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一定有无缘无故的挨揍。
此刻的赵佶就很懵逼,今日赵孝骞揍他确实是无缘无故。
幸好赵孝骞的身份是宗亲,大家都沾亲带故,若赵孝骞是普通人,敢如此揍赵佶,恐怕当天就斩立决了。
而现在,赵孝骞揍赵佶只不过是兄弟间的打闹,根本不算事儿。
果然,宗亲的身份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
赵佶一直处于懵逼状态,他不清楚赵孝骞为何无缘无故对他动手,也不清楚这位宗亲堂兄为何还要抢他的玉佩。
但赵佶不敢表达情绪,现在赵孝骞给他的印象有点喜怒无常,又打又骂之后,立马一副笑吟吟的样子,亲密地勾着他的肩。
赵佶很害怕,这人脑子好像有什么大病。
踹了赵佶几脚后,赵孝骞神清气爽,然后盛情邀请赵佶去吃酒。
不去不行,赵孝骞会很生气,生气就忍不住要打人。
赵佶只好答应,被他勾着肩膀,一路踉跄出了宫门,上了马车。
汴京城饮酒的地方特别多,有正经的酒楼,也有不正经的青楼,还有官办的教坊司,甚至勾栏院里听曲也能饮酒。
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说来惭愧,赵孝骞唯一知道的不正经的地方,只有醉花阴,太缺少社会阅历了。
既然是招待未来的昏君,该有的牌面必须有。
赵孝骞终究还是选择了醉花阴。
刚进门,醉花阴的掌柜便迎了上来,见到赵孝骞后,掌柜脸色一变,下意识扭头张嘴欲喊,却还是硬生生止住了冲动,堆起一脸笑容迎客。
赵孝骞冷笑看着他。
他知道掌柜想喊什么,无非是把楼里的漂亮姑娘藏好。
给姜妙仙赎身,对青楼来说无疑亏到姥姥家了,掌柜的实在很担心这位楚王世子又看上一个。
“掌柜的放心,不白嫖,也不会再从你这儿赎人了。”赵孝骞安慰道:“汴京城那么多青楼,总不能逮着你这一家使劲薅吧。”
掌柜两眼一亮,急忙进上谗言:“世子言之有理,其实醉花阴东面不到半里,还有一家青楼,名曰‘妙音坊’。”
“那家青楼也有一位花魁娘子,简直美若天仙,又精诗词曲弹,实在是人间绝色,世子若不弃,可将那位花魁娘子赎回去……”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
这就是所谓朴实无华的商战?
你们商战,拿我当枪使?呵!
一脚狠狠踹上掌柜的屁股,掌柜身形一个趔趄,于是猛然惊醒了,面色苍白连连躬身赔罪。
赵孝骞指了指他,道:“再有下一次,你这家青楼不用开了。”
“是是,小人该死,该死!世子恕罪!”
随着赵孝骞一脚踹出,原本意难平的赵佶瞬间平衡了,心态都随和了许多。
原来见人就踹屁股是他的习惯,就像有些人时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样,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
赵佶觉得自己懂赵孝骞了,连表情都变得柔和起来。
掌柜安排了一间雅阁,赵孝骞和赵佶入内,在蒲团上盘腿坐下。
赵佶此刻仍有些不自在。
虽然才十三四岁,但赵佶去青楼已不止一两次了,骨子里有艺术家基因嘛,艺术家没女人怎么活?
他不仅去过青楼,自己的府邸里也养了好几房侍妾。也不知他从小吃了啥,发育得这么成熟。
赵孝骞至今只有姜妙仙一个女人,简直给汴京城的纨绔们丢脸了,相比之下,他才叫真正的清心寡欲。
酒菜上桌,赵孝骞与赵佶对饮。
赵佶显得很拘束,脸上的笑容也很僵硬,在赵孝骞面前时刻陪着小心。
赵孝骞为何今日要请赵佶饮酒?
因为他需要了解赵佶。
历史不能重演,必须改变,而眼前这位未来的昏君,是最需要改变的一个,赵孝骞不希望世上仍旧出现一个昏庸的徽宗。
将来为友也好,为敌也好,先了解对方总是没错的。
“佶弟,来,满饮。”赵孝骞殷勤劝酒。
赵佶看着樽中足足半斤的米酒,一脸无措地道:“子安兄,弟……不擅饮,你我不如浅酌如何?”
“不擅饮你来青楼干啥?”
赵佶无辜地看着他:“不是你拉我来的吗?”
