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裳也明白杨正山意思,他想了想,说道:“我可以去试试,不过能有多少收获,就不一定了。”

  杨正山再次抿了一口茶水,说道:“去靖安府之前先去一趟安宁县,到时候你拿着我的帖子,去拜访一下卢家和罗锦!”

  靖安府不是杨正山的主场,但却是杨正山的家乡。

  卢家虽然在安宁县,但也算是靖安府的望族。

  而罗锦虽然只是一个知县,但在府城也有一些人脉关系。

  有这两方的支持,罗裳不敢说能有多少收获,但总不至于空手而归吧。

  杨正山让他去靖安府,自然会帮他谋划一些。

  “我明白了,我会先去拜访卢家和罗知县!”罗裳很明显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只靠他自己,那他一个外人想要把手伸进靖安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买个店铺做个小买卖还成,若是想做出一点成绩来,那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就按照迎河堡的方式,让每个屯堡就建造猪圈、羊圈、鸡舍等等,为每个屯堡都建造学堂,并且在几个规模较大的屯堡建立商业街。

  “绣娘学堂?”罗裳有点懵。

  虽然军户空余的男丁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如果一个军户中出现了一个绣娘,那就相当于减少了一个贫苦户。

  “至于第三件事,其实我是想让你帮安源城的军户们找些生计,军户的日子太过贫苦,我希望你能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一些稳定的工作,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比如马三,就跟杨家签了十年的长契。

  最后就是前期不会有工钱,军户们可能不愿意把人送来,当然收费也是不可能的。

  杨正山已经计划好了,等春耕结束,他要对防守官厅下辖的所有屯堡进行整修。

  “掌柜可能不行,但伙计稍微培训一下就行!”

  不过这其中涉及一些问题,首先这些人需要集中培养,需要送到安源州城内,不过有守备官厅背书,应该问题不大。

  在普通百姓家,绣娘已经算是高薪职业的,一个手艺好的绣娘一年能赚几十上百两银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长契不是卖身契,签了长契就是长工,他们还是有户籍的,不是奴仆。

  不管如何,让他们学门手艺都是好的。

  “这事倒是不难,在江南有很多绣坊,那里的绣娘都是从小培养的,不过需要签长契。”罗裳说道。

  通过杨正山的解释,罗裳总算明白了他的想法。

  这也是为何杨正山愿意扶持罗裳的原因。

  农业上,杨正山没有太大的操作空间,唯有商业上,杨正山可以借用罗裳的生意。

  “可是我这边只需要掌柜和伙计,他们能做吗?”罗裳说道。

  从针线作坊,到养猪养鸡,再到现在的绣娘培养,杨正山就是希望能解放女人的劳动力。

  “你觉得建個绣娘的学堂如何?”

  相比之下,罗裳带来的商业行为可以让他管辖范围的军户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只是绣娘,木工,铁匠等等,我都希望你能如此!”杨正山继续说道。

  想要扶贫,就离不开农业和商业。

  当初在临关堡时,杨正山建针绣作坊,如今里面就有不少合格的绣娘,虽然那些妇人算不上厉害的绣娘,但养家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绣娘也可以进学堂吗?

  他的脑子有点拐不过弯来。

  “长契就长契,你看着办即可,我只是想给他们找些赚钱的门路!”杨正山说道。

  杨正山见他这般模样,只能详细的解释起来。

  这件事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了,需要长时间的规划和投入。

  要说罗裳能给他多少银子,杨正山还真不在意,他需要银子,但他可以自己赚,等马场建起来,他绝对不会缺银子。

  这才是杨正山的主要目的。

  等手艺入门之后,可以进入罗裳的锦绣坊一边实习一边继续进修。

  当初在迎河堡时,迎河堡的繁荣也是在罗裳的帮忙之下才发展起来的。

  他也是没办法,军户与农户不同,军户的男丁要入伍,还要屯田,而这项工作都不会带来太多的收入。

  这绣娘学堂其实就是技校,规模不需要太大,一次只需要几十名学生就行,培养时间不需要太长,半年足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好像前世的扶贫,为何要让大企业帮着扶贫,就是因为大企业能够投资,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能够帮助一地实现发展。

  “除了伙计,你那边也需要绣娘!”

  一家军户能有几个男丁?

  而除去一个正丁和一个余丁外,一家军户又能剩下几个男丁?

