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家,更破碎了。
一对互相憎恨对方的离婚中年男女,偶尔在他们中间拱拱火,挑拨离间一下,生活会平添许多意外的快乐。
赵颢呆怔许久之后,终于出离愤怒了,圆滚滚的身子原地跳起来,指天破口大骂。
“这女人,太恶毒了!本王当初与她和离,真是我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
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他,脑海里却莫名冒出当初母亲冯氏跟他说过的话。
她说赵颢只是外表憨厚,实则阴险狡诈,手段毒辣,就连枕边人的她都差点遭了丈夫的毒手。
赵孝骞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眼前的赵颢气急败坏的样子,这形象怎么能跟“手段毒辣”有关系?
越看越不像,但冯氏是他的亲娘,她的话没有怀疑的道理。
如果是真的,那么只能说,赵颢的演技实在太可怕了。
跳脚骂了很久,赵颢终于解了恨,幽幽地道:“儿啊,以后赡养你母亲便可,少跟她来往,当了多年的坤道后,这女人怕是脑子有点不正常了。”
赵孝骞微笑:“你们大人的事,我不掺和,爹娘都是亲的,没有疏远的道理。”
赵颢无奈地叹了口气,注意力又回到了炒茶上。
细细啜了一口,满嘴留香,赵颢阖眼品味半晌,方才悠悠地道:“这玩意儿的制作秘方,可是只有你一人知晓?”
赵孝骞点头。
赵颢眼中大放光彩:“此物颇为神奇,与咱大宋的点茶可谓各有千秋,若是过程不麻烦的话……儿啊,你说它有没有搞头?”
赵孝骞立马明白他的意思,沉思片刻,缓缓道:“或许,有人喜欢喝吧。”
赵颢一拍大腿:“什么或许,简直是必然,而且这东西普通百姓没资格喝,只有权贵公侯才喝得起!”
赵孝骞的眼中也露出了光亮。
走高端路线?
“高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专门赚有钱的大冤种的钱!
钱来得既快且猛还多。
不得不说,父子俩的思路还是很敏锐的,不管是雪盐还是茶叶,瞄准的都是高端市场,根本不屑打普通百姓的主意,那仨瓜俩枣的,看不上。
“或许……可以搞一搞?”赵孝骞沉吟之后道。
赚钱啊,谁会跟钱有仇?
“货源有点麻烦,要派专人去江南收购,最好包几座茶园,既然专卖权贵公侯,用料必须用精品,采摘的茶叶一定要是茶树上最嫩的那部分。”
赵颢狠狠点头:“你把秘方写下来,为父找信得过的农户匠人制炒,人都圈起来,不准与外界联络,高价买断他们一辈子,秘方永远是秘方,这钱赚起来不吃力。”
赵孝骞补充道:“货源若能保证,除了供应京畿之外,也可与胡商聊聊,把茶叶卖到大宋之外。”
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来往的货物不仅仅是丝绸,华夏的瓷器,茶叶,金银工艺品,奢侈品,各地特产等等,都是胡商进货的目标。
炒茶若能做大,利润不比雪盐低。
“明日老夫便送些茶叶给那几个走得近的宗亲,让他们尝尝,老夫确信,只要喝过一次,人就上瘾,以后不怕他们不买。”
赵孝骞跟着道:“一次不要送太多,一斤左右即可,下次等他们主动开口咱们再送,送两三次后,脸皮薄的便不好意思白要了,愿意花钱买,那时父王定个高价,一副有价无市的高傲嘴脸……”
赵颢瞥了他一眼:“名满天下的赵半阙,用辞如此冒昧的么?”
“父王莫计较细枝末节,孩儿能准确表达意思便可,总之……”
赵孝骞停顿了一下,望着赵颢微笑道:“咱楚王府又要发财了。”
…………
发明炒茶的初衷是为了给母亲消遣时光,但是,赵孝骞也不拒绝从天而降的财运。
两者并不冲突,何乐而不为?
