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役之议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08-21 21:25:0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穿越这么久,赵孝骞终究养出了一些富贵气。

  所谓的富贵气,不是吃多好,穿多好,而是被别人无礼对待时,不管他是什么人,都有立马怼回去的勇气和底气。

  亲王世子,爵封郡侯,当今官家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就差在如来佛的中指上撒泡尿了。

  牛逼到自己都害怕的人物,你特么算老几,竟敢对我无礼?

  刑部侍郎?长在哪块地里的野葱?

  赵孝骞的回怼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政事堂内所有人都愣了。

  这里是政事堂,在座的全是大佬,小伙子这么刚的吗?

  邢恕被当众怼得说不出话,气得面红耳赤,指着赵孝骞抖抖索索像中风脑卒。

  能坐在这政事堂内,邢恕自然是新党,这些年他郁郁不得志,元祐年间太皇太后持政,大力排挤打压新党,邢恕也在被打压之列。

  七八年时间,邢恕被贬谪河阳知府,早已憋了一肚子火,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章惇拜相,邢恕也等来了他的机会,从河阳知府调任汴京,任刑部侍郎。

  他这个刑部侍郎还是热乎的,屁股下的位置刚坐上没几天,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谁料到今日竟被赵孝骞顶了个人仰马翻。

  “你,你你……竖子无状!”邢恕指着赵孝骞怒道。

  一把年纪的邢恕勃然大怒,年纪轻轻的赵孝骞却云淡风轻。

  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赵孝骞道:“我不过是拿你的话回敬而已,你急什么?”

  “今日召我进宫奏对的,是官家,我是奉诏而来,官家还没说什么,你跳出来指手画脚,怎么?显着你了呗?在官家面前立一个冲锋陷阵的好印象呗?这股子劲头去跟旧党使呀,在我面前作什么妖?”

  一番话说得更不客气,简直把邢恕怼到了墙根下,当着一众君臣的面,邢恕一张老脸已气得红里透紫了。

  而此刻,赵煦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赵孝骞怼得不客气,但话里的意思无非是暗示邢恕越俎代庖。

  确实,赵孝骞是奉诏进宫的,今日要议的是兵役法,事关社稷的大事,赵煦本来是要听赵孝骞的意思,结果话还没开口,便被邢恕以宗亲不得干政的名义堵住了。

  细细咂摸一番,邢恕这是指桑骂槐,暗中谴责朕坏了祖制呀,才不过是个侍郎,而且当上没几天,这货就飘起来了么?

  赵煦捏揉着手指,威严的眼神朝邢恕淡淡地一扫。

  一直静默不语的章惇这时也看出不对劲了,心头突然一沉,章惇急忙沉声道:“邢侍郎,圣驾当前,不得失仪!”

  说完章惇朝邢恕投去严厉的眼神,暗含警告。

  邢恕一滞,憋着火缓缓退了回去。

  赵孝骞朝章惇龇牙一笑:“章相公,我可以说话了么?”

  章惇也笑了:“今日所议‘兵役法’正是世子提出的,世子理应细说,也好教我等权衡。”

  赵煦这时也朝他点头:“子安尽管畅所欲言。”

  赵孝骞道:“所谓‘兵役法’,是在推行新法的基础上,朝廷再增一法。”

  “在座诸公皆是朝中砥柱,当知兵者,死生之大事也。咱们能在繁华的汴京城里治国议事,享受锦衣玉食,全因边疆的将士们为国戍边,严守国境。”

  “若有外敌犯边,将士们英勇厮杀,付出血和命,拼死将外敌拒于国门外,我等才可安享太平,诸公不知同意我这个说法否?”

  在座诸位皆点头默认。

  赵孝骞又道:“将士们付出血和命的代价,为我等保得太平,诸公可知,他们每年饷俸几何?”

  章惇不愧是宰相,记性是真的好,想了一会儿道:“老夫记得,汴京上四军普通军士,每月可得七百文饷俸,而边军普通军士,每月可得五百文。”

  赵孝骞笑道:“章相公好记性,不过有些事情,高坐庙堂的相公们可能不清楚……”

  “说是七百文和五百文,但朝廷发下饷俸,要经历官员和武将层层克扣,扣下来之后,真正落到普通军士手里的,大约只有一百到一百五十文。”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章惇沉声道:“世子,你的说法可有证据?”

  赵孝骞笑道:“不需我拿出证据,诸位若有兴趣,不妨换上常服,莫要透露官职身份,随便在汴京城外拉一队巡逻的禁军,仔细问问他们每月手里拿多少饷俸。”

  这件事赵孝骞干过,多次求证之后,赵孝骞才敢在政事堂说出具体的数据。

  在座诸公皆沉默,见赵孝骞说得理直气壮,众人渐渐明了,想必他的话错不了。

  “将士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上有老下有小,一百多文钱养一家子,在座诸公敢想象吗?”

  赵孝骞接着道:“除了饷俸,军中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尤其是他们地位低下卑贱,常被士大夫所不屑,就连百姓都觉得当兵不是好谋生。”

  “将士们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凭什么让他们为了大宋去流血拼命?他们难道天生就该低人一等,天生就该死吗?”

  赵孝骞有点上头了,语气不由激烈起来。

  章惇皱眉道:“世子的意思是,兵役法是为了提高将士的地位和饷俸?”

  “没错,我是这个意思,但这只是表面,兵役法的目的是提振大宋的军心士气,在军中建立赏罚分明的律法,让将士们有个奔头,立了战功,该封官封官,该赏赐赏赐。”

  “朝廷多造点舆论,当兵不是卑贱的谋生,而是为国牺牲的英雄,他们理应受天下百姓的追崇爱戴。”

  “历代先帝的陵寝外,给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立碑,刻名勒石于上,让阵亡将士的英灵守护先帝们的陵寝等等……”

  “这些都应记入兵役法的内容里,若能照此而为,我相信大宋禁军厢军的战力必然一跃而上,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与敌交战必奋勇争先,敢死敢拼。”

  “安享太平不过是苟安,一统江山才应是在座诸公的夙愿。”

  赵孝骞说完后,静静地站到一旁。

  政事堂内一片寂静,大家面面相觑,眼神里透出许多复杂的含义。

  沉默许久后,邢恕又站出来了。

  “官家,臣以为,世子之言大谬也!文贵武贱,是大宋立国之本,是祖宗之法!祖制岂可轻言废止?”

  “若依世子之见,兵役法便是把军汉们的地位提拔到与我等士大夫平齐,简直闻所未闻!君岂不闻唐朝之教训?那时各地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故唐因此而亡。”

  “兵役法提高将士的地位,便是开了重武的先例,长此以往,将士倚仗武力,目中无人,武将日益骄横,更无君父,难道我大宋要重蹈唐末的覆辙吗?”

  “臣,坚决反对兵役法!”

  章惇这时也皱紧了眉头,缓缓道:“官家,臣也认为,兵役法太过激进,不妥。”

  “祖制在前且先不提,若是提高将士的地位,以英雄之名而追捧,还要立碑刻石于上,此举助长武夫气焰,后患实多。”

  章惇言毕,在座的诸臣纷纷出言附和,表示反对。

  赵煦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无力地望向赵孝骞。

  “子安,你怎么说?”

  赵孝骞面无表情地道:“诸位只需知道,如今大宋的皇权无比牢固,尤其是兵权,一兵一卒的调动都在官家的掌握之中。”

  “只要官家不效唐朝分封藩镇,任武将坐大,你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