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42章 新作发表

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更新时间:2025-03-29 22:11:2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美琪大戏院。

  观众们在指引员的带领下陆续进场,一脸激动的坐在椅子上,对早已放出消息的姜文、刘小庆、江弦三人翘首以盼。

  “这电影很好,简直是一味清醒剂,有了这部电影,我这才知道我们的政c是多变的。”一名工人跟身旁的影迷分享道。

  “您看过了?”

  “我在试映的时候看了一遍。”这名工人同志得意道:“我是职工影视评论协会的。”

  “哟,失敬失敬!”

  职工影视评论协会,是84年在上海成立的组织,名誉会长的是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会长是工会的副主席陈秀凤。

  光是从这两个名字,就能看出这个组织的不一般。

  话说在80年代,上海的职工影视评论非常活跃。

  所谓职工影视评论,就是工人、职员们看完电影以后,给电影写上一份反馈意见,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感受。

  80年代,上海职工的参与度极高,官方扶持力度也很大。

  《芙蓉镇》在上海的几次试映,观看成员主要就是这些职工影视评论协会的成员。

  “谢导,观众们都差不多到齐了,您看.”

  后台,谢晋身着中山装,眉宇间带着一抹难色。

  熟悉体制的知道,体制内工作,一般有个“勾兑”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就是先把要做的事情向领导口头汇报,或者私下给领导写信汇报。

  领导要是觉得想法不错,或者事情可以做,就会说:你打个报告来,我批一下。

  这么一“勾兑”,才有纸面能看到的正式报告。

  《芙蓉镇》的这次首映式,上影厂和广电已经提前“勾兑”好了。

  所以,他们这边先筹备上映,后面上影厂再补个文件,走个过场。

  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环节会出岔子。

  “.谢导,等下您也别出面了,我去给观众们说明一下情况。”

  “算了,我是导演,一切责任我来担。”

  是人都有三分火气。

  谢晋也火大。

  首映式举办在即,上面让他们做这样一个根本没得选的选择!

  可是《芙蓉镇》能上映,谢晋已经足够感激了。

  要知道《芙蓉镇》这部影片,被审查了将近三个月,最后才能“修改后”发行。

  在这个发行前后,加了一个“仅限于国内发行”的框子。

  不过对于谢晋和上影厂来说,这已属万幸!

  谢晋可是知道,要枪毙这部影片的意见,曾经一度占了上风。

  主要是群叔。

  题材重大且敏感的《芙蓉镇》,一送审就被群叔划在“化”内了。

  好在,最后群叔的老友乔木给影片解了围。

  没错,这对一向被人们归为其声相同的老朋友,这一次观点却不一致。

  乔木给陈荒煤打了电话,要陈荒煤给他提供有关《芙蓉镇》从到电影的一些背景材料。

  谢晋至今仍记得乔木的那通电话,他说:“我要为《芙蓉镇》辩护!”

  音调里颇有几分打抱不平的英雄气概。

  有了他的辩护,群叔同意放行,但提了一堆修改意见,谢晋那些耍小聪明的夹带私货,都没逃过他的眼睛,删了个干干净净。

  “同志们好,我是谢晋。”

  说话间,谢晋来到银幕前,向观众们打声招呼。

  “哗哗哗。”

  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热切的看向这位导演。

  谢晋深鞠一躬,开口道:“今天呢,江弦同志、刘小庆同志、姜文同志没能抵达现场,向大家说声抱歉。”

  哄。

  台下观众们都急了。

  “没来?我起个大早就是为刘小庆来的啊!”

  “你们这不是骗人么?!”

  “对啊,欺骗观众!”

  “什么情况啊?明明都把消息公布出去了,怎么能没来呢?”

  “我们特意从唐山赶来的,就为了见刘小庆一面。”

  “退钱!”

  观众们当场就哄了。

  情绪激动者甚至往台上扔东西。

  孟明杰便是其中一员,他千里迢迢,从浙江老家坐车过来,就是为了见江弦一面。

  可如今这样的情形,他不理解,也不能理解。

  “退钱!”

