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人的瞩目下,地平线尽头出现了一道滚滚黄龙。

  浊黄色的长龙滚动着,裹挟着滔天巨浪,沿着黄河故道,向着他们所在的方向而来。

  黄龙所过之处,麦田,屋舍,树林,甚至矮山,庄园,一切的一切眨眼间全部被推平。

  片刻功夫,滚动的黄龙便一路翻滚着杀向前来,似乎要将一切都给吞没。

  黄丰收等人终于看清楚了那是什么。

  那是轰隆隆翻涌滚动的黄河水。

  “娘咧,决口了,黄河决口了!”

  “快跑啊,黄河决口了!”

  “老天爷不给活路啊,好不容易有了一年好年景,黄河怎么就决口了……”

  “……”

  看着眼前那道轰隆隆奔涌的水流,黄丰收等人眼睛里满是绝望和无助。

  他们下意识的转身逃跑。

  但是,他们光靠双腿,又岂能跑得过轰隆隆翻滚而来的黄河水。

  只是眨眼的功夫,黄丰收等人便连同他们脚下的麦田,一起被奔涌的黄河水所吞没。

  这一刹那,世间仿佛只剩下了黄河水顺着故道涌动的隆隆声。

  在微风的吹拂下,一片白云缓缓飘过,遮挡住了天空中的那一轮大日。

  就连太阳公公都不忍看见地面上的人间惨剧。

  ……

  深州,太平军大营。

  在打赢巨鹿之战后,石达开便下令己方兵马于巨鹿驻扎,稍作休整。

  随后,仅仅只是第二天,太平军便继续动兵北上。

  太平军一路攻新河,衡水,直至深州,几乎全部都是一鼓而下,未见任何阻碍。

  巨鹿之战后,清军各部均已丧胆,在面对太平军时,大多数都是直接望风而逃。

  而在打下深州之后,正好太平军随军的粮草后勤也用的都差不多了。

  石达开下令太平军在深州稍作休整,等待后方的运粮队将粮食给运抵前线。

  军帐之中,石达开正在酣睡。

  前几日战事接连进行,石达开作为军中主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定夺。

  是故,他已经熬了好几日没能好好休息。

  这次大军在深州驻扎,暂时没了军务,石达开这才有时间好好睡一觉。

  只是,石达开才刚睡下没多长时间,他的军帐外便响起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石祥祯,黄玉昆,陈昀,王展等诸将一并从外边走了进来。

  “翼王,快醒醒,出大事了!”

  黄玉昆来到石达开床榻前,轻声呼唤道。

  由于在战场上,石达开的睡眠并不是很深,黄玉昆一叫,他便醒来了。

  睁开眼睛,揉了揉发酸的眼眶,石达开一边打哈欠,一边询问道。

  “怎么?出什么大事了?”

  “你们怎一并来本王帐中?”

  黄玉昆闻言,连忙说道。

  “翼王,这次是真出大事了。”

  “清妖为了阻止我天国向京城进兵,派人去炸了黄河大堤,现如今,黄河已然向北决口……”

  “滔滔河水之下,黄河北岸,大名府,东昌府等数府之地已然全部化为泽国。”

  “无数百姓葬身于河水之中,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黄玉昆在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明显是在颤抖。

  他无法想象,清妖那边究竟是得多么的丧心病狂,才能做出此等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石达开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脸上的睡意瞬间消失,有些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清妖究竟是怎么敢的……”

  “那可是黄河啊!”

  “炸黄河大堤,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石达开现在的心中满是凝重与怒火,以及后怕。

  黄河决口后水淹了大名府!

  要知道,他这才刚率军离开大名府没多久。

  幸亏他打完巨鹿之战后,果断选择带兵继续北伐,而不是返回大名府休整。

  否则的话,他石达开现在岂不是就要葬身泽国了吗?

  真的是就差那么一点!

  实在容不得石达开不后怕!

  一旁的石祥祯开口说道。

  “翼王,还有一件事。”

  “在清妖炸黄河大堤的时候,我军的运粮队正好刚至大名府,现如今,运粮队失踪联络不上。”

  “末将怀疑,我军的运粮队可能是被决口的黄河水给卷走了。”

  “并且,由于决口的黄河水肆虐,短时间内,我军只怕是很难恢复粮道了。”

  “也就是说,我军现在有断粮的风险!”

