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39章 出师不利

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更新时间:2025-03-27 12:48:0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刷马桶都能刷出快感》一文持续的火爆,在国内热度不断上涨。

  陈冲从人人憎恨的对象,成了人人嘴上的笑谈,与此同时,这篇文章又引发了一场社会层面的思考:

  “美国不是号称空气都是甜的么?”

  “陈冲为什么会在美国过的那么惨?”

  改开初期,中国面临着技术落后、知识匮乏的窘境,国家亦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

  1978年,老人家拍板恢复高考,并鼓励派遣留学生到世界各国深造。

  此后,政府公派、自费留学等多种渠道迅速铺开。

  一场空前的出国热开启了。

  1978年,整个上海只有8个人申请自费留学。

  那年卡特向中国承诺说,可以接受10万中国学生。

  第二年,自费留学人员就超过了千人。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出国留学也从“国家任务”,渐渐变成一种个人奋斗的象征。

  出国留学的原因不再仅仅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个人命运的改写。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迈出国门去赚钱,就能够跳出原有的社会阶层,能给自己以及家人带来足够多的安全感。

  尤其是在这个尚未完全市场化、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时代,出国留学就是突破体制限制的一条路径!

  “洋插队”成了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眼中改写命运的机会。

  与此同时,这场热潮渐渐变得病态。

  为了出国,通常要全家动员,家里凑不齐,就只能借,那叫一个“砸锅卖铁”。

  甚至出现了有不少女性千方百计的找外国人结婚,只为了更便捷的获取绿卡,出现了不少骗婚、异国恋的故事。

  一切的付出,只为了抵达那个先进的、空气都是香甜的异国他乡。

  但照《刷马桶都能刷出快感》这篇文章所写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似乎比想象中的还深。

  陈冲,这位国内曾经的“天之骄子”,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百花影后,在国外的生活竟然都会如此艰难?甚至不得不靠着洗盘子、送报纸、打零工、刷马桶来维持生计!

  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那块遥远陌生而富足的土地,在所有人的幻想中,都应该是天堂,有无数的好机会。

  但从《刷马桶都能刷出快感》这篇文章里看,事实根本就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

  陈冲在美国,不仅语言不通,而且在那个国度里一无所有,不要讲成功和发财了,就连吃饭这最实际的问题几乎都无法解决。

  也根本没有谁看重陈冲艺术工作者的身份和经历,人人都只会嘲笑她对餐馆工作的生疏无能。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所揭秘的不仅是陈冲的狼狈,更是无数出国者的现状。

  随着《刷马桶都能刷出快感》影响力的扩大,关于出国留学的讨论也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心中的出国梦,幻灭了。

  没办法不幻灭。

  人家陈冲是啥家庭?

  父母都是上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境不说优渥,也足以超越国内百分之99的其他家庭。

  人本身也在国内有身份、有地位。

  百花影后!

  有这荣誉的,国内就那么几个。

  结果她去了美国,过的是啥日子?

  原本的演艺事业连个水花都没折腾出来,甚至吃不上饭,活的既不体面、也没尊严。

  那还去美国干啥?

  我就留在国内当个工人它不香么?

  当然了,也不乏一些人站出来反驳《马桶》一文的内容,质疑这篇文章真实性,就跟《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似得。

  王德发正准备出国留学的闺女,也是这些杠精中的一个。

  “爸,你别看这杂志上胡说八道。”

  “写这文章的人他去过美国么?”

  “他写的根本就不是真的。”

  “你知不知道美国梦?”

  “梦想面前,人人均等!”

  “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话音还未落,王德发就脱了脚上的内联升布鞋,径直往他闺女的屁股后面招呼。

  “反了你了!”

  “写的不对。”

  “你是说陈冲是个好人是吧?”

  “你也敢数典忘祖!”

  “你个没良心的东西,老子没你这种闺女!”

  “你个吃里扒外的!”

  王德发手上毫不留情,揍得闺女满眼委屈,却又说不出什么怨言。

  她又不是想给陈冲说话。

  在她看来,陈冲说的话是挺过分。

  但这会儿,《马桶》这篇文章所写的美国留学生活,似乎已经和陈冲绑在了一块儿。

  说《马桶》里头写的不对,那不等于是在帮陈冲说话了么?

  跟王德发和他闺女一样,此刻,但凡有质疑《马桶》的声音冒头,就会被愤怒的人民群众追着揍、追着喷。

  《马桶》这篇文章的正确性已经不容置疑了!

  你敢说写的不对?

  怎么?

  你小子是想给陈冲洗白么!

  这样的帽子谁敢扣到自己头上。

  他们又没法保证自己能跟陈冲一样,过段时间就能去到美国。

  方有林是个“黄牛”。

  因为《马桶》的爆火,他最近真是有点郁闷。

  所谓“黄牛”,就是给想出国留学的人介绍国外学校的人。

  也可以帮忙换外汇,还能私下把钱带过去。

  如今国内的出国留学热情空前高涨,但正规渠道的缺失,导致状态是基本完全失控的状态。

  这也就促使了方有林这些身处灰暗地带的黄牛诞生。

  对于方有林来说,这一行的钱简直别太好赚。

  在国外,为了接纳这批热情空前高涨的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一种机构名为“学店”。

  这种“学店”没有教学规模,更谈不上教学管理,师资也不能保证。

  方有林只要把人弄过去,哪怕学生去了办事不顺,被拒签,也无所谓。

  他们只管赚钱,有事儿就人间蒸发,很多被他送过去的学生,最后事儿没办了,连高昂的学费都追索无门。

  通过这一手段,方有林家里买上了三大件,当上了小土豪。

  可最近,他手里几个已经准备交“学费”的学生生意全黄了。

  起因就是《马桶》这篇文章里揭露了真实的留学生活。

  不光方有林这儿,他跟几个其他黄牛也都打听,得来的回复也是最近学生一下子少了很多。

  学生们都不傻。

  能在国内当香饽饽的大学生,谁愿意去外面给人洗盘子、当小三。

  更别说在此之前,还要先花费一笔巨大的代价。

  一篇文章竟然打击了出国留学的热情!

