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赵盼儿再次上楼,整个雅间中只剩下赵衻一个人。
给赵衻泡了茶之后,赵盼儿并没有走,而是在对面坐了下来。
“殿下,您觉得我们这里布置的怎么样?”
赵衻看了一圈,说道:“和钱塘的茶坊不一样,钱塘的茶坊清幽雅致,这里却要富丽堂皇不少,环境还行,位置也不错。”
赵盼儿笑道:“那肯定得不一样啊,这里是东京,我们要是做的像钱塘一样,恐怕根本没有客人来,东京繁华,富贵迷人眼,想要赚钱,就得顺应当地的形势。”
“不错,有长进,看来这些日子在东京没有白待。”赵衻点头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想要成功,可不是仅仅靠这些就够的,我来的时候,路过京华书院,听到里面在念,淮南为桔,淮北为枳,你在钱塘能把生意做的很好,可不代表你在东京也能做得好。”
“是吗?”赵盼儿微微扭头看了眼下方,笑道:“那你看这么多客人,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赵衻知道赵盼儿很快就会遇到挫折,但他并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事情不亲自经历一下,永远也意识不到的问题。
“对了,这是你的退婚书,我给你带来了,你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我再让人去欧阳旭。”
赵衻说着,掏出欧阳旭亲笔所写的退婚书递给了赵盼儿。
“多谢殿下。”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还是这么客气,我对你是什么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
赵衻突然来这么一句,把赵盼儿给吓了一跳,慌忙避开赵衻的眼睛,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殿下,您就别取笑我了。”
“取笑?”赵衻摇了摇头,一脸认真道:“我可没有取笑你,也就是我现在实在有些忙得抽不开身,才没有对你采取什么行动,等我理清了朝堂上事务,到时候我就有时间了,希望你能做好准备。”
“啊?”
赵盼儿吓的音调都变了,什么叫没采取什么行动,等到处理完事情,又要采取什么行动?
赵衻浅浅地喝了口茶,说道:“我这个人有时候很好说话,但有时候也很霸道,尤其对我喜欢和认定的人,哪怕是抢,我也会抢到身边。”
“啊?”赵盼儿又是一惊,已经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赵娘子,我可没跟你开玩笑,我喜欢你,我想要娶你。”
感受到赵衻那炙热的目光,赵盼儿心里更慌了,不禁有些懊恼,自己是不是不该留在东京,应该回钱塘才对?
就在赵盼儿心慌意乱,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宋引章抱着琵琶,满脸喜悦的走了过来。
“殿下,您来啦。”
赵衻点了点头,客客气气道:“宋娘子,你刚刚那曲子弹的不错,挺好听的,我记得宫里好像收藏有《凉州大遍》的曲谱,抽时间,我让双喜给你送来。”
宋引章瞬间大喜:“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
“多谢殿下。”宋引章笑容愈发灿烂:“殿下,我现在给您弹奏一曲?”
“不用了,今日过来,主要是给赵娘子送退婚书的,我还有事情要忙,有时间再听宋娘子的琵琶。”赵衻摇摇头,站起身笑道:“对了,过几日李武成婚,我让人来接你们。”
听到赵衻有事要忙,宋引章不由得有些失望,之后听到赵衻说派人来接她们去参加婚礼又笑了起来。
“多谢殿下。”
赵盼儿则直接行礼道:“恭送殿下。”
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赵衻,她现在恨不得赵衻赶紧走。
之后几天赵衻都没有出现,直到李武和银瓶成婚,他才露了一次面带着赵盼儿她们去了一趟郊外的庄子,参加两人的婚礼。
银瓶和李武大婚,赵盼儿她们自然很高兴的,可等到回到东京再开业之后,她们却忧愁了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茶坊的生意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这天,赵衻再次来到赵氏茶坊的时候,茶铺中连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赵盼儿三女无聊的坐在那里,一脸忧心的分析着情况。
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她们还以为是来了客人,顿时露出笑脸望了过去,可当赵盼儿看清来人是赵衻和随从之后,脸上的笑容又变成了失望。
唯有宋引章十分开心的迎了上去:“殿下,您来啦。”
她虽然也忧心茶坊的生意,但比起见到赵衻,生意什么的根本不算大事。
赵盼儿和孙三娘也站起身开始招呼,赵衻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笑道:“这几天店里的生意不怎么好吧?”