  所以杨正山一直都把扶贫的目标放在女人身上。

  其次,这些人的年龄不能太大,最好是十六岁以下的少女,她们没有嫁人,不受家务拖累,而且年纪小学东西也快。

  杨正山说道。

  而如今,杨正山同样需要罗裳。

  而杨正山估计要在安源城待好几年,他希望在他离开安源城的时候,所有屯堡都能换一个样子,所有军户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虽然民生不是杨正山的主要职责,但杨正山依然愿意造福那些军户。

  让罗裳培养木工和铁匠,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过罗裳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他已经明白杨正山的意思了,也明白他是无法从这上面赚到钱的。

  其实这是做起来也容易,开个木工铺和铁匠铺即可,花费不会很大。

  聊完这些之后,杨正山便与罗裳话起家常。

  罗裳给他说了很多重山关的事情,大多都是重山关这段时间的变化。

  不得不说陆崇德和梁储都是有能力的人,在他们的管理下,重山关越来越繁华了。

  除此之外,杨正山还问了问罗裳家里的情况。

  罗裳的长子罗真,也就是当初那个因为冲撞了张家四少爷被关进大牢的莽撞小子,如今已经罗裳做起了买卖,罗裳离开关城的时候,他会帮着盯着各个店铺的生意。

  这小子虽然莽撞了一些,但做生意还算是有些头脑。

  ……

  罗裳在安源城待了三天就离开了,现在他的生意不小,不可能一直留在安源城。

  而且安源城的事情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想要接手梁家的生意估计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行。

  不过有些事情他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他已经跟杨正山说好了,等回去后会先安排两个掌柜来安源城盘下一家店铺,先把锦绣坊的招牌挂出来,同时也把绣娘学堂建起来。

  对此,杨正山自然没有异议,罗裳办事很有章程,杨正山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而就在罗裳离开的第二天,马三带着一大家子来到了安源城。

  杨正山见了他一面,就让杨明诚为马家安排住处去了。

  马场还没有建起来,那边还没有地方可以住,所以杨明诚就在城内给他们租了一套小院暂时住下。

  等马场建起来之后,他们一家会全部搬到马场去。

  随后的日子,安源城内依然是热闹非凡,秘武卫,巡抚衙门,总兵府的人来来往往的,那些被关押的人,在经过审查之后,没有的问题的都放出来了。

  至于有问题的,则带去重山关了。

  这次走私案涉及的不只是安源城,还有嘉城以及黑崖寨,所以最终的审判放在了重山关。

  据说中军都督府、刑部、大理寺的人都来了重山镇,具体什么情况,杨正山不了解,也没有去关注。

  反正剩下的事情已经跟他没啥关系了,他才懒得掺和呢。

  再说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守备,这种事他想掺和也掺和不进去。

  与其在这上面浪费精力,还不如想想该怎么把郁青衣娶进门。

  这天晚饭结束,杨正山没有让众人离去。

  堂屋中,杨正山坐在主位上,目光在每个人的身上扫过。

  除了杨明志外,杨家其他人都来了,嗯,还有几个小娃娃没有过来。

  一大家子人安静的坐着,等待着杨正山开口。

  “咳咳!”杨正山轻咳一声,打破了安静的气氛,说道:“我准备迎娶青衣进门,你们有什么意见?”

  摊牌了,老子给伱们找了个后娘,你们有意见吗?

  他的话音落下,堂屋中陷入了更加长久的沉默。

  “……”

  杨正山有些无语的看着他们。

  你们倒是说话啊!

  反对还是认同?

  以后别说我不给你们发表意见的机会。

  见一个个的都没有开口的意思,杨正山不得不点名说道:“明诚,你有什么看法?”

  杨明诚挠挠头,说道:“爹,我没有看法。”

  “没有看法是什么意思?”杨正山不满的横了他一眼。

  “嘿嘿,只要爹愿意就行!”杨明诚憨笑道。

  杨正山又是一阵无语,就这点这个憨货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明浩,你呢?有什么意见?”杨正山只能看向杨明浩。

  杨明浩看着他,眨眨眼,说道:“爹,我有意见管用吗?”

  “不管用!”杨正山很直接的说道。

  “那我没意见了!”杨明浩悻悻的低下了头。

  我说了又不管用,你还让我说什么。

  杨正山又看向杨云烟,杨云烟低着头,根本不与杨正山对视。

  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这大女儿是指望不上了。

  其实这个时候杨云烟也不适合说话。

  至于杨云雪。

  “爹,我没意见!”杨云雪主动开口了,可是她说了等于没说。

  杨正山捋着胡须,点点头。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这事就定下了!”

  “王氏,这两天你去寻个媒婆,准备好彩礼,梁氏,你帮着你大嫂!”

  “好了,就这样吧,你们都回去吧!”

  哼哼,让你们不说话,那就别怪我搞一言堂了。

  老子可是问过你们了,你们都没有意见。

  说罢,杨正山就起身走进了西屋。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最新章节,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