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471章 无路可退

小说:北齐怪谈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5-02-20 06:48:2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萧摩诃的军队还不曾靠近江陵,便遇到了被斥候所抓获的溃兵。

  溃兵早已被吓坏了,对城内的事情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只能说城池已破。

  萧摩诃无法再行军,只好就地驻扎,又多派斥候前往,过了许久,才抓住了一个军官,从对方口中得知了城池被内应打开,高延宗入了城的消息。

  高延宗动手极为迅速,从出兵到到达江陵,不过用了八天的时日。

  萧摩诃此刻却是犯了难,后方一出事,他这里的粮草直接断绝,他只好带着军队往本土方向撤退,又送快骑告知此处情况,请求后方带着粮食来接应。

  若是自己这里断了粮,高延宗带着几百个骑兵都可以将自己给拿下了。

  至于此处的溃兵,萧摩诃也无能为力了。

  江陵城内,此刻却是灯火通明。

  高延宗坐在上位,召开了宴会,搞劳有功的诸多将士们。

  淳于量被请到了上位,高延宗坐在左边,他坐在右边,其余将军们坐在他们之下。

  淳于量坐在这里,脸上带着笑容,嘴里却还是在辞让。

  「败军之将,实不该与将军同列.....”

  「勿要如此言语!」

  「若是没有淳于将军,我安能进这江陵城啊?」

  「要说那陈主有眼无珠,淳于将军一声令下,军中豪杰纷纷响应,可见其治军之能,为将之威!诸位,且与我起身,敬淳于将军....茶!」

  众人纷纷起身,拿起了手里的‘茶」,淳于量赶忙起身,与众人笑着回礼,

  再一同吃下。

  虽说当下高延宗官职最高,可以偷偷吃点「茶」,但是他也知道城池刚刚拿下,外头还有溃兵作乱,不能吃多了,便及时收走了茶,换上了肉,众人大快朵颐。

  高延宗跟淳于量聊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高延宗对淳于量是真正佩服。

  他自不知道淳于量在过去的安排,只当这是淳于量是通过自己的威望,沿路破城开关。

  他拉着淳于量的手,感慨道:「我听闻韦孝宽归顺大汉之后,在关中各地劝降城池,也不过劝降了五六座城池而已,我看淳于公在陈兵之中的威望,比韦孝宽在周兵之中的更胜,只是一次出面,便让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荆北,就是攻这江陵城,阵亡尚且不到七百!!」

  淳于量赶忙说道:「此因将军之勇也,将军领数千士卒,便连破陈国八座城池,三道关卡,更是击破了江陵重镇,斩杀了章昭达.....」

  前头高延宗还是一直在点头,可听着听着,他却急忙变色,晃起了脑袋。

  「这攻城拔寨我勉强认了,可这章昭达不是我所杀啊,他是病死的!」

  「非也,非也,章昭达是得知将军破城,气血攻心而死,怎么能说是病死呢?还是将军之功啊。」

  「我恭贺将军了。」

  听到这句话,高延宗却相当的憋屈。

  「先前那个宇文直是这样,如今章昭达又是如此..::

  他很是无奈的看向淳于量,「淳于公啊,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当年讨伐周国,什么也没干,就捡了个杀国公的功劳,如今打荆北,就是带着军队转了一圈,又捡了个杀上将的功劳,还有你先前的投奔,他们也说是我的功劳,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淳于量的嘴唇颤抖了片刻,「这.::::

  「迟早我也能时来运转,立下天大功劳!」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淳于量都有点不想搭理这个胖子了。

  高延宗又问道:「淳于公,此番虽夺下了城池,可城外却尚有诸多溃兵,这些人若是不能及时收拾,往后怕不是要祸害周围十余州,您有什么办法呢?」

  「我想派人追击,但是我兵力太少,外头有萧摩诃的军队,我已经分兵不少了,再出兵追击,我怕被萧摩诃所击破。」

  「这厮勇猛,我是不怕,可担心魔下难以敌他。」

  淳于量自告奋勇,「这件事可以交予我来操办....

  信陵。

  高长恭的行军速度比起弟弟也是丝毫不多让,他此时也赶到了战场,开始进行攻城的准备。

  他摩下的将军们也是擦拳摸掌,准备建功立业。

  高长恭戴上了熟悉的面具,眺望着远处的城池,又低头看向手里的舆图。

  此番的大战里,高长恭觉得自己或许是能立下最大功劳的人。

  虽然自己这边的道路是最难走的,而且很多关卡都是属于那种一夫当关类型的关卡,但是问题是这里的守军比起北面的要少太多了,有的关卡不过就百余人,况且,此番大乱的影响还在蔓延,这边的混乱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他认定自己能立下大功。

