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最忌讳公私不分!”阮若琳喝一口水,对黄一鹤语重心长道。
“您可能误会了吧。”
黄一鹤站在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工农兵图案,“我觉得江弦同志是担心陈冲的意识形态.”
“太小题大作了,一个演员的意识形态如何,还能影响的了一台晚会?她一共能说几句话?再说了,阵容已经对外公布了,这个时候再改,群众们会怎么讨论、会怎么想?”
阮若琳把钢笔放下,“老黄啊老黄,你是晚会总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判断,江弦同志,他毕竟是个外人,咱们央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哪有你了解?”
“台长.”
“行了、行了,你那里那么多事情,逮着一个陈冲不放干什么?”阮若琳疑惑道。
黄一鹤无奈,“好,我知道了。”
江弦对陈冲的事儿还是挺在意的。
都说红颜祸水。
陈冲当年凭着电影《小花》火遍大江南北,19岁就拿了百花影后,成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小花”。
这娘们儿坏就坏在脑袋有问题。
因为她一个人的逆天言论,闹得85年的除夕,全国人民都气的吃不下饭,过不好这个年。
这天,他一早坐着车,在徐晨辉的陪同下,来到春晚筹备组,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春晚的工作人员们熙熙攘攘的忙碌,空气里飘着定型发胶与布料浆洗的味道。
“江弦同志!”马季嘻嘻哈哈的冲着江弦打个招呼,他今年又是春晚主持人。
“马老师,忙着呢?”
“试衣服。”
马季笑着道:“这不是为了彰显时代的进步么,我们主持人今年都订了衣服,男主持清一色的红衬衣、白西装。”
“女主持呢?”
“女主持?你看张瑜啊,就是她身上那件儿套裙。”
江弦顺着马季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张瑜站在试衣镜前,正微微侧身调整腰间装饰。
斜分短的卷发,格纹的贴身黑色西装套裙,发尾的卷曲度与裙摆的弧度形成视觉连贯性。
她就着忽明忽暗的光线俯身查看裙摆,江弦这才注意到她腿上秋裤那么厚的肉色丝袜,脚上还配一双乳白色浅口皮鞋。
“张老师这身还真是.”徐晨辉在旁边儿眼睛都看直了。
这可是张瑜。
一部《庐山恋》,成了全国男同胞们心中共同的梦中情人。
即便是徐晨辉这个已婚青年,也没法儿幸免。
兴许是因为83年刘小庆当主持效果不错,这传统就这么继承了下来,春晚每年都要请一个当红女星来做主持人。
今年是《庐山恋》《知音》火遍全国的张瑜。
去年请的是长影厂的姜黎黎,前年她凭着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拿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江弦同志!”张瑜看见他,热情的打声招呼。
江弦微微颔首。
“好久不见。”
“是啊,您是大忙人,我们这些小演员,能见您一面多不容易。”
“我可不是不解风情的人,要是张瑜同志想见我,我说什么也要腾出空闲。”江弦游刃有余的和张瑜开着玩笑。
“真的?”
“当然了,只要长卫同志不吃醋就行。”
“他敢。”
“哈哈哈哈。”
徐晨辉在一旁,见张瑜语气中都带着几分对江弦的讨好,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大丈夫生当如是!
张瑜眨眨眼,“您要是有什么新电影,要是有适合我的角色,可千万考虑考虑我。
唉,我也看了《芙蓉镇》,其实胡玉音这个角色,我也能演嘛,实在不行演个窦宝莹也成啊,这么好的电影,我竟然没参与进去。”
“呵呵,以后有机会一定找你合作。”
江弦含糊着敷衍过去,一转头便撞见一道身影。
典型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吊,人中短,上唇翘,显得比较凶相。
“怎么陈冲还在?”
他眉头不由得皱起,“马老师,黄导呢?”
“黄导?”
