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荣闻言问道:“母亲的意思是拒绝此事?”

  程氏苦笑道:“太子殿下都开口了,若是拒接,岂不是驳了殿下的面子?”

  “那母亲的意思是?”方中荣疑惑道。

  “这门婚事只能应下来了,好在那朱家嫡长子我也听过一些,品行不错。”程氏叹气道。

  她虽然可以以要询问自家官人为由拖延,但这么做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赵兴的舅家,自然非常受到汴京勋贵官宦人家的关注。

  加上之前赵兴为了不让舅舅收礼,派禁军去朱家门口站岗,事情经过都传遍了汴京。

  古代人家联姻,除了门第还会考虑对方父母和本人,并不单单只看门第。

  毕竟古代一家人要是犯了大罪,其亲族也会受到牵连,这也是古代那么重视联姻的原因。

  一旦双方联姻,也算是荣辱与共了。

  后世常说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这个说法在古代也非常适用。

  在程氏看来,朱世全过于贪婪,不然作为外甥的太子也不会用那种办法,这也是她说不知是福是祸的原因。

  但是赵兴开口方家无法拒绝,程氏仔细斟酌后,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那孩儿明日当值时,直接告诉殿下母亲答应了此事?”方中荣问道。

  “你就说我答应了,不过要告知你父亲后,才能定下亲事。”程氏说道。

  “是,孩儿明白了。”方中荣说道。

  ……

  此日,傍晚散学归来的赵兴得到方中荣的答复,并不惊讶。

  他这个太子地位之稳固,和历史上号称史上最稳太子的朱标也不差。

  毕竟他连个竞争者都没有,能不稳么。

  因此方家不可能拒绝他的提议。

  晚上吃了饭,赵兴便来到了永和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妃。

  朱贵妃听完,高兴道:“那方家三姑娘我也听说过,品行绝佳,你倒是为你表兄挑了一门好亲事。”

  朱贵妃没有提方家姑娘长相的问题,就跟程氏没有考虑朱景喻的前途问题是一个道理。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对于大户人家来说,正妻人选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贤惠。

  妻子不好看还可以纳妾,但正妻是要掌家的,若是不贤惠却没办法弥补。

  而程氏不考虑朱景喻的前途,是因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家都是可以荫封的。

  荫封也不是武将勋爵的专属,大宋优待文官,按照规定,文官五品以上就可以荫子。

  缺点就是不通过科举入仕的,前途有限,很难登上高位。

  但是朱家是太子殿下的母族,自然不需要考虑这些。

  “母妃满意没用,还得舅舅和舅母满意才行,儿臣这段时间学业繁重,没时间出宫,母妃回头可以召舅母入宫,跟舅母说说此事。”赵兴说道。

  “放心吧,你舅母知道了,不知道多高兴呢,她肯定乐意。”朱贵妃笑道。

  ……

  时间进入四月,经过数月的准备,官家在早朝的时候宣布要彻查盐务之事。

  此言一出,直接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站出来反对,说盐务运行多年,并无问题。

  和盐务没有牵连的人则默不作声,看起了热闹。

  整个朝堂中,只有以大相公韩章为首的少数人赞同此事。

  就在那些反对的官员以为阻力太大,官家会放弃的时候,官家直接让人把这段时间收集到的证据拿了出来,把这些人的嘴给堵住了。

  “诸卿怎么不说话了?盐务如此糜烂,你们说说该不该查?”官家淡淡道。

  “陛下,臣也没有想到盐务竟然有如此大的问题,臣有失察之罪。只是盐务之事牵连甚广,应当从长计议才是。”盐务使硬着头皮说道。

  盐务使是盐务司最高官员,掌管天下盐务。

  盐务的问题,他自然知道,也难逃其咎。

  官家都把证据摆出来了,他自然无法阻止官家彻查盐务,只能想办法拖延了。

  只要能拖延一段时间,官家派人彻查也查不到什么东西。

  官家闻言冷笑道:“朕要是没记错,温卿作为盐务使,掌管天下盐务已有五年了吧?”

  温玄躬身道:“回陛下,确实已经五年了。”

  “盐务问题如此严重,温卿上任五年,真的只是失察之罪么?”官家淡淡道。

  温玄闻言额头上渗出冷汗,说道:“陛下,臣有罪。”

  官家盯着他看了一会,才说道:“既然你说你有罪,那就先在家待着吧,等朕彻查完盐务,再来看看你到底有什么罪!”

  温玄闻言腿一软,差点没站稳。

  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取下乌纱帽,躬身道:“臣遵旨!”

  说完,便一脸颓废的抱着乌纱帽退了出去。

  满朝文武见官家直接罢免了盐务使,都是一惊,看来官家这次是来真的了。

  “余相公!”官家沉声道。

  “你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盐务牵扯太大,朕想交由你来彻查,你可有信心?”官家问道。

  “老臣如今情况不明,没把握能够将盐务彻查清楚,但是陛下点了老臣的将,老臣能保证,会竭尽全力,将盐务彻查清楚。”余相公说道。

  “余相公老成持重,刚正不阿,这件事交给你,朕也放心。”

  官家微笑颔首,说道:“彻查盐务之事,就由余老相公为主,御史台和谏院派人随行,宁远侯顾偃开领兵五千随行护卫,务必要将盐务给朕查清楚了。”

  “臣等遵旨!”

  余相公、顾偃开和御史台谏院的主官出列应道。

  “退朝吧!”官家摆手道。

  “恭送陛下!”

  文武百官躬身齐喝,等官家离开后,才神色各异的离开大殿。

  和盐务有牵扯的官员愁容满面,即便没牵扯的,也都忧心忡忡。

  官家如今态度坚决的要查盐务,还一副不查清楚不罢休的样子。

  谁知道官家查完盐务还会不会查别的。

  一些人心中甚至生出一个不好的念头,官家难道又有了变法之意?

  ……

  “官人,你怎么了?”

  平宁郡主见齐国公回来,刚想打招呼,便看到齐国公心不在焉,脸色奇差。

  齐国公来到平宁郡主身旁坐下,接过侍女送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把茶盏放下,让厅内伺候的人都下去。

  “官人,到底出什么事了?”平宁郡主问道。

  “官家早朝下旨,命余相公彻查盐务。”齐国公说道。

  “以前不也查过么,官人有什么好担心的。”平宁郡主闻言不在意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