“岂止不好,根本就没生意。”孙三娘叹道。
赵盼儿则疑惑道:“殿下,您怎么知道?”
“这还要问吗?看也看出来了吧,要知道在东京城,这个时辰可是茶客最多的时候,可你这里连一个客人都没有。”
赵盼儿愈发苦恼,满脸愁容道:“我们正愁这事呢,殿下,你们东京人是不是不喜欢喝点茶?自从我们参加银瓶的婚礼后,来我们这里的客人就急转直下,就算是进来的客人,也都是随便点一碗散茶,喝完就走,再这么下去,这茶坊只怕开不下去了。”
赵衻摇了摇头,笑道:“这就是你们没有调查清楚,东京人不是不喜欢喝点茶,反而很喜欢喝点茶,尤其是那些文人雅士,很多时候都没能一喝喝个半天。”
“那我们这里为什么没人?难道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糕点,可前几日我明明听他们说我们的茶水和糕点都很好吃啊。”赵盼儿一脸疑惑:“还有,我最近才发现,这条街居然没有酒楼,也没有食店,这实在是奇怪。”
“你这是把我当包打听了啊。”
赵盼儿忍不住一笑:“不敢不敢,殿下您可知道原因。”
“知道,但我相信你能想出来。”
“我们刚开业那两天,生意还是很好的,可几天后,生意就一落千丈,这两日更是连客人都见不到。”赵盼儿沉吟着,突然想到什么,问道:“殿下,前几日是不是什么重要节日?”
赵衻点了点头,转头看了眼双喜,双喜会意,笑道:“赵娘子聪慧,在这附近有一座观音庙,你们茶坊刚开业那两天,正值佛诞,所以香客众多。”
“原来如此。”赵盼儿恍然,这才明白之前生意好,并非她眼光独到,只是吃了佛诞的红利。
“那为什么这几日少有客人,还都是点一些散茶,且匆匆忙忙的。”
双喜继续解释道道:“因为这里是马行街,马行街虽然也是城内热闹的街道,但东京的街道都是以行当来分的,因此马市和马贩子都云集在此,东京人从小就知道,药巷局里买生药,潘楼东头置买衣裳,如果想喝茶的话,就得去茶汤巷。”
赵衻接过话头:“平日在马行街出入的基本都是马商,他们没有文人雅士那么时间,只想尽快喝完茶去办事,所以你们的茶铺的茶水果子都算得上东京城中的一绝,但在这里却很难吸引到客人。”
赵盼儿脸色不断变化着,最后叹息道:“原来是这样,是我的问题,没有调查清楚。”
赵衻点点头,又摇摇头:“确实是你的问题,但这并非你最大的问题,以你的聪慧,其实只要给你一点时间,这些问题你就能发现,所以你最大的问题是,你太心急了,人一旦心急,就会忽视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太急于证明自己。”
赵盼儿沉默不语,因为她觉得赵衻说的对。
她确实太急了,急于证明自己可以带着宋引章和孙三娘在东京生活得好,同时也是想用开茶坊来让自己忙碌起来,快速忘记那些难过的事情。
“现在你知道了缘由,准备怎么办?是继续在这里做下去,还是去茶汤巷,重新租一个铺子,从头再来?”赵衻有些好奇的问道。
赵盼儿想了想,咬牙道:“我就不信,马行街开不好茶坊。”
作为江南鼎鼎大名的卖茶文君,她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身上已经没多少钱了。
虽然她的积蓄已经送来了东京,可还掉赵衻之后就没剩下多少。
不用想也知道,茶汤巷的铺面租金不便宜,她身上钱肯定不足以支撑重新开始。
“有自信是好事,那我就坐等赵老板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
“我一定能让生意红火起来。”赵盼儿一脸坚定,随后问道:“殿下,你们要点什么?”