马季四处张望了下,“哪去了?刚才还在那边儿呢。”
找了半天,才从一间小办公室里找着刚开完会的黄一鹤。
“江弦同志!”黄一鹤忙的蓬头垢面的,头发乱的跟鸡窝似得。
“你来的正好,我有东西给你。”
一见着江弦,黄一鹤从包里取出几张券塞过来,白底黑字,上书“春节(除夕)联欢晚会入场券”,下写一行小字:“兹定于1985年2月19日晚7时30分,在京城工人体育馆举行大型晚会(实况转播),敬请光临。”
右下角盖着央视的戳。
“春节晚会的入场券?”江弦打量了一眼这东西,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和家里人过来看看。”黄一鹤笑道。
“再说吧。”
江弦心底其实不太感兴趣。
这么冷的天气,拖着一家人上工体去看台晚会,那不都得冻感冒了?
他把入场券交给徐晨辉,让他帮忙保管起来,然后问道:
“黄导,陈冲的事儿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嗯这.”
黄一鹤面露难色,“我和台里面反应过了,台里觉得,没这个必要。”
“.”
江弦这哪还听不出来?央视这是完全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你们想过后果么?”他有点儿生气,微微提升了点音量,动静马上吸引了很多工作人员的注意。
黄一鹤轻咳一声,“江弦同志,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不用了,我也懒得多说,就问一句话,陈冲,下不下?”
“哎呀这.”黄一鹤支支吾吾,面露难色。
就在这时,阮若琳注意到黄一鹤和江弦的身影,大步朝俩人过来。
“是江弦同志吧。”
“这是阮副台长,阮若琳。”黄一鹤介绍道。
“阮若琳?”
江弦对她有印象,这位副台长原本是江西作协里的理事,后来调任到了央视。
《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都是这位主持拍摄的。
说的《末代皇帝》是电视剧版,陈道明主演的那个,不是尊龙拍的那个。
“我刚才听着江弦同志在讨论.陈冲?”
阮若琳挑了挑眉,“这件事,我之前就听黄导和我汇报过了,怎么?江弦同志是对陈冲有什么意见?”
“意见谈不上,我就是希望央视能慎重一点儿,仔细想想后果。”江弦语气冰冷。
“后果?”
阮若琳笑了笑,“陈冲呢,去国外留学多年,很久没出现在银幕上了,我想,今年如果她能登场,对观众们来说应该会是个惊喜。”
说完,她又轻咳一声,低声道:
“至于朱琳同志,今年还是先专心拍摄《红楼梦》,日后总有机会在台上亮相的,就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这种事情三番五次的跑来提意见了。”
江弦无语。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阻挠陈冲上春晚,在央视这些人的眼里,原因竟然成了朱琳?!
“行了,这里乱糟糟的,江弦同志还是早些回去吧。”阮若琳开口道。
“.”
江弦这哪还听不懂阮若琳的言外之意。
这是下了逐客令,要“请”他出去了。
“行,那我就告辞了。”
他冷笑一声,也不愿意多留,既然央视固执己见,那他还多管什么闲事儿。
“小徐。”
“主编。”
“把刚才给你的东西给我。”
“.”
徐晨辉一愣,马上想到江弦话里的意思,把春晚入场券从口袋里取出来交过去。
江弦把券递到黄一鹤手上,“黄导,天气太冷,这晚会,我就不去看了。”
“哎呀,江弦同志,这.”
不等黄一鹤再说什么,江弦转身离开筹备组,徐晨辉见状,有些生气的瞪了众人一眼,紧随着江弦出去。
“这个干部也太气人了。”
“牛什么牛?”
“您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提意见,还说这种话出来!”
江弦笑着点上一支烟,“老话不是说过么?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们非要这样搞,那就由他们去吧。”
“您去哪儿?”
