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山抬头看了看一脸疲惫的李氏,说道:“我已经派人去通知明志了,他明天应该能回来!”

  最近周兰那边也开始练兵了,杨明志为此忙着,所以一直没有回来。

  不过他的妻儿都来了,杨明志怎么也该回来看看,再说李氏还有孕在身,都大半年没见了,他不回来看看也不合适。

  “谢谢爹!”李氏温婉的笑了笑,福身一礼。

  杨正山微微颔首,李氏要比王氏温柔很多,而且看得开,是个好女人。

  “你们也累了吧,都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晚上再说!”杨正山说道。

  “大哥,大嫂,你们跟我来!”杨明浩立即开口说道。

  说罢,他就领着众人离开了堂屋。

  迎河堡的官衙后院很大,主院有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四间,耳房两间。东西两个跨院各有正房三间,厢房两间。另外前院还有倒座房四间,后院还有后罩房五间。

  林林总总足有三十多间房,住杨正山这一大家子还是绰绰有余。

  各人的住处杨正山已经安排好了,大房住东跨院,二房住西跨院,杨云雪和王云巧住在住院的厢房中,杨明浩和林展住在前院。

  等大家都去看了自己的住处后,杨明诚又回到了主院堂屋。

  “爹,这是外公的信!”

  听到是陆松鹤的信,杨正山连忙接过来。

  这段时间他也给陆松鹤写过信,特别是中秋的时候,他还特意写信问候了一下。

  “中秋节礼都给你外公送过去了吧?”杨正山问道。

  “按爹的吩咐,儿子从库房中挑选了一些笔墨纸砚送过去了!”杨明诚老老实实的回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他家里的笔墨纸砚都是之前收礼收到的,特别是最早周兰的那些谢礼,里面有不少上好的笔墨纸砚,杨正山大多都送给了陆家。

  没办法,杨家现在只有半个读书人,也就是林展,用不了这么多笔墨纸砚。

  而陆家有好几个读书人,而且陆文渊还考中了秀才,他这个做姑丈自然要多表示一下。

  陆松鹤的信是言简意核,没有太多的客套,也没有太多的废话,主要内容就是想让杨正山给自己的孙子们谋个职位。

  陆松鹤有四个孙子,陆文春、陆文杰、陆文华和陆文渊。

  陆文渊要走科举,用不着杨正山操心。

  不过陆文春、陆文杰和陆文华这三个便宜外甥在读书上的天赋不是很高。

  对此,杨正山倒是没有反感。

  他这边确实缺读书人,之前迎河堡有不少文吏,不过都被杨正山处理掉了,现在官衙的事情全部压在了杨正山和杨明武等人身上,这也让他们显得格外的忙。

  就连杨正山想偷个懒都不行。

  杨正山想了想,便给陆松鹤写了一封信。

  先是问问两位老人家的身体,然后又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他决定将陆文春和陆文杰要过来。

  陆文春是陆家的长房长孙,今年已有二十八岁,虽然读书不行,但做事沉稳有成算,让他来迎河堡,应该能帮上不少忙。

  而陆文杰是陆家二房长孙,今年二十五岁,以前都是陆昭然经营陆家的产业,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

  这样应该可以让陆家的两房都满意,至于陆文华,这小子是陆家唯一不成器的孙子。

  倒不是陆文华骄纵,陆家也没有什么值得骄纵的。

  主要是陆文华好赌,杨正山可是听说过这小子在清河镇惹过不少麻烦,他可不想将一个惹祸精带在身边。

  “伱把这封信~~”

  本来杨正山是想让杨明诚将这封信送到关城的卢掌柜那边去,不过想到杨明诚对关城还不熟悉,便话音一转说道:“先把这封信交给明浩吧!”

  “嗯!”杨明诚有些失望的应道。

  他想多做点事,可杨正山却这事交给了杨明浩。

  虽然只是送信的小事,但这点小事他都不能做,更不要说其他的。

  杨正山看出他的心思,笑了笑说道:“你先休息几天,我这边还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来做!”

  杨明诚有这样的心思很正常,毕竟他是长子。

  眼看着自己的弟弟们都跟在爹身边,而且二弟还做了官,他心中若是没有点怨言那才奇怪。

  其实杨明诚已经很好了,他心中虽然有怨,但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针对弟弟们的事情。

  听到杨正山有事情让他做,杨明诚顿时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爹放心,我会做好的!”

  “嗯!”杨正山点点头。

  杨明诚离开,林展和王云巧又过来了。

  这两人是他的弟子,只是他这个师傅似乎有些不尽责,自他们来杨家之后,杨正山也没有教他们太多东西。

  杨正山打量了一下林展,满意的点点头,“你这身体倒是强壮了不少!”