“既然你半推半就来了,那就喝,不醉不归!”赵孝骞将樽中酒一饮而尽,朝他亮了亮樽底。
赵佶快哭了,老老实实闭上眼,如同被官家赐自尽一般,悲壮地饮尽一樽酒。
赵孝骞笑吟吟地打量他。
赵佶今年应该快十四岁了,身材有些瘦削,长得倒是清秀,天生的文弱书生的人设,只是容貌过于阴柔,有点像前世棒子国的花样美男,拈着兰花指“吃个桃桃”那种。
他的眼神不算清澈,里面有些让人看不透的光芒,却时刻堆着人畜无害的微笑,见谁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纵是被人欺负了也逆来顺受,怎么看都没有郡王的气场,反而像处处小心谨慎的寒门子弟。
赵孝骞不知道他表现出来的是不是装的,如果是本色,那他就是个纯纯的艺术家,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他的皇位也是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他头上的。
如果这副文弱的样子是装出来的,赵孝骞只能说,十四岁的年纪能装到这个地步,道行算是不错了。
满饮一樽酒后,赵佶面孔已然醺红,眼神也有些迷离了,米酒后劲不小,一口气喝半斤,很快就上头了。
没错,赵孝骞故意的,想看看酒后的赵佶是啥模样。
“子安兄,你今年的变化好大……”
赵佶打了个酒嗝儿,道:“以前你根本不与我们宗亲来往的,濮王家那谁,还有晋王家那谁……都说数年难得一见子安兄,延福宫每年初一祭祖,见了面你都不搭理人。”
“可今年开春后,子安兄却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好费解啊!”
赵孝骞眨眼:“我变成啥样了?”
赵佶努力摇了摇不清醒的脑子,道:“变得……厉害了,你劝楚王叔易帜,改推新法,那道奏疏至今被族中长辈们称奇不已,都夸你一句话挽回了楚王府必颓的局势。”
“还有你会作诗填词,虽然只有半阙,但已被汴京士子们传颂至今,还有雪盐,那买卖我也很想插一手,无奈官家不让我插手。”
“最厉害的是燧发枪,官家私下跟我说,子安兄造的这种火枪改变了国运,朝堂也传得沸沸扬扬,最近看朝臣们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子安兄,你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厉害?”
赵孝骞笑道:“这些年幽闭在家,喜欢胡思乱想,不着调儿的东西想了很多,有些念头莫名其妙就这样冒出来了。”
赵佶顿时露出深思之色,喃喃道:“幽闭在家难道真会如此神奇?这就是圣贤说的‘天人合一’,独思而养静气,故而必有所得?”
此刻的赵佶就很懵逼,今日赵孝骞揍他确实是无缘无故。
幸好赵孝骞的身份是宗亲,大家都沾亲带故,若赵孝骞是普通人,敢如此揍赵佶,恐怕当天就斩立决了。
而现在,赵孝骞揍赵佶只不过是兄弟间的打闹,根本不算事儿。
果然,宗亲的身份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
赵佶一直处于懵逼状态,他不清楚赵孝骞为何无缘无故对他动手,也不清楚这位宗亲堂兄为何还要抢他的玉佩。
但赵佶不敢表达情绪,现在赵孝骞给他的印象有点喜怒无常,又打又骂之后,立马一副笑吟吟的样子,亲密地勾着他的肩。
赵佶很害怕,这人脑子好像有什么大病。
踹了赵佶几脚后,赵孝骞神清气爽,然后盛情邀请赵佶去吃酒。
不去不行,赵孝骞会很生气,生气就忍不住要打人。
赵佶只好答应,被他勾着肩膀,一路踉跄出了宫门,上了马车。
汴京城饮酒的地方特别多,有正经的酒楼,也有不正经的青楼,还有官办的教坊司,甚至勾栏院里听曲也能饮酒。
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说来惭愧,赵孝骞唯一知道的不正经的地方,只有醉花阴,太缺少社会阅历了。
既然是招待未来的昏君,该有的牌面必须有。
赵孝骞终究还是选择了醉花阴。
刚进门,醉花阴的掌柜便迎了上来,见到赵孝骞后,掌柜脸色一变,下意识扭头张嘴欲喊,却还是硬生生止住了冲动,堆起一脸笑容迎客。
赵孝骞冷笑看着他。
他知道掌柜想喊什么,无非是把楼里的漂亮姑娘藏好。
给姜妙仙赎身,对青楼来说无疑亏到姥姥家了,掌柜的实在很担心这位楚王世子又看上一个。
“掌柜的放心,不白嫖,也不会再从你这儿赎人了。”赵孝骞安慰道:“汴京城那么多青楼,总不能逮着你这一家使劲薅吧。”
掌柜两眼一亮,急忙进上谗言:“世子言之有理,其实醉花阴东面不到半里,还有一家青楼,名曰‘妙音坊’。”
“那家青楼也有一位花魁娘子,简直美若天仙,又精诗词曲弹,实在是人间绝色,世子若不弃,可将那位花魁娘子赎回去……”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
这就是所谓朴实无华的商战?