“回家吧。”
“哎。”
徐晨辉答应一声,伏尔加开往景山东胡同的院子。
年关将近,胡同里尤其热闹,到处都是耸动的人群。
这会儿车辆的劣势就体现了出来,车子开不快,旁边儿围了一群看稀罕的小孩儿,徐晨辉不得已,只好摇下窗户,呵斥扒车窗的皮猴们:
“起开点儿!蹭掉块漆把你们家户口本卖了都赔不起!”
街道干部侯逸晨眼疾手快,三步并两步,两步并一大步,飞奔过来,上去就给几个熊孩子屁股上一人来了一脚。
“滚犊子!”
“反了你们了!”
委员会可是叮嘱过,这是他们街道的大作家的车!要十二分小心的保护起来!
把熊孩子都赶走,这才一脸恭敬朝着车窗里面笑笑,“您回来了。”
“嗯。”
江弦点点头,感觉自己牛叉的跟李达康似得。
也不是他故意摆架子,实在是身份到这儿了,干啥都无形中有了架子。
“唉,难怪权力的滋味儿让人着迷。”
“我竟然也渐渐沉沦其中了。”
春晚的事儿江弦没太挂在心上。
也不需要他出手报复什么。
等陈冲春晚亮相,阮若琳她们自然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他好不容易休息几天,钻进书房琢磨起此前以灵感【大学生】和【音乐】所合成的那篇。
这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又特殊的地位。
因为的原作者,不是一位纯粹的作家,而是一个音乐人。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文坛还是寻根文学的地盘,而随着这位音乐人的横空出世,文坛刮起强劲的旋风,一个本是学音乐的人引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
甚至在很多评论家眼中,他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现代派。
此外,这篇对于改开来说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若干年后被官方收录进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
江弦在写东西,可在徐晨辉看来,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
“嫂子,江哥他被央视的人给气着了。”徐晨辉小声给朱琳透露。
“怎么了?”
朱琳疑惑,还有人能气着江弦?
这可真是够牛的。
反正迄今为止,她还没见过江弦能在谁身上吃亏。
“可气人了,我今儿不是和江哥一块儿去春晚筹备组了么”徐晨辉快速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朱琳把事情听完。
别说江弦生气了,她都有点儿生气。
“央视怎么这样?!”
“这都什么人啊。”
徐晨辉点头,“就是啊,反正我今年是肯定不看这春晚了,让他们自个儿办去吧。”
说罢,又叮嘱道:
“嫂子,你们可记着,除夕晚上也别看春晚了,今天这事儿闹得这么不痛快,别往江哥一看着直播,心里面又添了堵。”
“知道了小徐,你费心了。”
“没事儿,应该的。”
有了徐晨辉的这次透露,江弦和央视春晚筹备组那边儿闹了矛盾还被“请”出去的事儿,立马就在家里头传开了。
一家人那叫一个愤慨。
纷纷为江弦叫不平。
作为当事人的江弦反而是最不生气的那个,就正常的准备过年。
现如今,一到年前,拜访他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有各个杂志社,还有各大电影厂,北影厂那边儿也知道无颜面对江弦,特意派了和江弦关系不错的葛尤他妈施文心过来。
“现在厂里这个重心啊,全在那部《红楼梦》上,陶慧敏、傅艺伟、刘小庆厂里的女演员都用上了,哦对了,贾宝玉是夏菁反串的”
施文心跟江弦唠了会儿北影厂的近况,又问起江弦《芙蓉镇》的事情。
“公映还有希望么?”
“年后应该就能拿到许可了。”江弦道。
自从他上次,火力全开,舌战群儒,当了一把大喷子,评论界对《芙蓉镇》的批评声小了很多,一些个职业黑子也被他这阵仗怼的不敢再开口。
争取到了舆论,陈荒煤和谢晋那边儿顺利了不少,谢晋还给他透了口风,说年后电影就有希望正式上映,相关部门准备在上海办一个首映式,请主创人员全部到场。
“那提前恭喜你了。”施文心道:“这片子拍这么好,播出来肯定能火!”
