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山峁上,一个小女子吆着牛在踩场。小女子穿了一件红衫子。衫子刚刚在沟底的水里摆过,还没干透,因此在高原八月的阳光下,红得十分亮眼;小风一吹,简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那时的高原,还没有现在这么古老,这么陈迹四布,这么支离破碎。那时的踩场号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圆润和婉转。号子是从嗓门里直通通地伸展出来的,以“呃”作为整个号子的唯一的歌词。
山坡下是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个普通的陕北高原村落。村子叫吴儿堡。
吴儿堡记载着匈奴人一段可资骄傲的征服史。匈奴的铁骑曾越过长城线南下中原,深入到内地的某一个地方,陷州掠县,掳掠回来一批汉民百姓。俘虏中那些稍有姿色的女性,被挑拣出来,充当了军妓;上乘的,则扩充了贵族阶层的内府;剩下这些粗糙的,便被赶到这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筑起一座类似今天的集中营之类的村落,供其居住,取名就叫“吴儿堡”。
]
江弦以灵感【风流罪人】和【陕北】合成的,便是《最后一个匈奴》。
在后世,央视曾经播过一个电视剧,叫《盘龙卧虎高山顶》,由拍《大秦帝国裂变》的延艺导演执导,潘粤明和刘涛俩人主演,就是改编自这篇的上卷。
江弦还看过呢。
不得不说,刘涛是真有味道,扑面而来的女人味儿。
那时候她已经三十多了,这会儿她还小。
在后世,在那个传统文学式微的年代,《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可能已经很少人听说了。
不过在陕军东征的时期,这部的作者高建群,和贾平凹、陈忠实俩人一块儿被称为“东征的三驾马车”。
再加之京夫和程海俩作家,这五个人一块儿合称“陕军东征五虎大将”。
陕军东征这场载入文学史的现象级事件,固然有商业运作的痕迹在里面,但没办法否定的是,这场东征,在当时的确震动文坛,引发了全社会的阅读潮。
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迅速崛起,横扫东方六国。
陕军的“五虎将”也是极短的时期内出版,并在当时火遍全国。
其中就包括着这一篇《最后一个匈奴》。
当年出版以后,销量很快就突破100万册,震动了中国文坛,并被誉为一部在当代史上享有盛誉的高原史诗。
这篇的内容非常宏大,简单来讲,就是两个风流罪人留下了匈奴血脉,这只血脉在陕西这片土地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这支上演了一幕幕属于他们那一代的史诗。
所以读起来会有种家族修仙流网文那种感觉,因为真的是在讲好几代人。
而这也刚好符合《延河》对江弦的约稿要求。
他们想让江弦写陕西。
对江弦来说。
陕西,这片土地太厚重了、太庞大了。
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追随长征的身影,来到这片黄土高原时,他目之所及,尽是纵横的沟壑与贫瘠的黄土地。
当时哥们就感慨:“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
然而,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在这片茫茫黄土之下,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中华民族的起伏。
《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在这片土地上选中的切入点非常精妙
——匈奴。
陕西这块儿土地,与匈奴千丝万缕。
作为作为农耕与游牧交界地,陕北绝对是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
这里不仅有兵马俑,还有匈奴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
也就是匈奴人建立的定居式王朝大夏朝的都城,历史上著名的统万城。
匈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恐惧,也令人好奇的神秘民族。
作为一个古老而值得怀念的民族,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被认为与华夏同宗。
然而,由于历经消亡和融合,如今匈奴只能在历史中被怀念,那些留下来的记忆,也成了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人们直到现在,连匈奴们所操语言都没弄清。
这个民族有太多谜团。
不过也有能调查的线索。
在咱们中国,姓氏太重要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都可以丢,但老祖宗的给的姓氏不能丢。
所以有姓名学的专家,对匈奴人的姓氏做过一种研究,最后发现,在陕北与关中一带,大约有7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分别是:
刘,乔,万、于、金、董、卜。
如果在这一带生活的人是这几个姓氏,那很可能就是匈奴的后代了,这比看小脚趾是不是“连衣裙”科学的多。
有人这时候可能要说了。
“刘”明显是汉姓啊,众所周知,大汉都是刘家的。
这当然是有说法的,当年有匈奴后裔主动投降大汉以后,被赐了刘姓。
所以匈奴人改姓刘,在汉代就已经是个大量的事实存在了。
江弦从午后开始动笔。
因为想加入一些自己对的雕琢,所以他写的并不算快,到了晚饭时候才写了不到一千个字。
“你写了?”朱琳吃饭的时候问道。
“嗯。”江弦点头。
朱琳马上好奇起来,“这回准备写什么内容?”
