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

  黄父把红色听筒放回去,转身看着众人。其余人也望着他。

  一时间屋子里鸦雀无声,谁都没说话。

  良久,还是二姨开口打破这诡异的气氛,「月月,这李恒有对象?」

  柳月回答:「有。」

  二姨问:「是跟他一起上春晚的那个弹钢琴的姑娘?」

  柳月惊疑,「二姨你为什么猜她?」

  二姨给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刚才演奏《故乡的原风景》的过程中,这李恒和弹钢琴的姑娘对视了5次,感觉十分有默契。」

  柳月眉毛一挑,光听曲去了,没注意到这方面来,「和那拉小提琴的对视了几次?」

  二姨如数家珍:「少很多,就2次。”

  柳月说:「拉小提琴的是我们余老师。”

  二姨笑道:「难怪,难怪是老师啊,估计这2次对视还是友情对视。’

  黄母催问:「月月,是那弹钢琴的姑娘?」

  柳月摇头:「弹钢琴的叫周诗禾,余杭人,也是我们学校的,两人只是很要好的朋友。」

  黄煦晴有点急眼,恨不得揍女儿一顿:「你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

  「好吧。」

  柳月撸撸袖子,扔几粒瓜子仁放嘴里:「李恒对象是他初中高中同学,目前在沪市医科大学读书。」

  二姨问:「叫什么?长相怎么样?」

  柳月回答:「叫肖涵。长相的话...”

  顿了顿,柳月有点不情不愿地承认:「十分漂亮,五官特别精致。」

  二姨问:「和你小姨比呢?」

  由于黄母年轻时是个大美人,女承母貌,黄家三个女儿面容都生的好。但其中黄昭仪为最。

  这也是二姨对小妹长相比较自信的原因,问出这话的原因。

  关于肖涵和小姨的长相,柳月在脑海中对比过很多次,脱口而出:「光论长相的话,小姨是讨不到好的。或者说,比五官,肖涵不会输给任何女人。」

  黄煦晴坐下,「这么好看?」

  柳月说:「我不是特别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二姨声叹气,「又是青梅竹马,又是先入为主,又是长相出众,完了,小妹没戏,难怪那李恒不回应。」

  听到这话,柳月本想说李恒是个花心萝卜,脚踏三条船,还是有机会的。但权衡再三后,她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今天是吹捧李恒的一天,也算是间接夸赞小姨眼光的一天,这样才能让家里人更好地理解小姨为什么会那么痴情李恒了。

  先把李恒的完美形象塑造好,小姨的阻力才会少几分。

  至于将来他的花心暴不暴雷?那跟我什么干系?又不是我男人。

  柳月如是想。

  接下来,黄家众人逮着柳月问七问八,把李恒的老底都问了出来。

  得知来自湘南乡下农村时,柳月父亲感慨了一句:

  「果然英雄不问出处,那样的环境能逆势而为,属实难得,是个人物!难怪昭仪对其情有独钟。」

  这话一出,屋子里又迎来了短暂沉寂。

  最后黄母急不可耐地问黄父,「老头子,你怎么看?」

  电话过后的黄父显得很沉稳,大家从脸上看不出他是怎么想的?他到底在想什么?

  过去一阵,黄父哑着嗓子说:「煦晴、芝筠,回头你们跟昭仪好好谈谈心,

  其他的等我见了那人再讲。」

  在黄家三姐妹中,黄煦晴是大姐,黄芝筠是二姐,黄昭仪是小妹。

  「好。」两姐妹异口同声。

  沪市,徐汇。

  巴老先生一家子人也在观看春晚。

  虽然屋里有十多人,但显得比较安静,直到电视机里的李恒演奏完《故乡的原风景》,巴老先生才伸手揉揉眼睛,笑呵呵说:

  「这家伙,呵呵,这才是音乐。」

  李小林眼里同样全是欣赏之色,「确实好听,我感觉灵魂都干净了。」

  有个女生羡慕问:「妈妈,他是怎么做到的?又是写书,又是原创音乐?」

  李小林笑着摇头,「按你外公的话说,这李恒啊天纵奇才,这样的人世间找不出几个,欣赏就好,不用去攀比。」

  另一绿衣服女生盯着电视,忽地问:「他有对象没?过完年会不会来这里拜年?」

  李小林和巴老先生互相瞅瞅,临了说:「应该会来。至于对象,你们就别惦记了。」

  「哈哈哈....」屋里其他人爆笑。

  绿衣服女生嫩脸一红,低头没做声了。

  余杭,周家。

  女儿寒假没回家,女儿跟着人家上春晚了。春晚一开播,周家所有人就围聚在电视机前。

  大姑子问周母,「嫂子,到底是什么节目?你们舍得放诗禾出去那么久?」

  周母摇头:「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只晓得是用陶笛演奏。」

  另一年轻一点的小姑子挪输:「嫂子,从小到大诗禾对异性有多大杀伤力,

  你应该比任何人清楚。

  就不怕那男同学生坏心思,把她给拐跑咯?」

  雍容华贵的周母笑了笑,说:「男大当家,女大当嫁,如果那男生有这份本事,我不阻拦。」

  周母说这话时十分自信,显然并不怎么担心这事。

  毕竟女儿是她看着长大的。都说知女莫若母,别看诗禾外表柔柔弱弱,但内心有一杆秤。一般男生别说入眼了,接近都难。

  比如当初胡平、郦国义和李光等人,在管理学院大合唱时跟周诗禾说句话都结结巴巴,就可以想象靠近她有多难。

  在有说有笑聊天中,春晚第6个节目开始了。

  一瞬间,周家所有人自动停止交谈,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

  同全国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当陶笛音符下起的那一刹那,周家人毫无例外地被勾住了魂。

  不管是威严的周老爷子,还是沉稳的周父,亦或是其周家女婿和三大姨八大婆,全都目不转睛看着李恒。

  周诗禾很打眼,余老师一样抢镜,但陶笛声响的那一刻起,所有人眼里只有李恒,只有他手里的陶笛。

  沉静!沉静!

  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4分40秒后,当最后一个尾音落幕后,周家人好似如释重负一般,终于回魂了!终于有人敢说话了!

  真是「敢」,刚才大伙大气都不敢出,就是生怕打扰了其他人,生怕漏听了如此动人的旋律。

  作为外交官在国外辗转过年的大姑子第一个开口:

  「难怪诗禾愿意耽误这么多时间去帮忙,这《故乡的原风景》充满了禅意,

  自性清净,超脱世俗,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话落,大姑子不等其他人说话,又喃喃自语补充一句:「我有预感,从今夜开始,它就是世界级的名曲。」

  大姑子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在周家的话语权一向比较高。她这种极高的评价,再度让屋内所有人看向李恒的目光变了变。

  小姑子好奇:「这么纯净的音色,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这时周老爷子拿起茶杯喝口茶,缓缓开口:「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好一个出尘的故乡原风景。

  回头你们帮我把这首曲子刻录下来,送我书房。」

  说罢,周老爷子起身,背着双手欲要离开。

  小姑子背后喊:「爸,你不看春晚了?」

  周老爷子背身挥下手,低沉说:「不看了,今年的春晚已经满足。」

  待老爷子离去,小姑子问周父:「大哥,爸是几个意思?」

  周父沉吟片刻,讲:「可能是这首曲子勾起了他的一些往事。」

  周母点头赞同:「爸爸以前在农村种过地耕过田,种植过农作物,这首曲子十分契合那种苍凉的环境,应该是思乡了,回忆起了小时候,触动比较大。」

  屋内之人互相看看,最后一个二十四五的女人,也就周诗禾表姐打趣:

  「舅妈,你可真要小心这李恒拐走诗禾噢,刚才他们对视了5次,弄不好就会出现一场日久生情的戏码。」

  这些周母早就察觉到了,笑着摇头,「不用担心,我打听过这李恒的情况,

  有对象,且对象还比较优秀。」

  「这样呀,那可能是我想多了。」表姐的思想也相对比较保守,既然李恒有对象了,那自是不会再往那方面延伸。

  接下来几个节目,小姑子看得索然无味,感叹道:「我终于明白爸爸为什么说已经满足。

  确实,有《故乡的原风景》珠玉在前,后面感觉纯属凑数一样。」

  表姐说:「其实这些节目也不错的,只是李恒的曲子层次和意境太高,就显得后面的节目太过平庸了些。」

  邵市邵东县,麦家。

  麦冬一边喝酒一边看春晚,等到第6个节目时,他愣住了,到嘴边的酒也没喝,筷子停在空中,直勾勾望着电视里的李恒。

  好半响,他才转头问女儿:「这是你同学李恒?」

  「嗯。

  ?

  麦穗嗯一声回答道:「是他。」

  麦冬惊奇问:「刚才主持人说,他自创的曲子?这么有才华?」

  麦穗又嗯了一声。

  旁边的麦母则更为关注后面的周诗禾和余淑恒:「这两个女的,好有感觉。」

  麦穗笑笑,为他们介绍道:「钢琴前面的是周诗禾,我信里跟你们说过的。

  右边那个拿小提琴的是余老师,教我们大学英语。」

  麦穗的爷爷奶奶还不知道李恒是作家一事,麦穗奶奶问:「你们刚才在说什么?这个男子是我们邵市的?」

  「对啊,奶奶,他叫李恒,是我高中同学。」麦穗耐心解释。

  麦冬加一句:「也在复旦大学读书,和穗宝一个学校。」

  麦穗奶奶眼睛不是太好使,听闻戴上老花镜,凑头瞧了好会说:「这男娃长相周正,生得好看,在相书中是个富贵相哟。」

  麦冬和麦母对此深表赞同。人家三天两头上报纸,人民日报更是赞其为「中国当代传奇作家」,小小年纪就几十万身家,可不是个富贵相么?