你们商战,拿我当枪使?呵!
一脚狠狠踹上掌柜的屁股,掌柜身形一个趔趄,于是猛然惊醒了,面色苍白连连躬身赔罪。
赵孝骞指了指他,道:“再有下一次,你这家青楼不用开了。”
“是是,小人该死,该死!世子恕罪!”
随着赵孝骞一脚踹出,原本意难平的赵佶瞬间平衡了,心态都随和了许多。
原来见人就踹屁股是他的习惯,就像有些人时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样,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
赵佶觉得自己懂赵孝骞了,连表情都变得柔和起来。
掌柜安排了一间雅阁,赵孝骞和赵佶入内,在蒲团上盘腿坐下。
赵佶此刻仍有些不自在。
虽然才十三四岁,但赵佶去青楼已不止一两次了,骨子里有艺术家基因嘛,艺术家没女人怎么活?
他不仅去过青楼,自己的府邸里也养了好几房侍妾。也不知他从小吃了啥,发育得这么成熟。
赵孝骞至今只有姜妙仙一个女人,简直给汴京城的纨绔们丢脸了,相比之下,他才叫真正的清心寡欲。
酒菜上桌,赵孝骞与赵佶对饮。
赵佶显得很拘束,脸上的笑容也很僵硬,在赵孝骞面前时刻陪着小心。
赵孝骞为何今日要请赵佶饮酒?
因为他需要了解赵佶。
历史不能重演,必须改变,而眼前这位未来的昏君,是最需要改变的一个,赵孝骞不希望世上仍旧出现一个昏庸的徽宗。
将来为友也好,为敌也好,先了解对方总是没错的。
“佶弟,来,满饮。”赵孝骞殷勤劝酒。
赵佶看着樽中足足半斤的米酒,一脸无措地道:“子安兄,弟……不擅饮,你我不如浅酌如何?”
“不擅饮你来青楼干啥?”
赵佶无辜地看着他:“不是你拉我来的吗?”
“既然你半推半就来了,那就喝,不醉不归!”赵孝骞将樽中酒一饮而尽,朝他亮了亮樽底。
赵佶快哭了,老老实实闭上眼,如同被官家赐自尽一般,悲壮地饮尽一樽酒。
赵孝骞笑吟吟地打量他。
赵佶今年应该快十四岁了,身材有些瘦削,长得倒是清秀,天生的文弱书生的人设,只是容貌过于阴柔,有点像前世棒子国的花样美男,拈着兰花指“吃个桃桃”那种。
他的眼神不算清澈,里面有些让人看不透的光芒,却时刻堆着人畜无害的微笑,见谁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纵是被人欺负了也逆来顺受,怎么看都没有郡王的气场,反而像处处小心谨慎的寒门子弟。
赵孝骞不知道他表现出来的是不是装的,如果是本色,那他就是个纯纯的艺术家,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他的皇位也是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他头上的。
如果这副文弱的样子是装出来的,赵孝骞只能说,十四岁的年纪能装到这个地步,道行算是不错了。
满饮一樽酒后,赵佶面孔已然醺红,眼神也有些迷离了,米酒后劲不小,一口气喝半斤,很快就上头了。
没错,赵孝骞故意的,想看看酒后的赵佶是啥模样。
“子安兄,你今年的变化好大……”
赵佶打了个酒嗝儿,道:“以前你根本不与我们宗亲来往的,濮王家那谁,还有晋王家那谁……都说数年难得一见子安兄,延福宫每年初一祭祖,见了面你都不搭理人。”
“可今年开春后,子安兄却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好费解啊!”
赵孝骞眨眼:“我变成啥样了?”
赵佶努力摇了摇不清醒的脑子,道:“变得……厉害了,你劝楚王叔易帜,改推新法,那道奏疏至今被族中长辈们称奇不已,都夸你一句话挽回了楚王府必颓的局势。”
“还有你会作诗填词,虽然只有半阙,但已被汴京士子们传颂至今,还有雪盐,那买卖我也很想插一手,无奈官家不让我插手。”
“最厉害的是燧发枪,官家私下跟我说,子安兄造的这种火枪改变了国运,朝堂也传得沸沸扬扬,最近看朝臣们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子安兄,你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厉害?”
赵孝骞笑道:“这些年幽闭在家,喜欢胡思乱想,不着调儿的东西想了很多,有些念头莫名其妙就这样冒出来了。”
赵佶顿时露出深思之色,喃喃道:“幽闭在家难道真会如此神奇?这就是圣贤说的‘天人合一’,独思而养静气,故而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