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立政殿这边,和阴妃一起,询问楚王李佑一些岭南道的事情,一边嘘寒问暖,或是询问对方一些关于接下来婚礼的小要求的长孙皇后,忽而听到宫人起来禀告。

  说太子良媛郑丽珍,又惹了太子不快。

  顿时长孙皇后的柳眉不满的竖了起来。

  阴妃更是反应激烈。

  “这荥阳郑氏好歹也是诗书门第,百年世家,难道教出来的就是这样的女子?心机重重便算了,偏偏还是个蠢笨如猪的!”

  长孙皇后深吸一口气,对着一旁的立政殿女官便是吩咐。

  “带人去浇荷殿,去吧.......算了。”

  话说一半,正准备直接命女官去处置一番那郑丽珍,教教对方规矩的长孙皇后,忽而话语一顿,撤回了命令。

  阴妃疑惑的看过来,长孙皇后轻轻摇摇头。

  “毕竟是东宫的事情,英英今后要执掌后宫,终须要自己动手,便让她自己处理看看吧。”

  ......

  郑丽珍所居住的浇荷殿和王语嫣所居住的素柳殿,几乎是相邻着的。

  不过,相比较平日里多是看书作画,整日规规矩矩的王语嫣,浇荷殿这边在后宫宫女们的名声,可就远远不行了。

  甚至于,因为郑丽珍侍寝的时候那份在床底之间的狂放姿态,不少宫女还在私底下暗自议论那浇荷殿,乃是“交合殿”。

  可见这人在后宫究竟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前阵子两江案爆发,江南道和淮南道爆发叛乱,身为吏部尚书的郑江率先要面临巨大的问责,但即便是这样,郑丽珍本身也仅仅只是稍有收敛罢了。

  在太子带人平叛这段时间里,经常性的派人出宫,帮助其父寻摸关系打点。

  看得直教那些入宫多年的女官,心中暗自摇头不已。

  这般蠢笨如猪的女人,竟然是荥阳郑氏嫡长女?

  后宫的事情,只要不是火已经烧到了太子李承乾的面前,亦或者一些事情涉及到了皇嗣,身为贴身太监的王德以及太子妃会亲自禀告。

  其余绝大多数时候,李承乾是不管后宫这些事情的。

  就比如说现在。

  当太子妃乾英英带着人,前去浇荷殿收拾上蹿下跳,惹得李承乾大为不快的郑丽珍的时候,此刻他正在显德殿这边接见他的另一位老丈人。

  “殿下,臣有罪!教子无方,引得殿下平白牵连惹上了识人不明的恶名,损害圣誉,实在该死啊!呜呜呜......”

  王铭哭得老泪纵横,一旁跪在同样身为功臣的王青云,也是一脸羞愧认罪的模样,跪在地上。

  在其父言罢,他也是当即双手将官服和官印高高奉上。

  “青云辜负殿下,失察军伍,致使平叛反而险些酿成更大过错,荼毒平壤道百姓,无颜再受此大任,恳请殿下收回权柄......”

  李承乾面色复杂的看着这对父子。

  心中却是感慨连连。

  谁能想到,他当初随意一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真就让王铭和太原王氏这一家子,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更加令他没想到的是,王铭这厮竟是越老越精。

  不仅仅治家严谨,做人也是愈发的谨言慎行,连带着他的儿子王青云,如今都越发的沉稳干练。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王铭身上停留片刻之后,又落在了其子王青云的身上。

  “孤听闻你,将除却崔俊几人之外,所有的世家族人都杀光了,就连俘虏都被你杀了个一干二净.......你不心痛吗?”

  王青云目光坚定,声音铿锵,好似带着忠诚的背景bgm。

  “回殿下!青云愚钝,不明殿下所言心痛究竟为何,臣及臣父子,亲族皆食君禄,着官衣,臣为平叛牺牲之将士心痛,为平壤道无辜波及之百姓心痛,为殿下宽宏赦免崔卢李三族罪孽却遭其恶贼背叛心痛。”

  “却不知为何要为这些置天下黎民福祉于不顾,肆弄野心,乱臣贼子之辈心痛!”

  啧啧啧。

  李承乾不由得翘起了二郎腿,看着这对父子,心中感慨愈盛。

  “呵呵,王爱卿啊,你这哪里是教子无方,分明是给王氏培养出一个值得托付的顶梁柱啊,行了,起来吧,功过孤还是分得清的。”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

  然而,王铭父子却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话语一般,惶恐的愈发跪的板正。

  王青云更是将官印更高的举起。

  “臣御下无方,无军伍将帅之才,恳请殿下撤去臣的兵权,交于更善统兵之人!”

  李承乾蹙眉,目光深深的看向了一旁的王铭:“王爱卿,这是你的意思吧?”

  王铭一颤,脸上惶恐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李承乾是真的看不出来这厮的表演痕迹了。

  “殿下明鉴,盛京府刺史之职对犬子来说,本就太过拔擢,殿下又赐以兵权,犬子自小顽劣,而今平叛虽有功,但更多乃是殿下新政之下我大唐兵强马壮,实非将帅之功。”

  “若无犬子,让河北道或是哪里任意将领统兵,都不至于出现肆扰百姓,劫掠商户的恶绩出现,臣拜谢殿下于我王氏大恩,然殿下圣恩臣及犬子却无才可呈。”

  “望殿下看在老臣只有青云这一独子,收回成命,若是其今后兵法卓著,心思沉稳,殿下再有统兵之命,臣必不阻挠......”

  “老臣叩请殿下,收回兵权!”

  说着,王铭便是又是老泪纵横得跪伏而下。

  李承乾:“......哎,罢了,造成了一些劫掠罢了,竟被你这老东西说得这般严重。”

  他故作遗憾的摇了摇头,对着一旁的王德使了个眼色。

  后者上前,从王青云的手中将那虎符收回。

  但却没有拿走他的官印和官袍。

  “户部给孤有奏,提及了辽东道百姓迁移安置的事情,即便是相邻的平壤道经历战乱,辽东道却依旧安定平平,各行各业发展顺利,迁徙的百姓也都按部就班的领到了田地和屋舍, 死期你身为盛京府刺史功不可没。”

  “辽东道总兵孤会另派人接替,但你依旧领刺史一职,治理辽东道。”

  李承乾话音落下,下首跪伏的王家父子,纷纷高呼谢恩。

  待到王德送他们出去,李承乾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看此刻桌子上的辽东道虎符,不由笑着摇了摇头,口中低声笑骂。

  ”老狐狸,倒是怕死的很呐!“

  王青云没有统兵之能?

  当初这家伙被他点名接替了太原府司马之职的时候,可是按照他的命令,杀了不少的地主豪强,期间麾下士卒之中不乏一些和豪强们有牵扯的。

  但是最后又怎么了呢?

  他可没听说有哪怕一次王青云御下不严,被违逆了命令的事情。

  那平叛时候的劫掠和肆扰百姓,绝对是这厮让人主动干出来的。

  目的就是在平叛之后,能够有一个理由主动交出兵权。

  失去了兵权的辽东道盛京府刺史,看起来似乎是降了一级,但实际上但凡是有脑子的,都清楚王家这是又多了一份君恩。

  当日,素柳殿再次传来王德宣旨的声音。

  “太子殿下教旨,今日留宿素柳殿,王良媛侍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最新章节,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