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山猛地站起来,走到门前,朝着天空望去。

  轰隆隆~~

  东南方的天际,厚重的阴云伴随着沉闷的雷声滚滚而来。

  雷电闪动,雷声滚滚,阴云浓烟般片刻间已经蔓延至杨正山的头顶上方。

  “真的要下雨了!”

  杨明浩惊讶的眼珠子差点没有瞪出来。

  杨正山眯着双眼。

  他的感觉是真的。

  居然能感觉天气变化?

  难道我还有天气预报的能力?

  杨正山也是又惊又喜,为即将下雨感到惊喜,为自己拥有一个特别的能力感到惊喜。

  哗啦啦~~

  大雨说下就下,豆大的雨滴坠落,眨眼间就将地面打湿了。

  紧接着整个屯堡内响起了一阵阵欢呼声,不少孩童在堡内欢快的奔跑着。

  “下雨了,下雨了,大人,下雨了!”

  帮他们做饭的妇人有些失态的呼喊着。

  前衙的兵丁们也跑来报喜,其实不需要他们的禀报,杨正山又不聋不瞎的。

  有太多的人期待这场雨了。

  杨正山站在屋檐下,捋着胡须,淡笑的看着倾泻而下的大雨。

  哗哗哗~~

  雨线练成一片,彻底浇灭了持续数月的燥热。

  此时杨正山有感觉,这场雨会很大,会彻底解决重山镇的旱情。

  ……

  重山关城内。

  巡抚衙门中,陆崇德望着哗啦啦的大雨,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来。

  “终于下雨了!”

  重山镇战败,他走马上任重山镇巡抚,算是临危受命。

  再来之前,他已经想过重山镇的情况会很棘手,可是来到之后,他才发现重山镇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棘手。

  他不但要面对关外胡族的威胁,还要面对持续数月的旱情。

  最重要的是他接手的是一个衰败十余年的烂摊子。

  来到关城一个月,他就没有收到一个好消息,今日下雨,算是他来到关城后最高兴的一天了。

  “抚台,看来老天爷还是眷顾我们的!”

  陆崇德的幕僚袁河来到他的身侧,双目明亮的说道。

  “是啊,若是再不下雨,老夫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陆崇德转身走进书房中,从书桌上找出一份公文。

  “有这场大雨,时机也差不多了,你去安排吧。”

  他将公文交给袁河。

  袁河接过公文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问道:“不提前跟常平侯商量一下吗?”

  “不用商量,他会明白老夫的用意的!”陆崇德淡淡的说道。

  他和常平侯梁储来重山镇都不是空手来的,梁储带来了五千云龙卫,而他带来了八千匹战马以及大量的兵甲。

  重山镇的军事荒废日久,东海胡族又再次崛起,朝堂已经决意要重振重山镇。

  这次他们来重山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重山镇打造成二十年前的样子。

  眼下这些战马和兵甲,就是他重振重山镇的基础。

  而文书中的内容就是关于战马和兵甲的分配。

  他不能将所有的战马和兵甲全部交给梁储,因为他知道梁储若是得到了这些战马和兵甲,一定会用在镇标五营上。

  镇标五营只是重山镇的一部分,他要强大的是整个重山镇,不是镇标五营。

  所以他将战马和兵甲分配给了各卫。

  至于镇标五营需要战马和兵甲,那是梁储该操心的事情。

  这样做虽然会让梁储有些不开心,但他相信梁储会明白他的用意的。

  ……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可惜这场大雨来的晚了些,秋收临近,这个时候下雨已经无法挽回屯田的收成了。

  大雨过后,杨正山就开始组织屯堡内的军户开始秋收,不管能有多少收成,地里的麦子还是要收的。

  只是这次秋收,大家脸上都没有什么喜色。

  收成太低了。

  迎河堡的屯田都是不错的良田,然而粮食产量平均每亩还不足百斤,临关堡更是扯淡,一亩地能收个四五十斤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而这些屯田的收成还要将一半交给屯堡,也就是说军户们每亩田地只能收获几十斤粮食而已。