“看着上吧。”
招待完赵衻一行人之后,赵盼儿就下定决心关闭了茶坊,然后开始了重新装修。
对于赵盼儿的决定,孙三娘和宋引章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非常支持赵盼儿。
就这样,刚开业没几天的茶铺迎来了歇业。
赵氏茶坊一关就是半个月。
赵盼儿和孙三娘她们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分批次去了茶汤巷调查了下情况,了解了一下东京人的喜好,对于各种茶饮和果子的价格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根据这些打探到的消息,她们还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会的茶饮和果子糕点,决定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点,并且区别于东京本地的糕点,只做江南风味的茶饮和果子。
赵盼儿还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准备放弃寻常客人,赚取那些文人雅士的钱,因为这些人对品茶有要求有想法,赚他们的钱虽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赚到,那就比寻常茶客强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坊的格调提起来,做中高档客人的生意。
忙碌了半个月,新茶坊再次开了起来。
相较于上一次的简单宣传,这次重新开张,她们为了宣传可是花了大功夫,还特意请教了赵怀恩,以至于小半个内城都知道,马行街会有一家新开业的江南风味茶坊。
眼下新的茶坊还没有开业,就已经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王府书房中,双喜将自己看到的,打听到的事情,全都禀告了赵衻,最后说道:“殿下,事情就是这样的,赵娘子她们真的厉害,这都还没重新开业,就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很多权贵子弟都在谈论此事,说开业的时候要去见识见识,说不定真的能起死回生呢。”
赵衻点了点头:“你继续盯着吧,只要没出什么事,就不用去管。”
“是,殿下。”
时间转眼即逝。
这日清晨,赵盼儿三女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的走上了自己的岗位,更名为半遮面的茶坊,也迎来了再次开业。
因为这一次在开业之前,用了足够的时间打响名气和发酵,所以此次开业比刚开业的时候,还要热闹的多。
刚开业的那天,客人虽然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客人,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这次走进半遮面的客人,大多数都是读书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更是占据了大多数。
于是乎,半遮面从早上一开门就热闹不已,一直持续到下午,也依旧有客人陆续进门,一扫前些日子的颓唐,让赵盼儿三女都开心不已。
之前开业的时候,她们还有顾忌,将茶水和果子的价格压了压,但这一次,在赵怀恩提议下,茶水果子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仅仅是一上午赚的钱,就比之前开业几天赚的钱都多得多。
更别说,之前宣传的时候,她们还用了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宋引章的名头,吊住了来往的客人,哪怕以后的回头客有十分之一,她们都能大赚特赚。
半遮面热闹非凡,但赵衻这一次却没有去捧场,而是呆在了皇宫里。
原因也很简单,今日皇家又添了子嗣。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除了原本李宸妃诞下的惠国长公主之外,赵恒在赵衻的调养下,又让三位嫔妃怀上孩子,已经添了一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皇子是高慧的故姑高妃去年诞下的,也是因为诞下了皇子,才晋升为了妃。
至于两位公主,一个杜美人去年诞下的鲁国公主。
也就是历史上那位早逝的皇次女,在赵祯亲政后才被追封的卫国公主。
因为赵衻这只小蝴蝶,赵恒并没有像历史上那么痴迷修道,杜琼真,也就是杜美人自然没有因为穿戴得罪赵恒,被下令出家为女道士,反而因为诞下皇女,从美人升为了从一品的淑仪。
另一个位,则是曹贤妃年初诞下的宁国公主。
而今日出生的也是一位公主,是杨淑妃诞下的。
再得一女,赵恒很高兴,刘婉也很高兴,她替杨淑妃高兴。
毕竟在这后宫之中,还是要有子嗣才有保障,哪怕是一个女儿也是好的。
刘婉抱着刚出生的小公主,对赵衻乐道:“看看你小妹,是不是很可爱?”
“可爱。”
刚出生的孩子皱巴巴的,跟猴子似的,跟可爱根本不沾边。
但杨淑妃是一个大美人,赵恒长得也不错,可以预见小家伙以后也是一个美人。
“那你何时给娘生一个可爱的孙儿?”
“您要是接纳赵娘子,不出两年,我肯定让您抱上孙子。”赵衻笑道。
刘婉眉头一皱,沉默片刻后,问道:“你当真认定她了?”
“对,儿臣非她不娶。”
刘婉一脸无奈的叹了口气,哼哼道:“等我见过她再说。”
“娘,您一定会喜欢她的。”赵衻狗腿子似的给老娘捏起了肩,虽然之前刘婉就松了口,但他却很清楚,刘婉是敷衍他的,现在才算是真正的松口。
“喜不喜欢,见过才知道,你别高兴太早。”刘婉瞥了眼他,赶人道:“行了,别在这儿献殷勤了,赶紧滚,我现在看你就烦。”
给赵衻泡了茶之后,赵盼儿并没有走,而是在对面坐了下来。
“殿下,您觉得我们这里布置的怎么样?”