男人与女人的思维确实截然不同,冯氏喝茶只觉得味道好,喜欢儿子的这份心意,满心欢喜地享受儿子的孝敬。
而赵颢,只喝了一口便立马想到如何用它来赚钱。
当着赵颢的面,赵孝骞写下制茶的秘方,从选料到炒制,再到炒茶的各种工序,密密麻麻写了几页纸。
炒茶并不复杂,前世普通的农村家庭基本都会,赵孝骞作为城市里的牛马,每天消费不少茶叶,久而久之也就对茶叶的制作过程有些关注。
万能的度娘上一搜,整个流程工序自然便记在心里。
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能用这山寨手艺赚钱。
赵颢如同捧着绝世宝贝似的,将制茶秘方贴身收藏。
接下来的事,赵孝骞不管了,等着生意铺开后收钱便是。
这次不跟外人合作了,楚王府当仁不让地吃下这份独食,当初雪盐不得不与人合作,是因为盐这东西太敏感,属于朝廷严格管控,不找几个有权有势的合伙人,生意做不下去。
茶叶无所谓,没触及到别人的利益,自然也就不必把利润分出去了。
运作得当的话,楚王府每年的收益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赵孝骞开始考虑要不要在汴京城再买一座大宅院了。
毕竟自己已经成家,扁毛畜生都知道,翅膀硬了之后该飞出去自己垒窝了,赵孝骞搬出去住难道不应该吗?
当然,搬家不等于分家,啃老的初衷赵孝骞是一定不会忘的,隔三岔五领着妻妾回来打打秋风,顺点之前的金银珠玉什么的,天经地义。
第二天一早,赵孝骞睡眠充足地起床。
昨晚休战,养养身子,家里婆娘多更应注意节制,年纪轻轻的别把自己玩废了。
一斤茶叶用纸包好,细绳捆起来,就这样拎着进了延福宫。
福宁殿内,赵煦显然又熬了夜,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懒洋洋地打着呵欠。
赵孝骞进殿行礼,见赵煦疲惫的样子,不由真切地道:“官家,朝政国事是永远处理不完的,官家春秋鼎盛之年,江山社稷共主,尤要保重身子,切莫糟践。”
赵煦心中一暖,叹道:“自家兄弟说话,朕听着就是舒心,满朝文武也时常关心朕的身子,可朕总觉得不对味儿,就像……嗯,每次朝会时的例行见礼一样,有口却无心。”
见赵孝骞拎着个纸包,赵煦好奇道:“子安所带何物?”
赵孝骞举起纸包朝他笑了笑:“臣闲暇之时,又搞出个新玩意儿,官家尝尝?”
入福宁殿之前,照例将茶叶交给内侍,经内侍验毒之后赵孝骞才带进来。
赵煦兴奋地搓手:“子安搞出的新玩意儿,朕向来喜欢,快给朕试试,究竟是何物值得你亲自带进宫来。”
一对互相憎恨对方的离婚中年男女,偶尔在他们中间拱拱火,挑拨离间一下,生活会平添许多意外的快乐。
赵颢呆怔许久之后,终于出离愤怒了,圆滚滚的身子原地跳起来,指天破口大骂。
“这女人,太恶毒了!本王当初与她和离,真是我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
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他,脑海里却莫名冒出当初母亲冯氏跟他说过的话。
她说赵颢只是外表憨厚,实则阴险狡诈,手段毒辣,就连枕边人的她都差点遭了丈夫的毒手。
赵孝骞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眼前的赵颢气急败坏的样子,这形象怎么能跟“手段毒辣”有关系?
越看越不像,但冯氏是他的亲娘,她的话没有怀疑的道理。
如果是真的,那么只能说,赵颢的演技实在太可怕了。
跳脚骂了很久,赵颢终于解了恨,幽幽地道:“儿啊,以后赡养你母亲便可,少跟她来往,当了多年的坤道后,这女人怕是脑子有点不正常了。”
赵孝骞微笑:“你们大人的事,我不掺和,爹娘都是亲的,没有疏远的道理。”
赵颢无奈地叹了口气,注意力又回到了炒茶上。
细细啜了一口,满嘴留香,赵颢阖眼品味半晌,方才悠悠地道:“这玩意儿的制作秘方,可是只有你一人知晓?”
赵孝骞点头。
赵颢眼中大放光彩:“此物颇为神奇,与咱大宋的点茶可谓各有千秋,若是过程不麻烦的话……儿啊,你说它有没有搞头?”
赵孝骞立马明白他的意思,沉思片刻,缓缓道:“或许,有人喜欢喝吧。”
赵颢一拍大腿:“什么或许,简直是必然,而且这东西普通百姓没资格喝,只有权贵公侯才喝得起!”
赵孝骞的眼中也露出了光亮。
走高端路线?
“高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专门赚有钱的大冤种的钱!
钱来得既快且猛还多。
不得不说,父子俩的思路还是很敏锐的,不管是雪盐还是茶叶,瞄准的都是高端市场,根本不屑打普通百姓的主意,那仨瓜俩枣的,看不上。
“或许……可以搞一搞?”赵孝骞沉吟之后道。
赚钱啊,谁会跟钱有仇?