  站在屯堡门前,望着正在田地里忙碌的军户们,杨正山心里想着却是去建宁卫打打秋风。

  今年的收成肯定无法满足军户们的需求,而且接下来他也要开始练兵了,练兵不但要消耗粮食,还要消耗肉食,需要花费大把的银子。

  他必须要弄些粮食来,保证军户的日常需求,保证兵丁们的训练需求。

  “爹,可以走了!”杨明志走来,轻声说道。

  杨正山转头看了一眼,十名牵着马的兵丁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后,正等待着他的命令。

  这些兵丁并不是临关堡的兵丁,而是从迎河堡、三山堡和襄垣堡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骑兵。

  三座屯堡,二十多座墩台和烽燧,就挑出了这十个精锐骑兵。

  不是杨正山看不起其他的兵丁,而是真的没得挑。

  普通兵丁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修炼武艺了。

  能从四百多兵丁中挑出十个看过眼的斥候,杨正山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这十个精骑斥候就是他的亲卫,给他称场面的存在。

  当然,杨正山也是有意培养他们,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麾下骑兵的种子。

  “走吧!”

  杨正山翻身上马,朝着建宁卫的方向奔驰而去。

  建宁卫距离迎河堡有七十多里远,一行十余人骑马的脚程很快,不过一个多时辰就来到了建宁卫城外。

  建宁卫城是一座大城,城高四丈有余,城周七里有奇,比很多州城还要大一些。

  而周兰这个建宁卫参将其实更准确的称呼是重山镇中路建宁参将。

  她的管辖范围极大,辖内有五个守备,三个操守官,两个防守官。

  杨正山就是两个防守官之一。

  一行人来到卫城东门,杨正山出示防守官令牌,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城内。

  卫城内有数座衙门,其中包含建宁卫指挥使司、建州守备官厅、巡按监察院,以及参将幕府。

  来到参将幕府,赵远已经得到消息,先一步在幕府门前等待杨正山了。

  赵远也升官了,升为建宁卫镇抚,从五品官职,不过他的主要职责依然是帮周兰处理一些杂事。

  重伤初愈,赵远消瘦了很多,不过他的精气神还不错。

  “正山兄!哈哈哈,快请快请!”

  两人再见,情谊不变。

  虽然两人没有并肩作战过,不过两人一起随军出征,一起共事数月,也算是结下了不浅的革命友谊。

  虽然赵远对于杨正山升为千户感到羡慕,不过他依然很愿意见到杨正山。

  在一起共事的那几个月中,赵远觉得自己从杨正山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而杨正山对他也颇为照顾,因此在他心中,杨正山亦师亦友。

  “赵大人近来可好?”

  杨正山随着他走进参将幕府,边走边观察参将幕府的情况。

  参将幕府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幕僚机构,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周兰招揽的幕僚和文吏。

  而就在杨正山进入幕府的时候,迎面碰到了一个男子,男子个子很高,大概有一米八左右,身材偏瘦,面容二十出头的样子,长相温润如玉,身上穿着以素色为主,气质偏冷。

  男子身后还有一高一矮两个随从,杨正山瞥了一眼那两个随从,随后收敛了目光,与男子错身而过。

  只是一眼,他能看出男子身后这两个随从是高手,很可能是后天七层的高手。

  至于这名男子,实力同样深不可测。

  等男子走远后,他才开口问道:“刚才那位是何人?”

  赵远眸光闪烁,“宫里来的那位!”

  宫里来的?

  杨正山神色微动,微微颔首。

  新任镇守太监吕华!

  这位镇守太监与之前的张玉德完全是两个范本,张玉德贪婪无度,嚣张跋扈,而吕华却是低调无比,自从来到重山镇很少在人前露面。

  “他来做什么?”

  杨正山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不清楚,不过以后碰到他离远点就对了!”赵远压低声音说道。

  “怎么?他很危险?”杨正山问道。

  “何止是危险?”赵远似乎很忌惮吕华,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这位出自秘武卫!”

