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礼说完了之后,俩人往地上一坐,同时开始惆怅了。

  似乎,这天上掉的馅饼,也没那么好吃到嘴里啊。

  但其实也不怪他俩实力不行,主要是起步太晚了。

  在迁来安南之前,他俩在迁到这里之前就是邻居。

  而且家世也几乎一模一样,往上数三代全是泥腿子。

  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家人能不饿着就算是烧高香了。

  这样的家庭,他俩还想读书?

  想啥呢?

  还是随着朝廷迁到了安南之后,家里分的地多了,地的质量也高了,这才有了余钱供他俩读了书。

  识了字儿之后,他俩还顺便给自己改了个名儿。

  在改名儿之前,赵升平叫赵狗蛋。

  而季明礼的名字更粗暴,他排行老八。

  所以,他叫季八。

  俩人改了名儿,读了书之后,不可畏不努力。

  但是,毕竟开蒙太远了。

  而且,家里也没这个读书的基因。

  所以,参加的两次科举,考的那叫一塌糊涂。

  连续两次的失败,终于让他们知道了自己和天下英雄的差距。

  认清了现实之后,他俩也不是没想过放弃。

  但是,两家人知道他们这想法之后,做出的行动高度一致。

  差点儿没把腿给打折了。

  用他俩老爹的话说,三代才出这么一个文化人啊。

  你说不读就不读了?

  读!

  继续读!

  三年考不上就六年,六年考不上就九年,哪怕九十年,也得继续考下去。

  一家子这么多人下地干活,还顾不了你这张嘴了?

  就这么的,两人再次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

  这一次又到了大比之年,本来俩人还真是没啥信心。

  可是没想到,朝廷竟然对科举进行改革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利好。

  可仔细分析一番之后,俩人还是没了信心。

  “哎,你说咱俩以前读书的时候,要是抽时间下地帮着家里干点儿农活,现在也不至于这么为难啊。”

  赵升平感慨了一句之后,季明礼突然眼前一亮。

  “你说咱俩现在回去,跟着家里人学怎么做农活怎么样?

  毕竟咱俩祖上三代都是干这个的,他们有经验啊。”

  谁知道他说完了之后,赵升平却是摇了摇头。

  “得了吧!

  咱俩祖上三代确实全是种地的,经验也确实是不少。

  但是,咱们家里那叫什么?

  那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想凭着那点儿经验通过科举,我看八成没戏。”

  “那怎么办?”

  听到季明礼的问话,赵升平惆怅的说道:

  “哎,咱们要是能请来劝农司的老爷们给咱上几天课,说不定还有点儿希望。”

  “劝农司?”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季明礼却是瞬间激动了起来。

  “走!”

  “去哪?”

  “劝农司啊!

  咱们这就去求劝农司的老爷,让他们教咱们农学。”

  “他们会答应吗?”

  “不试怎么知道?”

  听到季明礼这话,赵升平也瞬间来了劲儿。

  “没错,再怎么样也要试试。”

  可是,俩人满怀着希望到了劝农司门口之时,却是直接傻了眼儿。

  劝农司的门口,早已经被各式马车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而且,好多马车上都堆着一个一个的大箱子。

  稍一打听之后,俩人更是泄了气了。

  这些马车的主人,全是来劝农司请人回去当夫子的。

  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俩人几乎是同时悲呼一声:

  “完蛋了!”

  “咱们现在怎么办?”

  听到赵升平的问话,季明礼不太有底气的回道:

  “要不,咱们去其他衙门看看,能不能请到其他的夫子,然后学别的科目?”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商定之后,俩人便快速跑向了其他衙门。

  可但跑了一天,转遍了各个衙门之后,俩人彻底心死了。

  “这他娘的,连那些三把刀的小吏都被请完了。

  这是完全不给咱一点儿活路啊。”

  赵升平的抱怨,季明礼是深以为然。

  “是啊,本以为官家这次改革,是咱哥俩的机会。

  可是,没想到大家都瞄准了这个机会。

  哎,难道咱哥俩又要蹉跎三年?”

  满怀失望之下,俩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一边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

  走着走着,俩人不知不觉的又走到了张贴圣旨的地方。

  恋恋不舍的再次看了一遍圣旨之后,俩人本来准备离开,赵升平突然惊奇的说道:

  “唉,你看这是什么?”

  随着赵升平的话回过头之后,季明礼才发现,在圣旨的下面,还贴了一个东西。

  等把这东西看完了之后,俩人顿时傻眼儿。

  “官家办了个专门教技术的学校?”

  “只要是科举考的科目,学校里面全都教?”

  “不仅包教包会,而且就算科举考不过,官家也能给安排差事?”

  “我不是在做梦吧?”

  “我也觉得我在做梦!”

  这话说完了之后,俩人几乎是同时抡圆了胳膊,给了对方一个大嘴巴子。

  “嘶,真疼!”

  “哈哈哈,不是做梦,真的不是做梦啊!”

  “对呀,我们真的不是做梦!

  太好了,我们终于有机会了。”

  说着笑着,俩人突然就相拥而泣了。

  然后,俩人就一溜烟儿跑回了家。

  因为两家住邻居的关系,两家人直接围到了一起。

  当听他俩说完了科举改革的方案之后,两人的老父亲直接向着京城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下。

  然后,梆梆梆磕了九个头。

  磕完了之后,俩老父亲才起身看向了自己的儿子。

  “官家隆恩浩荡,这次你们可要好好抓住机会啊。

  能不能光宗耀祖,就在这一次了。”

  赵升平的老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赵升平还没说话,季明礼就插嘴说道:

  “伯父您就放心吧。

  我们俩已经想好了,要到京城去上官家办的那个学校,学成之后肯定能榜上有名的。”

  “官家办的学校?

  什么学校?”

  “哦,这是官家为了这次科举新开办的学校。

  只要是科举涉及到的科目,里面都有教授。

  只要交两千贯的学费,就能进去学习了。”

  季明记的这句话,却是把两个老父亲都给惊呆了。

  “多少?”

  “两千贯啊!”

  再次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两个老父亲不由的对视了一眼。

  但也仅仅是一眼,两个老父亲就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

  互相点了个头之后,就开始往外走。

  他俩这个动作,一下子把赵升平和季明礼俩人搞懵了。

  “父亲,你们去哪?”

  但两个老父亲只是淡淡的说道:

  “家里的钱不够。

  你们俩在家等着,我们出去一趟,回来就能把两千贯给凑齐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最新章节,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