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笑着点了点头:“说的不错。”
紧接着轻叹一声:“秦国乃大楚最终之大敌,这一点为父知道,为父也知道,六国绝难齐心,也只能先壮大自身方可对抗秦国。”
“为父去年本想合诸国之力,打下秦国之气焰,只可惜呀,诸国皆是心怀鬼胎,如同虫豸,合纵如此盛大之事,竟如一场闹剧。”
“你今天说的也正是为父心中所想。”
“为父也想与秦国缓和关系,与其捐释前嫌,你久在秦国,可有什么看法?”
昌平君心中暗喜,回道:“父王英明!”
“合纵之事确实是好的,父王也是为之努力。”
“奈何六国皆碌碌之辈,实不足与之共图大事。”
“秦楚两国世代姻亲,去年不过一时误会,只要好好解释,拿出诚意,自然可以冰释前嫌。”
“毕竟妹妹和堂妹都在秦王后宫极受恩宠,秦王长公子都流着咱们大楚王室的血。”
“另有华阳姑母在,华阳姑母虽然已经不太主事,但是对秦王的影响是极大的,秦王一向也是恭敬相待。”
“只要咱们大楚拿出和好的诚意,两国尽释前嫌,重修盟好绝无问题。”
楚考烈王问道:“以秦王的性情,背盟之事岂能如此容易结果?”
昌平君回道:“秦王只是太重信义规矩,太重威严。”
“然而秦王亦是重礼重情,重恩重义,亦不乏贤明仁德。”
“以两国之旧情,开战之苍生涂炭相劝,只要拿出诚意,全了秦王颜面,两国自可重归旧好。”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既然你觉得可以,那你就说说,要怎么样才算是拿出诚意?”
楚考烈王这一下子可是问住了昌平君,总不能直接说割地赔款吧?
但是两国交战,打不过想要停战,拿出的诚意,除了土地城池还能有什么?
昌平君犹犹豫豫,难以开口。
楚考烈王也是心知肚明,让他割地,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行了,不急,你且慢慢想着,再看看如今的局势吧。”
昌平君犹豫道:“父王,不若儿臣出使秦国,借口合盟攻魏,试探一下秦王的心思如何?”
楚考烈王眼中一亮,这倒也是个法子,先试探一下秦王的想法,哪怕是漫天要价,总也可以就地还钱嘛。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叹息一声:“只是委屈你了,回家还没几天又要千里奔波。”
昌平君笑道:“儿臣是父王的儿子,是大楚的公子,为了家国,怎么都是应该的,对秦国儿臣也熟悉,没什么辛苦可言。”
楚考烈王满意笑道:“好,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在家里再好好休息几日,然后再出发吧,也好好陪陪你母亲,咱们一家也好好聚一聚。”
昌平君恭谨回道:“是,儿臣也想多陪伴父王与母亲,儿臣在秦国也只恨不能在父王与母亲膝下尽孝。”
楚考烈王动情道:“好,好孩子,以后多的是机会。”
稍后的家宴上面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绝。
楚考烈王一家人真是好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至于魏国这边,在秦国联合燕国狠狠打了赵国一顿以后,魏景湣王就睡不着觉了。
他虽然不太聪明,能力也不怎么强。
但是倒也没有傻到了极点,对于接下来魏国可能会迎接到的命运,面对的情况,他心里也是清楚的。
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根本不需要考虑,只可能是魏国。
新仇旧恨,无论从哪一方面秦国都不会放过魏国的。
最可怕的是不只是秦国,还有楚国和齐国。
只要有人来打魏国,就一定会有人趁火打劫。
以目前国力大损的魏国,是绝对挡不住围攻的。
首先赵国是靠不住了,根本不用想,赵国现在没有进攻之能,但是,想指望赵国的救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国是没有这个能力了,即便有这个能力他也不可能来支援。
魏景湣王当机立断,往楚国和齐国派出使臣,想要结盟谈和,共御秦国。
只可惜他的这个算盘,打的实在不怎么样。
齐国还好,齐王建最多趁火打劫,让他主动出手是不可能的,他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本事。
并且他这番操作还有些弄巧成拙。
作为一向被魏国欺负的人,如今你魏国竟然来找寡人谈和,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趁火打劫的机会到了!