施文心告辞以后,江弦又忙碌几天。
眨眼,到了除夕.
“您可能误会了吧。”
黄一鹤站在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工农兵图案,“我觉得江弦同志是担心陈冲的意识形态.”
“太小题大作了,一个演员的意识形态如何,还能影响的了一台晚会?她一共能说几句话?再说了,阵容已经对外公布了,这个时候再改,群众们会怎么讨论、会怎么想?”
阮若琳把钢笔放下,“老黄啊老黄,你是晚会总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判断,江弦同志,他毕竟是个外人,咱们央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哪有你了解?”
“台长.”
“行了、行了,你那里那么多事情,逮着一个陈冲不放干什么?”阮若琳疑惑道。
黄一鹤无奈,“好,我知道了。”
江弦对陈冲的事儿还是挺在意的。
都说红颜祸水。
陈冲当年凭着电影《小花》火遍大江南北,19岁就拿了百花影后,成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小花”。
这娘们儿坏就坏在脑袋有问题。
因为她一个人的逆天言论,闹得85年的除夕,全国人民都气的吃不下饭,过不好这个年。
这天,他一早坐着车,在徐晨辉的陪同下,来到春晚筹备组,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春晚的工作人员们熙熙攘攘的忙碌,空气里飘着定型发胶与布料浆洗的味道。
“江弦同志!”马季嘻嘻哈哈的冲着江弦打个招呼,他今年又是春晚主持人。
“马老师,忙着呢?”
“试衣服。”
马季笑着道:“这不是为了彰显时代的进步么,我们主持人今年都订了衣服,男主持清一色的红衬衣、白西装。”
“女主持呢?”
“女主持?你看张瑜啊,就是她身上那件儿套裙。”
江弦顺着马季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张瑜站在试衣镜前,正微微侧身调整腰间装饰。
斜分短的卷发,格纹的贴身黑色西装套裙,发尾的卷曲度与裙摆的弧度形成视觉连贯性。
她就着忽明忽暗的光线俯身查看裙摆,江弦这才注意到她腿上秋裤那么厚的肉色丝袜,脚上还配一双乳白色浅口皮鞋。
“张老师这身还真是.”徐晨辉在旁边儿眼睛都看直了。
这可是张瑜。
一部《庐山恋》,成了全国男同胞们心中共同的梦中情人。
即便是徐晨辉这个已婚青年,也没法儿幸免。
兴许是因为83年刘小庆当主持效果不错,这传统就这么继承了下来,春晚每年都要请一个当红女星来做主持人。
今年是《庐山恋》《知音》火遍全国的张瑜。
去年请的是长影厂的姜黎黎,前年她凭着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拿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江弦同志!”张瑜看见他,热情的打声招呼。
江弦微微颔首。
“好久不见。”
“是啊,您是大忙人,我们这些小演员,能见您一面多不容易。”
“我可不是不解风情的人,要是张瑜同志想见我,我说什么也要腾出空闲。”江弦游刃有余的和张瑜开着玩笑。
“真的?”
“当然了,只要长卫同志不吃醋就行。”
“他敢。”
“哈哈哈哈。”
徐晨辉在一旁,见张瑜语气中都带着几分对江弦的讨好,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大丈夫生当如是!
张瑜眨眨眼,“您要是有什么新电影,要是有适合我的角色,可千万考虑考虑我。
唉,我也看了《芙蓉镇》,其实胡玉音这个角色,我也能演嘛,实在不行演个窦宝莹也成啊,这么好的电影,我竟然没参与进去。”
“呵呵,以后有机会一定找你合作。”
江弦含糊着敷衍过去,一转头便撞见一道身影。
典型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吊,人中短,上唇翘,显得比较凶相。
“怎么陈冲还在?”
他眉头不由得皱起,“马老师,黄导呢?”
“黄导?”