  以前的林展显得有些瘦弱,而现在的林展就跟个小牛犊一样壮实了很多,而且皮肤也晒黑了不少,显然他平日里没少练武。

  “都是大师兄对弟子的照顾!”林展还不忘帮杨明诚说话。

  杨正山嘴角微翘,“读书的事情不要着急,过段时间我会给你找个老师!”

  他没有不让林展读书的想法,林展在读书上还是有些天赋的,若是他能走科举之路,杨正山也是乐见其成。

  可惜大半年,林展都没有好好读书。

  杨氏族学刚建起来,林展又将他接来了迎河堡。

  不过杨正山打算在迎河堡内开个学堂,而且还是个大学堂。

  一是为了给将士们扫盲,二是为了让军户子弟也能读书。

  扫盲简单,随便找几个读书人即可。

  不过这正儿八经的读书需要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师才行,最起码也要找个秀才。

  “弟子并不着急!”林展轻声说道。

  他真的不着急,虽然他的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读书人,考取功名,但是他更清楚杨家对他已经非常好了,养着他,教授他武艺,还愿意供他读书。

  如此,他还能苛求什么?

  他是知道感恩的。

  “嗯!”

  杨正山微微颔首,又看向王云巧和怀中王明哲。

  “抱过来给我看看!”

  王云巧连忙将王明哲抱过去。

  一个十岁的孩子还要照顾一个幼儿,也是苦了这个丫头了。

  “师父!”

  王明哲跟杨清婉差不多大,不过要比杨清婉活泼的多,见到杨正山居然直接开口叫师父了,想来应该是王云巧教的。

  “小家伙真乖!”杨正山露出慈祥的笑容。

  他表现得与王明哲很亲近,是想安王云巧的心。

  自己的亲孙子他可以疏远一些,因为无论如何都是亲孙子,有血脉关系。

  而对于这个小孩子,他不能疏远,否则王云巧心中肯定会不安。

  果然见杨正山如此亲近自己的弟弟,王云巧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杨明诚众人的到来,让杨正山身边热闹了不少。

  不过现在迎河堡的事务繁多,杨正山没有时间享受着天伦之乐,好吧,他也不太喜欢这天伦之乐。

  他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老人。

  虽然在这个世界,四十岁已经可以自称老夫了,可他从未这样自称过。

  第二天,杨明浩从建宁卫回来,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

  杨明浩就在家呆了一晚上,便急匆匆的回建宁卫了。

  周兰那边的练兵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杨明浩作为主要教官,身上的担子不轻。

  他不想给杨正山丢脸,更不想给周兰留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

  所以这段时间他在周兰面前一直都有好好表现。

  这也从侧方面证明杨正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杨明志比杨明诚更适合做官,更懂得利弊。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逐渐转凉。

  但整个迎河堡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屯堡内,返修重建逐渐进入了尾声,屯堡内,第一批训练的兵丁已经习惯了高强度的训练。

  九月底。

  杨承泽带来了第一批流民。

  总计一百三十户,四百多人。

  全部都是衣衫褴褛的流民。

  为了招募这些流民,杨承泽花费了不少精力。

  今年是一个灾祸之年,重山镇的百姓先是经历了胡骑入侵,后有经历了一场大旱,致使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有些百姓躲过了胡骑的掠夺,但却没有抗住大旱。

  第一批流民,杨正山全部安排在迎河堡内,正好迎河堡内刚刚修建了不少房屋,完全可以安置下这么多人。

  骤然多了一百多户人家,迎河堡立即热闹了很多。

  流民来到屯堡,首先登记造册,发放户籍,分配房屋,接着又分配荒地,发放农具和粮食。

  现在气温还不是很低,他们还能在入冬之前开垦出一些荒地来。

  不过刚刚开垦的荒地肯定收成不高,所以杨正山很大方的免除了他们一年的税收。

  为了避免这些流民坐吃山空,杨正山让李二虎在这些流民中挑选了一批人加入烧制木炭的工作中,同时他也让老李头多照顾一下这些流民,多雇佣一些人养马,养猪,养鸡。

  忙碌了两天,杨正山终于将流民妥善安排好,这才有空闲坐在书房中喝茶。

  “爹,你找我!”杨明诚来到书房。

  “嗯!”

  杨正山点点头,“你休息的也差不多了。”

  “爹,我休息的很好!已经不用再休息了!”

  杨明诚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以前家里穷苦时,他就负责田地里的活计,后来杨正山把地都交给了佃户耕种,他也闲不住,不是进山打猎,就是跑到田里帮佃户干活。

  没做,这个老实孩子居然去帮佃户干活。

  而且还是免费帮忙。

  搞得那几家佃户忐忑了很久,生怕杨家不把田地租给他们了。

  今年杨家的田地收成不错,这里面就有杨明诚的一份功劳。

  杨正山将茶碗中的茶水喝尽,站起身来说道:“走,你跟我一起出去逛逛!”

  尔后,两人走出书房,骑马离开了屯堡。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最新章节,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