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单向来没让赵孝骞失望过。
人虽然残缺,做事却很讲究,在审讯犯人方面绝对是大宋排名第一的人才。
理论上,只要犯人落到刘单手里,他就能得到任何供状,真的假的,隐瞒的夸张的。
老实说,赵孝骞很希望刘单开一个培训班,把他这门审讯犯人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面前的一摞供状很厚,赵孝骞懒得亲自翻阅。
“你直接说,从太医那里得到了什么收获。”
刘单谄笑道:“太医们的方子是没错的,用药是宫里的事,每次太医开出方子后,都会由宫里的人来太医局拿走方子,进宫抓药熬制。”
“问题就出在拿走药方的人身上……”
赵孝骞终于打起了精神:“拿方子的人有问题?”
刘单迟疑了一下,道:“每次来太医局拿药方的,基本都是固定的人,他们是宫里殿中省尚药局的宦官。太医局与尚药局各司其职,宫里贵人用药都是太医局开方,尚药局抓药熬药。”
“小皇子用药也是如此,太医开的方子,尚药局抓的药,每一次诊治抓药,太医局和尚药局都是有记录的,两者前后必须一致,不然就出问题了。”
赵孝骞问道:“太医局没问题,问题出在尚药局?”
“不完全是,给小皇子诊治的那一个来月里,前几次都是尚药局的宦官来拿的方子,但其中有一次却换人了,换的竟是刘贤妃寝宫的一名宦官。”
赵孝骞两眼睁大,赫然起身:“啥意思?刘贤妃寝宫的宦官绕过了尚药局,直接来太医局拿方子?”
“是的,这根本不合规矩,太医局当时拒绝了宦官,可那宦官不依不饶,说是小皇子发烧病重,哭闹不止,刘贤妃作为生母伤心欲绝,等不及尚药局辩证药方了,索性直接拿了药方熬药。”
“那宦官态度很嚣张,太医们得罪不起,只好将药方交给了他,但太医还是将此事记录在案,以防他日说不清楚。”
赵孝骞缓缓问道:“那名宦官是谁?”
“刘贤妃寝宫的值日管事,名叫‘张祥’。”
赵孝骞又问道:“此事你可复查过太医局的记录,这个张祥是否真拿走过小皇子的药方?”
“奴婢复查过,太医局确实记录在案,确实是张祥拿了方子。”
赵孝骞抿了抿唇,道:“张祥不见得是凶手,因为凶手不会如此光明磊落拿走方子,但他肯定有嫌疑,皇城司必须查清楚。”
刘单苦笑道:“奴婢查到这里,没敢再查了,毕竟张祥是刘贤妃身边的人,刘贤妃痛失皇子,正是伤怀悲痛之时,奴婢实在不敢拿问她身边的人。”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该查还得查,我们正在做的事,不就是为小皇子报仇么?”
刘单谄笑道:“皇城司由殿下来统领,简直是官家最英明的决定,有殿下在,皇城司尚惧何人?”
赵孝骞冷笑:“咋地,把我架在高处,我就不好意思下来了?刘单,你带人去刘贤妃寝宫拿人,就说是我下的令。”
刘单浑身一激灵,脸色顿时苍白了:“殿,殿下……奴婢对您可一直忠心耿耿啊,您莫害奴婢。”
赵孝骞撇嘴:“看你这担不起事的样儿!你这辈子也就待在冰井务里,在犯人身上折腾了。”
刘单转忧为喜,笑道:“奴婢不争气,也就这点微末本事,教殿下失望了。”
赵孝骞从院子的躺椅上起身,整了整衣冠,道:“罢了,我亲自走一遭吧,这个叫张祥的人是此案目前发现的唯一线索,总不能视而不见。”
说着赵孝骞走出皇城司,叫上了魏节和刘单,带了二十几名皇城司属下,朝延福宫走去。
昨日赵煦说得很明白,为了查清这桩案子,允许赵孝骞直入后宫。
但赵孝骞没那么傻缺,一个正常的男人进了皇帝的后宫范围,出了事可就说不清楚了,于是为了避嫌,赵孝骞死活不答应。
赵煦只好在前宫宣佑门的附近给他找了一间偏殿,让他办差。
赵孝骞带人进宫后来到偏殿,见四周环境有些荒凉,地上长满了杂草,偏殿的屋顶和地板也是处处破洞漏风,显然多年未修缮过了。
赵孝骞不由暗暗撇嘴,当初他造出了雪盐,这笔买卖可是算了赵煦的份子的,按理说赵煦现在应该不穷了,却不知为何迟迟不见修缮宫殿,他该不会跟自己一样贪财,而且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吧?