  紧接着,各种小道消息弥漫在影院,说:《芙蓉镇》这个影片上面争论很激烈,能不能公映还是一个问题,所以京城不让他们来!

  “大家静一下,大家静一下!”

  谢晋双手下压,站在台上解释道:

  “江弦、刘小庆和姜文他们都在京城生活,这次没来,是没有买到车票。”

  给大家鞠了个躬表示歉意,谢晋又信誓旦旦地跟观众承诺道:

  “你们把票根留着,我们还要举行一次,电影明星还要来一次。”

  “再来,你们就不用买票了,这张票根就可以再看。”

  其实,谢晋自己也不知道,这下次是什么时候。

  不过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他也只能出此下策,对观众们许下这个承诺。

  准备大干一场的《芙蓉镇》首映式,以这样的形式潦草结束。

  而关于首映式的事情,很快见诸于上海的各大报纸。

  《上海晚报》报道:

  “今日,备受期待的影片《芙蓉镇》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首映礼,导演谢晋携原著作者江弦、电影明星刘小庆、姜文等主创出席活动,与影迷互动。”

  “然而,现场却出现意外一幕:江弦、刘小庆、姜文均未现身,引发观众强烈不满。”

  “据影院工作人员透露,首映礼前主办方曾宣传三位主演将到场。”

  “当日,影院座无虚席,票价一度被炒至20元,但开场前半小时,主办方仅简单通报‘三人因故无法出席’,未作详细解释。”

  “影迷情绪激动,高呼‘退票’‘欺骗观众’,现场秩序一度混乱。”

  “值得一提,《芙蓉镇》因题材敏感,此前已历经多次审查与删减,原片164分钟被删至130分钟,有猜测称,主创缺席或与影片过审压力有关,但此说法未获证实。”

  “.”

  各种小道消息传的满天飞。

  不过《芙蓉镇》,也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式上映。

  对电影,观众们好评如潮着,然而对《芙蓉镇》的这次首映礼事件,观众们毫不留情的指责。

  电影拍的好,可是你们主创团队不干人事儿啊!

  在电影的好评,和主创团队的恶评相互对冲之下,一种微妙的平衡产生了。

  主管意识形态的登时松了一大口气。

  首映式结束以后,江弦又在上海住了段日子,拜访了下他在上海的家人以及朋友。

  首映式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说了。

  像是张乐平、巴金都能听到些风声,因而对《芙蓉镇》剧组遭受的这场无妄之灾都感到有些愤慨。

  但又没办法替他做什么,只能对江弦说些安慰性的话。

  回到京城,江弦还没在家里焐热屁股,就被王濛喊了过去。

  “王老师,怎么了?”

  “前几天你在上海,我也刚好去了疆地,中作协开了个会,会上说了点事情。”王濛给江弦倒一杯水,脸色不太好看。

  “说什么了?”

  “主要还是批评新刊物。”

  王濛苦笑一声,“冯沐同志批评了几篇文章,这个在我预料之中,不过我没想到他们要在《人民文摘》上做文章。”

  “《人民文摘》?”

  “有人举报说《人民文摘》账务情况不明,要介入调查,《人民文摘》的办刊风格也被拿出来说事儿了,总而言之,让你们先停刊整改。”

  “停刊整改?”

  江弦敲了敲桌子,“4月刊的稿子都快组好了,这时候让我们停刊整改?”

  “4月的接着发,5月的停一停。”

  王濛叹了口气,“我已经去找贺井之同志理论过了,但这次他的态度很强硬,要么《人民文摘》接受停刊整改,要么《人民文摘》就此停办。”

  “.”

  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威胁。

  江弦心里跟明镜似得。

  他跟王濛这回的阳谋,结结实实让老家伙们吃了个大亏。

  不过那群老家伙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次看似是对《人民文摘》动手,其实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王濛敢大改《人民文学》,底气正是《人民文摘》。

  《人民文摘》一倒,他们顺理成章便能对王濛动手了。

  “擦,一个比一个阴。”江弦骂了一句。

  不只是《人民文摘》的事儿,也包括了《芙蓉镇》的首映礼。

  翠花胡同。

  《人民文摘》的院子里。

  “刘蓓同志,刘蓓同志。”

  余华气喘吁吁的追过去,“这是我刚写的一篇文章,你帮我看看。”

  “你找编辑看啊,找我看啥?”

