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看上去多,但两个老头一组织,却是忙而不乱。

  这个时候,何雨柱也是想起来了,这个年头不管学校还是村里,都是有各种练兵的。

  国人对于命令的执行性,在这个年头可以说达到了百分百。

  就像是去年上面提出的换家策略,全民练兵,公社这边不管老少,都是组织过几回大规模转移演练的。

  不光是人,就是村里的牲口,也能做到令行禁止。

  所以何雨柱担心的事,现在就是白担心。

  都是就着自己分配好的任务,去执行完成。

  也就一会功夫,何雨柱也才光脚下塘,捡了两三盆鱼,一个塘口就这样清理出来了。

  看这个架式,连里面的小杂鱼都没放过。

  称重平均,一亩塘口平均400斤出头,毛重产出。

  这下何雨柱算是真正的放下了心。

  就算是把里面的淤泥杂鱼啥的全部去掉,也该有三百五十斤往上的净重。

  打个平均价格,两毛一斤的收购价,那也是有七十多块钱一亩的收入了。

  四九城这边,吃鱼的不多,但鱼类的价格却是要比南方高。

  大概鲫鱼三两往上的是能卖到三毛到五毛一斤,草鱼能有四毛往上,这两种鱼在塘口里也是最多的。

  但要算只能算收购价,并且要把一些额外的支出给抹除掉。

  这样算来,应该是挣钱了。

  不过这个养殖模式还真不好复制。

  何雨柱在养鱼之前,也是查询过一些资料,像是现在北方养鱼,基本上就是湖泊散养为主。

  亩产能达到五十到八十斤,就算不错了。

  南方倒是能达到二三百公斤往上,不过那也是精养塘口才行。

  而何雨柱这边从鱼苗开始,就开始利用起暖棚了。

  幼鱼期喂的都是精饲料,包括豆粕,从幼鱼期到成鱼期都是常喂。

  并且猪粪肥塘那些,都是花了大代价的。

  现成的塘口,漫山遍野的种植鱼草料,这些其实都没算进成本里面。

  其实说白了,北方养鱼没产量,一个是过冬时间长,另外一个还是缺饲料。

  像是到八十年代,北方农村养殖的鱼塘,也能有亩产四百斤往上的产量。

  那些何雨柱就不管了,反正鱼塘在他手里出成绩了,并且这个公社的鱼塘,以后就算达不到四百斤,三百斤往上总归还可以的。

  暖棚那些东西,都是现成的,不需要二次投资。

  至于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公社,前期投资能不能达到现在这个规模,那就是教育口的事情了。

  总归是亏不了就行。

  教育口也不是傻子,他们计算成本,肯定就不会像何雨柱一样计算了。

  就像是塘口一样,何雨柱这边是现成的。

  也就需要挖几段引水渠。

  但要是去别的地方养殖,那估计还是以水库以及天然湖泊作为载体。

  那人家的期望,也不会那么高。

  何雨柱能查资料,人家也会查资料。

  教育口盯上这个事情,关键是这种助学模式,而不是具体产量。

  侧重点完全不同。

  “不亏了!”何雨柱站在边上松了口气。

  “不光不亏哩,咱们挣大了。”老村长笑容相当爽朗,就跟在地上捡了钱一样。

  “你们村子肯定挣了,就光那些淤泥,就能肥多少田?省了多少肥料,光这个上面你们就不亏了。”拆台的是朱校长,他跟老村长也是熟人,并且学校就在村子地界上。

  “不光这个哩,窑口那边问咱们采购一批鱼,给工人发福利。

  不给票,三两往上的鲫鱼,我谈到三毛五,都是自家公社的厂子,给他们便宜点就便宜点吧。

  乡里乡亲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老村长这个时候又放出了王炸。

  估计也是盯着这边塘口的产量,也就产量高了,这才提出这个事情。

  “供销社那边没什么意见吧?”何雨柱担心的问道。

  这就是老村长这个时候才说的原因。

  这个年头,像是采购啥的,都是按照计划进行。

  计划外采购也有,像是轧钢厂的小食堂所用食材,就基本上都是计划外采购。

  说白了,也就是轧钢厂的小金库。

  这算是目前职场上的常态。

  但必然要照顾到正规渠道的需求。

  就像是这种养殖类产出,按理来说,就该是全部交给供销社销售。

  要是个别人,拿着钱在这边私下买个一两条,那么没什么大问题。

  但像是公社这边七八个窑厂,小的上百号工人,大的可能近二百了,隔壁公社到这边打零工的劳动力,都是不少。

  这采购量就大了。

  要是供销社不答应,把这个事捅上去,那么经办这事的人,都要倒霉。

  “咱们自家的供销社,一年到头做的也是咱们公社的生意。咱们又不是拉到市里去卖,他们要敢说个不字,全公社人都会去找他们算账。”老村长这个话也没毛病,毕竟供销社虽然被市里的供销总社总合了,但当初开起来的时候,都是公社这边全民入股的。

  后世都是爱吃野生鱼类,认为饲养的鱼类像是豆腐渣一样。

  但在这个年头来说,野生鱼类,特别像是野鲫鱼这种,还真没饲养的好吃。

  没奈何,野鲫鱼土腥气重,而这个年头的人,又是舍不得放油。

  所以野鲫鱼烧出来就没饲养的好吃。

  这个上面,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富裕,从而改变大家的饮食习惯。

  “呵,拉到市里可是能卖到四毛一斤的。”朱校长又开始拆起了台。

  “您也是读书人,远近亲疏这道理您不懂?这是咱们自家的厂子。再说总比卖给供销社两毛三毛的要划算吧?”老村长也不怂,却是跟朱校长算起了经济账。

  “那我不管,你让出去的利润,都是学生们的伙食。

  那些学生娃也是你们公社的。”朱校长直接将军。

  这个上面,肯定是朱校长不讲道理的。

  是个人都会算这个账,渔获要是送到供销社,按照品类大小,采购价再高也是高不过零售价。

  但朱校长就是不讲道理了,老村长一点办法都没有。

  何雨柱不言语,只是站在边上看热闹。

  老村长咬牙道:“你想咋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最新章节,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