江弦也不隐瞒,就讲了一下的大概:
西迁的一名匈奴遗情在陕北“吴儿堡”,在这里留下了一支匈奴血脉,而后就以这支匈奴的血脉为引子,讲述了陕北高原上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朱琳也听江弦讲起过小脚趾的事情。
江弦不仅给她讲了。
还看了。
最后还玩了。
所以她很清楚,江弦这篇构思的起点,正是来源于那个传闻的伊始:
“匈奴北移的时候,在陕北和几名汉族女子媾和,然后在陕北留下了他们的血脉.”
“这还是在寻根吧。”作为一名文学少女,朱琳已经把握了“寻根”的精髓。
江弦点头。
“没错。”
《最后一个匈奴》依旧是一篇寻根文学。
的重心是对政治变迁和陕北民俗文化的内在探寻。
里也没有任何英雄。
但每个人物的性格,最后能拼凑出属于匈奴的性格特征。
“看来你要在‘寻根文学’上继续耕耘下去了。”朱琳说,“‘寻根文学’还是太缺少代表作品,你在《红高粱》之后接连推出这么一篇寻根文学,接下来的文学界,想不关注‘寻根文学’都难了。”
“那也得我这篇写得好才行。”江弦笑道。
朱琳看他一眼,杏目闪烁。
“你什么时候写差过?”
的确,正如朱琳所说,江弦的写作题材虽然多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读者以及外界对他的期待,江弦从来没有辜负过。
这份细节不仅是上,就连评论文章、创作谈、报告文学,甚至丢给《故事会》的那些通俗文学,每一篇质量都非常高,都能看得出绝非敷衍之作,在特定的领域引起了对应读者的关注。
之后几天里,江弦基本上隔绝了外界,潜心投入进《最后一个匈奴》的写作之中。
朱琳也很体谅他,这段日子都是早早就睡觉,为他保留好用以创作的精力。
就在这个时间点。
中影公司正在举办热热闹闹的看片会。
各个省份的电影公司的代表齐聚京城,任务就是过来看片,这个季度一共20部影片,这些代表要全都看一遍,最后凭借他们的感受和判断,给出他们决定购买的拷贝数量。
这些公司代表买了拷贝,回去拿给自己下面的电影公司排期上映,虽然没有后世那么成熟,但肯定也有计划、有安排,要把好片子放到好日子上映。
“.”
此刻,放映厅里播出的,是一部相当罕见的动作武大片。
正是《少林寺》。
场内一共是29个省的电影公司代表。
没错,29个,港澳还没回归,重庆这个时候归四川,海南这个时候归广东,广东这会就是GDP大省,国内稳稳排前三。
这29个团体的成员,看完了内地和香港合拍的这一部《少林寺》。
怎么说呢?
香港那边的导演确实有点东西。
看完在思想上也没学到什么,也没啥好批判反思的,但感觉就是有笑有泪,非常有意思。
香港导演搞出来的表演风格和他们以前看的真是不一样。
以前的片子,都有种舞台式的表演风格。
比如,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到雷,都要在唱、念、做、打方面展现出沉稳大气的节奏。
“同志们!我踩着地雷了!”
“我现在开始排雷!”
说这话的时候,气势要在,姿势要帅,眼神要坚定。
一连串动作下来,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踩着雷了,反倒像挖着宝了。
《少林寺》就不一样了,听说里面几个演员都有真功夫,打起来噼里啪啦,看完以后,忍不住张大嘴感叹这就是功夫啊。
总的来说,观众们应该爱看。
不过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各位代表们关心的。
“这电影播出以后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这事情代表们不得不考虑一下。
万一拷贝买回去,最后不让播,那他们岂不是亏大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会儿的电影尺度还是非常大的,。
北影厂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银蛇谋杀案》。
里面很多桥段,都堪称童年噩梦级别。
这尺度放到今天别说播出了,网文作者写都不敢写。
但是那会儿人家就播。
当然了,电影界也批评。
《大众电影》杂志曾举报了片子的18处镜头不雅,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银蛇谋杀案》被当做反面教材批判。
但是不影响人家赚钱。
《银蛇谋杀案》上映后非常卖座,创下当年最高拷贝记录。
甚至后来,每到观影淡季,不少电影院都会重放此片招揽观众。
有北影厂员工回忆说,《银蛇谋杀案》是北影厂最赚钱的电影之一。
当然了,这时候的电影肯定也有严的地方,主抓意识形态。
代表们互相合计。
“导演是香港那边的,编剧是咱们自己的,熟悉内地情况,应该不能乱写吧。”
“少林寺?这不是封建毒草么,这玩意儿真能播?”