进了偏殿,魏节带着人简单布置了一下,搬来了几张桌子椅子,就当是办公室了。
赵孝骞啥事不干,翘着二郎腿坐在殿外的石阶上,眯眼晒着太阳。
良久,布置差不多了,赵孝骞缓缓道:“魏节,你去传我的令,让宫里的禁军班直把刘贤妃寝宫的张祥带来。我要问案。”
魏节恭应一声,转身离去。
没多久,偏殿外传来脚步声和吵闹声,一群人推推搡搡走来,这些人大多穿着宫里的宦官服饰,看起来气焰很嚣张,一边走一边对旁边的魏节骂骂咧咧。
魏节深知宫里水深,哪怕是宦官也不敢轻易得罪,只好任由这群宦官咒骂,他却一声不吭。
看到这幅画面,赵孝骞当即就皱起了眉,但还是不动声色地冷眼看着。
这群人走到偏殿内,见殿内正中端坐着的赵孝骞,为首的一名宦官不由一愣,气焰终于稍微压了下来,规规矩矩向赵孝骞躬身行礼。
很显然,这群宦官都认识赵孝骞,他们知道这位大宋传奇人物的分量,在他面前不敢造次。
宦官这类群体,其实是最势利但同时也是最有眼力的一类人,他们最擅长的是捧高踩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赵孝骞的身份摆在这儿,那是被当今天子都倚为国器重宝的存在,区区宦官何来实力在他面前嚣张?
见宦官们都老实了,赵孝骞却皱眉看着魏节:“我只让你提张祥来见,你为何带了一群人来?”
魏节还没说话,旁边为首的一名宦官却插嘴道:“殿下明鉴,奴婢们皆知殿下奉旨查缉小皇子一案,可刘贤妃是小皇子的生母,她总不可能谋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吧?”
“适才皇城司的人来寝宫,本来伤心欲绝的贤妃娘娘更是承受不住,说小皇子尸骨未寒,便有人欺上门来,贤妃娘娘气不过,令奴婢们跟来,向殿下讨个说法。”
赵孝骞面无表情,对这名宦官更是懒得搭理。
扭头看着魏节,赵孝骞道:“按规矩办,张祥是谁,自己站出来,其余的闲杂人等退出殿外。”
人群里,一名年轻的宦官战战兢兢站了出来,一脸畏惧惶恐地垂头不语。
为首那名宦官却尖利地大声道:“殿下,奴婢们可不敢退出殿外,贤妃娘娘还在等殿下给个说法呢。皇城司不追查谋害小皇子的凶手,却来小皇子生母的寝宫拿人,世上岂有这般道理!”
赵孝骞终于被惹毛了。
我特么不搭理你,已经是对你的严重警告了,这货就这么急着凑上来送死吗?
赵孝骞眯起了眼,盯着为首那名宦官,道:“你是何人?”
为首的宦官挺起胸,傲然道:“奴婢是贴身服侍贤妃娘娘的人,官封内侍都知,名叫龚井。”
赵孝骞冷冷道:“本王奉旨办案,后宫一应嫔妃宦官宫女人等,皆须无条件配合,这道圣旨你是否听说过?”
龚井一愣,道:“自然是听说过的,但是……”
不等他说完“但是”,赵孝骞眼里已升起了寒意:“既然听说了,那么本王在此审理,你却频频插言打断,胡搅蛮缠扰乱审案,究竟是何居心?”