  就在他准备好攻城方略的时候,来自后方的书信到达。

  高延宗派人回信,告知兄长再也不必为后头的陈兵担忧,为了防止江陵的守军袭扰进攻,他已经将江陵给占了。

  看到书信,高长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家伙还真的是有福之人。

  高长恭不再担忧后方,直接选择进攻。

  高长恭这个主将还是非常生猛的,他作战的时候,还是运用过去鲜卑人的战术,挑选一支最精锐的甲士,给他们披上重甲,先破一处,其余大军直接压上,

  若不是他现在担任主将,只怕就要亲自去爬城墙了,不过,以他如今的位置,亲自爬城墙肯定是不行了,只能是看着别人爬城墙。

  在高长恭的狂轰滥炸之下,信陵的千余守军根本没能挡住高长恭太久,迅速崩溃。

  高长恭不作停顿,一路朝着永安的方向杀了过去。

  此时,三路大军同时跟周军接触,总攻也算是正式开启。

  主力大军连着攻破了数道关卡,包围了汉中,好在,宇文宪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提前将皇帝运往后方,自己也一并退往剑阁方向,由尉迟迥坐镇汉中,坚守不出。

  刘桃子以大军猛攻汉中,尉迟迥死战,战事相当的激烈。

  解律羡这边的进度最慢,他在恒香就被挡住了,无法前进。

  而高长恭那边还在突进之中。

  刘桃子的数万大军将汉中团团包围,大军分成了数支,轮流攻城,日日不辍。

  刘桃子终于也能借着兵力上的优势来欺负人了。

  至于城内的周军,那便是遭了大苦。

  宇文宪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兵马给尉迟迥,粮食倒是留下了不少,这就是他们坚守不出的底气,可是,汉军的猛攻实在超出了尉迟迥等人的预料。

  这支军团,战力相当的惊人,士气夸张,每次攻城都极为的猛烈,士卒们举着大盾就开始冲锋,从云梯上摔落,若是不死还要继续去爬,上了城墙,便毫不畏惧的冲向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死战不退。

  尉迟迥从未挨过这么重的‘拳头」。

  宇文宪离开之前,曾语重心长的嘱他,希望他能在汉中坚守半年以上的时日。

  他要去集中巴蜀的力量,在半年之内展开反击,跟着他一同退敌。

  尉迟迥觉得以汉中城的高大,加上城内粮草物资充足,敌人尽管有大军,也难以在短时日内攻破,便答应了他。

  可他没想到,敌人的攻势竟能达到这种地步。

  敌人的第一次攻城战,尉迟迥就差点翻车,让人给登了城,若不是他以死相拼,险些就成了笑话。

  「咚!咚!咚!」

  城外再次传来了震天的战鼓声,尉迟迥气喘吁吁,手持短兵,站在城楼,眺望着远处再次聚集的敌军。

  城内军士的士气本来就不高,加上皇帝和宇文宪离开,让他们感觉到被抛弃,士气更是低落,而敌人这日日不断的猛攻,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

  尉迟站在城楼之上,尚且能依稀听到从周围传来的哭泣声。

  尉迟的神色茫然。

  这一生,他打过很多仗,也打过很多硬仗,但是这一次,他头一次有一种无力感。

  先前跟祖挺,高长恭对打的时候,都不曾有过如此感觉。

  城内外的军队对峙。

  一边是气势如虎,如日中天,一边却是死气沉沉,日落西山。

  这种对比实在是太过明显。

  尉迟迥心里都不由得呢喃:莫非是大周的气数已尽吗?

  就在尉迟迥茫然的时候,城内忽传来了嘈杂声。

  「杀!!」

  尉迟迥匆忙的回头,迅速有军官冲了过来,「国公!!不好了,国公!东城门的军队作乱,称齐王弑君,要开城迎汉军....」

  尉迟迥只觉得脑海里喻喻作响。

  宇文宪让他守一百八十天。

  现在只过去了二十三天....他不怕死,可至少,不能败得这么快啊!

  「平叛!!」

  「让....我亲自去!!」

  尉迟迥冲下了城墙,换了马,领着骑士们一路朝着东城门的方向飞奔而去,

  当他赶到的时候,这里早已大乱。

  从北边撤回的军队与当地的军队正在厮杀,双方也逐渐开始不分你我,见人就杀,军官也不能制了,连叛乱的发起者是谁也无从而知,他们根本就是在乱杀而已。

  这就不能再当作叛乱了,这是营啸!!

