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后周柴氏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5-03-29 21:39:5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田镜只是个落榜两次的读书人,当然算不得英雄好汉。

  赵信的刑具一样样摆在田镜面前,还没开始尝试,田镜已像杀猪般惨叫起来。

  赵信露出了轻蔑的微笑,然后唤来了皇城司的书吏记录供状。

  接下来对田镜的审讯开始了。

  刑具摆在田镜面前,几乎不需要赵信恐吓逼问,田镜就已痛痛快快招认,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招完了还想招。

  从最初的玄清观说起,这是个避不过去的话题,玄清观的幕后建造者,曾经犯下的所有不法事,类似道观在河北路地界上还有几座等等,田镜都清清楚楚交代了。

  这人是棋子,但确实也是知情人,否则不会受主家所托出来捞那些道士。

  只是田镜和他背后的主家都没想到的是,官府居然把他这个送礼的人拿了,而且敢对他动刑具逼供。

  大宋的官场上,几乎没有官员敢这么干,这无疑是坏规矩的事。

  田镜和他背后的主家都没有防备,也没想到赵孝骞居然是这种人,于是一夜之间,关于玄清观,以及背后的主家等等,一切底细都被赵信掏得干干净净。

  挖出了这桩案子的幕后之人,赵信原本应该很高兴的,以他这个官迷的本性来说,这会儿赵信应该欢天喜地跑到赵孝骞面前请功了。

  然而赵信拿到田镜的供状后,脸色却变得很凝重,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心情反而很沉重。

  下令将田镜关押后,赵信出了大狱,匆匆赶往郡王府。

  此时已是深夜,赵孝骞早已睡下,赵信却顾不得那么多,请门口值守的禁军无论如何叫醒郡王殿下,有要事禀报。

  半个时辰后,一脸起床气的赵孝骞还没把气撒出去,人已坐在真定府衙的大狱内,神色凝重地看着皇城司录下的供状。

  半夜被紧急叫来大狱的不止是赵孝骞,还有李清臣。

  真定府的两位首官都到场了,二人将皇城司的供状看了一遍又一遍。

  “把田镜带来,我亲自问一遍。”赵孝骞吩咐道。

  没多久,手脚戴着镣铐的田镜踉跄带到,无力地跪在赵孝骞面前。

  赵孝骞打量他一眼,道:“你就是田镜?”

  田镜也看了看赵孝骞,道:“尊驾想必就是河间郡王殿下吧?”

  赵孝骞点头,一个阶下囚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他的身份,一个落榜的读书人断然不会有如此底气和傲气,想来直到此时,他仍有倚仗,倚仗的大约便是他身后的主家。

  “田镜,供状所交代的事,是否属实?”赵孝骞又问道。

  田镜点头道:“字字属实,殿下可派人查证。”

  赵孝骞垂头扫了一眼供状,嘴角微微勾起,缓缓道:“大名府,柴家?呵呵,果然有来头,难怪你底气十足。”

  田镜也微微一笑:“殿下率王师平辽,壮我大宋国威,在下也十分佩服,今日来真定城的来意,不过是想大事化小,绝无冒犯之意,请殿下明鉴。”

  “玄清观那些道士的所作所为,都是柴家授意的?为的是帮柴家敛财?”赵孝骞又问道。

  田镜笑道:“殿下不必套我的话,就算套出了什么,也毫无用处,在下不过是个随时可以弃掉的棋子,无论交代了什么,柴家都是不会认的。”

  赵孝骞大笑起来:“你这滚刀肉似的应付,我特么好像还真拿你没办法了,对吧?”

  听着赵孝骞的笑声,田镜却浑身一凛,后背的汗毛都炸了起来,他已听出了赵孝骞笑声里的森森杀意。

  于是田镜立马垂头,表情变得恭敬了许多。

  “殿下,在下不过是个可怜的棋子,殿下何必为难我?在下知道的全都交代了,就算给我用刑,也问不出什么来。”

  赵孝骞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你在柴家的身份是……”

  “在下是柴家的幕僚,元祐五年落榜后,我已对科考心灰意冷,是柴家派人找到了我,请我来大名府充当西席先生,教授柴家子弟读书,后来慢慢成了柴家的幕僚。”

  赵孝骞正要继续问什么,发现自己的衣袖被坐在旁边的李清臣拽了拽。

  赵孝骞不动声色地起身,与李清臣走出大狱。

  呼吸着深夜冰凉的空气,赵孝骞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李清臣一脸苦涩叹道:“殿下,下官建议,这件事最好到此为止,莫再计较了。”

  “你怕柴家?”

  李清臣叹道:“下官确实有点怕,殿下应该知道柴家吧?”