“货源有点麻烦,要派专人去江南收购,最好包几座茶园,既然专卖权贵公侯,用料必须用精品,采摘的茶叶一定要是茶树上最嫩的那部分。”
赵颢狠狠点头:“你把秘方写下来,为父找信得过的农户匠人制炒,人都圈起来,不准与外界联络,高价买断他们一辈子,秘方永远是秘方,这钱赚起来不吃力。”
赵孝骞补充道:“货源若能保证,除了供应京畿之外,也可与胡商聊聊,把茶叶卖到大宋之外。”
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来往的货物不仅仅是丝绸,华夏的瓷器,茶叶,金银工艺品,奢侈品,各地特产等等,都是胡商进货的目标。
炒茶若能做大,利润不比雪盐低。
“明日老夫便送些茶叶给那几个走得近的宗亲,让他们尝尝,老夫确信,只要喝过一次,人就上瘾,以后不怕他们不买。”
赵孝骞跟着道:“一次不要送太多,一斤左右即可,下次等他们主动开口咱们再送,送两三次后,脸皮薄的便不好意思白要了,愿意花钱买,那时父王定个高价,一副有价无市的高傲嘴脸……”
赵颢瞥了他一眼:“名满天下的赵半阙,用辞如此冒昧的么?”
“父王莫计较细枝末节,孩儿能准确表达意思便可,总之……”
赵孝骞停顿了一下,望着赵颢微笑道:“咱楚王府又要发财了。”
…………
发明炒茶的初衷是为了给母亲消遣时光,但是,赵孝骞也不拒绝从天而降的财运。
两者并不冲突,何乐而不为?
男人与女人的思维确实截然不同,冯氏喝茶只觉得味道好,喜欢儿子的这份心意,满心欢喜地享受儿子的孝敬。
而赵颢,只喝了一口便立马想到如何用它来赚钱。
当着赵颢的面,赵孝骞写下制茶的秘方,从选料到炒制,再到炒茶的各种工序,密密麻麻写了几页纸。
炒茶并不复杂,前世普通的农村家庭基本都会,赵孝骞作为城市里的牛马,每天消费不少茶叶,久而久之也就对茶叶的制作过程有些关注。
万能的度娘上一搜,整个流程工序自然便记在心里。
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能用这山寨手艺赚钱。
赵颢如同捧着绝世宝贝似的,将制茶秘方贴身收藏。
接下来的事,赵孝骞不管了,等着生意铺开后收钱便是。
这次不跟外人合作了,楚王府当仁不让地吃下这份独食,当初雪盐不得不与人合作,是因为盐这东西太敏感,属于朝廷严格管控,不找几个有权有势的合伙人,生意做不下去。
茶叶无所谓,没触及到别人的利益,自然也就不必把利润分出去了。
运作得当的话,楚王府每年的收益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赵孝骞开始考虑要不要在汴京城再买一座大宅院了。
毕竟自己已经成家,扁毛畜生都知道,翅膀硬了之后该飞出去自己垒窝了,赵孝骞搬出去住难道不应该吗?
当然,搬家不等于分家,啃老的初衷赵孝骞是一定不会忘的,隔三岔五领着妻妾回来打打秋风,顺点之前的金银珠玉什么的,天经地义。
第二天一早,赵孝骞睡眠充足地起床。
昨晚休战,养养身子,家里婆娘多更应注意节制,年纪轻轻的别把自己玩废了。
一斤茶叶用纸包好,细绳捆起来,就这样拎着进了延福宫。
福宁殿内,赵煦显然又熬了夜,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懒洋洋地打着呵欠。
赵孝骞进殿行礼,见赵煦疲惫的样子,不由真切地道:“官家,朝政国事是永远处理不完的,官家春秋鼎盛之年,江山社稷共主,尤要保重身子,切莫糟践。”
赵煦心中一暖,叹道:“自家兄弟说话,朕听着就是舒心,满朝文武也时常关心朕的身子,可朕总觉得不对味儿,就像……嗯,每次朝会时的例行见礼一样,有口却无心。”
见赵孝骞拎着个纸包,赵煦好奇道:“子安所带何物?”
赵孝骞举起纸包朝他笑了笑:“臣闲暇之时,又搞出个新玩意儿,官家尝尝?”
入福宁殿之前,照例将茶叶交给内侍,经内侍验毒之后赵孝骞才带进来。
赵煦兴奋地搓手:“子安搞出的新玩意儿,朕向来喜欢,快给朕试试,究竟是何物值得你亲自带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