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25章 文艺界一肩担之!

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更新时间:2025-03-12 23:47:4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注意,不是文坛,是文艺界!

  范围包括文化艺术整个行业。

  不管是表演艺术界,像是音乐、歌舞、影视、戏剧.还是非表演艺术界,像是文学、绘画、雕刻、书法。

  整个文艺界,就这一辆彩车。

  而这唯一的一辆彩车,是以江弦改编的电影为形象。

  虽说是电影,但归根结底,还是他的。

  这岂止是一份殊荣?

  这更是一份信任!

  整个文艺界,你江弦一肩担之!

  “啪啪啪啪。”江弦机械性的跟着人群拍手。

  脸都是麻木的。

  他瞥一眼身旁的王濛。

  王濛也看着他,满眼笑意。

  笑个毛啊

  江弦在心底吐槽。

  这么大的事情,就不能提前通知他一声?还非要给他个惊喜?

  这惊喜也太大了!

  这次风头也是真的出大了。

  不管江弦在美国赚了多少美元,还是写了什么轰动文坛的

  都抵不过这份荣誉啊!

  这回可是全国人民都看着呢。

  从左到右,从上至下。

  “哎呦,累死了。”

  江珂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广场上太挤了,一家人怕小小陛下出啥意外情况,就赶紧提前回来了。

  “珂儿,去帮我取条尿布。”朱琳抱着小小陛下哄了起来。

  “哎。”

  江珂麻溜的去取了一条,给江年年换上。

  这丫头估摸着也是在广场上兴奋坏了,拉了一大裤裆。

  “又拉这么多粑粑,你个坏丫头。”江珂摸了摸小小陛下的脸,跟她哥摸她脸的手法一模一样,滑滑嫩嫩,特别好rua。

  “嘻。”被姑姑摸这么一下,江年年也不哭闹,笑嘻嘻的看着江珂。

  得以继承了江弦和朱琳俩人的优秀基因,这丫头长的一脸甜萌可爱相,笑起来直戳大人的心,萌的江珂人都快化掉了,自发殷勤的打来热水,帮江年年擦干净屁屁。

  “江珂,电视上面应该还有阅兵的直播呢,再开开看会儿。”饶月梅提醒说。

  “对对对。”

  江珂赶忙打开电视,收看起电视直播。

  尽管这时候已经疲惫了,她眼中却仍是难以散去的兴奋。

  回想着刚才亲眼见到的阅兵,身体控制不住的激动。

  这回阅兵,可来了不少的名团、劲旅、雄师。

  有参加过秋收起义、平江起义、井冈山反“围剿”的。

  有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的。

  有血战泉城的“济南第一团”。

  有把红旗插在太原城头的“大功团”、“猛虎连”。

  有在渡江战役突破长江天险、首先踏上南岸的“渡江先锋营”。

  总而言之,南昌城头的弹雨、长征路上的风尘、抗日烽火的硝烟、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涛声.

  老英雄们身姿英武,眼神中透露着腾腾杀气。

  这会儿电视里正播着24个机械化部队方队分四路进入广场。

  这场景真是,钢车铁马,巨流滚滚,整个电视里全是轰隆隆的马达声。

  什么反坦克导弹、火箭炮、大口径榴弹炮、加农炮、自行加农榴弹炮、自行火炮、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新式坦克、装甲自行火炮、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地导弹、战略导弹.自主设计制造的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齐刷刷的亮相。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武器!”江珂开口道。

  “别说你了,我也没见过啊。”

  饶月梅手上洗着尿布说,“瞧瞧今天,都不知道多少架飞机在天上飞着,哎呦,国家真是不一样了。”

  “是啊!”

  江国庆满脸怀念之色,“遥想当年,阅兵的时候,飞机不够,还得让飞机多飞两遍,凑够一个编队,这会儿再也不用多飞两遍了,这会儿我们是国富兵强!”