  石达开闻言,脸上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翼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陈昀王展等人开口询问道。

  石达开脸上的表情凝重,深吸一口气,还是说道。

  “先想办法筹粮吧。”

  “先筹集一批粮草,渡过眼前缺粮的危机再说别的。”

  现如今正是夏收的时节,直隶,河南,山西,山东等北方省份,现在应该是都不怎么缺粮食的。太平军只要能舍下脸皮,从士绅大户,从百姓手上抢粮,想筹集一批军粮,渡过眼前的难关并不难。

  只是,没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接下来石达开想要北伐京城,只怕很难了。

  一想到自己本来就要拿下京城,名震天下了,结果却是因为满清炸了黄河大堤而功败垂成,石达开就恨得牙痒痒。

  尼玛的,这些狗鞑子是真尼玛不做人啊!

  ……

  很快,保定方面的清军便接到了石达开所部绕行山西撤军的消息。

  奕十分振奋的召集满清诸高层议事。

  “朕接到了最新消息,在黄河决口之后,长毛已然撤兵。”

  “京城,保住了!”

  四周众满清高层闻言,齐声恭维道。

  “皇上圣明!”

  “若无皇上亲临前线,指挥若定,我军难有今日之胜。”

  “是极,是极,皇上英明果睿,实乃我大清之福,天下之福……”

  “……”

  奕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情绪十分振奋。

  此战之后,大清虽难以留在关内,继续作威作福,但却是为大清撤出关外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如此一来,他奕差不多便能算是大清的中兴之主,皇位也就算是彻底坐稳了。

  奕自然是高兴的。

  至于说黄河大堤一炸,得死多少百姓?

  呵呵,这就不是他奕需要理会的事情了。

  死就死吧,反正死的不是八旗国族。

  在众人一番大笑之后,奕接着说道。

  “传令下去,准备收兵回京。”

  众人闻言,齐声应下。

  旋即,清军便也自保定拔营,浩浩荡荡的往京城方向而去。

  ……

  广州,唐王府!

  李奕正在接见福建提督陈兆安,浙江提督许亮,江西巡抚张芾等归降大唐的清廷官员。

  会客室内,李奕坐在上首位置上,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姿态放松。

  而陈兆安,许亮,张芾等人也是各自落座,只不过表情上都难免拘谨。

  虽李奕给他们赐座,表示了尊重,但他们大多也都只是坐半个屁股,神态非常端正。

  李奕敢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姿态放松,是因为李奕是上位者,他主导一切,自然可以放松。

  但陈兆安他们都是刚刚才投降归附的大唐,心中都很没底,自然不敢在李奕面前表现的太过恣意。

  否则的话,万一被李奕误会他们不把自己看在眼中,那可就麻烦了。

  李奕挥手命人为他们送上茶水,然后开口说道。

  “诸位巡抚,提督,都是大才,能在当前这个关口率众归附我大唐,对大唐,对诸位,对天下,都乃好事。”

  “一来,是让百姓能少受些战火波及。”

  “二来,能让更多的天下人意识到大势所趋。”

  “三来,也为我大唐送来了几位大才。”

  “孤,很是欣慰。”

  语罢,李奕举起茶杯道。

  “来,诸位请。”

  “孤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

  几人闻言,都是有些惶恐,但还是不敢推辞,纷纷举杯,不顾杯中的茶水还有些烫,直接一口饮尽。

  接下来,李奕又继续说起了对陈兆安等人的安排,陈兆安和许亮这俩提督,李奕准备要安排他们去参谋部担任一个闲职。

  说白了,也就是先给他们一个官位,高高挂起来,但不给实权。

  等过段时间,确定他们没问题之后,再给实际官职和权力。

  张芾这个巡抚也是一样,李奕准备先将他扔到内政部担任闲职,先磋磨磋磨,再给他安排职务。

  对于降官降将,大唐一向都是这样安排的。

  基本上已经有了定制!

  只是,就在这时候,会客厅外走进来一名脚步匆匆的官员。

  李鸿章迈步走到李奕身边,俯身汇报道。

  “王上,江北急报,出大事了!”

  说话间,他将自己手中的一封文书呈递给了李奕。

  李奕闻言,接过文书翻看了起来。

  很快,陈兆安等人便看到,李奕的脸色随着翻看文书,瞬间沉了下来。

  整个人身上的气压瞬间降低到了极点。

  他的眼神中,有明显的杀意在翻涌。

  “炸黄河大堤……”

  “这些清妖,是疯了吗?那可是黄河啊!”

  李奕都懵逼了,黄河那可是母亲河啊,事关北方数省的灌溉,炸黄河大堤,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黄河一但决口,这得死多少人?!

  深呼吸,使得自己的情绪冷静下令,李奕面无表情的对李鸿章说道。

  “去传孤之命令,命我大唐内政部和参谋部各位大人立即前来王府议事。”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最新章节,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