赵衻看了一圈,说道:“和钱塘的茶坊不一样,钱塘的茶坊清幽雅致,这里却要富丽堂皇不少,环境还行,位置也不错。”
赵盼儿笑道:“那肯定得不一样啊,这里是东京,我们要是做的像钱塘一样,恐怕根本没有客人来,东京繁华,富贵迷人眼,想要赚钱,就得顺应当地的形势。”
“不错,有长进,看来这些日子在东京没有白待。”赵衻点头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想要成功,可不是仅仅靠这些就够的,我来的时候,路过京华书院,听到里面在念,淮南为桔,淮北为枳,你在钱塘能把生意做的很好,可不代表你在东京也能做得好。”
“是吗?”赵盼儿微微扭头看了眼下方,笑道:“那你看这么多客人,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赵衻知道赵盼儿很快就会遇到挫折,但他并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事情不亲自经历一下,永远也意识不到的问题。
“对了,这是你的退婚书,我给你带来了,你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我再让人去欧阳旭。”
赵衻说着,掏出欧阳旭亲笔所写的退婚书递给了赵盼儿。
“多谢殿下。”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还是这么客气,我对你是什么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
赵衻突然来这么一句,把赵盼儿给吓了一跳,慌忙避开赵衻的眼睛,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殿下,您就别取笑我了。”
“取笑?”赵衻摇了摇头,一脸认真道:“我可没有取笑你,也就是我现在实在有些忙得抽不开身,才没有对你采取什么行动,等我理清了朝堂上事务,到时候我就有时间了,希望你能做好准备。”
“啊?”
赵盼儿吓的音调都变了,什么叫没采取什么行动,等到处理完事情,又要采取什么行动?
赵衻浅浅地喝了口茶,说道:“我这个人有时候很好说话,但有时候也很霸道,尤其对我喜欢和认定的人,哪怕是抢,我也会抢到身边。”
“啊?”赵盼儿又是一惊,已经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赵娘子,我可没跟你开玩笑,我喜欢你,我想要娶你。”
感受到赵衻那炙热的目光,赵盼儿心里更慌了,不禁有些懊恼,自己是不是不该留在东京,应该回钱塘才对?
就在赵盼儿心慌意乱,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宋引章抱着琵琶,满脸喜悦的走了过来。
“殿下,您来啦。”
赵衻点了点头,客客气气道:“宋娘子,你刚刚那曲子弹的不错,挺好听的,我记得宫里好像收藏有《凉州大遍》的曲谱,抽时间,我让双喜给你送来。”
宋引章瞬间大喜:“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
“多谢殿下。”宋引章笑容愈发灿烂:“殿下,我现在给您弹奏一曲?”
“不用了,今日过来,主要是给赵娘子送退婚书的,我还有事情要忙,有时间再听宋娘子的琵琶。”赵衻摇摇头,站起身笑道:“对了,过几日李武成婚,我让人来接你们。”
听到赵衻有事要忙,宋引章不由得有些失望,之后听到赵衻说派人来接她们去参加婚礼又笑了起来。
“多谢殿下。”
赵盼儿则直接行礼道:“恭送殿下。”
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赵衻,她现在恨不得赵衻赶紧走。
之后几天赵衻都没有出现,直到李武和银瓶成婚,他才露了一次面带着赵盼儿她们去了一趟郊外的庄子,参加两人的婚礼。
银瓶和李武大婚,赵盼儿她们自然很高兴的,可等到回到东京再开业之后,她们却忧愁了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茶坊的生意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这天,赵衻再次来到赵氏茶坊的时候,茶铺中连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赵盼儿三女无聊的坐在那里,一脸忧心的分析着情况。
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她们还以为是来了客人,顿时露出笑脸望了过去,可当赵盼儿看清来人是赵衻和随从之后,脸上的笑容又变成了失望。
唯有宋引章十分开心的迎了上去:“殿下,您来啦。”
她虽然也忧心茶坊的生意,但比起见到赵衻,生意什么的根本不算大事。
赵盼儿和孙三娘也站起身开始招呼,赵衻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笑道:“这几天店里的生意不怎么好吧?”