  昨天各大报纸还对《文化苦旅》的单行本发售情况做了盘算,据说已经卖出超过200万册,达到惊人的2010783册!

  生意人出身的麦冬对钱财最是敏锐,立即算了算李恒能挣多少钱?

  单价4元一本,报纸上报道版税是8%,结果得出的总数把他吓了一跳!

  你猜多少来着?

  足足64万三千!

  这可是88年啊,好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人家一本书就挣了大几十万!

  保守估计,一个普通工薪者不吃不喝不休息,需要250年才能挣这么多。

  一个普通家庭,天天当牛马,也需要几辈子。

  真真是好大一笔钱!

  财富都快赶上自己了!

  麦冬两口子对家产心里门清,现金加上仓库积压的货物、再加上两个小工厂,总体价值在90多万。

  而这60多万还只是人家李恒的一部分钱财,上一本《活着》听说也有十多万进账,两本书还陆陆续续在挣钱,挣大钱,可谓是日进斗金。

  每每这时候,麦冬就感慨万千,还是读书好哇!还是文化人来钱快!

  演奏开始了,先是钢琴声,接着小提琴加入,当陶笛响起时,刚刚还思绪纷飞的麦冬立马进入沉寂状态,同父母、妻子女儿一样,当起了最忠实的听众。

  这就是神级曲子的感染力!

  这就是《故乡的原风景》!

  愉悦的4分40秒以后,麦穗爷爷深吸口老旱烟,瞬吧瞬吧老迈牙口说:

  「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我觉得好听,感觉回到了十多岁的时候。穗宝,有时间请你同学来家里做客,爷爷做好吃的接待他。」

  不等女儿回话,麦冬苦笑道:「老头,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啊,人家身份是这一名!可没时间来我们邵东这种鸟地方。」

  麦冬说「这一名」的时候,向自己老父亲竖起大拇指!

  这是当地习俗里,乡里人对夸赞的最高指标。

  麦家奶奶看着儿子大拇指,「你不是说这人和穗宝是同学?是耍得好的朋友嘛,难道身份高了就瞧不起旧朋友了,拉架子不来?」

  麦家奶奶不是本地人,是蜀都人,在部队和老头子结识的,一起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后面战争结束就跟着转业回了邵市。

  虽然在部队职位算不上高,转业回来也是以养身体为主,但好列也是功勋获得者啊,一路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身傲骨,哪管你名人不名人?

  麦母知道婆婆性子比较烈,赶忙劝慰:「不是拉架子不来,人家很多事,忙得很,过年不一定有时间。”

  就在家里四位长辈争论架子身份时,麦穗从音乐世界中逐渐回过神来,柔柔地说:

  「奶奶,等有时间了,我邀请他来家里要,到时候你和爷爷可得做好吃的。

  他嘴馋得很,应该喜欢你们做的饭菜。」

  闻言,四位长辈齐刷刷瞧了过来。

  麦冬伸长脖子:「有把握?」

  麦穗沉吟一会说:「不敢百分百打包票。但我们玩得还算好,我邀请的话,

  应该不会拒绝的。只是时间得放到暑假。」

  麦母有些高兴:「真的?」

  麦穗嗯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麦冬夫妻有着生意人的豪迈,平素最是热情好客了,当即说:「那要是他同意了,就打个电话回来,我去接你们。」

  麦穗说好。

  近距离望着一天比一天美丽动人的女儿,麦母突然说了一句:「可惜了,人家李恒有对象。」

  有些话一听就懂,麦冬也打量一番女儿,随后说:

  「前两天在邵阳聚会喝酒的时候,据前镇的老同学讲,陈家的大女儿今年回来了,还在李家住了几晚。这可是当地的大新闻。‘」

  麦母问:「聚会?谁组织的?」

  麦冬说:「挖金的那伙人。”

  麦母皱了皱眉毛:「跟他们打交道,你要留个心眼,听说有些手脚不干净。

  麦冬笑道:「没事,这次喝酒的还有学校老师和政府当差的,大家都是高中老同学,好不容易才聚一聚。

  至于挖金,我不掺和他们,他们也从不喊我们。他们说在外面挖金经常械斗,容易出事,像我这种有家室有正当饭碗的,他们从不叫,也不要。」

  一句话,那伙人虽然凶猛,但特别讲义气,不拉有家室的人下水,只要亡命之徒,只要那种没生计活不下去的苦命人,这样没有后顾之忧。

  和丈夫说谈几句,麦母八卦问:「李恒和那陈子矜和好了?」

  麦穗说:「妈,他们就没分开过。」

  麦母点了点头,再次看眼女儿,没再问。

  后面的节目,麦穗一直没看进去,她脑海中在回想李恒脖子上的灰色围巾,

  在回想他和宋妤的事。

  连云港。

  「叮铃铃...!」

  「叮铃铃..:!」

  大年夜座机电话响起,魏晓竹熟练地抓起面前的听筒:

