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坛领袖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10-26 23:18:5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占了天大的便宜,赵孝骞乐坏了。

  后代子孙这得给他的牌位磕多少个响头,每年烧多少纸钱啊。

  更乐的是,被占了便宜的苏轼浑然不觉。

  他大约也没想到自己亲书的作品,在数百年后会以千万起步,如果他知道,兴许就没那么痛快送赵孝骞了。

  据赵孝骞所知,被贬谪多年的苏轼,手头是没那么宽裕的,还经常写信向弟弟要钱。

  命下人妥善收好苏轼的亲笔词作,赵孝骞决定明日就去街上裱糊起来,并且做好防腐防蛀贴膜的工作,如此宝贵的东西,一定不能慢待。

  苏轼今日本是慕名而来,文人之间好这一口儿,互相之间喜欢拜访,讨论文章诗词学问。

  赵孝骞没这毛病,提起文学就想到朗读并背诵全文,烦得很。

  但苏轼显然不这么认为,揉着酸痛的手腕,兴致勃勃地发问。

  “世子当初作‘醉里挑灯看剑’此词时,是怎样的思绪?老夫闻之,惊为天人,词中韵味深得老夫之心。”

  赵孝骞眨眨眼,要不您咬牙努力多活些年头,跟一个叫辛弃疾的人聊聊?

  “苏学士,聊文章诗词太俗了,但凡是个文人都能聊的东西,你我岂甘沦为与俗人为伍?”

  苏轼一怔:“文章诗词太,太……俗了?”

  好清新脱俗的一句话,苏轼这辈子都没听过。

  赵孝骞凑近了笑道:“聊聊美食如何?苏学士这些年走南闯北,阅尽江海山川,想必也吃过不少美食吧?”

  “圣贤云,食色,性也。可见美食和美色,才是最贴近人性的东西,文章诗词反而落了下乘,苏学士觉得呢?”

  苏轼两眼一亮,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少年才子,这番与众不同的论调,委实高雅,既高又雅。

  “世子高论,老夫以为然也!哈哈,”苏轼捋须大笑,道:“说到美食,世子,你到底还是年轻了,阅历远远不够呀,老夫这些年……”

  没等他的话说完,赵孝骞突然道:“刚才那不带膻味的羊肉,好吃吗?”

  苏轼一滞,脸色有点难堪,不甘不愿地道:“……好吃。”

  “所以,在美食方面,我有没有发言权?”赵孝骞步步紧逼。

  苏轼怒视,只好勉强点头:“……有。”

  “叫爸……咳,叫我一声老弟,以后咱们平辈论交,我把刚才那羊肉的做法传授于你。”

  苏轼大怒:“老夫岂能为区区一锅羊肉折节自辱,子安老弟,你太小看老夫了!”

  “收到!回头我把秘方写下来,赠予子瞻兄,如何?”

  苏轼噗嗤笑了:“甚好,如此便劳烦子安贤弟了。”

  赵孝骞也笑。

  老头儿六十来岁了,但性格真的不错,除了差点被摁粪坑里翻了脸,其他的时候都是非常豁达随性的,开多大的玩笑他都不介意,反而兴致勃勃参与其中。

  就这性格,难怪他大半夜踹张怀民的门,还说什么“怀民亦未寝”,而张怀民居然没跟他翻脸。

  也就是他的性格救了他,不然刚被贬官的张怀民本来心情就不好,碰上大半夜有人踹门,你看他会不会抄刀出来砍死苏轼。

  两人爱好相同,臭味相投,凉亭内围绕各地美食的话题,展开了热烈且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凉亭内的气氛热火朝天。

  赵颢远远地站在水榭外,眼巴巴地看着儿子和苏学士如此投契,不由幽怨地一叹,眼神里满是羡慕。

  赵颢是亲王,但也是不成器的文人一枚。

  他也会写文章,会作诗词,只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佳作而已。

  所以苏轼慕名登门拜访,赵颢纵然再羡慕,也非常清醒地知道,人家慕的可不是他赵颢的名,而是他的犬子……

  看着儿子和苏轼在凉亭内热烈地讨论,时而勾肩搭背开怀大笑,时而面红耳赤争执不休,赵颢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儿子的人生,亲爹的梦。