一群人都比较忐忑,最后是广东那边儿的代表非常豪横的拍了板。
“放心吧,肯定没有问题!之前《人民X报》都没看嘛,上面都写了这电影的编剧江弦。”
“是啊。”
辽宁代表也开口了,这会儿他们也有钱,堂堂GDP大省,说话非常豪横,“买就完了,合拍影片是上面同意拍摄的。”
几个GDP小省的代表顾虑比较多,填拷贝数之前就跟买东西似得,要多打听打听,多衡量衡量。
稍微一交流,各自心里都有了个数字。
这里必须要提一嘴,都说当年《少林寺》1毛钱票价卖了1.6亿的票房,这其实是个假的说法。
首先,1毛钱的票价,这怎么可能呢?太低了,这会儿最普通的小电影院都不止这个票价。
海子里看电影都2毛钱起步呢。
而且又说了,农村巡回放映这些根本就不卖票。
农村放映电影大多是包场。
一般是大队有啥活动或村里谁谁谁有啥喜庆事儿,给老少爷们包场看个电影,至于多少钱,商量着给。
另外,1.6亿的票房这就更假了。
因为80年代中国电影不统计票房。
这会儿的全国电影发行放映,都是由中影公司负责。
而中影公司并不对外公布相关数据。
中国电影的票房是一直到1994年引进了好莱坞分账大片之后,才算有比较权威的数据。
所以票房在这会儿不重要,发行收入才是关键。
而《少林寺》虽然经典,但发行收入在当年也不算是最高。
从建国到90年代,发行收入最高的一部影片叫《妈妈再爱我一次》。
这会儿呢,广东那边的代表,拿着一张纸,准备填写《少林寺》的拷贝数。
上面有35mm拷贝,16mm拷贝,8.75mm拷贝三个选项。
35mm是在大型影院放映的,也就是在城市影院里放映,后两种一般用在乡镇和农村。
代表需要主要考虑的就是35mm。
上一个电影,他只买了8个。
至于《少林寺》.
这片子确实不错。
他想了想,给填了一个自觉非常大的数字。
“34个。”
那时的高原,还没有现在这么古老,这么陈迹四布,这么支离破碎。那时的踩场号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圆润和婉转。号子是从嗓门里直通通地伸展出来的,以“呃”作为整个号子的唯一的歌词。
山坡下是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个普通的陕北高原村落。村子叫吴儿堡。
吴儿堡记载着匈奴人一段可资骄傲的征服史。匈奴的铁骑曾越过长城线南下中原,深入到内地的某一个地方,陷州掠县,掳掠回来一批汉民百姓。俘虏中那些稍有姿色的女性,被挑拣出来,充当了军妓;上乘的,则扩充了贵族阶层的内府;剩下这些粗糙的,便被赶到这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筑起一座类似今天的集中营之类的村落,供其居住,取名就叫“吴儿堡”。
]
江弦以灵感【风流罪人】和【陕北】合成的,便是《最后一个匈奴》。
在后世,央视曾经播过一个电视剧,叫《盘龙卧虎高山顶》,由拍《大秦帝国裂变》的延艺导演执导,潘粤明和刘涛俩人主演,就是改编自这篇的上卷。
江弦还看过呢。
不得不说,刘涛是真有味道,扑面而来的女人味儿。
那时候她已经三十多了,这会儿她还小。
在后世,在那个传统文学式微的年代,《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可能已经很少人听说了。
不过在陕军东征的时期,这部的作者高建群,和贾平凹、陈忠实俩人一块儿被称为“东征的三驾马车”。
再加之京夫和程海俩作家,这五个人一块儿合称“陕军东征五虎大将”。
陕军东征这场载入文学史的现象级事件,固然有商业运作的痕迹在里面,但没办法否定的是,这场东征,在当时的确震动文坛,引发了全社会的阅读潮。
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迅速崛起,横扫东方六国。
陕军的“五虎将”也是极短的时期内出版,并在当时火遍全国。
其中就包括着这一篇《最后一个匈奴》。
当年出版以后,销量很快就突破100万册,震动了中国文坛,并被誉为一部在当代史上享有盛誉的高原史诗。
这篇的内容非常宏大,简单来讲,就是两个风流罪人留下了匈奴血脉,这只血脉在陕西这片土地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这支上演了一幕幕属于他们那一代的史诗。
所以读起来会有种家族修仙流网文那种感觉,因为真的是在讲好几代人。
而这也刚好符合《延河》对江弦的约稿要求。
他们想让江弦写陕西。
对江弦来说。
陕西,这片土地太厚重了、太庞大了。
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追随长征的身影,来到这片黄土高原时,他目之所及,尽是纵横的沟壑与贫瘠的黄土地。
当时哥们就感慨:“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