  赵孝骞点头,淡淡地道:“知道,前朝禅位的柴家。”

  说起柴家的历史,要上溯到大宋立国之前。

  史书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还有“黄袍加身”,说的就是大宋立国的过程。

  太祖赵匡胤被部将强行披上黄袍,嗯,没错,就是“强行”,赵匡胤本人是非常不愿的,无奈军心民心难违。

  部将给他披黄袍的力气太大,赵匡胤挣扎不过,只好羞答答地任由部将给他把黄袍披在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

  赵匡胤被强行披上的黄袍,这件黄袍原本属于谁的?

  答案就是柴家的。柴家是五代十国里后周的皇帝,赵匡胤得天下,首先篡的便是柴家的位。

  后周的最后一任天子名叫柴宗训,即位后周皇帝时才七岁,当时主幼国疑,由后周的符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年仅七岁的幼小天子。

  赵匡胤披的黄袍,原本是后周柴宗训的,后来大宋立国,赵氏一族被天下人诟病,皆云赵氏得国不正,就是因为赵匡胤以臣篡君,欺负孤儿寡母。

  这个说法到一千年以后都没变过。

  当然,赵匡胤自己也觉得心虚,即位之后对柴家子弟甚为厚待,给了柴家一个体面的善终结局,不仅没有加害孤儿寡母,而且给柴家封了个世袭罔替的“崇义公”的爵位。

  柴家当然也很识趣,非常痛快地禅位给赵氏,全家卷起行李打包带走,先是迁到了房州,即后世的湖北十堰附近,后来柴家的柴咏一支又举家迁徙至大名府,从此世代安居下来。

  大宋的历代帝王,对柴家都是十分善待的,毕竟太祖干过的亏心事,子孙也不好意思再对柴家动手,本来已经抢了孤儿寡母的江山,难不成还要对柴家赶尽杀绝?天下人的唾沫都会把他淹死。

  赵匡胤对柴家的心理阴影是很重的,驾崩之前,赵匡胤给后代帝王留下了三条遗训,把它刻在石碑上。

  其中两条是不杀士大夫,以及永不加赋。

  但遗训的第一条,却是善待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就算柴氏子孙犯了谋逆大罪,也只准在狱中处决,不得公示于天下,不得连坐亲眷,给柴家留下充足的体面。

  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柴家是何等的重视与优待。

  更离谱的是,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一块“丹书铁券”,柴氏子孙可免死罪。

  也就是说,柴氏这一家子,子子孙孙迭满了BUFF,就连大宋官家都轻易办不了他。

  除非柴家起兵谋反,否则不管犯了什么事,就算官家赵煦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轻轻放过。

  现在,柴家没有谋反,但却害了命,问题摆在赵孝骞面前,他终于感到头疼了。

  李清臣建议赵孝骞到此为止,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是真的惹不起啊,官家都拿柴家没办法,你能怎样?

  别的不说,光是“丹书铁券”这个东西,赵孝骞都招惹不起,你把刀架在柴家脖子上,柴家立马拿出丹书铁券,赵孝骞是跪还是不跪?

  这特么简直是开了挂的存在,在游戏里就是刀枪不入,谁都伤害不了,而他却随时能爆别的玩家的头。

  你去举报对方开挂,游戏官方却说对方玩家没有任何问题。

  大宋的官场上,任何官员都招惹不起柴家,若是运气不好遇到柴家犯了事,天大的事都只能轻轻放过,匆匆结案,从此不了了之。

  现在这桩事被赵孝骞摊上了。

  “到此为止?”赵孝骞一脸不甘地道。

  李清臣重重点头,语气从未有过的严肃:“没错,到此为止。”

  “殿下,这桩案子没法办,事涉柴家,就算告到汴京官家面前,官家也只会选择放过。”

  赵孝骞冷笑道:“柴家名下的玄清观,仅这一家道观,就涉及了十几条人命,然后不了了之?”

  李清臣道:“不然呢?殿下打算如何处置?拿问柴家子弟,就连官家都偏袒不了你,最后还是得乖乖把人放了。”

  赵孝骞沉吟道:“柴家的崇义公爵位世袭罔替,这一代的崇义公是柴家哪一支族人承袭了?”

  李清臣苦笑道:“不幸得很,恰好是大名府这一支,前朝柴荣之父柴守礼的曾孙,柴咏次子,柴若讷。”

  “柴若讷?他是这一代的崇义公?”

  “没错,就是他,熙宁五年受封袭爵崇义公,至今二十余年了。”

  “柴若讷已是崇义公,柴家这点体面都不讲,竟在河北地界上建造道观,敛财害命,柴家连名声都不要了么?”

  李清臣叹了口气,道:“殿下,你若有丹书铁券,除了不敢谋反外,你还会有什么顾忌?”

  赵孝骞想了想,终于无奈地叹道:“我若有这玩意儿,我特么敢在延福宫门前脱了裤子拉坨大的。”

  李清臣微笑道:“相比殿下,柴家已经收敛很多了,……素质也好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