龚井看着赵孝骞眼里的寒意,顿时后背渗了一层冷汗,脸色不由变得苍白。
赵孝骞没耐心与他废话,挥了挥手,道:“将此人拉出殿外,杖二十,打完后交给冰井务刘单严加审问,查清楚此人是否参与了谋害小皇子,否则怎会无故阻挠本王办案。”
龚井呆怔半晌,见皇城司属下已上前将他的双臂反剪,将他的头颅重重压下,龚井这才慌了神,尖利大声道:“殿下,奴婢可是贤妃娘娘身边的人,奴婢是奉了娘娘的谕令来此,殿下怎能拿我!”
赵孝骞却漫不经心地摆手:“带下去。”
龚井被押了下去,殿外很快传来一声声闷响,每一声闷响后,便是龚井杀猪般的惨叫声,叫声渐渐微弱。
偏殿内,赵孝骞却冷眼环视其余的几名宦官。
几名宦官被他的眼神扫视得魂不附体,冷汗潸潸,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赵孝骞为何是大宋的传奇人物了。
杀伐果断,干脆利落,手段狠辣,不讲情面,不愧是官家倚重的砥柱之臣。
赵孝骞眼神扫过殿内剩下的这群瑟瑟发抖的宦官,淡淡地道:“这些人没事跟着来,约莫也是皮痒了,魏节,不要让他们失望,给他们松松筋骨,每人杖十。”
魏节用力一挥手,沉声道:“押下去,杖十!”
宦官们哭爹喊娘被拖下去后,闲杂人等终于处理完了,赵孝骞望向殿内唯一站着的一名宦官。
“你叫张祥?”赵孝骞问道。
“……是。”
赵孝骞懒洋洋地伸出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淡淡地道:“咱们先礼后兵,是你主动交代,还是等我们发问?”
“提醒一句,主动交代大家都一片祥和,但如果等我们来发问,过程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人虽然残缺,做事却很讲究,在审讯犯人方面绝对是大宋排名第一的人才。
理论上,只要犯人落到刘单手里,他就能得到任何供状,真的假的,隐瞒的夸张的。
老实说,赵孝骞很希望刘单开一个培训班,把他这门审讯犯人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面前的一摞供状很厚,赵孝骞懒得亲自翻阅。
“你直接说,从太医那里得到了什么收获。”
刘单谄笑道:“太医们的方子是没错的,用药是宫里的事,每次太医开出方子后,都会由宫里的人来太医局拿走方子,进宫抓药熬制。”
“问题就出在拿走药方的人身上……”
赵孝骞终于打起了精神:“拿方子的人有问题?”
刘单迟疑了一下,道:“每次来太医局拿药方的,基本都是固定的人,他们是宫里殿中省尚药局的宦官。太医局与尚药局各司其职,宫里贵人用药都是太医局开方,尚药局抓药熬药。”
“小皇子用药也是如此,太医开的方子,尚药局抓的药,每一次诊治抓药,太医局和尚药局都是有记录的,两者前后必须一致,不然就出问题了。”
赵孝骞问道:“太医局没问题,问题出在尚药局?”
“不完全是,给小皇子诊治的那一个来月里,前几次都是尚药局的宦官来拿的方子,但其中有一次却换人了,换的竟是刘贤妃寝宫的一名宦官。”
赵孝骞两眼睁大,赫然起身:“啥意思?刘贤妃寝宫的宦官绕过了尚药局,直接来太医局拿方子?”
“是的,这根本不合规矩,太医局当时拒绝了宦官,可那宦官不依不饶,说是小皇子发烧病重,哭闹不止,刘贤妃作为生母伤心欲绝,等不及尚药局辩证药方了,索性直接拿了药方熬药。”
“那宦官态度很嚣张,太医们得罪不起,只好将药方交给了他,但太医还是将此事记录在案,以防他日说不清楚。”
赵孝骞缓缓问道:“那名宦官是谁?”
