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将赐勋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08-03 00:06:5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与赵煦认识这么久了,赵孝骞多少也了解了他几分。

  不可否认,赵煦确实有雄心有野心,但同时性格方面也有些优柔寡断。

  大约是登基十年来,他一直活在太皇太后的阴影下,就算如今亲政了,做事仍然有些不自信。

  赵孝骞有时候甚至恶意地想,这位官家在跟皇后妃子的床笫之事时,想换个姿势是否也要用商量的语气……

  不急,时间还够。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在三十年后,这三十年的时间里,赵孝骞总有办法让历史像金莲儿那样出轨,换个活法儿,换个方向。

  “朕听说辽使入朝,子安在城门外便给了辽使一个教训?”赵煦换了个话题问道。

  赵孝骞沉声道:“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纠纠。辽使粗鄙,不识华夏礼仪,臣顺手教教他,让他懂点儿事。”

  赵煦哈哈大笑:“居然想到用史官录史,逼得辽使老实下来,子安果然不负朕望,为我大宋争了面子,甚善。”

  随即语气一顿,赵煦的脸色又沉了下来,道:“此番辽使入朝,据说要涨岁赐十万,还要开放边境通商,交易南北货物。”

  “通商之事尚可,但岁赐涨十万,……朕便全权交给你去谈了,十万贯钱不重要,但大宋若答应了,却损了皇威和体面,子安想想法子,看如何能让辽使打消念头。”

  赵孝骞想了想,道:“臣尽力。”

  赵煦点头,瞥了一眼新造的燧发枪,突然伸手道:“朕来试试。”

  赵孝骞给他填药装弹,赵煦此时已不再害怕,眼神露出凌厉之色,学着赵孝骞的样子,举枪平端瞄准,仿佛前方的草靶是辽国国主,朝它狠狠扣下扳机。

  巨响过后,赵煦面不改色地将燧发枪扔给郑春和,道:“交给火器监,令他们马上征调匠人,照此原样打造。”

  “明年此时,我大宋的岁赐可就没那么容易拿了!”

  …………

  接下来几天,赵孝骞很忙,忙着享受生活。

  做事是不可能做事的,楚王世子吃不了一点苦。

  火器监得了升级版的燧发枪,仔细观察了枪管内壁的膛线后,官员们嘴角发苦,不得不登门向赵孝骞求助。

  赵孝骞当然不是什么耐心的人,立马将刘阿大和孙慕僧扔给火器监,让这两位带学徒。

  与此同时,朝堂上传出了消息。

  三司查贪反腐的行动已拿问了大小官员十余人,大理寺还要继续往下查时,却得了赵煦的旨意,反贪到此为止。

  十余官员的家产田地不少了,足够安置城外剩下的两万余流民。

  除此之外,国库还意外收获了四百多万贯的横财,都是贪官们的血汗钱。

  后世史学家常说大宋富而不强,这话确实有道理。

  大宋的富,从贪官的家产都能窥得全貌。

  而大宋每年正经的岁入呢,史家也有过明确的记载,仁宗之前,大宋岁入折合钱粮绢布等计六千多万贯。

  王安石变法之后,确实给国库增长了收入,神宗年间一度达到上亿贯,这是真实的数据,倒也不愧后世所说的“富而不强”。

  不过反贪也该到此结束了,再查下去,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会被牵扯进来,无疑会给朝堂和天下带来动荡。

  皇帝要的是政局平稳,若为了搞钱而导致天下不安,臣民离心背德,未免得不偿失。

  反贪虽结束了,但赵煦又干了一件让满朝震惊的事。

  他下旨给汴京禁军的上四军,也就是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营的四位厢都指挥使,分别赐了“上骑都尉”的勋号,并分别赐金万贯,每营将士各赐金两贯,旨许温勉,望上四军将士忠诚报国。

  这道旨意令满朝文武震惊万分。

  大宋立国以来,从未对武夫将士如此加恩过,从赵匡胤开始,对武夫军将一直采取的既用且防的态度,可以说这已是固有的祖宗之法了。

  赵煦却出人意料地突然给上四军将士加恩,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官家无端端的,为何给禁军加恩?上四军最近干了什么露脸的事吗?

  没人知道原因,但很多聪明的朝臣,却隐隐从这道旨意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国朝百余年,似乎……有了一股新的气象。

  满朝皆意外,唯独赵孝骞却笑了。

  他知道,赵煦采纳了他的谏言,并且付诸了行动。

  给汴京的上四军加恩便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大宋武夫军汉们的待遇和地位,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慢慢提高许多。

  赵孝骞在赵煦心中种下的种子,已渐渐生根发芽了。风平浪静之下,大宋将在沉默中进入厉兵秣马的阶段。

  不知为何,赵孝骞莫名有一种成就感,藏在幕后无声无息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朝代的命运。

  好像有点爽。

  …………

  礼部侍郎钱仲深很不爽,因为赵孝骞这位甩手掌柜甩得太过分了。

  将辽使迎入城,一顿盛宴款待后,赵孝骞便从此不见踪影,把招待辽使的事完全扔给了礼部和鸿胪寺。

  而那位名叫萧光敬的辽使,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日他在汴京到处乱逛,没了赵孝骞的当面威慑,萧光敬的小脾气又冒了出来。

  这几日萧光敬在汴京城捅了不少娄子,打砸商铺,欺凌路人摊贩,刁难礼部官员,勾栏院掀桌子骂人,还非礼太常寺歌伎。

  太常寺的歌舞伎,众所周知是表演宫廷歌舞的正经女子,朝堂重大典礼和仪式上表演大雅正音舞乐的人,给辽使表演歌舞是外交礼仪,萧光敬这货居然上手就摸……

  接待辽使的这些日子,钱仲深快疯了。

  于是钱仲深不得不登门拜访楚王府,求见世子。

  礼部侍郎登门,招待规格要提上来,赵孝骞在银安殿接见了他。

  钱仲深面带怒气进殿,进门便一脸不爽地质问。

  “世子最近很忙吗?您是迎辽正使,为何多日不见出面接待辽使?”

  赵孝骞颇为意外地打量他,老家伙今日吃枪药了?

  “萧光敬干了什么?”赵孝骞好奇问道。

  终于问到正事了,钱仲深忧愤地一跺脚:“罄竹难书啊!”

  然后钱仲深将萧光敬最近的所作所为娓娓道来,赵孝骞不动声色地听着。

  半晌后,赵孝骞挠了挠头:“我听懂了,总之一句话,萧光敬不是好人,对不对?”

  钱仲深点头:“对!”

  “所以,钱侍郎跟我说这些是啥意思?指望我出面把他揍一顿,还是索性一刀砍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麻烦?”

  钱仲深一愣,他又给整不会了。

  对呀,辽使如此跋扈,世子能怎样?不能打又不能杀,我跑来他跟前告状有什么意义?

  “官家对世子甚为器重,您若真能出面揍他一顿,给他一个教训,便再好不过了。”钱仲深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他的表情,道:“……可以吗?”

  赵孝骞笑了,这老货特么的也不是好人呐。

  “可以!我答应了。”赵孝骞毫不犹豫地拍胸脯:“钱侍郎去安排人揍他,无论把他揍成什么样都行,事后官家若怪罪,一切罪名我来担。”

  钱仲深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

  混迹朝堂到了六十岁,钱仲深若连这种当都上的话,早活不到今日了。

  这小狐狸也不是好人,他说的话半个字都不能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