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赵兴的舅舅一家到了汴京。

  官家赏赐了一套汴京内城的宅子,虽然只有十几亩,却也非常难得。

  大宋建立已经近百年了,内城几乎没有什么空置的宅子了,朝中很多三四品官员都只能住在外城。

  无他,买不到,也买不起。

  赏赐的宅子早早就让人修缮打扫过了,朱家抵达汴京,直接入住了赏赐的宅子里。

  抵达当天,朱家人还没有安置下来,汴京就有不少官员派人送上了礼物,并下了拜帖,准备近期上门拜访。

  ……

  官家得知朱家到了汴京,第二天特许朱贵妃出宫探望,赵兴也得了一天假期,陪母妃一同前去。

  朱贵妃知道兄长一家要来汴京之时,就陆续准备了不少礼物,得到准许后,早早的便把礼物收拾好,次日一早带着儿子一起出了宫。

  一路上,朱贵妃很是高兴雀跃,自打进宫后,已经十多年了,除了家书来往外,也就赵兴刚出生那会,兄长和嫂子过来探望过她。

  赵兴坐在母亲跟前,却没有那么高兴。

  昨天朱家抵达汴京,就有许多人上门送礼的事,赵兴已经听闻了。

  这件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作为他的舅舅,这个时候更应该避嫌才是,可是他那个舅舅对于送来的礼物和拜帖全都来者不拒的给收下了。

  古代朝代更迭,很喜欢吸取前朝的弊端,而制定一些规矩制度来防范。

  但是历史上出现多次外戚专权,甚至还有外戚夺位的,但是历朝历代依旧非常喜欢用外戚。

  这是因为皇权的需要,需要外戚来平衡朝堂各方面势力。

  外戚的富贵荣华都得益于皇帝,外戚想要长盛不衰,就必须维护皇权。

  而且外戚是很好提拔给予高位的,就像赵兴的舅舅这样,连进士都没考中,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县令,成为了正四品的谏议大夫。

  这要是放在别的人身上,朝中肯定又不少人反对,因为朝廷有朝廷的升迁制度,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做的太离谱。

  但是这样的事放在外戚身上,就没人反对了,好像本就该如此一样。

  赵兴以后要做皇帝的,大宋内部文臣一家独大,虽然这些人也不是一条心,但是在触碰到他们共同的利益时,这些人就会抱成团。

  他自然也想过扶持外戚,来制衡文官。

  但是外戚这个东西,用好了就像霍去病卫青那样,成为巩固皇权的帮手。用不好就成了王莽、何进那样的把国家给搞亡了。

  以前对于舅舅的事情多是听闻,毕竟离的远,传到汴京有多少水分,赵兴也不清楚。

  因此他对这个舅舅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抱着几分希望的。

  但是舅舅昨天到达汴京后的行为,已经让赵兴彻底对他失望了。

  尽管已经决定以后不会重用这个舅舅,赵兴也不能任由他胡来,心里还琢磨着该怎么敲打敲打他,让他老实老实。

  在赵兴胡思乱想中,马车停了下来。

  “娘娘、殿下,已经到了。”马车外随行的太监开口说道。

  宫女掀开车帘,赵兴先下了马车。

  探出身子就看到宅门前,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妇人,带着几个少年少女躬身等在门口。

  见到赵兴出来,齐声道:“拜见殿下!”

  “舅舅舅母,你们真是折煞我了,快快免礼,不然母妃该骂我了。”

  赵兴连忙踩着娇凳下了马车,上前扶起了舅舅。

  “大哥,大嫂!”

  随后下车的朱贵妃,语气有些激动的喊道。

  “拜见贵妃娘娘!”

  朱世全领着一家人再次行礼。

  “大哥大嫂,你们这是做什么?”朱贵妃嗔怪道。

  “呵呵,礼不可废。”朱世全笑道。

  “这是喻哥儿吧?”

  朱贵妃看向大哥身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有些缅怀道:“当初我离家的时候,才刚刚会走,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大侄儿是她当初在家时就出生了,后来一直没有见过。

  “回娘娘,正是景喻。”舅母孙氏连忙回道。

  “景喻见过娘娘!”朱景喻连忙上前见礼。

  “叫什么娘娘,喊姑母。”朱贵妃有些不悦道。

  朱景喻闻言看向母亲,见母亲微微点头,再次行礼道:“见过姑母。”

  朱贵妃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招过赵兴,说道:“福儿,这是你大表兄。”

  “见过表兄!”赵兴拱手道。

  朱景喻连忙回礼道:“殿下…”

  “表兄。”

  赵兴笑着打断了朱景喻说道:“今日我和母妃是来探亲的,表兄无需如此生分!”

  “是啊,都是一家人,喻哥儿不用生分。”朱贵妃笑道。

  朱景喻闻言犹豫了一下,这才唤了一声表弟。

  “这个是远哥儿?”

  朱贵妃又指了指另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问道。

  朱世全一共有三子一女,当初朱贵妃进宫的时候只有朱景喻出生了,其余的她都没见过。

  不过朱世全在信里都告诉了她,对于几个侄儿侄女的名字年龄,她都记的很清楚。

  其中次子和四子都是庶出,分别叫朱景远和朱景言。

  两人一个十五岁,一个刚刚十岁。

  唯一的女儿排行第三,是嫡出,今年十一岁。

  挨个认了认,朱世全和孙氏把赵兴母子请了进去。

  来到正厅,朱世全让妹妹和外甥上坐,但是赵兴坚持不肯,在左下首的位置坐了下来。

  朱贵妃和兄长坐在主位,孙氏领着几个孩子在右边坐了下来。

  叙了叙思念之情,朱贵妃看向侄儿,笑道:“喻哥儿年纪不小了,亲事可曾定下?”

  “没呢,之前在泉州,不少人有意和咱家结亲,你嫂子非说要等他考中功名再为他议亲。”朱世全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怒气。

  赵兴闻言诧异的看向舅母孙氏,听舅舅的意思他是愿意的,但是舅母坚决没有答应。

  考中功名再议亲,为的就是娶个门第高的,有个好岳家,对前途有帮助。

  盛老太太当初就是这么做的,为此不惜把娘家那边给得罪死了。

  但是朱家作为他的母族,想要和朱家联姻的人家,门第自然不会低。

  这种情况下,孙氏依旧没有答应,看样子这个舅母是个清醒的。

  朱贵妃闻言,说道:“嫂嫂,喻哥儿是家中嫡长子,如今已经十九了,也该成亲了。考功名也不耽误娶妻不是?”

  “娘娘说的是,喻儿考了两次乡试没过,我也有意为他议亲了。不过还未选到合适的,娘娘作为姑母,可得费点心才是。”孙氏笑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