“岂止不好,根本就没生意。”孙三娘叹道。
赵盼儿则疑惑道:“殿下,您怎么知道?”
“这还要问吗?看也看出来了吧,要知道在东京城,这个时辰可是茶客最多的时候,可你这里连一个客人都没有。”
赵盼儿愈发苦恼,满脸愁容道:“我们正愁这事呢,殿下,你们东京人是不是不喜欢喝点茶?自从我们参加银瓶的婚礼后,来我们这里的客人就急转直下,就算是进来的客人,也都是随便点一碗散茶,喝完就走,再这么下去,这茶坊只怕开不下去了。”
赵衻摇了摇头,笑道:“这就是你们没有调查清楚,东京人不是不喜欢喝点茶,反而很喜欢喝点茶,尤其是那些文人雅士,很多时候都没能一喝喝个半天。”
“那我们这里为什么没人?难道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糕点,可前几日我明明听他们说我们的茶水和糕点都很好吃啊。”赵盼儿一脸疑惑:“还有,我最近才发现,这条街居然没有酒楼,也没有食店,这实在是奇怪。”
“你这是把我当包打听了啊。”
赵盼儿忍不住一笑:“不敢不敢,殿下您可知道原因。”
“知道,但我相信你能想出来。”
“我们刚开业那两天,生意还是很好的,可几天后,生意就一落千丈,这两日更是连客人都见不到。”赵盼儿沉吟着,突然想到什么,问道:“殿下,前几日是不是什么重要节日?”
赵衻点了点头,转头看了眼双喜,双喜会意,笑道:“赵娘子聪慧,在这附近有一座观音庙,你们茶坊刚开业那两天,正值佛诞,所以香客众多。”
“原来如此。”赵盼儿恍然,这才明白之前生意好,并非她眼光独到,只是吃了佛诞的红利。
“那为什么这几日少有客人,还都是点一些散茶,且匆匆忙忙的。”
双喜继续解释道道:“因为这里是马行街,马行街虽然也是城内热闹的街道,但东京的街道都是以行当来分的,因此马市和马贩子都云集在此,东京人从小就知道,药巷局里买生药,潘楼东头置买衣裳,如果想喝茶的话,就得去茶汤巷。”
赵衻接过话头:“平日在马行街出入的基本都是马商,他们没有文人雅士那么时间,只想尽快喝完茶去办事,所以你们的茶铺的茶水果子都算得上东京城中的一绝,但在这里却很难吸引到客人。”
赵盼儿脸色不断变化着,最后叹息道:“原来是这样,是我的问题,没有调查清楚。”
赵衻点点头,又摇摇头:“确实是你的问题,但这并非你最大的问题,以你的聪慧,其实只要给你一点时间,这些问题你就能发现,所以你最大的问题是,你太心急了,人一旦心急,就会忽视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太急于证明自己。”
赵盼儿沉默不语,因为她觉得赵衻说的对。
她确实太急了,急于证明自己可以带着宋引章和孙三娘在东京生活得好,同时也是想用开茶坊来让自己忙碌起来,快速忘记那些难过的事情。
“现在你知道了缘由,准备怎么办?是继续在这里做下去,还是去茶汤巷,重新租一个铺子,从头再来?”赵衻有些好奇的问道。
赵盼儿想了想,咬牙道:“我就不信,马行街开不好茶坊。”
作为江南鼎鼎大名的卖茶文君,她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身上已经没多少钱了。
虽然她的积蓄已经送来了东京,可还掉赵衻之后就没剩下多少。
不用想也知道,茶汤巷的铺面租金不便宜,她身上钱肯定不足以支撑重新开始。
“有自信是好事,那我就坐等赵老板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
“我一定能让生意红火起来。”赵盼儿一脸坚定,随后问道:“殿下,你们要点什么?”