“刘贤妃寝宫的值日管事,名叫‘张祥’。”
赵孝骞又问道:“此事你可复查过太医局的记录,这个张祥是否真拿走过小皇子的药方?”
“奴婢复查过,太医局确实记录在案,确实是张祥拿了方子。”
赵孝骞抿了抿唇,道:“张祥不见得是凶手,因为凶手不会如此光明磊落拿走方子,但他肯定有嫌疑,皇城司必须查清楚。”
刘单苦笑道:“奴婢查到这里,没敢再查了,毕竟张祥是刘贤妃身边的人,刘贤妃痛失皇子,正是伤怀悲痛之时,奴婢实在不敢拿问她身边的人。”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该查还得查,我们正在做的事,不就是为小皇子报仇么?”
刘单谄笑道:“皇城司由殿下来统领,简直是官家最英明的决定,有殿下在,皇城司尚惧何人?”
赵孝骞冷笑:“咋地,把我架在高处,我就不好意思下来了?刘单,你带人去刘贤妃寝宫拿人,就说是我下的令。”
刘单浑身一激灵,脸色顿时苍白了:“殿,殿下……奴婢对您可一直忠心耿耿啊,您莫害奴婢。”
赵孝骞撇嘴:“看你这担不起事的样儿!你这辈子也就待在冰井务里,在犯人身上折腾了。”
刘单转忧为喜,笑道:“奴婢不争气,也就这点微末本事,教殿下失望了。”
赵孝骞从院子的躺椅上起身,整了整衣冠,道:“罢了,我亲自走一遭吧,这个叫张祥的人是此案目前发现的唯一线索,总不能视而不见。”
说着赵孝骞走出皇城司,叫上了魏节和刘单,带了二十几名皇城司属下,朝延福宫走去。
昨日赵煦说得很明白,为了查清这桩案子,允许赵孝骞直入后宫。
但赵孝骞没那么傻缺,一个正常的男人进了皇帝的后宫范围,出了事可就说不清楚了,于是为了避嫌,赵孝骞死活不答应。
赵煦只好在前宫宣佑门的附近给他找了一间偏殿,让他办差。
赵孝骞带人进宫后来到偏殿,见四周环境有些荒凉,地上长满了杂草,偏殿的屋顶和地板也是处处破洞漏风,显然多年未修缮过了。
赵孝骞不由暗暗撇嘴,当初他造出了雪盐,这笔买卖可是算了赵煦的份子的,按理说赵煦现在应该不穷了,却不知为何迟迟不见修缮宫殿,他该不会跟自己一样贪财,而且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吧?
进了偏殿,魏节带着人简单布置了一下,搬来了几张桌子椅子,就当是办公室了。
赵孝骞啥事不干,翘着二郎腿坐在殿外的石阶上,眯眼晒着太阳。
良久,布置差不多了,赵孝骞缓缓道:“魏节,你去传我的令,让宫里的禁军班直把刘贤妃寝宫的张祥带来。我要问案。”
魏节恭应一声,转身离去。
没多久,偏殿外传来脚步声和吵闹声,一群人推推搡搡走来,这些人大多穿着宫里的宦官服饰,看起来气焰很嚣张,一边走一边对旁边的魏节骂骂咧咧。
魏节深知宫里水深,哪怕是宦官也不敢轻易得罪,只好任由这群宦官咒骂,他却一声不吭。
看到这幅画面,赵孝骞当即就皱起了眉,但还是不动声色地冷眼看着。
这群人走到偏殿内,见殿内正中端坐着的赵孝骞,为首的一名宦官不由一愣,气焰终于稍微压了下来,规规矩矩向赵孝骞躬身行礼。
很显然,这群宦官都认识赵孝骞,他们知道这位大宋传奇人物的分量,在他面前不敢造次。
宦官这类群体,其实是最势利但同时也是最有眼力的一类人,他们最擅长的是捧高踩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赵孝骞的身份摆在这儿,那是被当今天子都倚为国器重宝的存在,区区宦官何来实力在他面前嚣张?