  说这话的时候,一家人是真的脸上都洋溢着感动和激动之色。

  这时代的人就是这么淳朴。

  想当年,中国女排夺冠以后,多少人激动地冲到大街上一起欢呼。

  这情景,在后世已经很难看见了。

  “哎?爸、妈、嫂子,你们看这车!”正讨论着,江珂忽然指着电视嚷嚷一声。

  “这是.”

  江国庆定睛一看,“《高山下的花环》!”

  “哟,还真是,你看这靳开来、梁三喜。”饶月梅也惊讶喊道。

  《高山下的花环》风靡全国,电影虽然是在他们一家人出国的时候上映的,但回国以后很快就看了一遍。

  没办法,太火了这片,也太经典了,电影院不断的重映,观众们也爱看,基本上一直就没下线。

  饶月梅也是这个时候去看的,看完都哭的不行了,根本不知道她儿子是怎么写出这么催人泪下的的。

  “这彩车好像文艺界的彩车。”朱琳道。

  “对。”江珂腾一下站了起来:“代表文艺界的彩车,用的是我哥的当图案!”

  “是你哥改编的电影。”江国庆纠正道。

  “那不都一样嘛!”

  江珂激动的嚷嚷:“这下也太厉害了!整个文艺界那么多的作品,谁的也不用,就用我哥的,爸、妈、嫂子,咱家这算不算是光宗耀祖了?”

  “哎呀,这、这”

  饶月梅乐得合不拢嘴了都,“江弦这小子,真是的,怎么也没和家里提前说一声,早知道不这么早回来了,还能在现场看看。”

  “就是啊,真亏我哥忍得住,这么大的事儿呀,他愣是一点儿都没给家里说!”江珂嚷嚷道。

  “涉及这种事儿,说不定是上面要你哥保密。”江国庆道。

  “爸,一个彩车.不至于保密吧。”朱琳觉得不合常理。

  “也是。”

  江国庆也觉得保密有点儿夸张了,想了想,露出一抹欣慰的笑:

  “或许在你哥那儿,这事儿不算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吧,你们也知道,你哥他这个人,一向是低调内敛、不露圭角,不然也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爸说的有道理。”朱琳点点头,一双妙目当中满是欣赏。

  在她心里,江弦一向是深藏若虚、不矜不伐,从认识他开始,朱琳在他身上见到过数不完的奇迹,可在江弦那里,他从来没把这些成就太当回事儿。

  “我哥有这境界?!”江珂听她爸和朱琳一唱一和的,感觉都快把江弦抬举成少林寺里深藏不露的扫地神僧了。

  “我去菜场买两条鱼。”

  饶月梅乐乐呵呵道:“这么好一件事儿,今天等江弦回来,咱们好好的庆祝庆祝,给这小子高兴高兴,哎呦,这真是.”

  饶月梅说着就出了门儿,江珂觉得奇怪,“妈去买菜,怎么连自行车都没骑,菜篮子也没拿呀,这上哪儿去了?”

  “咳咳。”

  江国庆轻咳两声,“你们看吧,我就不看了,我出去遛遛狗去。”

  “爸,这会儿出去遛狗?”江珂傻眼,再回过头,朱琳把江年年抱给了她。

  “珂儿,你看会儿孩子,我也出去一趟。”

  “嫂子,你又上哪儿去?”

  朱琳笑笑,“我还有点儿东西,给中关村那边儿送一趟.”

  不到五分钟时间,家里走了个干净,留下江珂一个人抱着个江年年。

  她也明白了啊。

  什么出去买菜?

  什么出去遛狗?

  什么送东西?

  呸,都是出去显摆去了。

  “哎呦,这一家人,也就咱俩和你爸最像,最能沉得住气。”江珂一脸无奈跟江年年吐槽。

  仪式结束以后,还有一场国宴。

  江弦的位置不算太好,但在场的不少人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今天的仪式,文艺界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文坛那些泰斗也不行。

  “王老师,你瞒我瞒的好苦啊!”一落座,江弦便满脸幽怨的看向王濛。

  “我这不是想着给你个惊喜么,采用《高山下的花环》,这是文联讨论后一致通过的结果,没一个人有异议。”

  “.”

