昔,哪吒七岁之时,于东海口九湾河沐浴嬉戏,以法宝混天绫搅动海水,致使东海龙宫震动不已。

  东海龙王误以为地震来袭,先遣巡海夜叉李艮前去查探。夜叉因相貌丑陋、言语粗鲁被哪吒用乾坤圈砸死。

  龙王再派敖丙率领虾兵蟹将前往调查。敖丙目睹夜叉尸体后,质问哪吒,双方言语不合,冲突骤起。

  哪吒以混天绫束缚敖丙,乾坤圈一击致命,更抽敖丙龙筋制成腰带,献于其父李靖。

  自此,敖丙殒命。

  东海龙王敖广怀抱敖丙遗体,踏遍三界,求医问药,访遍仙山灵洞,却无人可救敖丙之性命。

  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敢救敖丙,毕竟救了敖丙,就得罪了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极为护短,石矶娘娘是什么下场,不用多说。

  ……

  但东华帝君敢。

  东华帝君也有救治敖丙的方法。

  方丈仙山、蓬莱仙岛等三岛,本就毗邻东海,与东海龙宫相距不远。

  东华帝君和东海龙王,也是老邻居了。

  东海龙王不是不知道,东华帝君和玉帝之间的关系,天界有“双帝之争”,关系微妙。

  但敖丙,乃东海龙王之亲子啊,血脉相连,情深意重。

  东海龙王敖广爱子心切,悲痛欲绝,最终,敖广还是带着敖丙的尸体,来到了方丈仙山。

  东华帝君有“九转太乙还丹”,能治世间生灵,起死回生,功效非凡。

  最终。

  东华帝君赐予敖丙一粒“九转太乙还丹”。

  敖丙得以重生,自此拜入东华帝君门下。

  敖丙历经死劫,重获新生,脱凡胎,证仙道。

  但封神榜,需有人填补空缺。

  天庭之“华盖星”,即为天庭拉车撑伞之龙,仪仗扈从之职。

  东海龙王寻得一位实力不俗之“替死龙”,代敖丙之位,登上了“华盖星”之神位……

  不过,这是三界之辛秘,知之者甚少。

  世人都以为敖丙死了,其实敖丙没死。

  只是敖丙隐于十洲三岛之地,极少现世罢了。

  ……

  太元宫中,敖丙开口,拜倒在地,开口道:

  “禀师尊,近日有一批寿元将近的散仙,心生异志,欲脱离三岛十洲之束缚,前往天庭寻求一线生机。”

  “他们言道,他们言道……”

  敖丙说到此处,突然噤声,不敢再言。

  东华帝君目光如炬,望向敖丙,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敖丙,但讲无妨。”

  敖丙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

  “他们说是,想去天庭瑶池的蟠桃宴上,搏一个席位,以求长生不老,天地同寿。”

  大殿忽然陷入死寂,唯有香炉青烟袅袅升腾。

  ……

  谈及十洲三岛中的三岛,便不得不提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所记载的三岛——“昆仑”、方丈、蓬莱。

  上古洪荒之时,其十洲三岛中是三岛是昆仑、方丈、蓬莱。

  王母居于昆仑瑶池,那里便是三岛之首,仙气缭绕,灵秀非凡。

  后来,旧天庭灭,新天庭立,天庭易主,王母归位。

  昆仑瑶池也随之搬迁。

  及至西游之时,孙悟空寻访三岛,只见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而那昔日的昆仑岛,却已难觅踪迹。

  不是典籍记载错了,而是沧海桑田,地形变了。

  ……

  “哈哈哈。”

  “蟠桃宴。”

  东华帝君忽地仰头,发出一阵清朗却又透着几分苍凉的轻笑,鬓角那如霜似雪的银丝竟无风自动,肆意飞扬。

  他嘴角微微勾起,眼中闪过一抹自嘲之色,缓缓开口道:

  “瑶池蟠桃宴?”

  “长生不老,天地同寿?”

  “如今三界之人,恐怕早已经忘记,当年东王公执掌天庭时,那蟠桃园还扎根于昆仑仙山,瑶池亦是那昆仑之上的瑶池,灵气氤氲,仙果飘香,群仙何须仰仗他人鼻息?”

  “如今玉帝移花接木,将昆仑之瑶池尽数搬往天庭,真当三界无人知晓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最新章节,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