见宦官们都老实了,赵孝骞却皱眉看着魏节:“我只让你提张祥来见,你为何带了一群人来?”
魏节还没说话,旁边为首的一名宦官却插嘴道:“殿下明鉴,奴婢们皆知殿下奉旨查缉小皇子一案,可刘贤妃是小皇子的生母,她总不可能谋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吧?”
“适才皇城司的人来寝宫,本来伤心欲绝的贤妃娘娘更是承受不住,说小皇子尸骨未寒,便有人欺上门来,贤妃娘娘气不过,令奴婢们跟来,向殿下讨个说法。”
赵孝骞面无表情,对这名宦官更是懒得搭理。
扭头看着魏节,赵孝骞道:“按规矩办,张祥是谁,自己站出来,其余的闲杂人等退出殿外。”
人群里,一名年轻的宦官战战兢兢站了出来,一脸畏惧惶恐地垂头不语。
为首那名宦官却尖利地大声道:“殿下,奴婢们可不敢退出殿外,贤妃娘娘还在等殿下给个说法呢。皇城司不追查谋害小皇子的凶手,却来小皇子生母的寝宫拿人,世上岂有这般道理!”
赵孝骞终于被惹毛了。
我特么不搭理你,已经是对你的严重警告了,这货就这么急着凑上来送死吗?
赵孝骞眯起了眼,盯着为首那名宦官,道:“你是何人?”
为首的宦官挺起胸,傲然道:“奴婢是贴身服侍贤妃娘娘的人,官封内侍都知,名叫龚井。”
赵孝骞冷冷道:“本王奉旨办案,后宫一应嫔妃宦官宫女人等,皆须无条件配合,这道圣旨你是否听说过?”
龚井一愣,道:“自然是听说过的,但是……”
不等他说完“但是”,赵孝骞眼里已升起了寒意:“既然听说了,那么本王在此审理,你却频频插言打断,胡搅蛮缠扰乱审案,究竟是何居心?”
龚井看着赵孝骞眼里的寒意,顿时后背渗了一层冷汗,脸色不由变得苍白。
赵孝骞没耐心与他废话,挥了挥手,道:“将此人拉出殿外,杖二十,打完后交给冰井务刘单严加审问,查清楚此人是否参与了谋害小皇子,否则怎会无故阻挠本王办案。”
龚井呆怔半晌,见皇城司属下已上前将他的双臂反剪,将他的头颅重重压下,龚井这才慌了神,尖利大声道:“殿下,奴婢可是贤妃娘娘身边的人,奴婢是奉了娘娘的谕令来此,殿下怎能拿我!”
赵孝骞却漫不经心地摆手:“带下去。”
龚井被押了下去,殿外很快传来一声声闷响,每一声闷响后,便是龚井杀猪般的惨叫声,叫声渐渐微弱。
偏殿内,赵孝骞却冷眼环视其余的几名宦官。
几名宦官被他的眼神扫视得魂不附体,冷汗潸潸,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赵孝骞为何是大宋的传奇人物了。
杀伐果断,干脆利落,手段狠辣,不讲情面,不愧是官家倚重的砥柱之臣。
赵孝骞眼神扫过殿内剩下的这群瑟瑟发抖的宦官,淡淡地道:“这些人没事跟着来,约莫也是皮痒了,魏节,不要让他们失望,给他们松松筋骨,每人杖十。”
魏节用力一挥手,沉声道:“押下去,杖十!”
宦官们哭爹喊娘被拖下去后,闲杂人等终于处理完了,赵孝骞望向殿内唯一站着的一名宦官。
“你叫张祥?”赵孝骞问道。
“……是。”
赵孝骞懒洋洋地伸出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淡淡地道:“咱们先礼后兵,是你主动交代,还是等我们发问?”
“提醒一句,主动交代大家都一片祥和,但如果等我们来发问,过程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