至于楚国,楚国着急扩张弥补自身,绝对也是不理会魏国的。
对于昌平君的话楚考烈王也是认同的,既然强秦是打不过了,那就先努力吞并魏齐,与秦国双分天下,也不失为最佳之策。
反正不管怎么看,今年这顿打,魏国肯定是跑不掉了。
嬴政一边在厉兵秣马,准备磨刀霍霍向魏国,一边也想挑动楚齐一同出手。
即便是仇恨这种东西,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的。
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更是会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一定要经常让他们打起来,让他们每一天都沉浸在仇恨当中,这样才无法真正联合起来。
哪怕因为利益而暂时在一起,也是必然貌合神离勾心斗角,难成大患。
有一个道理嬴政很清楚,放火的人虽然可恨,但是趁火打劫的人更可恨。
而且还能再消耗三国的力量,怎么算都不亏。
齐国可是秦国的好朋友,嗯,君臣都是。
好朋友的关系,是要经常维护的。
王敖已经带着两千金去了齐国。
另外还带着去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又不知道怎么到了铁血盟的拍卖场,也不知道怎么被尉缭拍下来的七星龙渊宝剑。
这一千金是送给后胜,一千金是送给齐王建为酒资。
七星龙渊宝剑也是赠给齐王建。
七星龙渊乃是诚信高洁之剑,收下此剑的齐王建如果不表示表示,那可就太不礼貌了。
更何况,还有后胜呢,他们可都不是那种收钱不做事的人。
不怕让齐国趁火打劫占便宜,只要能让楚国少占点便宜。
果然,在嬴政的大手笔之下,后胜拍着胸脯表示秦国的事就是他的事。
齐王建也是欣然同意,只要秦国攻打魏国,齐国一定帮帮场子。
唯独怎么应对楚国,嬴政现在还有些犹豫。
如果打楚国不太符合现在的战略规划,但是如果不打,秦国就是丢尽颜面。
毕竟合纵带头的可是楚国。
而且只要大秦和齐国联合攻打魏国,楚国也必然趁火打劫攻魏,这算是占秦国的便宜。
想一想就更来气了。
嬴政料定,楚国现在肯定也怕大秦的攻打,更肯定楚国想要和大秦缓和一下关系。
嬴政也在筹划,能否趁着这个机会既把面子找回来,又不让楚国占什么便宜,最好是让楚国给秦国打工。
毕竟现在攻楚实在是不符合大秦的吞并大战略。
楚国迁都也快完事了,再等等吧,看看楚国的动态。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急。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做对,那么让自己不要做错,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选择。
既然现在很明显更应该着急的是魏楚,那大秦就可以稍微再等一等。
就在嬴政等待时机的时候,一封请求立后的奏疏令嬴政微微皱起了眉头。
是宗正副手宗正丞赵显上的奏疏。
大秦的宗室。
这个身份没问题,地位也是不高不低。
而且也很合理。
如今嬴政已经满了二十岁,妃嫔也有了好几位,出身高贵的也有好几位,子女也是不少了,按理说为了朝纲稳定,早就该立后了,也该立下王储了。
但是也不是说这道奏疏就没私心了。
私心太明显了。
很明显,合纵刚结束没多久,在他们看来,目前楚赵都没希望,那身份最合适的自然是秦女了。
尤其是姜芷刚刚诞下公子,这可太合适了。
立后加立储。
嬴政犹豫就犹豫这个。
从道理上来说,立秦女确实合适,冯家女也合适。
冯家世代忠秦,朝堂势力虽然不错,但是也算不上权倾朝野,即便立姜芷为后,也不用担心外戚之患。
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反而是嬴馨更为合适。
中原本就是三晋最大,而三晋当中,现在是赵国最强了,魏国没有合适的人员,魏纤纤身份不行,韩国太小,也就只有赵国了。
立嬴馨的好处主要有二。
一是可以大大缓解与赵国的仇恨,减弱赵国反抗之心,更有利日后统治。
二是日后一统天下,新的帝国,母仪天下的是六国之女,非是秦女,乃是中原之女,如此更是利于七国融合。
如果立的是秦女,王储也是纯正的秦人血脉,这以后的其他国民该怎么想?
立秦女自然是更稳了自己的基本盘,也是公室与秦人乐意看到的。
但是会更失六国士子之心,而自己的基本盘,根本不差一个秦女,已经足够稳了。
一统之后便不能再分什么秦人、楚人、魏人等,但是地域之别,派系之别会永远存在。
秦吞六国,六国之民本就心有不安,秦国之民也难免有所骄横。
若是立秦女,下一代君主是拥有着纯正秦人之血的皇帝。
也将会难免更加偏向于秦人,这绝不利于七国之相互融合。
感谢
@组距呼呼
打赏支持
紧接着轻叹一声:“秦国乃大楚最终之大敌,这一点为父知道,为父也知道,六国绝难齐心,也只能先壮大自身方可对抗秦国。”
“为父去年本想合诸国之力,打下秦国之气焰,只可惜呀,诸国皆是心怀鬼胎,如同虫豸,合纵如此盛大之事,竟如一场闹剧。”
“你今天说的也正是为父心中所想。”
“为父也想与秦国缓和关系,与其捐释前嫌,你久在秦国,可有什么看法?”
