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入京的仅仅只是皇后罗彩玉。

  那么,李奕这个皇帝亲自动身出城去迎接,其实是有些超规格的。

  大唐朝中的老夫子们不免会有所非议。

  但是,谁叫赵氏这个太后也在队伍中呢?

  儿子出城去迎接母亲,这可是孝道。

  谁也不能说出半个不字。

  否则,那就是不孝。

  在这个时代,孝,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唐瑞听罢李奕的话,当即应下,然后转身前去准备。

  李奕简单洗了把脸,换了一身干净衣服,便动身向着京师外城而去。

  ……

  京师城外。

  浩浩荡荡的迁都队伍抵达了京师。

  李奕骑马从京师城内赶出,来到了一辆马车前。

  在来到马车前之后,李奕翻身下马,亲自伸手将自己的母亲赵氏搀扶下了马车。

  “不孝子李奕见过母亲!”

  “母亲万福!”

  李奕主动向赵氏行礼。

  赵氏连忙伸手将自己儿子搀扶了起来,满脸笑意的说道。

  “皇帝快免礼!”

  “你乃一国之君,岂能大庭广众之下,对我这么一个老妇人行礼?”

  “那成何体统?”

  李奕闻言,只是继续说道。

  “在旁人面前,儿子我是皇帝。”

  “但在母亲面前,儿子永远都只是儿子,今日,我是以儿子的身份来向母亲行礼的,这又有何不可?”

  “没有母亲的辛苦哺育,岂会有儿子今日?”

  赵氏闻言,依旧是笑着,用力点头,看向李奕的眼神依旧温煦。

  只是眼角之中却是有泪水溢出,现在她的心中真的是颇多感怀。

  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自己的丈夫如今还活着,这该有多好?

  随后,赵氏身后的罗彩玉等也是分别上前向李奕行礼,口称臣妾参见陛下。

  李奕伸手将罗彩玉搀扶起来,然后说道。

  “皇后辛苦了。”

  “朕长期在外征战,顾不得家中,你既要照顾内廷,又需孝敬母亲,哺育太子。”

  “实在是辛苦,朕愧对于你啊!”

  罗彩玉只是笑着说道。

  “臣妾不苦。”

  “这些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说话间,罗彩玉又将一旁的傅善祥拖了过来,然后说道。

  “要说辛苦,也是善祥妹妹辛苦。”

  “若没有善祥妹妹从旁协助,臣妾也管理不好内廷。”

  李奕同样冲着傅善祥笑了笑,然后说道。

  “皇后和贵妃能和睦相处,不生事端,朕很是欣慰……”

  虽然罗彩玉和傅善祥之间的关系肯定不像表面上的这么友好。

  但只要她们做事不越过底线,李奕是不会管的。

  嗯,妃子们争宠,最后受益的可是他这个皇帝。

  随后,李奕又一一接见了范希元,赵科,吴兴,郭嵩焘等内政部的一应高官。

  一一勉励了他们,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随后,这才带着队伍,往京师城内而去。

  很快,一行人便抵达了紫禁城。

  李奕命人于紫禁城中设宴,招待群臣。

  宴席上,大家开怀畅饮,一杯接一杯的美酒下肚,都很是畅快。

  所有人都明白,天下已定!

  他们这次从龙的豪赌,算是成了。

  接下来,便该轮到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了。

  至于说兔死狗烹什么的,则是并没有人在意。

  因为李奕实在是太年轻了,今年不过才25岁。

  比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时的年龄,还要小两岁。

  以李奕的威望,只要他还活着,就没有人敢造反。

  而以李奕的年龄,基本上可以熬死全部的开国功臣。

  所以,他压根没必要去杀功臣。

  既然如此,大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宴席结束后,群臣各自出宫,准备前往李奕在京城中给他们准备的宅邸入住。

  嗯,李奕早在刚刚打下京师时,便开始准备给朝中群臣的赐宅了。

  而这些赐宅的来源,则是原来京师内城中,那些满清权贵的宅邸。

  在满清刚入关时,便颁布了圈地令,占房令,剃发令,以及迁界禁海令,这大名鼎鼎的清初四大暴政。

  而这其中,占房令所指的便是入关的八旗子弟要来京城占房子落脚。

  在占房令颁布后,整个京师几乎都变成了满清八旗的自留地。

  哪怕是汉人大臣,都不被允许在京城购房置产。

  虽然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外城变成了贫民窟,但内城却是依旧被满清权贵们牢牢占着。

  在大唐收复京师,并抄家八旗之后,内城的宅邸自然是全部收归国有。

  而李奕则是将这些宅邸都给进行了简单规划,准备要按照功劳的不同,对大唐的开国功臣们进行赏赐。

  而就在这朝中群臣们开始看房子的时候,紫禁城中也是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李奕亲自带着赵氏等人在紫禁城中闲逛,为他们介绍一座座宫殿不同的用途。

  “现在母后看到的,就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里面最大的,也就是太和殿,即传说中的金銮殿。”

  “后面两座略小些的,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

  李奕亲自搀扶着赵氏,登上御阶,往太和殿走去。

  李奕指着眼前红墙黄瓦,朱楹金扉的建筑开口说道。

  “这保和殿,就是皇帝平时上朝,御门听政的地方。”

  “前明时候叫奉天殿。”

  打开太和殿的殿门,赵氏看着太和殿中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以及最上方那块““建极绥猷”的金匾,眼神中满是惊叹。

  这就是所谓的金銮殿啊!

