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召见?”

  盛紘先是一愣,急道:“天使呢?”

  “已经进门了,现在应该快过前院了。”冬荣说道。

  盛紘闻言连忙喊上盛维迎了出去。

  两人刚跨过中院的门,就看到一个二十来岁太监打扮的男子,身后跟着几个禁军,在门房引领下往这边走来。

  “盛紘见过天使!”盛紘两人连忙行礼道。

  那太监看向说话的盛紘微笑道:“盛通判,官家有旨,召盛大人入宫面圣,马车已经在外等着了,盛通判随我走吧。”

  “是!”盛紘不敢多问,也不方便交代什么,跟着内侍走了。

  盛维跟在后面,出了门看着盛紘上车走了。

  ……

  马车内,盛紘犹豫了一会问道:“天使,不知官家召见所谓何事?我这也好有个准备。”

  说着还掏出一张银票塞了过去。

  所谓述职,其实就是达到一定品级的官员,在升迁前的一次面试考核。

  按照朝廷规矩,四品及其以上的官员升迁,是由官家直接定夺的。

  而五六品官员的升迁,则是由吏部决定的。却需要上奏官家过目。

  上奏官家时,会附带其之前的为官政绩和历年考评,包括述职时的情况,供官家参考。

  盛紘的升迁只是吏部那边定下了,还需官家批阅后才会彻底生效。

  不过五六品官员属于朝廷中层官员了,人数众多。每次大考后,得到升迁的也非常多。

  官家不可能全部仔细查阅,基本都是粗略看看,很少改动。

  因此盛紘才会告诉盛维,他升迁已经定下了。

  现在官家的突然召见,让盛紘心里很是没底,不知是福是祸。

  “盛通判你这是做什么?”

  那太监推拒不收,说道:“我只是内侍省负责跑腿的太监,哪里知道圣意。”

  “呵呵,公公辛苦奔波,这点银钱,公公拿着喝点茶水。”盛紘说着把银票塞了过去。

  拿都拿出来了,不管这个太监能不能说出什么有用的消息,这个钱也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太监推脱几下,这才收了下来。

  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虽然不知道官家召见盛紘的目的,却笑着提醒道:“盛通判无需担忧,以盛通判的官职,官家召见只会是好事。”

  盛紘稍微一想,暗骂自己昏了头。

  以他现在的官职,连见官家的资格都没有,即便他犯了什么错,也没资格让官家亲自处置他。

  是不是好事不敢说,但肯定不会是坏事。

  可是他却被官家突然召见给弄懵了,根本没去细想。

  “多谢公公提醒。”盛紘拱手道。

  “盛通判客气了。”太监摆了摆手笑道。

  ……

  盛紘被带进宫后,就被领到了龙图阁外,被搜身等待了一会,才被带进了龙图阁内。

  进了龙图阁,盛紘也不敢四处张望,低着头跟着领路的太监身后。

  等领路的太监停下,盛紘也停了下来。

  “陛下,人带到了。”领路的太监行礼道。

  “臣,扬州通判盛紘,拜见陛下!”盛紘连忙行礼。

  官家坐在御案后,摆了摆手让领路的太监退下,微笑道:“免礼。”

  “谢陛下!”盛紘谢恩后,微微佝偻着身,低着头站在那。

  官家打量了一眼盛紘,只见盛紘斯文俊秀,文质彬彬,微笑着点了点头。

  古代选官有‘身、言、书、判’四条重要的标准。

  第一个身就是指体形外表,外表当然是相貌堂堂,体形魁武的好,不过也不是选帅哥,基本的标准就是五官端正,不能是容貌奇丑,有碍观瞻的。

  科举一甲的探花,文采可以不是前三,但一定要长的好看。

  盛紘的父亲当年是探花郎,盛紘的长相自然不差。

  因此官家见了盛紘,第一印象就觉得很不错。

  “朕看过你的履历,这些年在地方上任职勤勉尽责,造福一方,深受地方百姓爱戴。”官家称赞道。

  “陛下谬赞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都是臣应当做的。”盛紘说道。

  “呵呵,要是天下的官员都如你这般想,就好咯。”官家感叹道。

  这话盛紘没法接,也不敢去接。

  “朕看了吏部奏上来的官员升迁调动的扎子,其中就有你,升你为尚书台任。朕原本想破格提拔你的,但是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尚书台是诸位相公办公的地方,你去尚书台任职,也能多学习学习。”官家说道。

  那次召盛长柏来京伴读后,得知赵兴特意交代去扬州传旨的太监,帮他办一件事。

  官家虽然没有过问,却让人简单的调查了一下盛紘。

  这一查他发现盛紘还是个人才,这些年一直在地方上任职,每到一个地方,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官声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盛紘不像很多官员那样,喜欢结党,这一点最让官家欣赏。

  那时候官家就打算提拔提拔盛紘,但是后面因为事情太多,就给忘了。

  吏部上报的五六品官员的升迁调动,他确实会粗略的看看。

  在名单上看到了盛紘的名字,这才想起盛紘这个人。

  不过看到吏部对盛紘的新任命,他思考一番后,并没有更改。

  朝廷有两个地方最锻炼人,一个是翰林院,另一个就是尚书台了。

  他觉得把盛紘放在尚书台锻炼锻炼,也方便以后重用。

  “多谢陛下,臣一定潜心学习,为国效力。”盛紘有些激动道。

  虽然他还是升为尚书台任,但是他现在可是在官家心里挂上号了,只要他不犯什么错,以后前途自然差不了。

  官家微微颔首,勉励了几句,说道:“对了,朕听说爱卿的嫡次女和太子年纪相仿,爱卿为官清廉,岳父又是已故的王老太师,教养自然不会差,朕有意等其及笄后,让太子纳爱卿嫡次女为侧嫔。不知爱卿可否愿意?”

  太子妃嫔和皇帝的妃嫔一样,都是有品级的。

  太子侧嫔为从六品,盛家嫡女,又是已故王老太师的外孙女,也够资格了。

  官家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盛紘此人有才能,又不结党,想要将其提拔起来,给赵兴打造一套班底。

  另一个原因,则是盛长柏。

  对于赵兴身边的伴读,官家也一直有留意。

  资善堂的老师都是官家选的,询问赵兴学业的时候,偶尔也会询问一下那些伴读的情况。

  所有伴读中,就属盛长柏的评价最高。

  海文优对盛长柏此人更是赞不绝口,言其有状元之才。

  海文优作为翰林学士,官家智囊,时常给官家举荐人才。

  而他举荐的人才,个个能力不俗。

  可见其看人眼光。

  他能如此称赞盛长柏,证明盛长柏确实有过人之处。

  让赵兴纳盛家嫡女为侧嫔,也能收盛家之心。

  “小女能侍奉太子殿下,是她也是盛家的荣幸,臣自然愿意!”盛紘躬身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