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离开了辽国的皇宫,李察哥才赶紧拉住了任得敬。

  “任相,你刚才说的话是认真的吗?

  本王可告诉你啊,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本王也绝对不会同意投降宋国的。”

  看着一脸怒容的李察哥,任得敬笑着回道:

  “晋王放心,本相也绝对不会同意投降的。”

  “啊?

  那你刚才是在......”

  “这耶律夷列年纪不大,没想到竟然如此难缠。

  他不可能不知道咱们此行的目的,但却故意不接本相的话。”

  “他是想要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察哥说了自己的看法之后,任得敬却是摇了摇头。

  “如果他只是想要更多的利益倒也好办了。

  本相最担心的是,他想两头下注。”

  “两头下注?

  难道他真的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看着愤怒的李察哥,任得敬摇了摇头。

  “这耶律夷列虽然年轻,但已有明君之象。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懂?”

  “既然他懂,为何还会想着两头下注?”

  听到这里,任得敬无奈的叹了口气。

  “哎!

  谁让他们辽国与宋国之间远隔万里呢?

  别说我们西夏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就算哪一天我们西夏真的亡于宋国之手,他们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危险。

  毕竟,距离太远了。

  宋国还真的不一定有那个雄心壮志,会打到这么远的地方。

  距离,就是他们最大的护身符啊。”

  任得敬的话说完了之后,李察哥顿时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那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本相刚才之所以那么说,就是在逼着他们表态。

  如果他还是现在这个态度,那我们也只能另寻他法了。”

  听到任得敬这句话,李察哥顿时满脸的失望。

  “唉,本王以为任相真的有办法说动辽国呢。”

  看着失望的李察哥,任得敬勉强笑了笑。

  “晋王也不必过于失望,国事谈判本来就不可能完全按我们预想的轨道发展的,中间出点儿意外太正常了。”

  说完了之后,他就看向了跟屁虫一样跟在俩人身后的李仁佑。

  “你这几天多约约那个耶律元,想办法从他那里套套话,看能不能套出来辽国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好!”

  “那我们呢?

  我们就这么干等着吗?”

  “当然不!

  这几天晋王随本相一起见见辽国的官员。”

  “好!”

  他们三人在商量对策之时,耶律夷列其实也并不像他们看到的那么轻松。

  刚一下朝,他就将枢密使萧查剌阿不叫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之后,不等耶律夷列说话,他便抢先问道:

  “陛下可是还在为西夏使者所提之事而发愁?”

  “是啊!

  萧卿对这个事怎么看?”

  “陛下,如果单纯从军事上看,西夏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那两条铁路一旦修成,西夏将随时处于宋国的威胁之下。

  哪怕宋国现在没有吞并西夏之心,早晚西夏也必为宋国囊中之物。

  一旦宋国将西夏收入囊中,他们只要沿着原来的铁路继续往西边儿修,早晚也能威胁到我们。

  因此,如果单纯从军事上考虑,我们与西夏一起阻挠宋国的计划,是有必要的。”

  听出了萧查剌阿不的弦外之音以后,耶律夷列又继续问道:

  “那要是不单纯从军事上看呢?”

  “如果从经济上看,宋国与我们是友非敌。”

  “你是说贸易?”

  “对!

  陛下您今天在朝堂上已经说了,宋国乃是这天下人口最多也是最富裕的国家。

  无论是我们的香料、宝石还是美人,他们的需求都非常的大。

  我们只要维护好这一个贸易伙伴,便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因此从贸易上考虑,我们应该维护宋国,而不是与其为敌。”

  “那要是从政治上看呢?”

  “如果从政治上看的话,臣以为担心宋国的进攻完全是杞人忧天。”

  听到这个答案,耶律夷列一下子愣住了。

  “为什么?”

  “因为宋国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

  “嗯?

  这是理由吗?

  你刚才不也说了,只要他们打下了西夏,他们早晚都能把铁路修到我们家门口的。

  而且,你可不要忘了,西域虽远,但无论大汉还是大唐,可都曾经统治过这里。”

  看着满脸担忧的耶律夷列,萧查剌阿不一下子笑了。

  “陛下,他们是可以将铁路修过来。

  但是,他们怎么把人心修到我们这里来?”

  听着萧查剌阿不的话,耶律夷列感觉自己更懵逼了。

  “什么意思?”

  “陛下,大宋不是大唐,更不是大汉。”

  “朕还是没听懂你要说什么。”

  “陛下,大宋跟大唐和大汉都不一样。

  他们是士大夫治国。

  士大夫治国确实有一套,但他们内斗更有一套。

  大唐和大汉的皇帝可以放心的派他们的将军到万里之外,但大宋的皇帝敢吗?

  就算他们的皇帝敢,那些士大夫们敢吗?

  如果宋国的岳飞真的带兵到了万里之外,恐怕他们的朝廷会比我们更睡不着觉。

  甚至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己就会想方设法的把岳飞给弄回去。

  毕竟在那些士大夫眼里,任何将军都是靠不住的。

  哪怕是岳飞,也不行。”

  萧查剌阿不说到这里,耶律夷列马上反驳道:

  “不对啊,那天竺距离他们也不近啊。

  不还是被他们给打下来了?”

  “陛下,天竺不一样。”

  “咋不一样?”

  “他们打天竺,完全是机缘巧合之下,顺着吐蕃的高原顺山而下的结果。

  如果让他们的大军出海,走海路去攻打天竺的话,您就看吧。

  恐怕他们的船还没离开港口,就被士大夫们拦下了。”

  “可是这也不对啊。

  朕听说他们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叫做蓬莱的超级大岛。

  而且,他们现在还在海外用兵呢。

  这好像跟你说的情况不一样啊。”

  “陛下,没什么不一样的。

  他们在海外用兵,是因为海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国家能挡住他们一合之力。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出海之时,随军带了无数士大夫家里的商队。

  他们把海外的大部分利益,都让给了那些士大夫们。

  那些士大夫们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最重利益。

  正是因为又有软柿子捏,又能得利,他们才会同意海上用兵的。

  可咱们大辽不仅远在天边,也不是什么软柿子。

  他们的士大夫会同意对咱们用兵吗?

  不可能的!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们天降一个大汉或者大唐的皇帝,压住所有的士大夫。

  只有这样,他们的将军才可能出现在我们这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最新章节,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