  《高山下的花环》,这是江弦在1981年第四期《十月》上发表的了。

  当时一发表,便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

  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广播电台连播,全国都刮起了一股“花环”旋风。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创下了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

  被谢晋拍成电影以后,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因此,虽然距现在已然过去了三年时间,但这篇在读者间的话题度丝毫未减。

  以这样一篇,来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形象,人民群众绝对是没二话的。

  至于文学性和思想性方面,虽然《花环》起初是顶着军事题材的红线发表的。

  但其空前的成功,以及三年的时间检验,都证明了《花环》这篇,既对军人精神和民族精神作出了诠释,也屹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座山峰。

  以这篇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轫之作为文艺界代表,文联里头不管是谁,都没办法提出半句异议。

  “估计今天过后,《花环》又要迎来一波畅销的浪潮了。”王濛预测道。

  江弦笑着和他交谈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江弦的身上。

  这名佳作频出的作家已经够备受瞩目的了,今天的彩车,又相当于是整个文艺界对于江弦的一次认可!手握这项殊荣,江弦俨然已经是今天文艺界最闪亮的那颗明星。

  “江弦,今天高兴吧。”丁凌过来跟江弦打了声招呼。

  “高兴,任何一个中国人今天都应该感到高兴!”

  “.”

  丁凌没想到江弦会这么回他,愣了好一会儿,点点头,“对,你说的对。”

  江弦就保持微笑,笑的畜无害。

  对于丁凌,出于和沈从文的师生关系,他一向都比较避讳。

  “我听说你办了本杂志,办的很不错,叫《人民文摘》。”丁凌这时候提到。

  “是,也是多亏组织照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江弦又滴水不漏的回答。

  “嗯。”

  丁凌点点头,也不再拐弯抹角,“江弦,我准备办本杂志,你能不能来给我当个副主编?”

  “啊?我?”

  江弦愣住了。

  丁凌办的这个杂志,他倒是有点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民办公助”的杂志,江弦有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名字简直霸气的没边儿。

  你说《人民文学》这名字够霸气了吧?

  人民的文学!

  太霸气了!

  不是京城的文学,不是上海的文学。

  是人民的文学!

  但跟丁凌这本杂志的名字比,哪怕是《人民文学》,还是差了点档次。

  没错,《人民文学》都比人家杂志的名字差点档次。

  因为人家办的这本杂志就俩字:

  《中国》。

  江弦也没想到,这会儿丁凌一开口就是让他去当个副主编。

  他也有点儿懵。

  这副主编的位置都是风吹来的?不要钱?说给就给?

  在场还有很多人,听到了丁凌的邀请。

  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份邀请并不算突兀,不管从何角度来看,江弦都完全有着让丁凌亲口说出这句邀请的资格。

  “丁凌同志,我精力有限,恐怕没办法分心那么多的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江弦开口婉拒了丁凌的邀请。

  《中国》这本杂志的水太深了。

  有人曾经说过,从《中国》这本杂志就能看出,为什么作协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的背后为什么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纠缠不休。

  这本杂志在最顶峰的时候,内部编委发生巨大的分歧。

  另外,赵振开为啥退出作协?

  就是因为丁凌去世后,《中国》被改为了专门发表长篇的季刊。

  “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丁凌看着江弦,还有点不甘心。

  江弦苦笑,“感谢您的信任,但是我真没那么多的精力。”

  “好吧。”丁凌带着些遗憾的离开。

  这样的小插曲,并没影响到国宴的氛围,王濛看了眼桌上。

  “哟,茅台!”

  众人当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高山下的花环》和茅台酒,那可是说不完的恩怨情仇。

  嗯,茅台的厂长也参加了宴席。

  这会儿他绝对是全场最郁闷的一个了。

  特么的!

  《高山下的花环》每火一次。

  他们茅台酒就得被黑一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