“看着上吧。”
招待完赵衻一行人之后,赵盼儿就下定决心关闭了茶坊,然后开始了重新装修。
对于赵盼儿的决定,孙三娘和宋引章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非常支持赵盼儿。
就这样,刚开业没几天的茶铺迎来了歇业。
赵氏茶坊一关就是半个月。
赵盼儿和孙三娘她们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分批次去了茶汤巷调查了下情况,了解了一下东京人的喜好,对于各种茶饮和果子的价格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根据这些打探到的消息,她们还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会的茶饮和果子糕点,决定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点,并且区别于东京本地的糕点,只做江南风味的茶饮和果子。
赵盼儿还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准备放弃寻常客人,赚取那些文人雅士的钱,因为这些人对品茶有要求有想法,赚他们的钱虽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赚到,那就比寻常茶客强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坊的格调提起来,做中高档客人的生意。
忙碌了半个月,新茶坊再次开了起来。
相较于上一次的简单宣传,这次重新开张,她们为了宣传可是花了大功夫,还特意请教了赵怀恩,以至于小半个内城都知道,马行街会有一家新开业的江南风味茶坊。
眼下新的茶坊还没有开业,就已经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王府书房中,双喜将自己看到的,打听到的事情,全都禀告了赵衻,最后说道:“殿下,事情就是这样的,赵娘子她们真的厉害,这都还没重新开业,就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很多权贵子弟都在谈论此事,说开业的时候要去见识见识,说不定真的能起死回生呢。”
赵衻点了点头:“你继续盯着吧,只要没出什么事,就不用去管。”
“是,殿下。”
时间转眼即逝。
这日清晨,赵盼儿三女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的走上了自己的岗位,更名为半遮面的茶坊,也迎来了再次开业。
因为这一次在开业之前,用了足够的时间打响名气和发酵,所以此次开业比刚开业的时候,还要热闹的多。
刚开业的那天,客人虽然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客人,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这次走进半遮面的客人,大多数都是读书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更是占据了大多数。
于是乎,半遮面从早上一开门就热闹不已,一直持续到下午,也依旧有客人陆续进门,一扫前些日子的颓唐,让赵盼儿三女都开心不已。
之前开业的时候,她们还有顾忌,将茶水和果子的价格压了压,但这一次,在赵怀恩提议下,茶水果子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仅仅是一上午赚的钱,就比之前开业几天赚的钱都多得多。
更别说,之前宣传的时候,她们还用了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宋引章的名头,吊住了来往的客人,哪怕以后的回头客有十分之一,她们都能大赚特赚。
半遮面热闹非凡,但赵衻这一次却没有去捧场,而是呆在了皇宫里。
原因也很简单,今日皇家又添了子嗣。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除了原本李宸妃诞下的惠国长公主之外,赵恒在赵衻的调养下,又让三位嫔妃怀上孩子,已经添了一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皇子是高慧的故姑高妃去年诞下的,也是因为诞下了皇子,才晋升为了妃。
至于两位公主,一个杜美人去年诞下的鲁国公主。
也就是历史上那位早逝的皇次女,在赵祯亲政后才被追封的卫国公主。
因为赵衻这只小蝴蝶,赵恒并没有像历史上那么痴迷修道,杜琼真,也就是杜美人自然没有因为穿戴得罪赵恒,被下令出家为女道士,反而因为诞下皇女,从美人升为了从一品的淑仪。
另一个位,则是曹贤妃年初诞下的宁国公主。
而今日出生的也是一位公主,是杨淑妃诞下的。
再得一女,赵恒很高兴,刘婉也很高兴,她替杨淑妃高兴。
毕竟在这后宫之中,还是要有子嗣才有保障,哪怕是一个女儿也是好的。
刘婉抱着刚出生的小公主,对赵衻乐道:“看看你小妹,是不是很可爱?”
“可爱。”
刚出生的孩子皱巴巴的,跟猴子似的,跟可爱根本不沾边。
但杨淑妃是一个大美人,赵恒长得也不错,可以预见小家伙以后也是一个美人。
“那你何时给娘生一个可爱的孙儿?”
“您要是接纳赵娘子,不出两年,我肯定让您抱上孙子。”赵衻笑道。
刘婉眉头一皱,沉默片刻后,问道:“你当真认定她了?”
“对,儿臣非她不娶。”
刘婉一脸无奈的叹了口气,哼哼道:“等我见过她再说。”
“娘,您一定会喜欢她的。”赵衻狗腿子似的给老娘捏起了肩,虽然之前刘婉就松了口,但他却很清楚,刘婉是敷衍他的,现在才算是真正的松口。
“喜不喜欢,见过才知道,你别高兴太早。”刘婉瞥了眼他,赶人道:“行了,别在这儿献殷勤了,赶紧滚,我现在看你就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最新章节,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最新章节,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