昌平君心中暗喜,回道:“父王英明!”
“合纵之事确实是好的,父王也是为之努力。”
“奈何六国皆碌碌之辈,实不足与之共图大事。”
“秦楚两国世代姻亲,去年不过一时误会,只要好好解释,拿出诚意,自然可以冰释前嫌。”
“毕竟妹妹和堂妹都在秦王后宫极受恩宠,秦王长公子都流着咱们大楚王室的血。”
“另有华阳姑母在,华阳姑母虽然已经不太主事,但是对秦王的影响是极大的,秦王一向也是恭敬相待。”
“只要咱们大楚拿出和好的诚意,两国尽释前嫌,重修盟好绝无问题。”
楚考烈王问道:“以秦王的性情,背盟之事岂能如此容易结果?”
昌平君回道:“秦王只是太重信义规矩,太重威严。”
“然而秦王亦是重礼重情,重恩重义,亦不乏贤明仁德。”
“以两国之旧情,开战之苍生涂炭相劝,只要拿出诚意,全了秦王颜面,两国自可重归旧好。”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既然你觉得可以,那你就说说,要怎么样才算是拿出诚意?”
楚考烈王这一下子可是问住了昌平君,总不能直接说割地赔款吧?
但是两国交战,打不过想要停战,拿出的诚意,除了土地城池还能有什么?
昌平君犹犹豫豫,难以开口。
楚考烈王也是心知肚明,让他割地,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行了,不急,你且慢慢想着,再看看如今的局势吧。”
昌平君犹豫道:“父王,不若儿臣出使秦国,借口合盟攻魏,试探一下秦王的心思如何?”
楚考烈王眼中一亮,这倒也是个法子,先试探一下秦王的想法,哪怕是漫天要价,总也可以就地还钱嘛。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叹息一声:“只是委屈你了,回家还没几天又要千里奔波。”
昌平君笑道:“儿臣是父王的儿子,是大楚的公子,为了家国,怎么都是应该的,对秦国儿臣也熟悉,没什么辛苦可言。”
楚考烈王满意笑道:“好,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在家里再好好休息几日,然后再出发吧,也好好陪陪你母亲,咱们一家也好好聚一聚。”
昌平君恭谨回道:“是,儿臣也想多陪伴父王与母亲,儿臣在秦国也只恨不能在父王与母亲膝下尽孝。”
楚考烈王动情道:“好,好孩子,以后多的是机会。”
稍后的家宴上面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绝。
楚考烈王一家人真是好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至于魏国这边,在秦国联合燕国狠狠打了赵国一顿以后,魏景湣王就睡不着觉了。
他虽然不太聪明,能力也不怎么强。
但是倒也没有傻到了极点,对于接下来魏国可能会迎接到的命运,面对的情况,他心里也是清楚的。
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根本不需要考虑,只可能是魏国。
新仇旧恨,无论从哪一方面秦国都不会放过魏国的。
最可怕的是不只是秦国,还有楚国和齐国。
只要有人来打魏国,就一定会有人趁火打劫。
以目前国力大损的魏国,是绝对挡不住围攻的。
首先赵国是靠不住了,根本不用想,赵国现在没有进攻之能,但是,想指望赵国的救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国是没有这个能力了,即便有这个能力他也不可能来支援。
魏景湣王当机立断,往楚国和齐国派出使臣,想要结盟谈和,共御秦国。
只可惜他的这个算盘,打的实在不怎么样。
齐国还好,齐王建最多趁火打劫,让他主动出手是不可能的,他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本事。
并且他这番操作还有些弄巧成拙。
作为一向被魏国欺负的人,如今你魏国竟然来找寡人谈和,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趁火打劫的机会到了!