马季四处张望了下,“哪去了?刚才还在那边儿呢。”
找了半天,才从一间小办公室里找着刚开完会的黄一鹤。
“江弦同志!”黄一鹤忙的蓬头垢面的,头发乱的跟鸡窝似得。
“你来的正好,我有东西给你。”
一见着江弦,黄一鹤从包里取出几张券塞过来,白底黑字,上书“春节(除夕)联欢晚会入场券”,下写一行小字:“兹定于1985年2月19日晚7时30分,在京城工人体育馆举行大型晚会(实况转播),敬请光临。”
右下角盖着央视的戳。
“春节晚会的入场券?”江弦打量了一眼这东西,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和家里人过来看看。”黄一鹤笑道。
“再说吧。”
江弦心底其实不太感兴趣。
这么冷的天气,拖着一家人上工体去看台晚会,那不都得冻感冒了?
他把入场券交给徐晨辉,让他帮忙保管起来,然后问道:
“黄导,陈冲的事儿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嗯这.”
黄一鹤面露难色,“我和台里面反应过了,台里觉得,没这个必要。”
“.”
江弦这哪还听不出来?央视这是完全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你们想过后果么?”他有点儿生气,微微提升了点音量,动静马上吸引了很多工作人员的注意。
黄一鹤轻咳一声,“江弦同志,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不用了,我也懒得多说,就问一句话,陈冲,下不下?”
“哎呀这.”黄一鹤支支吾吾,面露难色。
就在这时,阮若琳注意到黄一鹤和江弦的身影,大步朝俩人过来。
“是江弦同志吧。”
“这是阮副台长,阮若琳。”黄一鹤介绍道。
“阮若琳?”
江弦对她有印象,这位副台长原本是江西作协里的理事,后来调任到了央视。
《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都是这位主持拍摄的。
说的《末代皇帝》是电视剧版,陈道明主演的那个,不是尊龙拍的那个。
“我刚才听着江弦同志在讨论.陈冲?”
阮若琳挑了挑眉,“这件事,我之前就听黄导和我汇报过了,怎么?江弦同志是对陈冲有什么意见?”
“意见谈不上,我就是希望央视能慎重一点儿,仔细想想后果。”江弦语气冰冷。
“后果?”
阮若琳笑了笑,“陈冲呢,去国外留学多年,很久没出现在银幕上了,我想,今年如果她能登场,对观众们来说应该会是个惊喜。”
说完,她又轻咳一声,低声道:
“至于朱琳同志,今年还是先专心拍摄《红楼梦》,日后总有机会在台上亮相的,就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这种事情三番五次的跑来提意见了。”
江弦无语。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阻挠陈冲上春晚,在央视这些人的眼里,原因竟然成了朱琳?!
“行了,这里乱糟糟的,江弦同志还是早些回去吧。”阮若琳开口道。
“.”
江弦这哪还听不懂阮若琳的言外之意。
这是下了逐客令,要“请”他出去了。
“行,那我就告辞了。”
他冷笑一声,也不愿意多留,既然央视固执己见,那他还多管什么闲事儿。
“小徐。”
“主编。”
“把刚才给你的东西给我。”
“.”
徐晨辉一愣,马上想到江弦话里的意思,把春晚入场券从口袋里取出来交过去。
江弦把券递到黄一鹤手上,“黄导,天气太冷,这晚会,我就不去看了。”
“哎呀,江弦同志,这.”
不等黄一鹤再说什么,江弦转身离开筹备组,徐晨辉见状,有些生气的瞪了众人一眼,紧随着江弦出去。
“这个干部也太气人了。”
“牛什么牛?”
“您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提意见,还说这种话出来!”
江弦笑着点上一支烟,“老话不是说过么?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们非要这样搞,那就由他们去吧。”
“您去哪儿?”