  “他们一定在讨论新作,不久的未来,大宋必有名垂千古的佳作问世,这是一场决定大宋词坛未来风向的雅会,羡煞本王也!”赵颢喃喃自语,目光痴迷,肥脸上的小表情幽怨得不要不要的。

  凉亭内。

  赵孝骞怒极反笑,口沫横溅。

  苏轼不甘示弱,毫不妥协。

  “蛇肉怎能连皮一起蒸?你不怕痛经吗?当然是肉与皮分开,佐以老姜爆炒,方得美味,子瞻兄,年纪大也不能倚老卖老,这种吃法,你疯了吗?”

  “子安贤弟此言差矣!老夫不敢苟同,蛇肉与蛇皮一同蒸煮,原汁原味不失本色,方为美食正统。”苏轼气得脖子都红了。

  “你放屁!”赵孝骞气坏了,突然想起什么,冷不丁道:“豆腐脑你吃甜的还是咸的?”

  苏轼一愣:“老夫是蜀人,当然吃咸的!”

  “聊不下去了,绝交!”赵孝骞果断放弃这段刚萌芽的友情。

  …………

  与苏轼交朋友还是很愉快的,只要别聊美食。

  关于美食方面,赵孝骞与苏轼的分歧甚深,有时候聊着聊着,真恨不得动手,拳头底下见真理。

  苏轼气哼哼地告辞,临走都没回头,反而狠狠地甩了几次袖子,表示他很生气,一顿萝卜炖羊肉都哄不好的那种生气。

  赵孝骞也没出门相送,他的态度很简单,吾爱偶像,但吾更爱真理。

  倒是赵颢陪着笑把苏轼送出门外。

  看着苏轼怒气冲冲的样子,赵颢的心悬得老高了。

  看来吾儿与苏学士的创作理念有了分歧,大宋未来的词坛即将面临分裂,婉约派与豪放派即将打出脑浆子,本王的楚王府就是见证这桩惨事的纪念地……

  赵颢陷入自己的脑洞中不可自拔,而他的犬子,仍坐在凉亭内余怒未消。

  吃蛇,当然是肉与皮分开爆炒,连肉带皮还一块蒸,不是异端是什么?烧死!

  …………

  苏轼回京,先在楚王府闹了一肚子气,但他的回京,却引发了汴京文坛的剧烈震动。

  汴京内城马行街,苏辙的府邸,苏轼回京后的暂居之地。

  第二天一大早,无数文人士子蜂拥而至,安静地站在府门外,手里捧着自己的得意佳作,渴求面见苏学士,若能得到苏学士当面的点拨赐教,简直是人生幸事。

  不仅如此,许多有名气的青楼花魁娘子也纱巾遮面慕名而至,只求苏学士一阙佳词,甘愿自荐枕席,博君之悦。

  马行街人流如潮,苏辙的府邸门口更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苏轼在文坛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苏轼昨日在楚王府的一肚子怒气未消,今日谁都不见。

  与此同时,魏节来到楚王府,求见赵孝骞。

  “郡公嘱咐派人盯住醉花阴的袅袅姑娘,昨日有了线索。”魏节禀道。

  赵孝骞眼睛一眯:“她果然有问题?”

  “有。”魏节轻叹道:“昨日监视她的皇城司属下跟踪她出了青楼,出了南薰门后,袅袅姑娘孤身一人进了南城外的玉津园,与一男子短暂见面后,匆匆离开回了城。”

  “那名男子倒是机警,见过袅袅姑娘后,转身钻进了玉津园的密林里,属下进林寻找,却已不见踪影。”

  赵孝骞笑了:“难道不是私会情郎?”

  魏节摇头:“不可能是情郎,两人见面几乎是短短一瞬,甚至连交谈都没有,更像是当面交付某种情报,一触即分,见情郎可不是这般模样。”

  赵孝骞起身,整了整衣冠。

  “久未踏足烟花之地,今日突然有了兴致,欲与花魁娘子一诉衷肠,顺便展望大宋文坛的未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