然而,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在这片茫茫黄土之下,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中华民族的起伏。
《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在这片土地上选中的切入点非常精妙
——匈奴。
陕西这块儿土地,与匈奴千丝万缕。
作为作为农耕与游牧交界地,陕北绝对是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
这里不仅有兵马俑,还有匈奴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
也就是匈奴人建立的定居式王朝大夏朝的都城,历史上著名的统万城。
匈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恐惧,也令人好奇的神秘民族。
作为一个古老而值得怀念的民族,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被认为与华夏同宗。
然而,由于历经消亡和融合,如今匈奴只能在历史中被怀念,那些留下来的记忆,也成了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人们直到现在,连匈奴们所操语言都没弄清。
这个民族有太多谜团。
不过也有能调查的线索。
在咱们中国,姓氏太重要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都可以丢,但老祖宗的给的姓氏不能丢。
所以有姓名学的专家,对匈奴人的姓氏做过一种研究,最后发现,在陕北与关中一带,大约有7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分别是:
刘,乔,万、于、金、董、卜。
如果在这一带生活的人是这几个姓氏,那很可能就是匈奴的后代了,这比看小脚趾是不是“连衣裙”科学的多。
有人这时候可能要说了。
“刘”明显是汉姓啊,众所周知,大汉都是刘家的。
这当然是有说法的,当年有匈奴后裔主动投降大汉以后,被赐了刘姓。
所以匈奴人改姓刘,在汉代就已经是个大量的事实存在了。
江弦从午后开始动笔。
因为想加入一些自己对的雕琢,所以他写的并不算快,到了晚饭时候才写了不到一千个字。
“你写了?”朱琳吃饭的时候问道。
“嗯。”江弦点头。
朱琳马上好奇起来,“这回准备写什么内容?”
江弦也不隐瞒,就讲了一下的大概:
西迁的一名匈奴遗情在陕北“吴儿堡”,在这里留下了一支匈奴血脉,而后就以这支匈奴的血脉为引子,讲述了陕北高原上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朱琳也听江弦讲起过小脚趾的事情。
江弦不仅给她讲了。
还看了。
最后还玩了。
所以她很清楚,江弦这篇构思的起点,正是来源于那个传闻的伊始:
“匈奴北移的时候,在陕北和几名汉族女子媾和,然后在陕北留下了他们的血脉.”
“这还是在寻根吧。”作为一名文学少女,朱琳已经把握了“寻根”的精髓。
江弦点头。
“没错。”
《最后一个匈奴》依旧是一篇寻根文学。
的重心是对政治变迁和陕北民俗文化的内在探寻。
里也没有任何英雄。
但每个人物的性格,最后能拼凑出属于匈奴的性格特征。
“看来你要在‘寻根文学’上继续耕耘下去了。”朱琳说,“‘寻根文学’还是太缺少代表作品,你在《红高粱》之后接连推出这么一篇寻根文学,接下来的文学界,想不关注‘寻根文学’都难了。”
“那也得我这篇写得好才行。”江弦笑道。
朱琳看他一眼,杏目闪烁。
“你什么时候写差过?”
的确,正如朱琳所说,江弦的写作题材虽然多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读者以及外界对他的期待,江弦从来没有辜负过。
这份细节不仅是上,就连评论文章、创作谈、报告文学,甚至丢给《故事会》的那些通俗文学,每一篇质量都非常高,都能看得出绝非敷衍之作,在特定的领域引起了对应读者的关注。
之后几天里,江弦基本上隔绝了外界,潜心投入进《最后一个匈奴》的写作之中。
朱琳也很体谅他,这段日子都是早早就睡觉,为他保留好用以创作的精力。
就在这个时间点。
中影公司正在举办热热闹闹的看片会。
各个省份的电影公司的代表齐聚京城,任务就是过来看片,这个季度一共20部影片,这些代表要全都看一遍,最后凭借他们的感受和判断,给出他们决定购买的拷贝数量。
这些公司代表买了拷贝,回去拿给自己下面的电影公司排期上映,虽然没有后世那么成熟,但肯定也有计划、有安排,要把好片子放到好日子上映。
“.”