  刘蓓辫子一甩,推着自行车往院外面走,她今天请了假,要去一个剧组试角儿。

  正寻思着,一辆漆黑的伏尔加迎面驶来,缓缓停下。

  “主编,您回来了!”

  看着车上下来的江弦,刘蓓笑容灿烂的打个招呼。

  “嗯。”

  江弦冲她点点头,“麻烦你帮我把朱伟编辑喊到我办公室。”

  “瞧您说的,不麻烦。”

  朱伟很快得了消息,放下手上的事儿,快步进到江弦的办公室里。

  “主编,多会从上海回来的?”朱伟问了一句,瞥见江弦正从公文包往外取着一沓沓的稿纸。

  “老朱,坐下,跟你说个事情。”

  见江弦一脸严肃,朱伟赶紧坐下。

  “您说。”

  “第一件事,咱们刊物要停刊整改一段时间,你安抚好大家的情绪。”

  “真要停刊整改?”

  朱伟腾一下站了起来,最近他也听说了一些消息,不过一直不太相信。

  “你先不要着急,咱们4月刊还是要发的。”

  江弦把一份稿子推到他的面前,“这是第二件事情,我这篇,你帮我发在咱们的4月刊上。”

  4月,中影公司给《芙蓉镇》加订的拷贝很快流到各省市的影院。

  一场更热烈的观影狂潮被掀起了。

  很多人看了一遍都不够,一有空就去电影院,二刷、三刷。

  “老孟,晚上去看《芙蓉镇》不?”

  这天下班以后,工段长甩着两张皱巴巴的电影票凑到孟明杰身边儿,铝饭盒在他腰间叮当作响。

  “文化宫七点半场,刘小庆那身段,啧啧”

  他挤眉弄眼地用手在胸前比划波浪,引得旁边几个青工哄笑起来。

  “不了。”

  孟明杰把工具收进铁皮工具箱,弯腰锁工具箱时,一张泛黄的《芙蓉镇》首映票从箱子里掉出来。

  回到老家以后,孟明杰对《芙蓉镇》的主创怀揣着一股怨气。

  没买到车票就不来了?

  主创团队这么敷衍的态度,那是根本就没把他们这些观众当回事。

  因此,除了首映式,孟明杰一场《芙蓉镇》都没再去看,心里总觉一阵膈应。

  不过最近几天,又听来一种新的说法:

  据说上面给了《芙蓉镇》的主创团队一个选择,要么《芙蓉镇》首映式停办,要么就别让江弦、刘小庆、姜文这些人登场。

  看似有的选,实则没得选。

  不过这种说法从没得到证实,目前摆在孟明杰面前的,只有主创团队敷衍的事实。

  对于孟明杰这个江弦的忠实读者来说,刘小庆、姜文其实都无所谓,他是真的希望江弦站出来,站出来解释一下。

  至少不要是“没买上车票”这么荒谬的理由。

  可惜,时间过去这么久,江弦始终没有站出来,也没有发过声。

  厂办新装的日光灯管在头顶滋滋作响。

  孟明杰往车间外面走,瞥见工段长后颈蜈蚣似的疤痕,听说是去年抢修炼钢炉时被崩飞的铁屑留下的。

  “小孟不是挺爱看电影的么?怎么《芙蓉镇》都不看。”

  “听说去上海看首映式来着,估计心里窝火呢。”

  “哎呦,专门去上海看的?那可亏大了,那首映式办的,报纸上都说,一言难尽。”

  “.”

  孟明杰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妻子也刚下工回来。

  “刚才回来时候,在兴业街那儿买了本新杂志。”

  “啥杂志?”

  孟明杰捧到手上,一看

  ——1985年第四期《人民文摘》。

  孟明杰简单一翻,目录上的一个名字吸引了他:

  江弦。

  他顺着这个名字,往前看去,与这个名字对应的文章名叫:

  《你别无选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