“回家吧。”
“哎。”
徐晨辉答应一声,伏尔加开往景山东胡同的院子。
年关将近,胡同里尤其热闹,到处都是耸动的人群。
这会儿车辆的劣势就体现了出来,车子开不快,旁边儿围了一群看稀罕的小孩儿,徐晨辉不得已,只好摇下窗户,呵斥扒车窗的皮猴们:
“起开点儿!蹭掉块漆把你们家户口本卖了都赔不起!”
街道干部侯逸晨眼疾手快,三步并两步,两步并一大步,飞奔过来,上去就给几个熊孩子屁股上一人来了一脚。
“滚犊子!”
“反了你们了!”
委员会可是叮嘱过,这是他们街道的大作家的车!要十二分小心的保护起来!
把熊孩子都赶走,这才一脸恭敬朝着车窗里面笑笑,“您回来了。”
“嗯。”
江弦点点头,感觉自己牛叉的跟李达康似得。
也不是他故意摆架子,实在是身份到这儿了,干啥都无形中有了架子。
“唉,难怪权力的滋味儿让人着迷。”
“我竟然也渐渐沉沦其中了。”
春晚的事儿江弦没太挂在心上。
也不需要他出手报复什么。
等陈冲春晚亮相,阮若琳她们自然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他好不容易休息几天,钻进书房琢磨起此前以灵感【大学生】和【音乐】所合成的那篇。
这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又特殊的地位。
因为的原作者,不是一位纯粹的作家,而是一个音乐人。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文坛还是寻根文学的地盘,而随着这位音乐人的横空出世,文坛刮起强劲的旋风,一个本是学音乐的人引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
甚至在很多评论家眼中,他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现代派。
此外,这篇对于改开来说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若干年后被官方收录进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
江弦在写东西,可在徐晨辉看来,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
“嫂子,江哥他被央视的人给气着了。”徐晨辉小声给朱琳透露。
“怎么了?”
朱琳疑惑,还有人能气着江弦?
这可真是够牛的。
反正迄今为止,她还没见过江弦能在谁身上吃亏。
“可气人了,我今儿不是和江哥一块儿去春晚筹备组了么”徐晨辉快速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朱琳把事情听完。
别说江弦生气了,她都有点儿生气。
“央视怎么这样?!”
“这都什么人啊。”
徐晨辉点头,“就是啊,反正我今年是肯定不看这春晚了,让他们自个儿办去吧。”
说罢,又叮嘱道:
“嫂子,你们可记着,除夕晚上也别看春晚了,今天这事儿闹得这么不痛快,别往江哥一看着直播,心里面又添了堵。”
“知道了小徐,你费心了。”
“没事儿,应该的。”
有了徐晨辉的这次透露,江弦和央视春晚筹备组那边儿闹了矛盾还被“请”出去的事儿,立马就在家里头传开了。
一家人那叫一个愤慨。
纷纷为江弦叫不平。
作为当事人的江弦反而是最不生气的那个,就正常的准备过年。
现如今,一到年前,拜访他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有各个杂志社,还有各大电影厂,北影厂那边儿也知道无颜面对江弦,特意派了和江弦关系不错的葛尤他妈施文心过来。
“现在厂里这个重心啊,全在那部《红楼梦》上,陶慧敏、傅艺伟、刘小庆厂里的女演员都用上了,哦对了,贾宝玉是夏菁反串的”
施文心跟江弦唠了会儿北影厂的近况,又问起江弦《芙蓉镇》的事情。
“公映还有希望么?”
“年后应该就能拿到许可了。”江弦道。
自从他上次,火力全开,舌战群儒,当了一把大喷子,评论界对《芙蓉镇》的批评声小了很多,一些个职业黑子也被他这阵仗怼的不敢再开口。
争取到了舆论,陈荒煤和谢晋那边儿顺利了不少,谢晋还给他透了口风,说年后电影就有希望正式上映,相关部门准备在上海办一个首映式,请主创人员全部到场。
“那提前恭喜你了。”施文心道:“这片子拍这么好,播出来肯定能火!”
施文心告辞以后,江弦又忙碌几天。
眨眼,到了除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