此刻,放映厅里播出的,是一部相当罕见的动作武大片。
正是《少林寺》。
场内一共是29个省的电影公司代表。
没错,29个,港澳还没回归,重庆这个时候归四川,海南这个时候归广东,广东这会就是GDP大省,国内稳稳排前三。
这29个团体的成员,看完了内地和香港合拍的这一部《少林寺》。
怎么说呢?
香港那边的导演确实有点东西。
看完在思想上也没学到什么,也没啥好批判反思的,但感觉就是有笑有泪,非常有意思。
香港导演搞出来的表演风格和他们以前看的真是不一样。
以前的片子,都有种舞台式的表演风格。
比如,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到雷,都要在唱、念、做、打方面展现出沉稳大气的节奏。
“同志们!我踩着地雷了!”
“我现在开始排雷!”
说这话的时候,气势要在,姿势要帅,眼神要坚定。
一连串动作下来,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踩着雷了,反倒像挖着宝了。
《少林寺》就不一样了,听说里面几个演员都有真功夫,打起来噼里啪啦,看完以后,忍不住张大嘴感叹这就是功夫啊。
总的来说,观众们应该爱看。
不过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各位代表们关心的。
“这电影播出以后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这事情代表们不得不考虑一下。
万一拷贝买回去,最后不让播,那他们岂不是亏大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会儿的电影尺度还是非常大的,。
北影厂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银蛇谋杀案》。
里面很多桥段,都堪称童年噩梦级别。
这尺度放到今天别说播出了,网文作者写都不敢写。
但是那会儿人家就播。
当然了,电影界也批评。
《大众电影》杂志曾举报了片子的18处镜头不雅,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银蛇谋杀案》被当做反面教材批判。
但是不影响人家赚钱。
《银蛇谋杀案》上映后非常卖座,创下当年最高拷贝记录。
甚至后来,每到观影淡季,不少电影院都会重放此片招揽观众。
有北影厂员工回忆说,《银蛇谋杀案》是北影厂最赚钱的电影之一。
当然了,这时候的电影肯定也有严的地方,主抓意识形态。
代表们互相合计。
“导演是香港那边的,编剧是咱们自己的,熟悉内地情况,应该不能乱写吧。”
“少林寺?这不是封建毒草么,这玩意儿真能播?”
一群人都比较忐忑,最后是广东那边儿的代表非常豪横的拍了板。
“放心吧,肯定没有问题!之前《人民X报》都没看嘛,上面都写了这电影的编剧江弦。”
“是啊。”
辽宁代表也开口了,这会儿他们也有钱,堂堂GDP大省,说话非常豪横,“买就完了,合拍影片是上面同意拍摄的。”
几个GDP小省的代表顾虑比较多,填拷贝数之前就跟买东西似得,要多打听打听,多衡量衡量。
稍微一交流,各自心里都有了个数字。
这里必须要提一嘴,都说当年《少林寺》1毛钱票价卖了1.6亿的票房,这其实是个假的说法。
首先,1毛钱的票价,这怎么可能呢?太低了,这会儿最普通的小电影院都不止这个票价。
海子里看电影都2毛钱起步呢。
而且又说了,农村巡回放映这些根本就不卖票。
农村放映电影大多是包场。
一般是大队有啥活动或村里谁谁谁有啥喜庆事儿,给老少爷们包场看个电影,至于多少钱,商量着给。
另外,1.6亿的票房这就更假了。
因为80年代中国电影不统计票房。
这会儿的全国电影发行放映,都是由中影公司负责。
而中影公司并不对外公布相关数据。
中国电影的票房是一直到1994年引进了好莱坞分账大片之后,才算有比较权威的数据。
所以票房在这会儿不重要,发行收入才是关键。
而《少林寺》虽然经典,但发行收入在当年也不算是最高。
从建国到90年代,发行收入最高的一部影片叫《妈妈再爱我一次》。
这会儿呢,广东那边的代表,拿着一张纸,准备填写《少林寺》的拷贝数。
上面有35mm拷贝,16mm拷贝,8.75mm拷贝三个选项。
35mm是在大型影院放映的,也就是在城市影院里放映,后两种一般用在乡镇和农村。
代表需要主要考虑的就是35mm。
上一个电影,他只买了8个。
至于《少林寺》.
这片子确实不错。
他想了想,给填了一个自觉非常大的数字。
“34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