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三百三十四章 国有传嗣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11-19 22:44:4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答应苏轼的事做到了,赵孝骞心里轻松了很多。

  至于苏轼从汴京出发时是什么心情,赵孝骞可就管不着了。

  不知不觉间,赵孝骞好像又改变了历史的轨迹,至少他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

  原本的历史上,苏轼从未出使过辽国,他的一生皆不得志,最终在郁郁中病死。

  但这一世,赵孝骞的出现,让苏轼的人生也改变了方向,朝着不可知的未来渐行渐远。

  与苏轼告别后,赵孝骞回到王府。

  刚进门就见赵颢独自坐在前庭,一脸灰败地看着自己。

  赵孝骞一惊,急忙上前问候:“父王这副模样,莫非失恋了?”

  赵颢瞥了他一眼,道:“本王的书房和卧房,莫名遗失了许多贵重物品,此事你难道不知?”

  赵孝骞眼皮一跳。

  最近几日他的骚操作比较多,又是卖茶叶,又是帮苏轼,还忙着编鬼话,从神仙托梦到爷爷承包了一座茶山,整个心思都在如何骗钱上,差点忘了自己还在家里干了一票大的……

  见赵颢表情不对,赵孝骞露出关怀之色,道:“父王丢东西了?”

  赵颢淡淡地道:“丢了不少,都是值钱的东西。”

  赵孝骞惊疑道:“莫非王府进贼了?这要报开封府吧?”

  “你……!”

  赵颢叹了口气,指了指他,愤愤地道:“本王但凡多两个儿子,今日你早就被我打断腿了!我年轻时,最混账的时候也没干过偷自家东西的事儿,你倒是青出于蓝了。”

  赵孝骞也叹了口气,道:“父王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楚王一脉就剩孩儿这一支香火了,王府里所有的东西,都只能留给孩儿继承,如今孩儿不过提前继承了一部分东西而已……”

  “反正都是我的,早用晚用,有何区别?这样一想,父王心里是不是舒服多了?”

  赵颢一怔,喃喃道:“好像还真是……”

  随即回过神来,赵颢愤恨地道:“但你……”

  赵孝骞却接着道:“父王的东西,就是孩儿的东西,孩儿赴任真定在即,正是缺钱的时候,拿点自己的东西,辅助自己的前程,我有什么错?”

  赵颢目瞪口呆,这理由……无懈可击呀!

  父子俩沉默对视,良久,赵颢嘴唇嗫嚅了一下,道:“要不,为父给你道个歉吧?”

  “那倒不用,下次注意就好。”赵孝骞宽宏地笑了。

  赵颢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儿子早就能独当一面了,他决定做的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通常情况下都做得很漂亮,包括偷自家的东西。

  之所以这么快原谅儿子的所为,是因为赵颢也很清楚,赵孝骞赴任真定府,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定要有钱财打底的。

  别以为当了知府就能作威作福,下面的官吏立马就匍匐在他的王霸之气下。

  大宋官场的风气就是如此,下属的要想方设法给上官谋利,同样的道理,当上司的也不能亏待了下属,尤其是初来乍到,正需要拉拢人心的时候,没钱怎么办事?

  赵颢现在有点后悔,王府里的钱都被他用在那个见不得人的组织势力上去了,没想着给儿子留一点儿,逼得儿子狗急跳墙……

  “哦,对了,父王,咱家库房的几千斤茶叶,孩儿已找到了买家,那批茶叶您就别动了。”赵孝骞又道。

  赵颢再次愕然:“几千斤茶叶,谁那么大的胃口吃得下?”

  “孩儿卖给朝廷了,以后汴京各大官署发福利,每位官员说不定都能分到一两斤的,卖茶叶的钱也别动,孩儿要带去真定府。”

  赵颢这会儿对这个儿子真有几分崇拜的心思了。

  “你是怎么办到的?”赵颢目光灼灼地问道。

  “我跟别人说,我爷爷承包了一座茶山……”赵孝骞开始娓娓道来。

  …………

  宋辽边境还没传来新的军情,辽骑小股军队袭边劫掠之后,似乎已没了动静。

  但赵孝骞知道,就算辽骑偃旗息鼓了,他赴任真定府的决定还是不会变。

  说到底,赵煦的意图不是让他去解决边境冲突问题,而是放眼燕云十六州,寻找收复的契机。

  不出意外的话,赵煦对他的正式任命就在这几日了。

  赵孝骞这些日子已彻底躺平,每日争分夺秒地享受这即将完结的美好生活。

  好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第二天一早,苏轼领了朝廷的诏令,带着一群使团官员,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汴京,踏上了出使辽国的路途。

  赵孝骞将他送出了朝阳门,目送苏轼离去后,站在原地沉思许久,才转身回城,拎着钓竿钓鱼去了。

  就在这一天,宫里却传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赵煦的妃子,贤妃刘氏,怀上龙种了。

  夫妻俩的喜事,也不知别的男人为何要振奋,但消息传出来,终归还是令满朝文武振奋欣喜万分。

  满朝文武欣喜之余,难免还是有些遗憾,为何怀上龙种的不是赵煦的正宫孟皇后,而是他其中的一个妃子。

  听说赵煦与皇后的夫妻感情不甚和睦,倒是那位刘贤妃颇招赵煦喜爱,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皇后的肚子还又平又瘪,贤妃的肚子倒是先怀上了。

  不管谁怀的,确实是个好消息。

  大宋的皇帝好像被老天诅咒过似的,普遍的不太长寿,很多都是三四十岁就驾崩,而且子嗣也不太昌盛,民间有许多传言,说是赵氏得国不正,遂得报应云云。

  到了赵煦这一辈,兄弟虽然不少,但作为皇帝,却一直未能生下儿子,虽然他才二十岁出头,但也着实令臣民担忧不安。

  毕竟国无所嗣,便是整个国家最大的不安定因素,皇帝有了儿子,臣民才安心。

  今日后宫怀上龙种的消息传出,可谓是举城振奋,文武百官立马上表道贺,有的官员马屁拍过头,甚至提出要加恩刘贤妃的父母兄弟,被宰相章惇狠狠训斥否决后才消停。

  赵孝骞坐在汴河边钓鱼,刚听到赵煦有后的消息,宫里立马有宦官找到汴河边,一脸恭敬地告诉赵孝骞,今夜官家延福宫设家宴,宴请汴京的皇室宗亲,赵孝骞也在被邀请之列。

  送走宦官后,赵孝骞悄悄撇了撇嘴。

  啧,有后了,支棱起来了,第一时间在亲戚面前得瑟一下,今晚的宫宴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有后了不起吗?

  鄙夷归鄙夷,赵孝骞不承认自己心里其实有点酸溜溜的。

  老子家里仨婆娘,成亲这么久了,咋就没见婆娘怀上呢?

  你们随便谁下个蛋,也算对我老赵家有个交代呀。

  从今日起,到赴任真定之前,赵孝骞决定要更努力了,每晚必须辛勤耕耘,总之最近这段日子把自己当牲口使。

  章节数搞错了,应是“三百三十三章”。。。标题改不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