  「新年好,哪位?」

  「晓竹,你刚刚看了李恒的春晚演出没?好震撼啊!我们家里的人半天没回过神,如今都在夸赞,说好好听。」那边传来寝室姐妹乐瑶的声音。

  魏晓竹说:「刚看了,确实很好听,比校迎新晚会上更有感觉。’

  乐瑶咋咋呼呼说:「李恒好帅!我妹妹犯花痴了,一个劲要我介绍李恒给他,哈哈。」

  魏晓竹微笑道:「那你就介绍给她。」

  乐瑶大笑:「屁用都没有,清清都吃闭门羹,人家才不会看上她呢。」

  魏晓竹只是笑。

  乐瑶说:「对了,男生联谊寝有人给你打电话没?」

  「嗯,李光、胡平还有郦国义打了,其他人没有。」魏晓竹说。

  「他们也给我打了,可能其他男生家里没电话吧。」乐瑶猜测。

  魏晓竹明白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两个联谊寝,贫富差距特别大。像魏晓竹、乐瑶、李光、胡平和郦国义几人家境优渥,平素吃的用的都是比较大方。

  而其余人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怎么好,这年头别说打电话了,好多村里都还没通电呢。

  乐瑶问:「你有李恒家里的电话没?」

  魏晓竹回答:「没有。」

  乐瑶叹口气:「哎,难道连你都要不到他家里的联系方式吗?」

  「我没问过。听张兵说,李恒家在雪峰山脉中段的偏僻农村,不一定通电。」魏晓竹说。

  「哦,对哦,我把这茬给忘记了。」

  乐瑶拍拍额头,然后自我辩解,「要怪就怪李恒平日里的穿扮吧,比我一女的穿得还时髦,让我在潜意识中都把他当成有钱阔少爷咧。」

  魏晓竹回忆一下李恒平素穿着,倒是理解姐妹为什么会这样误会了。

  乐瑶说:「哎,李恒成名人了,以前都好几次没来参加联谊活动,以后是不是更加不会参加了哦?」

  魏晓竹琢磨道:「应该不会,他不是那种人吧,以前人家是真的忙。」

  「忙,也只是嘴里忙啊,我们都不晓得他在做什么?」乐瑶抱怨。

  魏晓竹笑着提醒:「人家可是名人了,你还抱怨。」

  「好吧好吧,你说他元宵节会不会出来?」乐瑶问。

  魏晓竹想了想,说:「应该会,他答应过的事情,好像基本没食言过。」

  乐瑶怂:「元宵节那晚,我们要一起鼓动他吹首陶笛啊,真是太好听了!

  我妈妈都一个劲夸他相貌生得好看,不仅在家里夸,刚还到院子里跟邻居夸,说那李恒是我复旦大学校友、是我朋友,哎哟!我出门就被问七问八,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哈。」

  魏晓竹非常能理解这场面。因为她感同身受啊,之前春晚第6个节目刚结束时,家里人个个探头询问李恒的情况,前后足足问了十多分钟才罢休。

  像乐瑶和魏晓竹这类电话,统计1班、甚至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好多学生都有发生,实在是李恒这校友太他妈的给力了些!

  就算他们不想炫耀,可央视春晚主持人明着把李恒来自复旦大学的信息给透露了啊,于是那些被《故乡的原风景》惊艳到的三大妈六姨太都纷纷来探消息了,都想知道李恒在复旦大学是个什么样儿?

  一夜之间,李恒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好多复旦校友即失落又高兴。

  失落是,他们不是李恒,亲戚朋友关注自己的本质是关注李恒。

  高兴是,李恒是自己复旦大学的校友,无形中让自己装了一次逼。好爽!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截至本章,本月已经更了32万3000多字,平均日更过万。

  月初三月曾放下豪言壮语说这月结束新书字数要达到120万,已经做到了,如今是126万,差一丢丢127万字。

  呼!很是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激励,写得带劲。

  另:三月在这里跟大家打个商量,如果明天1号,第一天的双倍月票数过万,

  三月会努力把这种日更一万的状态延续下去,争取每天多更到完本!希望大佬们助力三月冲一把!冲冲冲!

  感谢大佬们!元旦快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7我的年代,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节,1987我的年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