  尉迟迥令左右传令,让众人住手。

  只是想要安抚住这帮深受摧残,心理彻底崩溃的乱兵,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尉迟迥只能是大开杀戒,骑兵们几次冲锋,杀了许多,其余人方才冷静下来,不过,也是斗志全无,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痛哭流涕。

  尉迟正要安抚,又有军官匆匆前来。

  这次,却是有军士发狂,开始抢劫组团抢劫粮库,又欲纵火。

  而城外的大军也开始了猛攻。

  内忧外患,尉迟迥的眼里满是绝望,

  他只好派人去阻止那乱兵,自己赶忙回去指挥城防战斗。

  可是城内的叛乱和动荡却层出不穷,军士叛逃,杀官劫粮的事情屡屡发生。

  如此熬了三天,汉中的东城门终于被汉军所攻陷。

  尉迟迥几次苦战,却不能夺回,汉军不断的涌进,周军越来越被动。

  在进城之后,尉迟迥领着亲兵想要展开巷战,只是,城内的军士却再也没有了斗志,纷纷投降。

  眨眼之间,三军皆叛,尉迟迥都差点被自家人抓了献给刘桃子。

  悲愤之下,尉迟迥只能领着三十余骑,逃离了城池。

  刘桃子的主力正式挺进了汉中。

  这对周军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

  当刘桃子骑着战马大摇大摆的开进汉中城的时候,汉军将土们纷纷高呼,其喊声哪怕隔着很远都能听的清楚。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官署,也就是宇文赞受封的那个地方。

  刘桃子封赏奖励了有功的将士们,而后下令整顿大军,准备继续进军。

  祖斑站在刘桃子的身边,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大堆的文书,几乎笑开了花。

  「陛下且看,这些都是周国各地的官员们派遣家奴心腹送来的。」

  「哦?」

  「自司马消难归属之后,周国各地的官员们也知道大势已去,想要积极归顺....这些文书的内容我大概都看过了,都是希望能在战后保全性命的....」

  「其中有几个人,我还能排得上用场。」

  祖斑颇为开心,大势之下,所有敢违抗者都是螳臂当车而已!

  这些书信,足以表明周国当下的混乱达到了什么地步,连官员们都纷纷上书暗中请活,那其余人就更不必多说。

  祖斑而后拿出了来自其余各地的奏表,乃至舆图等等,分析当下的局势。

  「阎庆确实难以对付,斛律羡短期内拿他不下,不过,他们这边还是牵制住了不少军队,算是方便了我们的挺进。」

  「宇文宪带着宇文赞逃离..:.越逃越乱,那些官员们的书信说,宇文宪内部,至今还在斗争,听闻高颍囚禁了杨素,却又被杨坚搭救,那宇文赞根本闲不住,想方设法的召人来夺权,想要参与朝政,宇文宪对他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恶劣,所谓的那辅臣也并非一心......”

  「这宇文宪,可是越来越像宇文护了。」

  祖斑大手一挥,「陛下,这便是大势啊,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敌人竟还在争权夺利,这样的国家不灭亡,其有天理?!」

  「我们不该在汉中停留太久,理当继续进军!」

  「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不断的逼迫,就如这汉中,在我们的猛攻之下,也是内部多乱,从而告破,周国同样如此!我们打的越急,他们内部的问题也就越是明显!」

  刘桃子轻轻点头。

  「迅速收集城内粮草,继续进军!!」

  「唯!!」

  大军只是在汉中休整了几天,而后继续出发,攻向阳安关。

  在这个关键时候,西边终于传来了喜讯,斛律羡攻破了恒香诸城,阎庆带着骑士们,突围逃向了武都方向。

  刘桃子的大军杀到的时候,阳安关直接投降,开了关门,不敢抵抗。

  刘桃子分出军队,分别攻往武都,剑阁等方向。

  消息一出,巴蜀震动。

  国内的投降派迅速抬头,往宇文宪这里上书,希望能举国归顺天命的「贤人们’开始涌现。

  此时,宇文宪刚刚到达剑阁,正在想办法收拾乱摊子。

  可这乱摊子才收拾了一半,他又不得不去面对裹挟着大胜之势前来叩关的刘桃子大军。

  宇文宪看起来就像是瞬间老了二十岁。

  前线各地纷纷求援,就连永安方向也在求援,高长恭前进的速度还是有点太猛了,那边的兵力严重不足,希望朝廷能尽快相助,若是不能相助,那他们可就要投降了。

  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动乱之后,能为国死战,为国捐躯的人还是有,却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多了,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这些当地的官员们,当了几十年的官,

  先后可能换了三四个朝廷,对他们来说,投降归顺新势力那是家常便饭。

  宇文宪坐在上位,听着前来拜见自己的蜀地老名士为自己阐述着投降的大道理,勃然大怒。

  他当即下令将这几个名土杀死,用他们来祭旗。

  而后又召集了魔下的诸多将军们。

  「我不欲再退!」

  「便在剑阁,与刘桃子决一死战!!」

  「贼远道而来,且多是骑兵,非利于他!」

  「此处,正是那贼人葬身之地!平贼之后,诸位当首功!开国称公,同享富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齐怪谈,北齐怪谈最新章节,北齐怪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