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里面请。”

  寒暄了两句,盛紘把刘三石迎了进去。

  来到中院,院子里已经摆好了香案,刘三石站在香案后,盛家一家人则是在在香案前躬身而立,等待刘三石宣读圣旨。

  宋朝不兴跪礼,不过在接圣旨的时候礼义繁琐,并且需要下跪接旨。

  这指的是通过通过中书省签发的旨意,这次的属于私旨,并不需要跪接。

  刘三石也没废话,等盛家人准备好后,直接宣读了官家旨意,召盛紘嫡长子盛长柏入京为皇子伴读。

  听了圣旨,整个盛家人都愣住了。

  盛紘原本还未突然而来的旨意而忐忑不安,没想到竟然是一块天大的馅饼,直接把他砸的脑袋晕乎乎的。

  “盛大人,接旨吧!”刘三石微笑提醒道。

  盛紘回过神来,晕乎乎的谢恩上前接过圣旨。

  直到拿到圣旨的时候,他才有了一丝清醒,从衣袖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银票,塞给了刘三石,美名其曰喜钱。

  刘三石对于盛紘的懂事很是满意,笑着说沾沾盛大人的喜庆,把银票接了过来。

  “长柏,快领天使去正厅堂稍歇。”

  盛紘朝身后的盛长柏吩咐一声,看向刘三石笑道:“天使,我先将圣旨送到祠堂供奉,一会再来陪天使说话。”

  顾廷烨得官家赏赐一杆红缨枪,都被顾家给供奉在祠堂,更何况是圣旨了。

  “盛大人请便。”刘三石笑道。

  盛紘送圣旨去供奉,盛长柏则是引着刘三石进了正堂。

  王大娘子连忙吩咐下人把准备好的茶水点心送过去,包括跟随来的禁军,全都没落下,每人还给了十两银子。

  女眷不好出面,天使去了正厅,就各自回房了。由盛长柏和盛长枫暂时作陪。

  盛长柏成为了赵兴的伴读,刘三石也不敢轻视,有几分交好的意思,特意找他闲聊。

  然而聊了几句后,刘三石对盛长柏就更重视了。

  盛长柏如今也才十一岁,小小年纪面对他十分平静,闲聊间礼数周到,丝毫不紧张,显的很是老成。

  刘三石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在宫里混,还能被官家跟前的心腹太监刘公公收为义子,自然是有点能力的。

  刘三石不仅很懂得察言观色,看人的眼力也不差,盛长柏学识怎么样他不知道,就这沉稳的性子,以后前途就差不了。

  正聊着,盛紘回来了,寒暄了一阵,盛紘旁敲侧击想要打听官家为何会召自己儿子去宫里伴读。

  赵兴要册封太子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了,盛紘自然也知道。

  等几个月赵兴册封后,盛长柏可就是太子伴读了。

  听到圣旨内容的时候,绕是自认为城府很深的盛紘,也晕了好一会。

  直到去了祠堂的时候,才冷静了许多。

  任何事都有缘由,他一个扬州通判,屁大点的官,官家可能连他这个人都未必有印象,怎么会突然召他儿子去宫里给皇子做伴读呢。

  刘三石自然听出了盛紘的试探,也没隐瞒,直接告诉盛紘是顾廷烨向皇子推荐的盛长柏。

  这种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自然乐的卖盛紘一个面子。

  闲聊了一阵,刘三石提出有话单独和盛紘说,盛紘闻言连忙让两个儿子和厅内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听说盛大人有个美妾,对其宠爱有加不说,除了名分外,其余方面甚至能和正妻比肩,不知可有此事?”刘三石笑吟吟的说道。

  盛紘闻言先是一愣,然后额头上就渗出冷汗:“没…没有的事,我身为读书人,岂能不知伦理纲常,怎么会做出宠妾灭妻之事。”

  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立身要正道德品行高尚,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小家。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官员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怎么能做的好官。

  在对官员的评判上,政绩能力什么的只是一方面,反而更看重道德品行。

  所谓齐家,并不是让男人去打理好家宅内务,指的是家风。

  不敬尊长、宠妾灭妻、未能教育好子女,这些都是家风不正的体现。

  宋朝对文官宽容,弹劾官员贪污受贿,可能也就罚点俸禄被贬官罢了。

  但若是道德有亏,被人弹劾,可能就要丢官问罪了。

  盛紘确实有些宠妾,但是他还是有理智的,并不敢灭妻。

  然而他给林小娘的待遇已经超越了妾室的范畴是肯定的。

  不过这只是家宅内的事,外人并不知道。

  刘三石提起这事,盛紘自然不觉得是刘三石八卦。

  他猜测很可能是官家准备征召盛长柏为伴读的时候,调查过盛家,因此才让刘三石敲打他一番。

  正因为如此,盛紘才怕。

  刘三石对于此事并不关心,只是为了完成赵兴的交代,见盛紘否认,淡淡道:“殿下对贵公子好像挺看重的,盛大人没有最好,不然道德有亏,影响了贵公子的前途可就不好了。”

  “是是是,多谢刘公公提醒。”

  盛紘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现在看来官家只是想敲打他一番,并没有追究的意思。

  刘三石在盛家留了一个多时辰,谢绝了盛家晚上设宴款待,带着人去了扬州驿站。

  虽然现在宣完了旨意,但是如今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也要给盛长柏收拾准备的时间。

  回京的时间就定在了年后初三。

  刘三石随行的有几十个禁军,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士卒自然要盘问。

  等刘三石进了城,士卒们就上报了上去。

  刘三石在盛家和盛紘闲聊的时候,扬州大小官员几乎都得到了消息。

  扬州官员也知道这不是明旨,纷纷派人前去打听消息。

  得知天使去了盛家,等天使离开后,纷纷赶到了盛家。

  古代的圣旨可不像一些影视剧中那样都是由太监宣读的。

  别的不说,明朝时朱元璋禁止太监识字,字都不认识怎么宣读圣旨?

  实际上,通过中书省签发的圣旨,是由专门的官员前去宣读的,并不是太监。

  只有像这样的私旨口谕什么的,才是由宫里太监前去宣读传达。

  因此扬州官员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盛家,毕竟文人清高,如今也没有掌控大权的太监,他们自然不至于赶过来巴结一个太监。

  要是传旨的人是官员,他们怕是在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就来示好结交了。

  扬州一众官员上门,目的是为了打听旨意的内容。

  盛紘前脚送走刘三石,因为刘三石的那一番话,心里惴惴不安,见扬州官员到来,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招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