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昂问道:“你们说,如果日后并州人想要当官,就必须通过考试才行。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是为何?”陈群不解地问道。

  罗昂道:“并州的这些家族太令我失望了,就因为他们对我的政策不满意,居然派人刺杀你,现在还不知悔改,胆敢包围刺史府。不仅如此,他们还煽动百姓,让他们到处作乱,而且还挑唆官员,让他们罢工。对于这些人,我恨不得将他们全都杀了。”

  罗昂的话,让陈群、来敏、冯习吓了一跳。

  “所以,以后并州的人想当官,必须通过考试。否则的话,他们休想任职。”罗昂冷冷地说道。

  来敏道:“主公所言极是。”

  “那没有闹事的大家族呢?比如郭家和温家。”陈群问道。

  罗昂道:“我自有分寸。”

  说着,他看向冯习,道:“修远,你去准备一下,让这两家的家主来见我。”

  冯习应诺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罗昂看向陈群,道:“长文,你先休息吧。这场好戏,你慢慢看着就好!”

  阳曲县。郭家。

  郭全曾担任过大司农,百姓们见到他,都要称呼一声郭大司农。

  郭全已经辞官多年,年纪已经六十岁,但他保养得很好,身体也很健康。

  这天一大早,他刚出门口,就看到七岁的孙子在院子里练武。

  “祖父早!”他的孙子看到郭全后,连忙跑过来,向郭全行礼。

  “乖!”郭全拍了拍他的脑袋,问道,“练完武了吗?”

  “回祖父,已经练完了。”

  “那就陪祖父吃早饭吧。”郭全微笑道。

  “是。”

  这时,管家从外面跑了进来:“老爷,并州刺史送来的请帖。”

  说着,他将手中的请帖呈给郭全。

  郭全闻言,脸色变得沉重起来,因为王家的事情,将并州闹得沸沸扬扬的。

  郭全接过请帖,然后打开一看,心里的防备彻底消除。

  “备马!”郭全道。

  “祖父,我也要去。”孙子在旁边说道。

  郭全闻言,觉得带孙子过去,不会有什么大事,便点头同意了。

  来到晋阳后,他们被带到了城外的军营。

  郭全心里一凛,并州刺史居然住在军营里。

  当他得知罗昂要见自己,心里十分庆幸,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

  “大司农,在下有失远迎,还望赎罪。”郭全一下马车,就看见罗昂站在营寨。

  郭全看到罗昂的热情,不禁对罗昂高看一眼:“燕侯客气了。”

  “想必这就是令孙郭淮吧?”罗昂看到郭全身边的小孩,问道。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郭淮先是担任平原郡丞,然后担任曹丕的门下贼曹,最后担任曹操的兵曹议令史。

  定军山战败后,郭淮收集残兵,然后推张郃为主将,迅速稳定局势。

  曹魏建立,郭淮被封为雍州刺史、射阳亭侯,并阻止诸葛亮北伐。

  正始元年,郭淮击退姜维,并被封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的军事。

  嘉平二年,郭淮被封为车骑将军,领阳曲侯。

  正元二年,郭淮去世,谥号为贞。

  洪迈是这么评价他的: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没错。伯济,还不见过燕侯?”郭全看向郭淮,道。

  “见过燕侯。”郭淮抱拳道。

  “哈哈!不必多礼。都进去吧,不要让温家家主久等了。”罗昂微微笑道。

  温家家主也来了?

  郭全心里很惊讶,但很快便释然了。

  然后,罗昂带着郭全,进入了大帐。

  这时,一名少年站起身,向郭全行礼道:“小侄见过郭家主。”

  那名少年是温家家主——温恢,年纪只有十八岁,但他的父亲死得早,所以就成为温家家主。

  温恢,字曼基,太原郡祁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涿郡太守温恕的儿子。

  温恢先是担任廪丘县长、鄢陵县令、广川县令,后来担任彭城相、鲁国相。

  建安十三年,温恢得到曹操赏识,直接担任丞相主簿,之后出任扬州刺史。

  曹魏建立后,温恢被封为侍中,并出任魏郡太守。

  黄初四年,温恢担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但在赴任途中病逝,年仅四十五岁。

  陈寿是这么评价他的: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郭家、温家在并州扎根这么多年,结过姻亲,早已是亲戚关系。其实,他们与王家也有亲戚关系。

  然后,大家按序入席。

  酒过三巡,罗昂放下酒杯。

  郭全见状,心里暗想道:来了!

  罗昂叹了口气,道:“最近并州宵小横行,导致并州多生是非。”

  郭全与温恢没有接话,只是竖起耳朵,静听罗昂说下去。

  “我原以为是一件小事,但经过我手下人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阴谋。”罗昂道,“并州有人与异族勾结,想要引异族入主中原。”

  “燕侯,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郭全问道。

  罗昂摇了摇头,道:“事情很明确了,我们连人证都有了。郭家主如果不信,我可以让人带他们上来。”

  郭全闻言,心里暗想道:你都是草原上的王了,草原上的异族都投靠你了,你随便找几个人来栽赃,确实很容易。

  “不知燕侯找我们来,是有何要事?”温恢问道。

  郭全闻言,心里也有这个疑问。

  罗昂微笑道:“曼基,长文缺少一位主簿,不知你愿不愿意去?郭司农,郭缊太守在雁门任职,深得百姓爱戴,长文身边缺少一位别驾,您看……”

  郭缊,太原阳曲人,东汉大司农郭全之子。他出身于太原郭氏,官至雁门太守。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以北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它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所在的代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燥,冬夏温差大,冬季风沙较大,夏季十分干燥。

  郭全与温恢闻言,瞬间愣住了,因为他们知道,罗昂这是拉拢他们。

  罗昂继续说道:“这一次并州事件,牵涉众多家族。鉴于此事,我要实行一项政策,举孝廉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进入仕途,否则无效。当然,为了表彰郭家与温家,你们的人暂时不受此项政策的约束。”

  郭全道:“既然燕侯这么说了,我只能同意。”

  温恢道:“我也是。”

  罗昂微笑道:“两位家主能有如此,我心甚慰。”

  不久,郭全与温恢帐内走了出来。

  “贤侄,你姨娘十分挂念你,不如来我那里住几天,探望探望她,如何?”郭全道。

  温恢点了点头,道:“小侄明白。两天之后,小侄一定去拜访姨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争霸天下,三国之争霸天下最新章节,三国之争霸天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