  外界感觉不出来这一点。

  但方有林这些钻营出国留学的“黄牛”是心里有数的。

  “Tui!都他妈怪陈冲这个死娘们儿!”方有林狠狠骂了一句。

  要不是这娘们儿的逆天发言,哪会有《马桶》这篇文章,更没有因为这篇文章扯出来的这些破事儿。

  “这傻娘们儿以后免不了还要说啥东西。”

  “美国那边儿能不能找个人给她处理了?”

  或许是陈冲的事件太火,冲淡了媒体对于《芙蓉镇》这部电影的讨论声。

  就在陈冲闹得全国人民沸沸扬扬之际,《芙蓉镇》终于获得许可,被批准在全国上映。

  除了京城、上海两地,其他地区的观众,终于能够一睹这部在上映前就撕得满城风雨的影片。

  关于《芙蓉镇》审片过程中的种种曲折,早已不胫而走了。

  这算是提前酝酿了观众的观影情绪,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以后影片再被封了那可就看不到了。

  而且这电影可是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读过原著,被原著所感动过的观众无数。

  电影上映,他们没理由不去看。

  带着种种原因,观众们来到影院,收看《芙蓉镇》。

  这一看,不得了了。

  因为亲嘴了。

  在公共场合接吻,出现接吻的画面,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道德所不容的。

  就别说接吻,前几年,连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款式新颖的衣服、跳健康的集体舞,甚至养花都会被加以非难!

  很多单位,不准留烫发和披肩发的女同志进单位大门,门口还会有人站岗,凡是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的男女工人一律不准入内。

  有些地方还会组织纠察队日夜巡逻,在大街上见到有人穿喇叭裤,上去便剪.

  道德的自由一直都是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静水深流。

  而是源自先行者们一次次试探性的推动。

  在中国公众场合出现的第一次接吻,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电影,而是杂志封面。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

  这张图片,自然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时有位宣传干事给编辑部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

  “万没想到,在经过洗礼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然堕落到和XX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

  “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

  “回答我!”

  “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

  这些声讨,说到最后,和后世都是一样的,都会扯到青少年的身上。

  在信件最后,这位读者挑战式地说,“你们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

  编辑部还真“有胆量”,当即全文刊发了这封信,在杂志上开展讨论。

  结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信和来稿一万多件,在一万多件信件中,赞同这位宣传干事的还不到3%。

  有了《大众电影》的这次试水,影视圈也开始以真人试探思想解放的边界。

  1979年,电影《生活的颤音》之中首次出现接吻镜头。

  据说男女主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接吻,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

  不过电影还是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后来的《庐山恋》影响更甚,张瑜主动在唐老师脸颊上“蜻蜓点水”的一吻,给了一代人震撼,成为年轻男女的恋爱教科书。

  而如今上映的这部《芙蓉镇》。

  接吻镜头尺度史无前例的巨大!

  因为刘小庆和姜文两个人在电影里奉上了一场长达263秒的激吻!

  这几乎创下了中国电影最长接吻纪录!

  263秒,也就是4分钟23秒。

  这绝对是新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接吻镜头!

  导演就仿佛是一个赌气的孩子,把前三十年的电影里或中止或删剪的吻一口气全部找补回来。

  观众们哪看过这个啊?

  更别提亲嘴的对象之一还是刘小庆!

  于是全都疯了。

  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买票直奔影院,领略了电影感人剧情的同时,也屏息静坐在座位上,粗着脖子红着脸,看完了这段完完整整的激吻。

  哎呀,好看啊!

  刘小庆那个啃啊,姜文那个用力啊,俩人绝对是真亲了啊,亲的那叫一个激烈,亲的是激情四溢、烈火烹油、唇齿交融、骨软筋酥、湿湿嗒嗒.

  很多人看一遍还不过瘾。

  出去再买票,再接着看。

  于是电影公映还没多久,各地的电影院便开始爆棚,许多地方甚至临时增派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以防意外。

  送片员更是忙的团团转。

  按理说,《芙蓉镇》的拷贝量已经买的不少了,但还是不够看。

  影院为了满足观众,一场场的加映、加映、再加映。

  拷贝量可不就不够了么。

  不够咋办?

  加!

  各省电影公司的代表连夜进京,直奔中影公司。

  不为别的。

  加拷贝!

  中影公司对此也始料未及。

  当初在看片会上,《芙蓉镇》35mm的拷贝可是卖出了超过400个的数量,一举打破了《少林寺》在看片会上创下的记录。

  结果火的比《少林寺》还快?

  事情报到负责的领导那里,领导一扶额,颇觉诧异。

  “不应该啊。”

  “《芙蓉镇》怎么会这么火?”

  他话出有因。

  因为《芙蓉镇》的首映式并不顺利。

  或者说,《芙蓉镇》“出师不利”。

  一直到目前为止,还有好多观众,因为首映式上发生的事儿对《芙蓉镇》感到失望。

  这还得从《芙蓉镇》获准公映之前说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