  在此之前,赵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么一个老妇人,有朝一日竟能在金銮殿上散步闲逛。

  李奕继续说道。

  “儿子将来正式登基后,三大殿的名字,包括上面的匾额都得改一改。”

  “儿子准备要将三大殿分别改称承天殿,紫极殿,慎笃殿。”

  “其中,承天殿取承奉天命之意;紫极殿取紫微无极,上应紫薇星之意;慎笃殿则是慎思笃行的意思,象征执政颁布政令前要慎重的思考,政令颁布后要踏实的履行。”

  “至于说那块“建极绥猷”的匾额,则最好改成“驱除鞑虏”四字,借此昭示子孙,勿忘祖辈创业之艰。”

  赵氏闻言,也是点头说道。

  “皇帝所言甚是。”

  “确实是该改名,我大唐乃中华正朔,皇宫之中岂可沿用鞑虏之名?”

  随后,李奕又带着赵氏等人前去参观了乾清宫,坤宁宫,翊坤宫,慈宁宫,寿康宫……

  罗彩玉看着眼前这一座座宫殿,眼神有些期许的询问道。

  “陛下,我等以后就要住进来了吗?”

  李奕闻言,摇摇头说道。

  “不住这里。”

  “这紫禁城自永乐年间修成,如今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五百年的风吹日晒,这紫禁城虽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但内里很多东西都已经不成样子。”

  “养心殿的窗户晚上甚至还漏风呢!”

  “要住的话,着实不舒服。”

  “所以,朕的想法是,咱们住圆明园去。”

  “圆明园作为一座新建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设施齐备,住起来肯定比紫禁城舒服。”

  至于说离朝中各部门衙署远了,不方便处理政务怎么办?

  这很简单,在圆明园外围分别为内政部和参谋部以及下辖的朝廷各机构,再加建一座办公衙门就是了。

  反正大唐如今增设了这么多衙门,京城中满清原来的衙门本来就不够用。

  罗彩玉闻言,当即应了下来。

  表情中隐隐有些期待!

  紫禁城虽然在李奕口中好似有多么的残破不堪,但在罗彩玉看来,已经足够奢华。

  她有些不敢想象,被李奕颇为赞许的圆明园,究竟得好成什么样子。

  李奕继续补充道。

  “太后和皇后随时可以动身搬去圆明园,但朕却是还得在紫禁城中多住上一段时间。”

  “一是筹备登基大典。”

  “二是圆明园那边正在加紧修建朝中各部的办公衙署,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工。”

  “各部门自然也就无法搬迁,朕为了办公处理政务方便,也只能暂缓搬迁的事宜。”

  罗彩玉闻言,忙不迭的说道。

  “臣妾还是与陛下一起吧!”

  赵氏也是说道。

  “为娘也是一样。”

  “咱们母子许久未见了,离得了的话,为娘想见皇帝一面也不容易,便先在紫禁城中住下吧。”

  李奕闻言,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

  “正好,朕趁着这段时间,命人为圆明园加上供暖系统和上下水系统。”

  “等这些都装好之后,圆明园住起来只会更加舒服。”

  说话间,李奕继续带着赵氏等人在宫内溜达。

  在到处都转完之后,赵氏被安排去了寿康宫住下,傅善祥去了翊坤宫,而李奕则是带着罗彩玉往养心殿而去。

  之所以赵氏要去寿康宫,而非慈宁宫,主要是因为当初孝庄死后,曾长时间停灵慈宁宫内。

  然后,慈宁宫便没人住了。

  历代太后都搬去了慈宁宫隔壁的寿康宫,赵氏自然也是如此。

  在回到养心殿后,李奕命奶娘将李载待下去照看,而他则是将罗彩玉横抱起来,往床榻方向走去。

  罗彩玉埋首于李奕胸前,有些羞怯的说道。

  “陛……陛下,妾身还没有沐浴呢……”

  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不急,朕现在有一笔价值好几个亿的大生意要和皇后谈。”

  “等谈完咱们一起洗……”

  虽然他劝罗彩玉不急,但他现在其实很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最新章节,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