至于楚国,楚国着急扩张弥补自身,绝对也是不理会魏国的。
对于昌平君的话楚考烈王也是认同的,既然强秦是打不过了,那就先努力吞并魏齐,与秦国双分天下,也不失为最佳之策。
反正不管怎么看,今年这顿打,魏国肯定是跑不掉了。
嬴政一边在厉兵秣马,准备磨刀霍霍向魏国,一边也想挑动楚齐一同出手。
即便是仇恨这种东西,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的。
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更是会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一定要经常让他们打起来,让他们每一天都沉浸在仇恨当中,这样才无法真正联合起来。
哪怕因为利益而暂时在一起,也是必然貌合神离勾心斗角,难成大患。
有一个道理嬴政很清楚,放火的人虽然可恨,但是趁火打劫的人更可恨。
而且还能再消耗三国的力量,怎么算都不亏。
齐国可是秦国的好朋友,嗯,君臣都是。
好朋友的关系,是要经常维护的。
王敖已经带着两千金去了齐国。
另外还带着去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又不知道怎么到了铁血盟的拍卖场,也不知道怎么被尉缭拍下来的七星龙渊宝剑。
这一千金是送给后胜,一千金是送给齐王建为酒资。
七星龙渊宝剑也是赠给齐王建。
七星龙渊乃是诚信高洁之剑,收下此剑的齐王建如果不表示表示,那可就太不礼貌了。
更何况,还有后胜呢,他们可都不是那种收钱不做事的人。
不怕让齐国趁火打劫占便宜,只要能让楚国少占点便宜。
果然,在嬴政的大手笔之下,后胜拍着胸脯表示秦国的事就是他的事。
齐王建也是欣然同意,只要秦国攻打魏国,齐国一定帮帮场子。
唯独怎么应对楚国,嬴政现在还有些犹豫。
如果打楚国不太符合现在的战略规划,但是如果不打,秦国就是丢尽颜面。
毕竟合纵带头的可是楚国。
而且只要大秦和齐国联合攻打魏国,楚国也必然趁火打劫攻魏,这算是占秦国的便宜。
想一想就更来气了。
嬴政料定,楚国现在肯定也怕大秦的攻打,更肯定楚国想要和大秦缓和一下关系。
嬴政也在筹划,能否趁着这个机会既把面子找回来,又不让楚国占什么便宜,最好是让楚国给秦国打工。
毕竟现在攻楚实在是不符合大秦的吞并大战略。
楚国迁都也快完事了,再等等吧,看看楚国的动态。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急。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做对,那么让自己不要做错,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选择。
既然现在很明显更应该着急的是魏楚,那大秦就可以稍微再等一等。
就在嬴政等待时机的时候,一封请求立后的奏疏令嬴政微微皱起了眉头。
是宗正副手宗正丞赵显上的奏疏。
大秦的宗室。
这个身份没问题,地位也是不高不低。
而且也很合理。
如今嬴政已经满了二十岁,妃嫔也有了好几位,出身高贵的也有好几位,子女也是不少了,按理说为了朝纲稳定,早就该立后了,也该立下王储了。
但是也不是说这道奏疏就没私心了。
私心太明显了。
很明显,合纵刚结束没多久,在他们看来,目前楚赵都没希望,那身份最合适的自然是秦女了。
尤其是姜芷刚刚诞下公子,这可太合适了。
立后加立储。
嬴政犹豫就犹豫这个。
从道理上来说,立秦女确实合适,冯家女也合适。
冯家世代忠秦,朝堂势力虽然不错,但是也算不上权倾朝野,即便立姜芷为后,也不用担心外戚之患。
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反而是嬴馨更为合适。
中原本就是三晋最大,而三晋当中,现在是赵国最强了,魏国没有合适的人员,魏纤纤身份不行,韩国太小,也就只有赵国了。
立嬴馨的好处主要有二。
一是可以大大缓解与赵国的仇恨,减弱赵国反抗之心,更有利日后统治。
二是日后一统天下,新的帝国,母仪天下的是六国之女,非是秦女,乃是中原之女,如此更是利于七国融合。
如果立的是秦女,王储也是纯正的秦人血脉,这以后的其他国民该怎么想?
立秦女自然是更稳了自己的基本盘,也是公室与秦人乐意看到的。
但是会更失六国士子之心,而自己的基本盘,根本不差一个秦女,已经足够稳了。
一统之后便不能再分什么秦人、楚人、魏人等,但是地域之别,派系之别会永远存在。
秦吞六国,六国之民本就心有不安,秦国之民也难免有所骄横。
若是立秦女,下一代君主是拥有着纯正秦人之血的皇帝。
也将会难免更加偏向于秦人,这绝不利于七国之相互融合。
感谢
@组距呼呼
打赏支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