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儿臣还小呢。”赵兴苦着脸说道。

  作为一个男人,肯定幻想过三妻四妾美女如云。

  更何况他现在还是皇子,马上就要是太子了,将来更是要做皇帝的。

  而且他还是独子,女人少了,别说他父皇了,就算朝中大臣也不会答应。

  但是他现在还小,给他安排那么多,也没用啊。

  “又不是让你现在把她们纳进来,要是有看的上眼的,先定下,等以后正妃进门了,再纳进来就是了。”曹皇后说道。

  “还是算了吧,儿臣现在还小,要是确定那么多妃子人选,传出去影响不好。而且这些人都是勋爵高官,一旦成了外戚,不是好事。”赵兴摇头道。

  “福儿能有此想法,是大宋之福。可是官家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不仅肩负着江山社稷,也要为皇室开枝散叶。”曹皇后说道。

  “母后,儿臣明白,但是儿臣若是纳妃,最好还是从官职门第低点的人家中选。”赵兴说道。

  宋朝皇后从勋贵中选,除了安抚勋贵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防止外戚坐大。

  勋贵虽然不等于将门,但是勋贵若得重用,只能往军中安置。

  而大宋对武将防范甚严,并不担心皇后娘家视力过大。

  虽说嫔妃不是皇后,但是嫔妃的家族若是权势门第太高,将来诞下皇子,难免会有别的心思。

  而且权势门第过高,让他怎么重用?

  赵兴知道自己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但是嫔妃的人选他想选择官职不高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根基浅薄,哪怕提拔到高位,依仗的也是他。

  没了他,什么也不是。

  “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回头母后帮你在门第低点的人家中挑选挑选。”

  曹皇后仔细想想,觉得赵兴说的也有道理。

  “行,母后看着办吧。”赵兴说道。

  门第低的,哪怕自己不喜欢,也无所谓,让曹皇后随意折腾去吧。

  “我记得海家有个嫡女和你年纪相仿,听说模样也不差,教养极好,海家清贵,给个侧妃位置也行。”曹皇后说道。

  “母后,海家不行。”

  赵兴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海家一门五翰林,虽然清贵,但是门生故吏众多,不能再让海家之女进宫了。”

  海朝云确实不错,但是赵兴却不打算要。

  主要是海家在文官中影响力太大了,哪怕他再忠心,也不能让海家再成为外戚。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翰林院,只以为翰林院清贵,没有什么权势。

  确实,翰林院的官员权势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

  翰林院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智囊。

  翰林院的所有官职都是为官家一个人服务的。

  除了为官家出谋划策,拟诏那些外,还负责担任科举考官。

  实际权利没有什么,但是影响力可不小。

  但是翰林院的官员可不是一直待在翰林院的。

  官场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相。

  前文说过,相公并不单单指宰相,朝中三品以上的文官,都可以称之为相公。

  也就是说,想要升到三品以上,必须要有翰林院任职的经历。

  海家一门五翰林,并不是说海家同时有五个人在翰林院任职,这个说法和三国时期袁绍常挂在嘴边的四世三公意思差不多。

  指的是海家从建国至今,家族历代有五个在翰林院任过职。

  去掉现在还在翰林院的海文远,海家之前四个在翰林院任职的,已经出过一个宰相两个尚书了。

  海家在文官中的地位,整个大宋,能与之相比的屈指可数。

  大宋本就文官一家独大,以海家的地位,若是再成为外戚,影响力就更大了。

  赵兴甚至怀疑,原剧中海家把女儿嫁给盛长柏,除了看重盛长柏这个人外,也是怕引起皇帝猜忌,不敢和高门的联姻。

  赵兴虽然不懂权谋那些,也知道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平衡。

  所以海朝云再好,也不适合当他的妃子。

  “行吧,那母后回头帮你再选选。”曹皇后说道。

  “多谢母后,不过儿臣现在还小,母后慢慢选就是了,不用着急。”赵兴说道。

  “知道了,你还教起母后来了。”曹皇后笑骂道。

  赵兴陪着曹皇后聊天的时候,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行礼道:“禀殿下,宁远侯二公子求见殿下,如今在永宁殿那边候着呢。”

  “母后,儿臣有点事要处理,先告退了。”赵兴行礼道。

  “去吧,早些回来陪你父皇用膳。”曹皇后叮嘱道。

  “是!”

  赵兴应了一声,走出了大殿。

  一路来到永宁殿,见到了许久不见的顾廷烨。

  “臣拜见殿下!”

  顾廷烨离开汴京也才两个月,外表变化并不大,但是整个人的气质变化非常大。

  身上多了几分成熟,眉宇间带着一丝忧郁。

  “免礼,坐吧。”

  赵兴摆了摆手,道:“之前你来信说,你外祖父答应来汴京,现在人是否已经到了?”

  “回殿下,臣外祖父已经到汴京了。因为要安排交代家中事物,这才耽搁了这么久,请殿下恕罪。”顾廷烨说道。

  “这是人之常情,说什么怪罪不怪罪的。”

  赵兴不在意道:“今日天色不早了,明日我正好休沐,到时候去见一下你外祖父。”

  “岂能让殿下屈尊降贵,应该由臣带外祖父进宫拜见殿下才是。”顾廷烨连忙道。

  他之所以没有直接带他外祖父来,是因为他外祖父没有官身,想要进宫需要提前报备,得到准许才行。

  即便是赵兴这个皇子,也不能随意召人进宫,得禀报官家后才行。

  “我明日休沐,正好准备出宫玩玩,这乃是顺便的事。”赵兴说道。

  顾廷烨闻言也没再说什么,而是把他外祖父的住处告诉了赵兴。

  赵兴让三水记下,笑道:“都说江南繁华,人杰地灵,仲怀这次去扬州,可有什么有趣的见闻?”

  “回殿下,臣一心探望外祖父,只是沿路领略了一下,并没有详细了解。不过江南确实人杰地灵,臣在江南碰到一个少年,年纪比臣小一些,却才学渊博,谈吐不凡。臣与之聊过几次,自愧不如,甚为佩服。”顾廷烨说道。

  “哦?”

  赵兴目光微动,问道:“此人竟然能让仲怀都觉得佩服,可见其才能确实不错,不知姓何名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