  “秘武卫!”杨正山眸中瞳孔一缩。

  哪怕他不关注朝堂,他也是听说过秘武卫的大名的。

  秘武卫,专属于帝皇的特权监察机构、秘密侦查机构,对内监察百官,对外侦查敌国敌情。

  最重要的是秘武卫有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凡三品以下的官员,秘武卫都可不经请示,先行缉拿。

  就凭这个特权,就足以让所有的官员对秘武卫避之不及。

  杨正山之所以听说过秘武卫,是因为重山关有传言张玉德就是被秘武卫给带走的。

  没想到他今日居然真的见到了秘武卫。

  杨正山收回思绪,转而随着赵远走进了周兰的书房。

  “拜见将军!”

  书房中,周兰正在伏案书写着,听到杨正山的声音,她头也不抬的说道:“你先坐,等我忙完了再说!”

  杨正山也不拘谨,直接坐在了旁边的茶桌旁,赵远对他使了一个眼色,似乎再说最近周大将军真的很忙。

  随后一名婢女奉上茶水,杨正山也不急,就这样坐着老神犹在的喝着茶水。

  重山镇的茶叶很贵的,平常他都舍不得喝,而周兰这里的茶叶都是上好的茶叶,难得有机会蹭茶喝,杨正山乐在其中。

  大约过了两刻钟,杨正山都喝了一壶茶了,周兰才忙完。

  “哎,这乱七八糟的事情真是多,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在镇标营!”

  周兰一边活动着手脚,一边吐槽道。

  在镇标营,她虽然是一营主官,但需要她处理的事情并不多,而成为参将之后,她负责的事情就海了去了。

  她端起茶水灌了一口后说道:“你来的正好,我这边有些事情需要跟伱说一下。”

  “将军请说!”杨正山道。

  “秋收之后,练兵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我这边打算先选一个千户所开始,你那边也该开始训练了!”周兰说道。

  “将军,我缺粮!”杨正山摩搓着又长了不少的胡须说道。

  “呃!”周兰顿时尴尬了。

  杨正山缺粮,她也缺粮啊。

  杨正山只是管辖着三个屯堡,而她可是管辖着五个千户所,二十多个屯堡。

  每个屯堡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今年的收成都非常低。

  “没粮!”周兰有些脸红的说道。

  “没粮怎么练兵?”杨正山瞪着眼说道。

  “我有银子!给你三千两,三个月后,我要看到一支精兵,人数不少于五百!”周兰道。

  杨正山心里微松,不过嘴上还是说道:“现在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重山镇大旱影响了今年的收成,不用想就知道接下来的一年粮价会飞涨。

  “我也没办法!”周兰有些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练兵需要粮草,杨正山缺粮,她也缺粮。

  杨正山想了想,说道:“那兵甲呢?”

  “兵甲有,我给你三百匹战马,五百套兵甲,如果你能练出三百精骑,我再给你三百匹战马!”周兰鼓励的说道。

  杨正山的眼睛顿时亮了。

  三百匹战马啊!

  这可比三千两银子贵多了。

  不过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三百精骑,五百步兵,那岂不是要八百士卒?

  可他麾下满打满算也不过五百多兵丁而已,加上临关堡的那一百兵丁。

  而且练兵也不能放松各墩台和烽燧的警戒,不可能将所有的兵丁全部召集在一起训练。

  “那我可以招募新兵吗?”杨正山问道。

  他是千户,按理说他麾下应该有十个百户,一千一百多兵丁,可现在他只有五百多兵丁。

  “可以,不过只能在军户中挑选兵丁!”周兰爽快的答应道。

  只能在军户中挑选兵丁,也就意味着杨正山不能募兵。

  不过他可以收拢流民,将农户改为军户。

  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旱,重山镇内应该有不少过不下去的百姓,招募一批流民应该不难。

  想到这,杨正山心里大体有了谱。

  “下官遵命!”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最新章节,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